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

DB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 XXXXX—XXXX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DB 52/ X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依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红、陈建民、龚萱、李荣华、张颖、李占彬、孙海达、宋影、黄英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食品的进货验收、入库、仓储管理、分拣理货、运输配送的管理及质量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肉禽产品、水产品、易腐农产品或加工食品等低温食品的冷链物流要求与管理。集贸市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517 制冷术语

GB/T 22918 易腐食品的控温运输技术要求

GB/T 24400 食品冷库HACCP应用规范

GB/T 24617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DB 31/T 388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SZDB/Z 41 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冷链

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减少损耗,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条件的配有专门的加工、贮藏、运输、流通设备的物流网络。

3.2低温贮藏食品

为保证易腐食品的品质,运用食品冷冻工艺学技术,在维持冷却或冻结最终温度的条件下,有不同期限贮藏的食品。又分低温食品和冻藏食品。

3.3低温食品

指易腐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7℃以下(部分水果、蔬菜为避免冷害,大于7℃)、冻结点以上贮藏、运输、批发、配送、销售。

3.4 冻藏食品

指易腐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和深度加工,产品在-18℃以下贮藏、运输、批

发、配送、销售。

3.5 冷害

在冷却贮藏时,某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代谢平衡,一些品种表皮出现软化斑点和心部变色等症状,称为冷害。

3.6 冷库

采用人工制冷技术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建筑群,包括制冷机房、变配电间及附属建(构)筑物等。按使用性质可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中转性冷库、零售性冷库。按使用库温分为冷却库(高温库)、冻结库、冷藏库。

3.7 冷藏运输设备

用于运输冷冻、冷藏货物的运输设备,包括冷藏汽车、冷藏火车、冷藏集装箱、冷藏运输船和附带保温箱的其他运输设备及不带有制冷机,厢体用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车等。

3.8 物流

货物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9 配送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流通加工、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3.10 临期食品

保质期超过储存期限2/3的食品。

3.10 腐败变质食品

指发粘、变色(常见的为暗绿色)、霉斑、气味异常、弹性消失、肉汤异常的食品。

3.11 干耗

冷却或冻结食品在冷藏过程中,水分不断从表面蒸发,不但造成食品的质量损失(俗称“干耗”)而且使植物性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甚至出现明显的凋萎现象。肉类食品表面收缩、硬化,形成干燥皮膜,肉色也发生变化。

3.12 RFID系统

指冷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组合的冷库作业系统。

3.13 食品安全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14 预包装食品

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3.15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3.16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3.17 食品保质期

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4 进货验收

4.1冷链物流市场应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4.2 应安装RFID系统(冷库管理系统)。对于待入库食品来源建立客户编号,按照类别、批次分类,以托盘为单位建立唯一性标识(二维码或条形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方式,建立低温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4.3进货应查验以下材料:

4.3.1销售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身份证明;如实记录销售者名称、姓名、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所、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并在贮存场所保存记录。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4.3.2食品产地或者来源证明、合格证明文件;

4.3.3贮存肉禽类冻品还应查验并留存检疫合格证明、肉类检验合格证明等证明文件。需要检疫、检验的肉类,应提供批次检疫合格证明、肉类检验合格证明、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发生疫情时,须提供非疫区证明;

4.3.4进口食品应提供以下资料:

4.3.4.1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须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3.4.2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证明文件;

4.3.4.3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包装应标明产品名称、原产国(地区)、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以及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应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温度等内容;

4.3.4.4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包装或者标签应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 4进货检验

4.4.1 入库食品应有批次检验合格证明,不能提供检验合格证明的,经检验合格才能入库。冷链市场应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4.4.2 预包装食品包装标识:食品名称、配料表或原材料、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

4.4.3 食品中心温度﹣5℃~0℃时(半解冻状态),需在24小时之内将食品的中心温度降到﹣18℃以下时,方可验收;

4.4.4 食品中心温度大于0℃时(完全解冻状态),,需在24小时之内将食品的中心温度降到﹣18℃以下暂存,并取样送法检,通过感官验证及肉汤实验,未发生腐败变质后方可验收;

4.4.5 以下食品拒收:

4.4.

5.1 临期食品;

4.4.

5.2 腐败变质食品;

4.4.

5.3 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或标签不全;

4.4.

5.4 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4.4.

5.5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

4.4.

5.6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4.4.

5.7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

4.4.

5.8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

4.4.

