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

度) , 斜 向置于基牙 凹槽 内 , 调整好 位置和长度后 , 用光敏 材料将支 托粘 固于凹槽 内 , 将成 品牙面试排 于缺隙 区内 ; 按常规在试 排牙 内
在冷水 中, 备用。术 区常规消毒 , 局麻下制备基牙 。拔除病灶牙并清 创, 创 口置 l % 一 2 % 碘合剂消毒棉球 , 压迫止血约 3 0 m i n 。 待拔牙创 口 止血后 , 创口 表 面盖 以 1 % ~ 2 %碘合剂消毒棉 片 , 取备用 的原始 印模
对准牙列牙位复位 , 反复比试 , 记 录好位置。调制 自凝树脂至面团期 时取适量填 入阴模 基牙 、 桥牙内 , 再次送入 口腔对准牙列牙位 , 并轻 轻 加压到位 , 同时稍作反复 多次的合面抽 动 , 待自 凝 树脂完全 硬固 后, 从 口内退 出印模托盘。 口外常规加工处理临时冠桥 。 用氧化锌丁
所经各层肌纤维方 向交叉重叠 , 术中未切断神经及血管有利于伤 口 愈合 。切 口感染往往
复的患者 , 基牙牙周面积过小 , 进行永久固定桥修 复时 , 不足 以承受 整个修复体 的受力 , 最后使基牙松动 , 应另求它法 。本组临时冠桥修
复者全部成功 , 明显优于改 良临时桥修复者。这说明临时冠桥是较
磨抛光 , 即改 良临时桥 。对于能积极配合 的患者 , 治疗步骤 : 首诊时 先将其 口内的残根 、 残冠及 间隙处 , 直接在 口内用蜡型 或光敏材料 恢复其缺损前 的正 常形态 。选用合适 的局部 印模 托盘 , 取模后浸泡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J u n lo n n Me ia olg o tf n r e s o r a fHe a d c lC l e f rS a a d Wo k r e ・1 25 ・
3 讨 论
9 % 。本研 究提 示在 保证 C 0 T图像质 量 的前 提 下 应 用 螺旋 C T做d J 头部 检查 时采 用 6 A左 右 的扫 ,L 0m 描条 件较 为合 理 , 由表 1得 知 此 条件 患 儿 的 吸 收剂
Ca e a d Pr v nto f I c so n e to f us n e e i n o n ii n I f c i n o App n i ii fe e d c ts a t r Ope a i n r to
CUI Zh n y e —a
随 着 x线成 像 技术 的不 断 发展 , 射 诊 断 的应 放 用 日益 广泛 , 医疗 照 射 已成 为 公 众 接 受 电 离辐 射 照 射的最 大人 工 来源 , 生儿 作 为特殊 群体 , 为辐射 新 成 损 伤 的高危 人 群之 一 。一种 组织 的 放射敏 感性 与细 胞 的分 裂 活动 成 正 比 , 生 儿 正处于 发育 高峰 期 , 新 细 胞分 裂活 跃 , 织 的放 射 敏感 性 与 细胞 的分 裂 活 动 组 成正 比 , 细胞分 裂 更新 速度 和 比例远 高 于成人 , 对射
图像 的百 分率 虽 然 随 着 扫描 剂 量 的降 低 而下 降 , 但
是 符 合 临 床 诊 断 图 像 所 占 比 例 , 组 均 不 低 于 各
[ 任编校 : 唯贤] 责 赵
阑尾 炎 术 后 切 口感染 的原 因及 预 防
崔振亚
( 阳市 吉 利 区 人 民医 院 , 南 洛 阳 4 1 1 ) 洛 河 7 0 2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处理

定要确 切 , 中避 免损伤肠 管 , 旦损 伤肠 管缝合 术 一
要 严密 。引流 管要柔 软 , 置要得 当 , 可放置 过久 放 不 压 迫肠 管 引起 坏死 , 发现 阑尾 炎症 和病 症 不符 时 在 要 考 虑其他 疾 病 , 以免 误 诊 。肠 瘘 霉 素 、 大 霉素 等 冲洗 切 口 , 明显 降低 庆 可
切 口感染 率 。
(o 9 1 — 2 2 o — 1 5收稿 )
氧 菌性抗 生素灌 洗腹 腔 , 必要 时另戳 孔放 置引 流 。 腹
壁 各层避 免污染 及严 密缝合 , 如有 污染 , 壁各 层用 腹 甲硝 唑 清洗 并 静 脉 用抗 厌 氧 菌 抗 生 素 预 防 切 口感
工企医刊 2l O O年第 2 卷 第 2 3 期
染 。切 口已感染 , 及早拆 除缝线 , 时引流 。 应 及
阑尾切除术后切 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处理
宋 超
腹 壁窦 道 的防治重要 的是预 防切 口感染 。对 已 污染 的切 口, 注 重局 部 清洗 消 毒或 用 甲 硝唑 液反 应 复 冲洗 。切 口缝线 应用无 留置缝线 缝合 法 。禁 忌 从
( 龙江 省伊 春市金 山屯社 区卫生服 务 中心 , 5 0 6 黑 1 32 ) 切 口感 染是 阑尾切 除术后最 常见 的并发 症 。阑 尾切 口尤其 是化 脓性 阑尾切 口为三 类 切 口, 采用 传
原切 口引流 , 拔管 要及 时 , 中显 露 要充 分 , 免误 术 避
操 作 。确 定腹 壁窦道 形成后 , 应清 除坏死 组织 、 不健
康 肉芽组织及 线结 。必要 时行窦道 切 除 。
预 防肠瘘 的发生 应对 阑尾根部 穿孑 残端 的包埋 L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一、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的炎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临床上主要分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
阑尾炎的发病人群很广,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以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反跳痛。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下腹疼痛,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一般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下腹部固定。
二、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一)阑尾腔梗阻。
阑尾腔梗阻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引起阻塞的原因有阑尾壁内淋巴结增生、粪石、异物、寄生虫等。
(二)细菌感染。
细菌进入阑尾腔,阑尾发生阻塞后引发阑尾感染。
(三)生冷和不洁饮食、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便秘、腹泻等,都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阑尾炎。
三、阑尾炎的治疗。
可保守治疗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患者自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可进行保守治疗。
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为手术做好准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是根治阑尾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哪些情况会增加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年龄偏大、肥胖、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腹腔内脓液过多,术中对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创缘受到污染等均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机会。
