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格言中的智慧
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布朗说:“世界上有两种智慧。

第一种智慧依赖于漫长的推理链条、对所有重要对象的全面观点,或者复杂、细微的形而上学分析,这就是哲学。

另一种智慧是通过经验、通过恰当地利用机会获得的。

这种不系统的智慧是敏锐的智力从各个阶段的个人经验中得出的,被称为随年龄而来的智慧,每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年代都留下了一些这样的智慧。

许多古代杰出的作家把这些丰富的智慧写进了他们的系统著作。

但这种形式的智慧天然地体现于格言中。


换句话说,世界上存在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这两种智慧,理论智慧是少数哲学家建构的理论体系,实践智慧则是人人都能总结出一些。

这两种智慧是共时的、并行的。

但从哲学内部来说,又是历时的:后现代的哲学家们反对体系,偏爱格言式的写作。

约翰·卡普托在《真理》一书中说:“尼采每一句精彩的格言都像一支箭一样扎入我们藏身之处,穿透被他讽刺地称为柏拉图的真实世界,绝对和不变存在的世界。

各种犀利、简练的格言,各种力量被概括到了权力意志的哲学中。

”克尔凯郭尔有一部很有意思的《哲学寓言集》。

桑塔格在日记中写道:“格言以悲观主义和速度为特征。

卡内蒂的格言是浓缩的思想。

看卡内蒂的文章,回想起了蒙田、格拉西安、尚福尔、利希腾贝格,还有当代人中的齐奥兰。

”她总结说:“格言是异乎寻常的思想,是贵族的思考:这是贵族愿意告诉你的全部;他认为你应该迅速理解,而不是缓慢而费力地琢磨所有的细节。

格言式的思考构成的思考就像障碍赛一样:期待读者迅速理解,然后继续向前。

一句格言不是一场争论;它太有教养了,不会那样。

格言式的思维是不耐烦的思维;通过其极其简洁或浓缩,这种思维意味着高人一等的标准。

格言式思维典型的骄傲自大。

一种装腔作势?一种激励?格言通常被视为超脱的产物,一种思想上的盛气凌人。


桑塔格这番话很可能是借鉴自奥登。

奥登跟他的同事路易斯·克罗嫩伯格一起编过一个格言集,该书前言中区分了格言和警句(epigram):首先,警句只需要在一种情况下为真,或者在特定的背景下有效,如“猎狐是不会说话的东西捕猎一种不能吃的东西”。

在以猎狐出名的夏尔郡如此评论令人敬佩,但讲给不了解猎狐乐趣的人就没什么意思。

格言则要让读者相信它是普遍正确的。

再者,警句必须有趣、简短,格言虽然不应该很无趣而且必须简练,但它不需要令读者发笑,而且可以延长至数句。

美国经济学家塔勒布的《随机生存的智慧:黑天鹅语录》语气就非常盛气凌人,但也非常有趣。

在他眼里:“今天的作家通常有两种:要么清楚地描写自己不了解的主题,要么模糊地描写自己不了解的主题。

”“要享受的话,翻开纳博科夫的作品读一章。

要自我惩罚的话,读两章。

”“科学的过程是无聊的,结果是令人激动的;哲学的过程是令人激动的,结果是无聊的;文学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令人激动的;经济学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无聊的。


智慧的探索
我大学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老师说,有的同学选择哲学系是冲着智慧来的,哲学不是爱智慧吗?那哲学系的课堂上应该会教授许多人生智慧,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老师讲的都是存在、因果、知觉、三段论等非常抽象的东西。

哲学上所说的智慧到底是什么?美国哲学家约翰·卡普托在《真理》一书中写道:“古希腊人说,智慧是对最高的事物的爱,所有最高级的东西,真、善和美。

它包括理性但并不止于理性;它包括真理但不会把真理还原为用理性确立的东西,它没有把善和美从真当中排除出去。

”苏格拉底打扰他的同胞,让他们为其做出的人生选择、为其珍视的东西给出好的理由和证明,这为他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苏格拉底这一做法开启了我们所说的“哲学”传统,亚里士多德想出了人类的经典定义:理性的动物。