5.9 来自疫区的或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

4.4.

5.10 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4.4.

5.11 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

4.4.

5.12 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

4.4.

5.13 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销售的;

4.4.

5.14 标注虚假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者地址,或者标注伪造、冒用的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4.4.

5.15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

5 入库

5.1 建立托盘唯一性标识并粘贴在托盘上。二维码或条形码信息应包括:客户编号、食品名称、规格、标识、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入库时间、库房位置、存储条件等。

5.2 快速将托盘送入相应库房位置存储。

6 仓储管理

6.1 人员

6.1.1 应设置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应岗位的人员;

6.1.2 库房应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库房卫生和温度、湿度条件,定期清理、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库房洁净卫生;

6.1.3 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每年定期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冷藏车、保温车、冷藏库作业人员应持有卫生部门发放的有效健康证。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6.1.4 应建立人员培训程序或制度,建立人员档案,档案应包括人员信息、上岗、培训、考核、取证等资料。定期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6.1.5特殊工种人员须持证上岗。

6.2 设施环境

6.2.1 冷链物流市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四周,不应有污水和垃圾,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周围场地和走道,应经常清扫,定期消毒;

6.2.2 应设置封闭月台。月台有隔热围护结构,形成一个保温隔热的封闭空间,对进出冷库食品对接的车辆设置一个专用的密封门装置。

6.2.3冷链物流市场应环境整洁,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并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地面应做到硬化,平坦防滑并易于清洁消毒,并有适当措施防止积水;

6.2.4 应根据经营项目设置相应的经营设备或设施,以及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设备或设施;

6.2.5食品销售场所和食品贮存场所应与生活区分(隔)开。销售场所应布局合理,食品销售区域和非食品销售区域分开设置,经营水产品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经营区域分开,固定的存放位置和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6.2.6 具有合理的布局,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6.2.7 库房应进行不定期的消毒。优先使用紫外光消毒等物理或机械的方式对库房进行消毒,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和NY/T 472的规定;

6.2.8 应按贮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温度分间、有异味或易串味的食品应设单间。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食品同库存放;

6.2.9 贮存的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虫害藏匿并利于空气流通,消灭鼠害。

6.3 设备

6.3.1应配备与经营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备,设备应保证食品贮存销售所需的温度等要求;

6.3.2 应建立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设备台账,并对容器、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设备建立唯一性标识;

6.3.3 应确保工器具完好、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

6.3.4 应配备双回路电源和备用制冷设备及温度巡检仪,确保冷库正常保温要求。巡检仪校准频率:每年一次或必要时;

6.3.5 直接接触食品的设备或设施、工具、容器和包装材料等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应为安全、无毒、无异味、防吸收、耐腐蚀且可承受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制作,易于清洁和保养;

6.3.6 应配置有温湿度监控设施和外部显示仪的冷藏车,并安装GPS定位系统。

6.4 过程管理

6.4.1 应建立库房区域标识。分拣理货区、出货缓存区、进货月台、出货月台等。

6.4.2 贮存散装食品,应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6.4.2 设置保质期预警,对临期食品应有提醒功能;

6.4.3 冷库温度监测:

6.4.3.1应在库房转角、门口处设置温度计和(或)温度探头,保持温度监控记录,当温度超过标准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温度达到要求,2小时监测1次,库温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

6.4.5.2 冷藏温度:-18℃±1℃,货物在进出库过程中,库房温升不超过4℃;

6.4.5.2 不同类别食品低温贮存温湿度要求不同,推荐条件详见表1。

食品低温贮存温湿度推荐条件(表1)

6.4.6 运输食品用车辆、运货用的手推车及载货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装货前应清洗消毒。

6.4.7 货物间距

6.4.

7.1库房内货位的间距要符合要求,为使产品堆垛安全牢固,便于盘点、检查、进出库,对产品货位的堆垛与墙、顶、排管和通道的距离要求,详见表2

库房内货位的间距要求(表2)

6.4.