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术前准备。
术前重视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在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在备皮时注意不要损伤皮肤以免外源性感染。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手术间空气消毒,保证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加强手术医生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洗手;保证手术器械灭菌合格。
手术时操作尽量轻柔减少组织损伤,保持有效止血,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术中保持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低体温。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为感染率与伤口暴露时间大致成正比,暴露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论文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
方法:选择我院予以手术治疗的296例急性阑尾炎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切口是否感染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29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14例(4.73%),未发生切口感染282例(95.27),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年龄、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留置引流、切除方法及病理类型。
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是因多种因素综合而致,为了降低切口感染率,需有效做好预防措施。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58-01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降低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愈合率,本文选取我院296例急性阑尾炎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分析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的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予以手术治疗的296例急性阑尾炎病患为研究对象,男150例,女146例,年龄16~72岁,平均38.1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低热;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和反跳痛,穿孑l性阑尾炎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2方法:切口感染诊断遵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切口有无感染将296例患者分为两组,发生切口感染作为a组,无切口感染作为b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性。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a=0.05。
2结果29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14例(4.73%),未发生切口感染282例(95.27),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年龄、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留置引流、切除方法及病理类型,详见表1。
阑尾术后发炎主要护理措施

阑尾炎是常见的腹部疾病,一旦确诊,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然而,术后发炎是阑尾炎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发炎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因此,对阑尾术后发炎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阑尾术后发炎主要护理措施的文章。
一、术前准备1. 术前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 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术后发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3.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便术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4.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防止术后感染。
二、术后护理1.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观察切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污染。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切口,防止感染。
4.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肠粘连。
5. 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6. 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7. 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如有便秘,可给予缓泻剂。
8.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三、并发症护理1. 切口感染:保持切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肠粘连: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3. 腹腔内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如有休克症状,立即通知医生。