他的著作,跟柏拉图和中世纪神学家的著作一样,以充满论证和理由而闻名于世。

但是古希腊人从未忽略智慧,从未忽略把人生作为统一整体来更广泛、更丰富地感知带来的更充分的理解。

智慧包含定义和证明(真的东西),也包含洞见和直觉;它包含行动、幸福、道德和政治智慧(善),而不只包含专业知识;它包含柏拉图的这一观念:被美的事物包围的人生能提高灵魂之美。

哲学家是爱智者,但不等于掌握了智慧的人。

“那些努力把这些聚到一起的人,那些在古典时代拥有这一切的人,他们过着美好的生活,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被称为睿智的人,而不是‘理性的人’(或者富人和名人)。

很重要的是,要看到这种人不会假装知道一切。

相反,睿智尤其意味着健全地尊重所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一个古希腊的智慧的人永远都不会主持电视脱口秀)。

所以实际上,古代人不会说这些人睿智,而是说他们寻找智慧,或者说爱智慧;简言之,他们是哲学家。

哲学家是寻找最高的东西的人,真、善、美的东西被认为是最高的。

智慧意味着热爱所有这些被一起编织在整合的生命形式中的最高的东西,其中每个都被按照合适的比例加以培养。

智慧是哲学整体。


我1995年9月入学,后来得知我那些老师们的老师冯契先生3月份刚刚去世,冯先生又是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的学生。

冯契先生30岁时用文言文撰写了一篇《智慧》,后来创建了一个智慧说的哲学体系,著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

冯契先生认为,人类的知识不仅限于经验领域,它同时指向性与天道,后者即是智慧的领域。

冯先生肯定,人能够在有限中认识无限,在相对中揭示绝对,这就是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

知识的真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智慧把握的是有关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它的目标是穷究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总之,智慧追求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无限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妙,对于世界,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和当然。

科学负责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后面就是哲学的领域了。

人有三种主体力量:理性、意志和情感,分别对应真、善、美,以及知识论、伦理学和美学这三个哲学的二级学科,但真、善、美是统一的。

如何从知识飞跃到智慧呢?这说起来就玄了——冯契先生的弟子杨国荣老师写
道:“转识成智的飞跃,旨在领悟有限中的无限,相对中的绝对,这种领悟往往是在顿然之间实现的,它表现为哲学上的理性直觉。

”美国学者吉姆·霍尔特
冯先生的《智慧说三篇》语言很平实,但那是他毕生思考的结晶,感觉每句话背后都有广泛的哲学史背景,所以读起来总是要瞻前顾后、左思右想。

如果你对形而上学、对有一个世界而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可以先读一本相对轻松的书,美国学者吉姆·霍尔特写的《世界为何存在》。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一个存在主义的侦探故事”。

作者的灵感来自马丁·艾米斯在一次电视采访中的谈话:“我们离回答存在问题至少还有五个爱因斯坦那么远。

”霍尔特心想,“如果我能找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爱因斯坦,然而试试把他们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那种探索该是多棒啊!”结果他找了八个思想家,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有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帕菲特,还有小说家厄普代克。

这本书的结尾也很玄:诺齐克说,虚无太有杀伤力了,结果彻底消灭了自己,所以就产生了存
在。

这和海德格尔所说的“无之无化”遥相呼应。

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有一本著作叫《古代哲学的智慧》,他从希腊最早的思想家一
直写到基督教哲学。

他强调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哲学家的宇宙观还是人生观都是
需要践行的,而不只是理论思考。

阿多的观点代表了一种时代趋势。

英国学者朱尔斯·埃文
斯在《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一书中说,如今无论是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哲
学,还是斯多葛派的坚忍哲学都有一大批践行者。

除了德波顿创办的人生学校,还有汤姆·
霍奇金森创办的懒人学院。

此外,经济科学学校是一个有2万名追随者的柏拉图主义群体,怀疑论者曾经在拉斯维加斯举办论坛,这是一个拥有几百万成员的群众运动。

朱尔斯·埃文斯逐一介绍了苏格拉底、塞内加、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12位哲学家开创
的思想在今天的应用,以及误用。

埃文斯说,有一本畅销书叫《秘密》,作者是澳大利亚
制片人朗达·拜恩,拜恩使用了许多聪明的营销手段,其中一个是她创造了这样一个印象:
历史上最聪明的人都知道这一秘密。