7.2 堆码应稳固、整齐、适量。货垛应置于托盘上,不得直接着地。货物高度应符合底层外箱承受压力,并满足“先进先出”原则;

6.5 质量检查

6.5.1 冷藏中的食品应定期检查,如发现软化、霉烂、腐败变质和异味感染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6.5.2 应每月检查食品干耗情况,当食品表面发生黄褐色,断面呈海绵状(冻结烧),应及时处理,并保持相关记录;

6.5.3 应每月检查食品变色情况,除了因制冷剂泄漏造成的变色,其他凡在常温下发生的变色现象,应及时处理,并保持相关记录;

6.5.4 及时清理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异常、超过保质期的,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产品,并保存相关记录;

7 分拣理货

7.1 分拣理货场地、设施应符合GB14881的有关规定;

7.2 分拣时,应在维持设定温度的理货间进行包装、分割(拣)、计量、刷标志、组装等,并按订单、按品种、出货先后顺序进行分类摆放在托盘上,每个托盘应有唯一性标识,以便区分。

8 运输配送

8.1 应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印制统一格式的销售凭证,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凭证可以作为销售者的销售记录和其他购货者的进货查验记录凭证,记录和销售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食用农产品销售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8.2 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8.3 配送食品的加工应与出货时间衔接好,发运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高于-18℃;

8.4 定时检查冷藏车温湿度,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9 质量管理要求

9.1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及个人操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有关产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9.2应按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原理,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关键控制点,制定HACCP计划表,确保低温食品冷链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方法详见表3。

HACCP计划表(表3)

9.3 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置制度、制冷设备运行和巡检程序或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等;

9.4 应建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温控”监测记录制度,严密监测冷链物流食品在各环节中的运转情况;

9.5 应建立食品安全卫生冷链物流配送保障体系,实施食品全程追溯和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9.6 应制订规范的配送流程,提升车辆积载率和物流配送率,降低物流成本; 9.7 应存档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建立销售者档案,并实时更新,将销售者检查情况一并纳入档案;

9.8 冷库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并做好消毒记录。清洗消毒必须安全、卫生、防止人体和食品受到污染;

9.9冷库应按照食品性质分区堆放,不得串味,交叉污染。存放具有强烈气味的食品和储存温度不一致的食品严禁储存在一个冷藏间内;

9.10 贮藏设备及使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清理和清洁,并定期打扫和消毒,防止污染; 9.11 冷藏车厢必须清洁卫生,每车装载完毕,应及时清洁,并按有关规定定期消毒; 9.12 配送加工场地应保持干燥,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清扫整理,并用紫外光或用符合食品安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9.13 鼓励冷链市场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和记录所销售的食品信息。 9.14 低温贮藏食品从产地到终端市场流程详见表4。

低温贮藏食品冷链物流(表4)

10 冷库安全

产地冷库 冷藏(保温)设备运输 冷藏设备低温配送

低温配送中心冷库(-18℃±1℃)

批发市场冷库、超市冷柜、餐饮

环节小冷库

10.1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

中国冷链物流下游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国内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下游产业来看,除行业规范的缺乏外,传统物流观念以及冷链物流较高的成本是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1.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缓慢 从产品来讲,果蔬产品从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都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减少果蔬因腐坏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蔬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国外发达国家,80%的果蔬是通过冷链物流来运输的,而中国目前则只有5%。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的果蔬产品每年在流通环节造成的损失占果蔬总产量的20%~30%,而由于受到传统的常温及自然物流、商品化处理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费用高等因素影响,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 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目前,国内大约90%的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除外贸出口的部分外,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冷链物流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致使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由于国内肉制品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肉制品流通系统提供有效的低温保障,加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肉制品零售商虽然希望提高冷链的可靠性,但由于零售点密度不足,分布范围较大,导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大量提升,使肉制品冷链物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3.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水产品处于冷链物流阶段(21世纪初),是在冷藏库阶段(上世纪80年代)、冷藏链阶段(上世纪末)两个阶段基础上建立,建立了信息网络,维护良好资源、生态环境,且更重视冷链物流整个体系的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腐败量减少,变质量增加,首先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限时加工再入库规定的难以实行;其次批发市场(配货中心)的交易(配送) 场所没有温度控制要求,水产品出库后在没满足规定低温控制的条件下滞留时间较长,影响了产品鲜度;而水产品冷链物流配套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对水产品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控措施。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1.1.1.1.2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 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藏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藏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50-2000(2005)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原国家监督管理局令 2000年第20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藏 指对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 3.2 冷处 指温度符合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3.3 冷冻 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3.4 冷链物流 指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要依靠专用设施,使冷藏从生产企业成品 库到使用单位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2 冷藏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使用单位应制定确保温度要求的管理制度及温 度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5 冷藏的收货、验收 5.1 冷藏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 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 收货时收货方应检查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 03.220.01 A87 备案号:21118-2007 上海市地方标准 31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2007-07-06发布 2007-10-01 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为确保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安全,降低物流损耗,维护消费者和企业权益,参照 / 《速冻食品加工、处理操作规程》结合本市食品冷链运行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上海冷藏库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韩根初、陆翔华、刘龙昌、张惠明、金祖卫