4. 腹腔残余脓肿:保持半卧位,促进脓液引流,加强抗生素治疗。
5. 粪瘘: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四、心理护理1. 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告知患者术后发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五、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干燥等。
2. 教导患者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膜提起 , 并用纱 布在周 围保 护 , 两钳 间先切开 一小 口, 边 在 一 吸净脓液一边切开腹膜 , 4~ 用 6把直 钳分别在 上 、 下两个 角
及内外两侧夹住腹膜外 翻固定在 护皮 巾上 , 用腹膜掩 盖保 护
加 强 医 院思想 建 设 有 效 履 行 职 责使 命
王 宗 启
【 要】 为适应公立医院服务性 、 摘 专业性 、 民主性强的特点 , 应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建设 , 有效履行思想政治:作
脏 器吻合 口的不 良作用 , 从而延迟 伤 口愈合 并增加感 染发 生 率, 术后确需置引 流管者 , 位置 最好在 离切 口较 远 的低位 其
处从腹 壁引出。因此 , 不宜紧贴 吻合 口处安置 引流管 。引 流
管剪有 侧孔 部 分应 放 在腹 腔 内 , 避免 腹 壁 内这 一段 留有侧
切 口脂肪 液化 , 即术后 切 口出现 红 、 、 痛 、 部皮 温上升 , 肿 压 局
水肿严重 可作 u型关 闭。关腹 前用 湿纱 布反 复吸尽 腹腔 脓 液, 尤其是扩散到 右结 肠旁 沟 、 髂窝 、 腔 的脓液 。( ) 换 盆 6更 手套 和手术器械 , 间断缝 合腹膜层 , 以便切 E积液 渗 向腹 腔 , l 不奎于造成切 口积液 以致感 染 , 膜缝合 后用稀 碘伏浸 泡切 腹 1 2ri , : n后 干纱布吸干 , 次缝 合腹壁 各层 。( ) 可能不 3 a 依 7尽
3 4 术 后尽 可 能 不 放 引 流 管 . 引 流 管 有 妨 碍 问 质 细 胞 覆 盖
18例 中 1 3 例发生切 口感 染 , 染 发生率 0 7 % 。明显 感 .2 低于 国内外的文 献报 道 。本 组有 一例 8 0岁高 龄患 者 , 阑尾 根部坏疽穿孑 , L 腹腔 感 染 严重 , 术后 控 制不 当而 感染 , 经换
怎样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

怎样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发布时间:2021-12-10T05:31:45.20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薛海广[导读]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薛海广大同仁爱医院,山西省大同市,037008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发病时患者出现剧烈腹部疼痛,痛苦程度较高,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阑尾炎的发病暂无规律可循,任何年龄阶段的患者都有患阑尾炎可能,在临床收治的病例中青少年与青年人占比较高。
究其发病原因可以归为,饮食不规律作息颠倒、长期情绪低迷、饭后剧烈运动等。
在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能够对阑尾进行根治性切除,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阑尾炎后期恢复中,很多患者掌握的护理知识较少,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等不良后果,导致患者疾病恢复缓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一、什么是阑尾炎在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位居前列,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在临床常表现为右下腹或者是阑尾区域出现固定疼痛点,在发病时疼痛感较高,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的痛苦程度大。
医学上将急性阑尾炎做了相关分类,包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1]。
相关研究表明,导致阑尾炎的因素有①梗阻:阑尾炎的发病原因中,梗阻的占比最高。
阑尾在人体内的形状是一个非常长的管道,细长管道的一端与盲肠相连接,如果盲肠发生了炎症出现梗阻,也会引起阑尾的相关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阑尾管腔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而且随着分泌物的增加,会导致管腔内压升高,影响阑尾内部的正常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细菌入侵破坏黏膜,最终引致阑尾出现感染。
②感染:阑尾一端与盲肠相连,所以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的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而且这些菌群能在阑尾与盲肠之间相互转移,一旦阑尾黏膜出现了障碍,受损黏膜就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造成阑尾管壁的感染。
③在临床发现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阑尾炎发作,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突然吃冰凉刺激或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饭后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引起阑尾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军蔡华忠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24期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
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处理情况。
结果本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0.72%。
结论早期诊断,术中恰当处理及手术前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
急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绝大多数需要手术处理。
切口感染是阑尾手术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以及医疗纠纷,故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十分重要。