她把它一直追溯到了毕达哥拉斯,从而给她的垃圾思
想赋予了历史遗产的调子。

我不相信拜恩真的读过关于毕达哥拉斯的书,如果她读过,她
也危险地误解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跟他们住处附近的居民发生争吵,结果毕达哥拉斯被杀害了。

根据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这意味着毕达哥拉斯让自己去想
负面的想法。

按照拜恩的说法,只有我们想着糟糕的念头,糟糕的事情才会发生。

这显然
很荒谬。

实际上,人类中许多有着伟大的心灵和最智慧的灵魂的人都是被人害死的,如苏
格拉底、毕达哥拉斯、塞内加等。

哲学能给你内在的力量,但它不能保护你不受外界变故
的伤害。

读书有用吗--万方中
中国最大的反智根源在于“读书无用论”。

“读书没什么用”,这是最直接的一种说法。

与之相比,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读书无用论”:“我觉得经验比读书更重要。

”“你读的是书,我是在社会里读书,一样的。


以上言论阐述的很多问题都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本质在于:过度依赖经验,而不是思维方式。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来自两方面:书籍,以及经验。

当他没有从书籍里获取思维时,那么,他剩下的就只有那点儿经验了。

当一个人过度依赖经验,那么在他做决断时,经验、感觉、直觉混淆在一起,以致分不清哪些是经验、哪些是感觉、哪些是直觉、哪些是思维,正确与错误就更加分不清楚了。

现象
因为身处制造业,我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在这里,上到老板,下到员工,外到客人,内到熟人,你时刻都能体会到一股反智的倾向。

有时候聊着聊着,有人就来一句:“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你。

”然后就不再说下去了,意思是:“你读这么多书,最后还不是给老板打工?”
有的同事要炒股,我推荐他看几本书,而后他原封不动地还给我。

比起这些,他们更喜欢看新闻,看市面上兜售的“某女这轮牛市爆赚600万”之类的劲爆新闻,讨论K线形态,寻找内幕消息。

还有的想创业、开工厂,却没有人想静下心来,充充电、看几本书、学点什么,他们给我的回答常常是:“我觉得看书没那么重要,看了要用得上才行啊!我现在缺乏的是经验,真的,我很需要。

你看我师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照样走南闯北,他就是很有经验……”
人们喜欢对财富高谈阔论,对往事唏嘘感叹,对小道消息趋之若鹜,对名人大事件侃侃而谈。

但是很少人想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理论和起因,更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拿本书慢慢研究。

缘由
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代诞生了无数的机会,产生了无数的富翁。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富的,就这样富起来了。

人在财富面前,容易膨胀,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客观因素的作用。

我们这个社会是非常现实的,经常会由结果来推导成因。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总感觉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因此,这些现象给了人这样的错觉:读书有什么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本事。

相信这样的情况你们也经常遇到,你正看着书,突然走过来一个人,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哎,别读书了,还不如出来混几年社会,学的东西比书本上的多多了。

你看某某某,从来不读书,还不是照样发大财,这个社会看的是能力。


能力是什么?天知道。

有的人认为是人脉,有的人理解为“资源”,还有的人理解为权力。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解读,根本就没有指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过去的几十年,所有不依靠脑力、技术含量的暴富都是有前提的: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股市传奇里,你一定听说过“杨百万”这个名字。

作为在中国股市里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无论你怎样评价他,杨百万这个名字,都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这个人是怎样完成他的原始积累的呢?有一天,他偶尔看报纸,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是不一样的。

这样,他就从价格低的地方买入国库券,然后拿蛇皮袋装上,坐火车去往另一个收购价较高的地方卖出。

他一年来回好多次,直到有一天,国库券不再存在差价,他完成了第一笔原始积累——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那年是1989年。

这笔钱,对于一个工厂的工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天文数字——而他得到这
一切,不是因为他读了什么书,而是因为他在某天某时某个地点,看到了一张神奇的报纸。

再举个例子:2000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外贸很好做,钱好像是捡来的。

因为那时候在中国开工厂的很少,竞争不完全,因此,外国人来中国,没什么议价的条件——当然,他们也不需要议价,那时候中国的商品,对于手持美元的他们来说,简直太便宜了。

100块钱一双的真皮皮鞋,赚个50块钱都是常有的事——对于中国人来说,50块钱很多了,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一两千块。