31 / T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冷链流程、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质量卫生管理要求(不包括生产环节)。集贸市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发货到接受地验收全过程(不包括宅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 T 45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 T 10379 速冻调制食品 沪食药监食[2006]367号缺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 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3.2. 冷冻食品 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一 18 ℃以下贮藏、运输、批发、配送和销售。 3.3. 冷藏食品 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 7 ℃以下(部分蔬菜、水果 10 ℃以下)、冻结点以上贮藏、运输、批发、配送、销售。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1.1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吃饱穿暖转变为对食品等各种消费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的要求。如今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超市购物,消费者已经习惯到生鲜柜台购买新鲜食品。这些新鲜商品的背后,涉及的是食品冷冻、保鲜等诸多环节的冷链物流,冷链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常温物流为主,由此导致的蔬菜、水果损耗率均在10%以上。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腐烂浪费,总值在100亿美元。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如果采用冷链物流,可以使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保证食品质量。 1.2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目的 冷链物流是以保护易腐食品发展起来的,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也叫低温物流(Low-temperature Logistics)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Perishable Food Cold Chain)。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冷链物流适用的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等。而本文所指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 从总体来看,目前果蔬等农产品在运输贮藏中损耗率还较高,农产品冷链建设还不完善,推进农产品冷链建设的空间很大。对此,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冷链发展,除了组织“果蔬冷链物流”等课题探讨研究,加强冷链标准体系建设,为推进农产品冷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之外,还将通过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升级。保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减少食品损耗,间接的增加农产品收益。 1.3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内容 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增值性等农产品物流链的基本特点,还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鲜活农产品的易腐性和时效性要求冷凉物流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

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准版)

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 准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8

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准版) 摘要 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并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 目录 1、前言 1.1我国冷链物流的背景 1.2研究意义 1.3主要研究内容 2、主要调查内容 2.1冷链物流概况 2.1.1冷链物流的概念

2.1.2实现冷链供应的条件 2.1.3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 2.1.4冷链构成 2.2中国冷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2.1发展整体 2.2.2设备装置 2.2.3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 3.根据外国发展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3.1制定法律法规 3.2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撑: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3.3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3.4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

3.5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保障: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1、前言 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所享用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广泛,随之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从田间要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运输储存过程,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至关重要。中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加上我们人口众多,地方辽阔,所以如何很好地发展冷链物流,就成为了我国需要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本论文主要从冷链物流的概况,我国物流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方面解析,得出我国冷链物流势在必行的结论,并且借鉴外国冷链物流发展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1.1我国冷链物流的背景 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易腐性、鲜活性、保质性等特点,

食品冷链物流开题报告

2014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专业: 物流工程填报时间:2013.10.15 题目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优化分析 学生姓名班级1005051学号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绍卜.基于WSN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3 [2]陈宇睁、汤仲喆等.基于RFID的冷链物流监测系统的设计,2013 [3]张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安全监控监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4]黄凌.Y集团冷链物流运输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2 [5]张教赟.浅谈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管理观察,2009(2):169-170 [6]何静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与运用,2007(2) [7]李会萍.基于RFID和GPS技术的数字物流车载终端系统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数据库,2007.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术[J].中国储运,2006(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的浪潮下,我国许多行业例如奶制品、冷饮业、生鲜肉、制品业等都有了长远的发展。这些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并带动了冷链物流业务的发展。冷链物流是以最佳的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物流体系。是为了确保新鲜食品从生产原地安全送达消费者手中而实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目前我国的物流配送通常是在常温物流下进行的,导致在物流过程中损耗过大。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不恰当的生产、运输、存储造成的损失率高达20%。不仅如此,近几年关于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比如常发生的食品腐烂变质现象,出货与到货数量不符,发生食品中毒事件后源头无法追溯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冷链食品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进行及完善源头追溯已迫在眉睫。在这种社会大需求背景下,通过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来降低不必要的生鲜品损耗,同时建立监控机制,完善追溯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冷链技术的发展相当成熟,在冷藏品运输过程中全部使用冷藏车或者冷藏箱,大多采用了自动温度检测设备以及自动温控设备,能实时地监督冷藏箱内的温度变化从而保证运输的物品不会发生变质。欧美日在冷链信息技术方面建立的电子虚拟食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还能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传递。EDI系统等先进技术再加上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的运输手段,使食品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大大降低,仅有2%-5%。