笔者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38例,现就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38例,其中男82例(59.4%),女56例(40.6%),年龄9~82岁,平均38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18.8%),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8例(4
2.1%),坏疽性阑尾炎26例(18.8%),穿孔性阑尾炎16例(11.6%),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2例
(8.7%),发病至手术时间4~72 h,平均32 h。
1.2 切口感染的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并排除切口脂肪液化,即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压痛、局部皮温上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早期出现硬节并有脓性渗出物需拆线引流,在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穿刺有脓液或破溃流脓。
拆线后切口裂开流脓,反复出现小脓点并有线头溢出的定为切口感染。
1.3 手术前后及术中的处理方法(1)所有病例均术前1 h内使用合理有效抗生素。
(2)本组116(84.1%)例采用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的常规麦氏切口,22例(15.9%)因术前无法确诊或考虑手术难度较大而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
(3)腹壁的出血点用纱布压迫或电凝止血,尽量不要结扎止血。
肌层出血最好结扎止血,以免形成血肿,继发感染。
(4)进腹前先将腹膜对称提起挑一小孔,备好吸引器,如有脓液先吸尽脓液,以免脓液溢出污染切口,然后边切开边吸引,将腹膜一周外翻固定于皮肤巾,不要留空隙。
(5)尽量用器械寻找
阑尾,阑尾提出腹腔后,将阑尾用湿纱布围成一圈。
阑尾残端用电刀切除或常规依次用石炭酸、酒精、生理盐水处理(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做荷包后包埋,如残端水肿严重可作U型关闭。
关腹前用湿纱布反复吸尽腹腔脓液,尤其是扩散到右结肠旁沟、髂窝、盆腔的脓液。
(6)更换手套和手术器械,间断缝合腹膜层,以便切口积液渗向腹腔,不至于造成切口积液以致感染,腹膜缝合后用稀碘伏浸泡切口2 min后,干纱布吸干,依次缝合腹壁各层。
(7)尽可能不放置腹腔引流,确需放置者应另打孔引出。
(8)术后继予抗生素静滴。
2 结果
138例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0.72%。
明显低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
本组有一例80岁高龄患者,阑尾根部坏疽穿孔,腹腔感染严重,术后控制不当而感染,经换药、有效抗生素静滴,术后2周愈合。
3 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手术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占据腹腔手术切口感染的首位[2],而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复杂。
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了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3.1 及时的诊断与治疗笔者发现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低,而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增加。
病程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的机会越大。
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关键。
3.2 术前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要早期、足量,经培养发现,引起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中,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为主,而术中创面出血、渗出而形成血肿、凝血块、血栓都是术后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是重要的感染源[3]。
因此,在术前及术中,应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可以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高峰,使术中创面的出血、渗血内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所形成的凝血块及血栓、血肿不能作为细菌的繁殖地。
3.3 注意切口的保护术中的阑尾是有菌的,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阑尾,切开腹膜前,估计阑尾化脓穿孔,腹腔内有脓液时,应提前准备好吸引器,用两把血管钳将腹膜提起,并用纱布在周围保护,在两钳间先切开一小口,一边吸净脓液一边切开腹膜,用4~6 把直钳分别在上、下两个角及内外两侧夹住腹膜外翻固定在护皮巾上,用腹膜掩盖保护切口,使切口腹膜化[4]。
3.4 术后尽可能不放引流管引流管有妨碍间质细胞覆盖脏器吻合口的不良作用,从而延迟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发生率,术后确需置引流管者,其位置最好在离切口较远的低位处从腹壁引出。
因此,不宜紧贴吻合口处安置引流管。
引流管剪有侧孔部分应放在腹腔内,避免腹壁内这一
段留有侧孔,使引流出的部分炎性渗出液及脓液通过侧孔流至腹壁的间隙,积存而导致腹壁切口感染。
3.5 缝合切口前更换器械及切口冲洗术中接触过阑尾及脓液的器械一律更换,以防止通过器械把腹腔内污染带到切口造成切口感染。
腹膜缝合后用稀碘伏浸泡切口2 min后干纱布吸干,依次缝合腹壁各层。
总之, 笔者认为在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术前、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处理残端,尽可能少放置引流,术中使用碘伏溶液冲洗腹腔,浸泡切口等综合措施,可明显降低阑尾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部,2001:10-12.
[2]程刚. 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中华医药杂志,2004,5:37.
[3]唐伟松, 李毅, 杨志英, 等. 预防性抗生素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16(17):445.
[4]宋智国.王正光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0,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