大学韩国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韩国语》教学大纲
(适用于应用韩语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大学韩国语》是为韩国语专业学生专门设计的精读基本课程,是应用韩语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2.课程任务
通过韩语语音、语调、基本句型与语法、常用词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标准、自然的韩语语音、语调,并能正确地使用基本语法。
3.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大学韩国语课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
与韩语会话、韩语视听、韩语写作等课程是有机的统一。
同时,大学韩国语的教学也要兼顾到这三者关系,遵循大学韩语从语言到语言和专业相结合的学习,可以起到灵活运用、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
首先,重点学习发音和字母等韩语基础知识,并通过具体示例学习声调和语调。
其次,在学习基本句型与语法、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标准、自然的韩语语音、语调,正确地使用基本语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3500多个词汇,500个左右的基本句型与语法,并且能循序渐进与韩国人进行流畅的对话。
再次,适当补充韩国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以期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2.素质要求
成绩优良,获得韩语等级考试中级及以上证书;团队意识强,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实践能力。
3.技能要求
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学习,能听懂语速正常,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报告等,并在结构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其要点和主要细节;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与韩国人对话或讨论,并能将对话或讨论有效地进行下去;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主旨大意及细节;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韩国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掌握约3500个单词和500个句型及用法。
三、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要点
1、韩国语字母的发音;
2、韩语的语序及四种基本的终结词尾;
3、韩语的时态:一般现在时、过去式和将来时和正在进行时;
4、韩语的数词、量词及其搭配;
5、谦语和敬语的用法;
6、定语的用法;
7、其它一些常用的连接词尾和终结词尾。
(二)、教学培养能力要求
1、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掌握单词500个左右,基本语句约100余个,理解常见的语法现象,并具有在日常用语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听懂韩国语讲课,并就教材内容进行问答和
复述;
4、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一般题材、中等语言难度的
文章,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5、能按照规定的题目,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内容切题,
无重大语法错误,表达清楚。
第二部分
(一)、教学内容要点
1、进一步练习、纠正发音和语调;
2、相似词类进行比较和区别;
3、继续学习定语的用法;
4、继续学习韩语的时态:过去完成时
5、不定阶终结词尾以及同尊敬阶词尾的相互转换;
6、各种不规则音变;
7、其它一些终结词尾和连接词尾以及复合词尾;
(二)教学培养能力要求
1、以进一步提高韩国语的运用能力为目的。
2、要求学生达到语音、语调正确,说话比较自然;
3、掌握10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常用固定词组;
4、掌握、理解复合式语法知识和语法现象,对于所学的单词和语法,具有
初步的实际运用能力;
5、能够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简单、基本上无生词的对话,并就会话内
容能够进行相应的回答;
6、掌握更多的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一般题材、中等语言难度、
生词不超过总词数4%的的文章,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7、按照规定的题目,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15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
第三部分
(一)、教学内容要点
1、进一步练习、纠正发音和语调;
2、相似词类进行比较和区别;
3、继续学习定语的用法;
4、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
5、不定阶终结词尾以及同尊敬阶词尾的相互转换;
6、各种不规则音变;
7、其它一些终结词尾和连接词尾以及复合词尾;
(二)教学培养能力要求
1、以进一步提高韩国语的运用能力为目的。
2、要求学生达到语音、语调正确,说话比较自然;
3、掌握10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常用固定词组;
4、掌握、理解复合式语法知识和语法现象,对于所学的单词和语法,具有
初步的实际运用能力;
5、能够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简单、基本上无生词的对话,并就会话内
容能够进行相应的回答;
6、掌握更多的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一般题材、中等语言难度、
生词不超过总词数4%的的文章,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7、按照规定的题目,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紧扣主题,词组和语法运用得当,有一定的表现力;
第四部分
(一)教学内容要点
1、进一步练习、纠正发音和语调;
2、相似词类进行比较和区别;
3、了解词缀以及词的构成;
4、理解韩语的被动态和使动态;
5、熟悉被动态和使动态词类的构成;
6、领会各种复合式语法的含义;
7、其它一些常用词尾以及复合式词尾;
8、通过课文内容,加深对韩国及韩国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培养能力要求
1、以进一步提高韩国语的运用能力为目的。
2、通过本册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语音、语调正确,表达自然,日常生活口语流利,沟通基本没有障;
3、对于复合式语法知识和语法现象,能够自己领会,并具有能够实际运用语法、活用语法的能力。
4、掌握较高的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理解一定的题材、语言难度较高的
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120字,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5对于题材熟悉、句子不太复杂、基本上无生词、语速每分钟为250字的语言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
6、根据指定的形式和主题,能在半小时内按照要求写出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词组和语法运用恰当,表现到位;
7、能够进行日常性的口译和笔译,借助工具书,能够翻译一般性的文章,
表达准确、通顺,基本没有语法错误和词汇错误。
第五部分
(一)教学内容要点
1、相似词类进行比较和区别;
2、了解词缀以及词的构成;
3、理解韩语的被动态和使动态;
4、熟悉被动态和使动态词类的构成;
5、领会各种复合式语法的含义;
6、其它一些常用词尾以及复合式词尾;
7、通过课文内容,加深对韩国及韩国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培养能力要求
1、以进一步提高韩国语的运用能力为目的。
2、通过本册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语音、语调正确,表达自然,日常生活口语流利,沟通基本没有障碍;
3、对于复合式语法知识和语法现象,能够自己领会,并具有能够实际运用语法、活用语法的能力。
4、掌握较高的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理解一定的题材、语言难度较高的
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200字,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85%。
5、对于题材熟悉、句子不太复杂、基本上无生词、语速每分钟为250字的
语言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准确率不低于80%。
6、根据指定的形式和主题,能在半小时内按照要求写出不少于30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词组和语法运用恰当,表现到位;
7、能够进行日常性的口译和笔译,借助工具书,能够翻译一般性的文章,
表达准确、通顺,基本没有语法错误和词汇错误。
四、学时分配建议
1.课程参考教学时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442学时,授课学时数为442学时。
2.学时安排表
理论教学安排
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综合韩语的基础课程。
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
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在教学中还应开阔学生开视野,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1)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联系高职高专学生技能学习的实际情况,体现语言应用化的教学理念,降低学生韩语学习的难度,注重韩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把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全真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韩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普及韩语终身学习法
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
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
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使韩语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伴随一生,受益终身。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理论考试重在考察学生对书本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
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总成绩为100分。
平时考核成绩以考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完成质量为依据,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占总成绩的70%。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大学韩国语》一至四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
《标准韩国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延边大学等25所大学教材编写组共同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