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网络优化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优化 张磊物流1402 34 指导老师:韩世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食品的追求已经从过去的吃饱向着吃得健康和吃得安全转变,所以,这就导致了对“食品冷链”越来越高的需求,在食品冷链中,对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食品冷链中的库存问题和运输问题。本文重点集中在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丰富和完善食品冷链物流网络的理论和方法。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成本还是十分巨大的,在运输成本中,冷链物流对设备的要求,对时间的要求,都是成本十分高的因素。冷链物流运营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一复杂系统既具有物流的一般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常温物流比较而言,冷链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征:产品易腐的特性,使得冷链物流配送对时间窗及商品生鲜度的质量要求比常温物流配送所要求的更加严格;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惩罚性成本的机率会大大增加。而常温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没有考虑此可能发生的成本。在冷链物流配送过程中,由于所配送的商品一定要保持在低温环境中的特殊性,因此在配送过程中存在货损成本,这也是常温物流配送并没有加以考虑的。本文将分析一个完整的冷链并且从各个环节系统的陈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最后对提出的解决办法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冷链运输车设备;生鲜物流

课题背景: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现状分析: 1、政府层面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多个文件中提出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督导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完善。冷链物流政策不断出台

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最终用户之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冷链物流一般分为冷藏(冻)加工、冷藏(冻)存储、冷藏(冻)运输及配送、冷藏(冻)销售四个部分,其中冷藏运输及配送环节是目前冷链物流的最薄弱环节。由于存在环境影响、技术限制、成本费用等诸多因素,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物品温度因不利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物品质量事故风险要比其他环节大得多。而且,通常情况下采用的都是封闭型的物品运输和配送,而这往往会对后续的事故原因鉴定工作带来困难,即物品温度超过标准限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始的?是由于环境因素还是冷藏(冻)系统技术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能够持续记录物品温度变化并将此温度数据存储和发送到后台管理系统的技术。对于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检测,传统上是检测端到端的节点温度,应用这种技术,即使节点处测量的温度情况正常,也不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始终正常。冷链物流的运输牵涉到几百种物品,不同的物品对温度和车辆配置要求都不尽相同,怎样实现最佳操作,降低损耗量,提高效率,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系统标准。为此搏澳公司推出了基于2.4G远距离温度射频卡的“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解决方案,利用RFID技术同时结合温度传感系统,实现对冷链物流运输和配送环节过程中物品温度的实时监控,或是当温度超标时实施报警,也可对运输、配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以便帮助分析引起温度变化的原因,为解决温度变化问题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也有助于质量事故的责任认定。随着物流业的开放,物流投资将进一步增加,而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也必将逐步加大,而这些都为RFID技术在冷链物流的应用创造无限生机。系统简述本项目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以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核心,结合运用GPS、GIS、GPRS、智能传感等先进技术,建立了冷链物品集装箱物流监控网络和公共安全监管平台,包括冷链物品与状态信息采集终端、车载实时监控终端、远程监控平台三部分,实现冷链物品状态监测与安全报警、冷链物品全过程信息追溯等功能。 1.系统组成温度电子标签:即冷链物品与状态信息采集终端,采用了2.4G有源电子标签与温度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输到与之连接的电子标签,由电子标签负责处理这些信号,并将这些处理过的信号以无线的方式主动向外发射信息,以便专门的读卡器收集这些信息。安装方式:直接固定安装在车厢或集装箱内。带GPRS和液晶显示屏固定读卡器:作为车载实时监控终端,集合了RFID读写器技术以及GPRS技术,正常工作后,可接收到来自车厢或是集装箱内标签发射出来的数据信息,解调后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同时将利用GPRS将数据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安装方式:安装在驾驶室内控制器:控制报警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当温度超出针对物品而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就会发出警报。当意外发生时,可以及时抢救部分物品。监控系统:远程监控平台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该平台能时时远程监控到车厢或集装箱内温度的变化,能全面的掌握物流过程的信息。方便决策者做出判断和决策 2.工作原理工作过程:首先,温度标签会被加载到目标物品(箱)上,当把货物装上车出发以后,系统就开始工作。信息采集终端实时采集集装箱内温度、状态信息,并定时写入集装箱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不停地向外发送信息,读卡器再把接收到的信息通过GPRS发到监控中心,在驾驶室里的显示屏可以看到货物温度的变化。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全部信息的接收、存储,并将获取的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或以查询的方式实现,实时的与冷链运输人员进行交互。后台管理:

