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文地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水储量:从静止的观点来考虑水的储存体积。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从循环、更新的观点来计算水资源量。地下水的功能: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信息载体。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层圈中的水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过程。

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指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分交换。

水文循环的特点:循环速度快、循环途径短,即水交替迅速

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的内部水分交换。

地质循环 :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的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初生水:来自地幔直接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水

再生水:矿物中的水(结晶水、结构水和沸石水)在高温影响下脱出,转化成的自由水。

埋藏水:埋存在沉积物中的水

主要的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气压:大气质量施加于地表或地表物体上的压力,即大气压力。

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水汽含量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凝结成水滴,这个极限值就是饱和水汽压。

绝对湿度:某地区某一时刻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汽含量。

饱和水汽含量:某温度下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容纳的最大水汽重量。

相对湿度:指同温度下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汽重量与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

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包括:陆面蒸发、水面蒸发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过饱和状态,超过饱和含量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于地表。

水系( drainage system ):指汇流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溪沟、湖泊等构成的脉络相连的地表径流系统。

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分水岭:分水点的连线(地表分水岭和地下水分水岭)

流域面积:由地面分水岭所控制的流域平面面积。

径流(runoff):指降落到地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基流:河川径流中的地下径流部分。

流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径流总量(w):某时间段内(T)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模数(M)(径流率):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径流深度(Y):计算时间段内的径流总量平均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厚度。

径流系数(α):径流深度与同计算时段内的降水量之比。

在闭合流域,径流系数+降水补给入渗系数=1

第三章

孔隙(pore):在松散(半松散)岩层中,颗粒及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裂隙(fracture):岩石受各种应力作用下破裂变形形成的空隙。坚硬岩石地层中的条状空隙。

溶穴(Karst):可溶性基岩地层中经溶蚀后的空隙。

孔隙度(n):松散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体积的比例。孔隙比: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颗粒大小、特殊孔隙的影响(对粘土影响较大)、颗粒排列方式、分选程度、颗粒形状、胶结程度。当说明颗粒为等粒原粒是只考虑后四种因素的影响。粗粒土(砂、砾)孔隙度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无关,主要取决于颗粒分选程度;颗粒排列状况,颗粒的形状以及胶结物的多少也影响孔隙度。体积裂隙率:裂隙的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比值。

面积裂隙率:单位面积岩石上裂隙面积的大小

线裂隙率:垂直裂隙走向方向上单位长度上裂隙的条数。

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

坚硬岩石中可能含有原生孔隙,粘土也可能因为失水,而形成泥裂。

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毛细水:依靠毛细力而保持在毛细空隙中的水。

支持毛细水:存在于饱水带以上并与地下水面相连的毛细空隙中的水。(能传递静水压力,当温度低于0℃时冰结。)

悬挂毛细水:存在于包气带并与地下水面不相连的毛细空隙中的水。(呈“悬挂”状态,经蒸发后消失。)

孔角毛细水(触点毛细水):颗粒与颗粒接触处孔隙狭窄地方呈点滴状态的水。(结合紧密,不易移动。)

茹林公式

容水度(specific capacity):单位体积饱水岩石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的体积。除膨胀性粘土外,数值上容水度与有效孔隙度(体积裂隙率)相当。

持水度(retention):单位体积饱水岩石在充分重力释水后仍保持最大水体积。给水度(yield):单位体积饱水岩石在充分重力释水后所能排出的最大水体积。影响给水度的因素:岩性、毛细上升水及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时间。透水性:天然条件下,岩石传输水或其他液体通过的性能。

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渗透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y ):水力坡降为1时的渗透流速。

影响松散层渗透性的因素,首先是孔隙的大小

单位吸水率(w):指单位长度的试段在单位压力水头的作用下的稳定流量。

饱水带的岩层根据传输及给出水的性质,划分为:含水层、隔水层、弱透水层。透水层(permeable strata):指在一般的野外条件下允许大量的水在其中运动透过的地层。

隔水层(impermeable strata) :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但可以含水,甚至大量含水,如粘土地层。

含水层(aquifer):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弱透水层(aquitard;aquiclude):本身不能给出水量,但在垂直层面方向能够传输水量的岩层。

均质性:K(x,y,z)= 常量,各向同性:Kx = Ky = Kz

含水层:地下水埋藏分布受岩性控制与地质体分布一致者,;

含水带:地下水埋藏分布不受地质体限制而主要受地质构造或风化作用控制的含水形式。

含水系统:由隔水或相对隔水边界圈闭的,内部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赋存地下水的岩系。

第四章和第六章

地下水埋藏条件(ground water mode of occurrence):含水层在垂直剖面上所处的位置及地下水在其中的运动是否受到隔水层的限制。

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相对隔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卸荷裂隙。

根据含水层介质可把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溶穴水。

根据埋藏条件可把地下水划分为:潜水、承压水、包气带水。

根据化学成分将地下水分为:溶滤水、沉积水、内生水。

根据TDS含量可将地下水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卤水。

包气带:地表以下第一个连续稳定自由水面以上的岩土层,称为包气带。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称为包气带水。

上层滞水(perched groundwater):包气带中位于局部隔水体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土壤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单位数量的水所具有的能量与其在参照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