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一双才100块人民币。

竞争不完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信息不流通。

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做外贸赚钱,人们只有靠口口相传。

口口相传的速度很慢,且难辨虚实。

因此,制造业的老板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这些需要读书吗?不需要。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你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知识储备,甚至不需要资金。

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大家都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我的父亲胆子大,敢拉下脸来推着板车出去叫卖,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是的,在那个时期你只需要胆子足够大,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有可能富起来。

“人关键要学会抓住机遇,有时候抓住一两个,足以影响你一辈子。

”这不是很多前辈跟我们说的话吗?至于这个机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你朋友的口中得来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或许你等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这样的机遇。

因此,许多人总有这样的错觉:“好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倒霉蛋只有我一个。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原因很简单:有了互联网。

互联网诞生以后,信息就开始变得完全流通。

当信息完全流通以后,机会主义就相对少多了——你买国库券,上网就能买了,价格透明,不存在价差,再也没有套利的空间;做外贸,上ebay一搜,价格一目了然;你过去有权力,能作威作福,现在我用手机把你拍成视频传上网,你就有下岗的危险。

所以,现在我们感觉钱越来越难赚。

你凭着机遇来获利的概率越
来越小。

信息充分流通,你能做的,别人在你的网店买个样品回来,三下五除二就复制了过来。

最后跟你做一样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越拉越低,直到没有利润为止。

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你不读书能靠着机会一夜暴富。

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里,没有了这些暴富机会,你能靠什么?靠的是真本事,若有什么机遇,也是出自对未来趋势的精确判断。

我不知道读书能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起到什么作用,我只知道,不读书,没有知识,光靠经验、人脉、关系、钱、倒腾,在这场产业升级里将会很容易被淘汰。

总结
困囿于现实,很多人不可能结识太多优秀人物。

然而,读书给了你一条接近优秀人物的途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是片面的、呈点状的,你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经历而顿悟出一两个弥足珍贵的道理,但很快,像以前很多次一样,激动了一两天,你马上就忘却了,以前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原因在于,它们只是你脑海中零散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着你,形成你的信仰。

而书籍给你的是系统的知识归类和梳理,将所有的点连成一个面,进行系统归纳。

书籍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梳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并不是经验能代替的。

不仅如此,书籍还能带给人经验的补充。

一个人不可能经历多重人生,然而通过读书可以,你看历史、看人物传记,能看到多彩多样的人生,从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生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读书氛围。

我的父母跟很多父母一样,从一个贫穷年代走过来,他们“胃口”很大,但是能力有限。

他们跟很多人一样,教给下一代的都是一些“江湖套路”。

比如,我的父亲经常跟我说:“你学习要讲方法啊。

”至于什么方法,他从来没教过我。

他以为,将这句话重复一万遍,我学习就能讲方法了。

再来点压力、奖惩机制,就称之为教育。

我的性格、我的思维、我的习惯,很多都是从书中得益,在后天慢慢矫正,天生并不具备。

从大数据来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

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无论调查的数据准确与否,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达国家的阅读率,远高于我国的阅读率;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和全民阅读率密切相关。

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根本就不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读书的问题。

很多把持着“读书无用论”的人本身是不读书的,或者读了书压根儿就没读懂的。

你不怎么读书,却大谈特谈“读书有没有用”,这本身就是件很好笑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人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在以另一种形式读书。

比如某老板花了几千块钱,听完一场“成功人士的演讲”,满怀欣喜地跑过来跟我说:“喂,你知道吗?昨晚我听了那个老师的演讲,真的收获颇丰。

老师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坚持。

他的一个朋友,打高尔夫球从零开始学起。

他的朋友告诉这位老师,虽然他是个新手,但是他只要坚持挥杆1000次,他就是个熟手;挥杆1万次,他就是大师……”
她还没讲完,我就听明白了,这位成功学演讲者讲的“我的朋友的故事”,其实就是改造版的“一万小时理论”。

这个理论的源头,是格拉德威尔的《异类》。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

比起一个人费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他们更喜欢跟一群人坐在台下让别人讲故事给自己听,哪怕是花上点钱。

一个人懒,就通常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系列合理的解释,比如:“读书无用论”。

所以,我觉得当这些人读了些书以后,再过来讨论“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会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