食品冷链物流与技术管理规范化

食品冷链物流与技术管理规范化 冷冻冷藏食品凭籍新鲜、安全、方便和耐藏的优势,理应成为家庭、餐饮和团膳的配餐食品大宗供货源。 冷冻冷藏食品必需低温流通,产品品质保全靠物流温度、鲜度的有效恒定控制来实现,通常称之谓“冷藏链”。所谓冷藏链指冷冻冷藏食品的制造、贮藏、运输(配送)、零售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的低温状态。由于冷链物流环节多,交接条件变换,技术要求高,还要考虑节能措施,降低成本。作为整个运营体系来把握难度较高,除了温度外,影响冷链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还有卫生、包装、环境和时间等管理因素。因此,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规范化显得更为必要。 而当前国内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类食品冷链物流没有科学明确的统一规定;冷链运营和管理不当,操作交接马虎,效率与效果较差;冷链设备与设施不足,技术性能欠优,选择有限,总体开发创新不够。因此,大力推进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化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冷冻冷藏食品有关冷链物流这方面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食品冷链物流中各类商品温度要求 不同温度带流通是食品物流的核心概念,流通的基础,冷冻冷藏食品更是如此。千百种低温食品根据各自保藏要求,除一些特殊商品之外,大致可划分为五大温度带冷链流通,如下表所示。 食品冷链物流中各类商品温度要求

上表是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中划分的各类商品温度要求,并指出“其他有特殊温度要求的商品”,即高于表中规定的,按合同、协议等约定的温度要求执行。 该标准还比较系统规定了各类冷冻冷藏食品冷链流程和冷藏运输、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及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质量卫生管理要求(不包括生产环节)。 二、食品冷链中几个需要规范的操作温度波动控制范围 冷冻冷藏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包括食品原料采集)各环节温度控制,每个生产厂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出厂商品在流通中虽有名义基准温度要求,由于环境变换,交接需要,温度会有起伏波动,需要统一操作规范。 1.冷冻食品冷链名义基准温度为-18℃以下 a.运输过程温度的回升限度为-15 ℃,并要求尽快降至-18℃; b.冷藏车装载货物前,车厢内温度应预冷到-10℃以下; c.冷库应建有15℃以下的封闭式站台;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2014-09-25

ICS: 03.220.01 A87 DB 备案号:21118-2007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2007-07-06发布 2007-10-01 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为确保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安全,降低物流损耗,维护消费者和企业权益,参照CAC / RCPS 《速冻食品加工、处理操作规程》结合本市食品冷链运行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上海冷藏库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韩根初、陆翔华、刘龙昌、张惠明、金祖卫

DB31 / T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冷链流程、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质量卫生管理要求(不包括生产环节)。集贸市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发货到接受地验收全过程(不包括宅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QC / T 45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SB / T 10379 速冻调制食品 沪食药监食[2006]367号缺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 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3.2. 冷冻食品 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一 18 ℃以下贮藏、运输、批发、配送和销售。 3.3. 冷藏食品 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或深度加工,产品在 7 ℃以下(部分蔬菜、水果 10 ℃以下)、冻结点以上贮藏、运输、批发、配送、销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分析报告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分析报告 冷链物流面对四大问题:一是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二是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三是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是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发展速度加快、企业成长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三大特点。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专业分工加快,需求的专业化带一市场的细分化,出现了诸如、、、、冷链物流等等更加专业的物流企业。由于连锁经销体系的兴起,食品流通形态的变革,专业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的逐渐普及与成熟,使冷链物流急骤升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冷链物流 所谓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

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果蔬产业在国内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总值占第二、三位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有数据显示,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18%,果品年产量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13%,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蔬菜年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果品总产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其中,我国苹果产量居第一位,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37.1%,柑橘占世界甘橘总产量的9.9%,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由于我国果蔬产业基础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果蔬采收和流通设施落后,果蔬优质率低,因此造成果蔬采后腐损严重,物流成本高。据有关部门估算,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万吨,蔬菜1.3亿吨,按每公斤一元计算,经济

