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方面

1、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的乐园,学习的课堂,思考的源泉。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动鲜活的作文写作题材。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的生活却显得有些单调,他们几乎每天都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缺乏接触自然,亲近生活、融入生活,更别谈亲身体验与感悟生活了。即使学生能学到东西,无论是经验、阅历还是一些劳动所需的智慧、技巧也都只能间接地以认知的形式得到,非常抽象,不带有个人感情和成长的印记。这样的生活不再是丰富多彩的,充实的,而是苍白的,贫乏的。

小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原因很多,比如小学生繁重的课业,造成了闲暇时间越来越少,甚至连睡眠时间也不断被侵占;课间活动、艺体类副课常常被剥夺,游戏时间所剩无几,造成了学生自由活动、集体活动时间不断减少;父母过高的期望,自作主张地给学生报各种辅导班,买各种试题,导致学生负担重,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

2、书面表达困难

我在教育实践中批改了三年级50人的作文,并对四年级以上部分小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大约有1/4的学生觉得在作文写作时书面表达困难。具体表现在:句子不完整,语言罗嗦,表达不准确,语句不通顺,容易出现多字漏字或错别字。学生出现写作基本功的“低级困难”,让人十分担忧。

其实,造成学生书面表达困难,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写作文的习惯。就当前现状来说,小学三年级才真正开始学写作文,但诸多教师都不能落实,进行写作教学的时间甚少,且常用模式教学,

如读范文,列提纲,然后模仿范文“创造”一篇文章即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低年级都没有养成写作文的习惯,一下子要求写出成型的文章,无疑让学生感到棘手,书面表达困难也不足为奇了。

3、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在教育实习期间,笔者批阅了许多小学生作文。大多数小学生作文的内容比较单调,例如春游、升旗、书包、铅笔盒、小猫小狗、考试成绩不好挨骂自己暗下决心、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必有对比或思想斗争、捡到钱包也想尽办法归还失主等等。此外,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的作文连词语、句式都惊人地雷同,也惊人地单调,几乎是记流水帐式。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有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怎样开头,中间用什么话过渡,最后怎样结尾。包括用什么结构、什么句式、哪些好词……这种方法看似省时省力,实际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从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大多抽象干瘪,缺乏生气。全班写下来的作文几乎像说明书,虽然大致的条理出来了,基本的内容讲清楚了,篇幅要求也整齐划一地达到了,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一开始就被束缚住了。一个班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拷贝”,只是版本略有不同而已。

4、感情虚假造作

通过与小学生访谈,笔者发现许多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能在作文里流露出来,否则要挨教师批评。他们认为写作时要写伟大、高尚的事件,这样才能“拿高分”。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流露出很多虚假造作的思想和伪崇高的感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而没有了。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忽视了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意义,总是习惯控制他们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他们表达的顺序、方式与

方法。立下诸多关于作文写作的清规戒律,不能接受有个性的表达,遇到新异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总是设法逼学生“纠正”,他们不能写自己想写的,得写教师布置的;学生也不能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写教师认可的,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自由表达。于是,他们开始胡编乱造,揣摩教师的心思,抒发虚假造作、空洞、概念化的感情,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久而久之,不仅败坏了文风,还扭曲了学生纯真的心灵。语言的童真童趣,不见了踪影。“太阳在山背后睡觉”和“圆珠笔在纸上蹭痒”这类句子,难得在作业本上见到。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童言无忌都被赶到了作文习作之外。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指导欠科学

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不清楚,没有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作文教学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对作文教学的策略和评价很模糊,对作文教学的其它相关问题也存在着观念上的含混和疑惑,比如教师由于指导观念落后陈旧,不容许学生写真实的不够“高尚”的人、事件及心理活动,总是要求学生写“高尚、伟大”的人物或事件。且过于强调写作技巧,不能接受有个性的思想、写作风格。教师这种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进行教学的观念,难免带有盲目性和不科学性。这样的作文教学,其实效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2、教师评价不当

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使学生能文从字顺,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文采,有思想性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对小学生作文写作的要求过高,特别在初始阶段,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求全责备的评价只能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受挫。在评价上,用分数或等级来评价作文是可以的,但用来评价作文就不太合适了,据笔者了解,不少教师评价学生作文只写个日期或者“阅”、“查”或者“优”“良”“中”“差”,这种“冷情批阅”无疑会大大挫伤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二、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丰富学生写作文的源头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⑤”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走进生活,学生可从中学到书本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特别是对生活能有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作文活动的起点和源泉。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中走出来,走出家门和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笔者于教育实习和访谈中总结出以下可实施策略:比如精心组织校内活动和劳动;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家庭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如假日小队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慰问走访活动等;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走向大自然,组织参观、野炊、游览等。教师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去观察生活、参与实践、用真情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事、物等,就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积累更多的生活材料。让学生们的世界变得精彩起来、丰富起来,视野也开拓宽起来,这样也就丰富了写作文的源头。

(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无论在日记的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强化日记意识(即主动关注、观察,自觉捕捉题材的意识)、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日记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写不写,写什么,都可由作者自己做主。没有人去要求他,限制他,干涉他。这种写作完全出自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欲望,是一种主动行为,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个人行为。但要想让学生把日记写好,在起始阶段,光靠他们短暂的兴趣和有限的自觉是不够的。俗话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日记的他律阶段、初始阶段激发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