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藏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50-2000(2005)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 2000年第20号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藏药品 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3.2 冷处 指温度符合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3.3 冷冻 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3.4 药品冷链物流 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要依靠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 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2 冷藏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使用单位应制定确保温度要求的管理制度及 温度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5 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5.1 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 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 收货时收货方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5.3 冷藏药品收货时,收货方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 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收货方都要签收交接单。交接单参见附件A。 5.4 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 内。 1

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及对策

物流设施与设备 ---------关于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提纲: 1.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1.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1.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 1.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1.5.技术标准缺位 1.6.冷链物流配套不协调、布局不合理 1.7.冷链物流与食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难以配套 1.8.冷链物流与货物信息不对称 2.冷链物流问题对策 2.1.构筑冷链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 2.2.政府的引导,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产业应用 2.3.应用物联网创新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2.4.完善监管体系,形成安全冷链物流标准

2.5.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 2.6.高度重视科技对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 3.意义 【摘要】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有总值约100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缺乏冷链物流运输仅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将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这就迫切需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肉类、鲜奶等需要冷藏的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我国的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然而,我国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只有15%左右,而发达国家却达到80%~90%。以南京为例,有上万家与物流有关的机构和企业,可是专门做冷链物流的却屈指可数。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得冷链物流商机无限。可是为什么现有的物流企业难以涉入呢?这需要我们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

冷链物流论文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第三方服务体系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 和饮食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纯天然生鲜食品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青睐。但是生鲜食品不同于其他的食品,大多数生鲜食品在 常温下难以储藏,不易保持原有的新鲜度和品质,短期放置后极易 丧失营养和食用价值,生鲜食品的鲜活性和易腐烂的特点,使得生 鲜食品的质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生产,而更需要搞好流通,其 物理特性成为制约整个物流过程的关键因素。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物流要求及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 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 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 (一)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内涵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多指“生鲜三品”,即果蔬、肉类、水产品。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 可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食品 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和 熟食等现场加工制品,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 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 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简称生鲜易腐农产品)需 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 度、色泽、风味及营养,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

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也称为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 (二)食品冷链物流的构成 食品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 (1)冷冻加工:包括肉禽类、鱼类和蛋类的冷却与冻结,以及在低温状态下的加工作业过程;也包括果蔬的预冷;各种速冻食品和奶制品的低温加工等。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涉及冷链装备是冷却、冻结装置和速冻装置。 (2)冷冻贮藏:包括食品的冷却储藏和冻结储藏,以及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气调贮藏,它是保证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在此环节主要涉及各类冷藏库/加工间、冷藏柜、冻结柜及家用冰箱等等。 (3)冷藏运输:包括食品的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低温状态。它主要涉及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是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运输工具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在保持规定低温的同时,更要保持稳定的温度,远途运输尤其重要,这是冷链物流中的最薄弱环节,也是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环节。 (4)冷冻销售:包括各种冷链食品进入批发零售环节的冷冻储藏和销售,它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随着大中城市各类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各种连锁超市正在成为冷链食品的主要

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管理论文(共2篇)

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管理论文(共2篇) 第1篇:基于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管理 1冷链物流的概念 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管理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以保证食品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可以做到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前提下,极大延长食品的保鲜和保质期。冷链物流是物流的一个分支,但是冷链物流的要求远比传统物流要高,要登上冷链物流这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蔬菜、肉类、熟食、速冻食品、冰淇淋、花卉、乳制品等都需要冷链物流的保障,整条冷链关系到食品的供应商,冷库运营商,运输商,连锁零售商,批发市场等多方,冷链物流要更好发展,亟待进行资源整合。

2冷链物流的现状 目前,中国市场的食品冷链运输率很低,冷链物流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冷冻冷藏类食品的储存、运输都要求在一个温度范围内,例如低温货的运输温度一般在-1℃~16℃,冷冻货的运输温度一般在-20℃~-10℃。可是在仓储运输过程中,有一些个体经销商或物流作业人员为了控制成本,不按规定操作冷链物流流程,例如在物流过程中关掉制冷设备,更有甚者用普通仓库和普通货车代替冷库和冷藏车去储存运输生鲜类食品。冷冻类食品常常是被冻上了,又融化,又被冻上,当食品辗转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早已没有质量可言,更不用提食品原有的风味。一旦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必将受到威胁。苏轼曾经为吃到美味的荔枝,不辞长作岭南人。尽管现在的物流能让北方人吃到荔枝,能让内陆人吃到海鲜,这只能说明运输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荔枝不能保证是新鲜的,海鲜也不能保证是新鲜的,难道只有身临其地,才能一品美味吗? 3冷链物流的管理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精心整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藏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藏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不 3 冷藏 冷处 冷冻 4 5 5.1 冷藏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 度的位置。 5.2 收货时收货方应检查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5.3 冷藏收货时,收货方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 个交接环节的收货方都要签收交接单。交接单参见附件A。 5.4 冷藏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应在30分钟内,冷冻应在15分钟内。 5.5 验收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应迅速将其转到说明书规定的贮藏环境中。 5.6 对退回的,接收企业应视同收货,严格按5.1、5.2、5.3、5.4、5.5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 送检验部门检验。 5.7 冷藏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有效期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6 冷藏的贮藏、养护 6.1 冷藏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6.2 贮藏冷藏时应按冷藏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6.3 冷藏应按《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 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6.4 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有效期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7 冷藏的发货 7.1 冷藏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应指定符合11.1条件的人员负责冷藏的发货、拼箱、装车 分钟内。8 9 分钟/次。 9.4 温度报警装置应能在临界状态下报警,应有专人及时处置,并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 9.5 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设置:冷处应在3℃~7℃,冷冻应在-12℃~-23℃。 9.6 冷藏车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 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10分钟,数据可读取。温度记录应当随移交收货方。 9.7 采用保温箱运输时,根据保温箱的性能验证结果,在保温箱支持的,符合贮藏条件的保温时间内 送达。 9.8 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10 冷藏贮藏、运输的设施设备 10.1 冷藏的贮藏应有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编制说明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地方标准 (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立项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冷冻低温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蔬菜类、水果类、肉类、禽蛋类、奶类、水产类等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衰老、易腐烂的生物特性,是流通难度和风险较大的鲜活商品。从采收到上市的整个物流过程中,对储运温度、机械伤害、气体组成等方面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导致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使农产品在采收、分级预冷、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外观、色泽、营养及风味,达到保质保鲜,减少损耗,延长保存期及调控市场需求的一整套综合设施和管理技术手段。而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其自然特性与市场消费需求所决定的,它是一个特殊的物流系统,既有为农产品流通经营市场服务的经济属性,也有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应急情况下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社会稳定的公益性,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必备的关键基础条件之一。贵阳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是贵州省最大的货物集散中转地之一,来自全国的进出口冷冻产品大部分通过贵阳流向省内各地,因此集中了全省的冷库,冷库数量和规模都是全省之最。但在食品冷链的运作过程中,由于经济长期欠发达,成规模的冷藏库屈指可数,多以1000吨以下的小冷库为主。物流配送各自为政,存在着严

重的不规范现象。如有的低温库在夏秋高温季节,由于设备和管理的原因,根本达不到库温的最低要求,在食品的保持期内无法控制食品的腐败变质,严重影响食品的品质,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以贵阳市为例,目前需冷链物流的自产商品化农产品每年已达140万吨以上,因冷链物流条件差,每年损失达30万吨,市场价值10亿元。同时也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近来,因冷链市场管理不善,造成冷链食品来源不清、证照不全,冷藏期间食品变质等问题时有发生。国家在2014年6月1日实施的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新增冷藏保鲜要求,强调了产品贮藏过程中防止污染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2010年至201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求推进冷链物流技术,保障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食品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二、目的和意义 为建立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为冷链物流行业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的建立作技术支撑,确保低温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特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制订进货验收、入库、仓储管理、分拣理货、运输配送等环节的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程。本规程可用于企业对冷冻、低温食品的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物流环节的操作规范的管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1.1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吃饱穿暖转变为对食品等各种消费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的要求。如今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超市购物,消费者已经习惯到生鲜柜台购买新鲜食品。这些新鲜商品的背后,涉及的是食品冷冻、保鲜等诸多环节的冷链物流,冷链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常温物流为主,由此导致的蔬菜、水果损耗率均在10%以上。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亿吨蔬菜的腐烂浪费,总值在100亿美元。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如果采用冷链物流,可以使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保证食品质量。 1.2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目的 冷链物流是以保护易腐食品发展起来的,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也叫低温物流(Low-temperatureLogistics)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Perishable FoodColdChain)。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