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赵㊀莉㊀田㊀峰(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㊀山东㊀泰安㊀271000)摘㊀要: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的经纬度范围大,从沿海到内陆㊁从平原到高原,整体地质构造差异明显,水文条件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的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有些地方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不同水文地质因素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其次对灾害发生提出了防治措施,希望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导致的损失.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因素ʌ中图分类号ɔP 694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674-3733(2020)03-0015-01㊀㊀水文地质是指自然环境下,地下水发生不规则运动,运动情况不同,形成的水文地质环境也不同.作为水资源的重要构成,地下水水量总体相对稳定,为城市建设㊁农业和工业发展稳定提供水源.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其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会产生地面下沉㊁沼泽㊁滑坡等灾害.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增加,我国地下水位下降,不少地方出现了漏斗现象,进而引发地面下沉,同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也导致地下水系统受到影响,水文地质发生变化.1㊀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1.1㊀砂土液化引发地质灾害砂土液化指的是砂土由于地震作用力,其中的疏松粉充满水分,细砂土被破坏,表现为液化形式.震荡后,含有水分的砂土会更加紧密,层层压力导致砂土内空隙水压升高.在地震周期运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砂土内的孔隙水压力就会达到高值,这就会使大量颗粒物悬浮,呈现液态[1].地质条件不同,砂土液化发生程度也存在差异,进而对地质产生破坏.有些地方沉积颗粒物粗,其中的水压随土层增加而上升,一旦其水压超过覆盖压,带有沙粒的地下水就会涌出地表,这种现象会破坏地质结构,其一般发生在盆地地形中.1.2㊀地基变形引发地质灾害建筑施工和地质开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基变形现象,影响施工作业.建筑工程地基一般处于软土层之上,就地质结构层次构成而言,软土层本身稳定性不强,破坏地质工程.同时,软土具有触变特性,且极易受到地下水运动影响,强度下降后会变为稀释状态.在承压初期,极易在地基中出现压力大的空隙水柱,周边会受到明显的挤压现象,不断挤压后,某处较低位置可能会突破土层压力,形成水柱,其水量会逐渐下降.地下水运动使得地基空隙水位变化,进而导致地基形变,使地基倾斜,地基的强度会下降,破坏软土排水构造,发生剪切变形现象,对基层施工十分不利[2].1.3㊀岩溶塌陷引发地质灾害岩溶塌陷属于常见地质灾害,其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溶洞形状为开口型,且内部岩石成分多为碳酸盐,岩石上层覆盖土壤较为疏松.岩石下层水流动力会破坏岩石,长期的水流动力会使溶洞的底部结构被破坏,进而使岩石地层结构本身的稳固性降低,承重力下降,最终形成塌陷[3].熔岩塌陷一般出现在陡河地带,这是由于这些区域沉积岩层本身的厚度不高,岩石埋藏不深,且长期受到地下水冲刷极易出现塌陷灾害.1.4㊀地面沉降引发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变化可能会出现地面沉陷现象.实际生活中,由于大量地下水被开采,使得地面发生沉降现象.人类的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矿产㊁油气和水资源,这些过度开发都会导致地面出现沉降现象.这是由于地下深层填充物被掏空,无法支撑上层物质,地表土层就会发生下沉,占据原有资源空间.地下沉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人类破坏导致地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降.而人类大量开采地下资源导致地下物质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运动补充不足,无法维持平衡,出现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会破坏地面建筑物.2㊀水文地质灾害发生的防治措施2.1㊀建立地质监测系统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十分重要,其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保障.首先,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和保护性区域进行24h 实时监测,布置全天候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地下水流动情况,确保地质安全,及时处理突发事故.其次,加强监测管理施工人员及其工艺,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4].同时,对于施工中的失误操作要及时修正,避免地下水结构被破坏,进而保证地下结构稳定,防止发生地质灾害.最后,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季节特征,对于雨水季节要加强监测管理,平衡地下水位,防治地质灾害发生.2.2㊀加大水文保护力度水文地质因素会引发地质灾害,为减少地质灾害,需要保护水文地质条件,防止其被人为破坏.首先,保护地表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尤其是雨季地区的地表植被,其能够起到调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表结构,维护地下水平衡.其次,加大力度管控污水排放,工业和农业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防止污水直接排放到地表,向地下渗透,长此以往会破坏地下水正常的循环结构,进而导致水文地质出现变化[5].最后,科学探测规划,工程建设时,需要科学勘测规划,防止地质条件不符合之处开发工程项目,对水文地质产生影响.2.3㊀做好紧急处理工作地质灾害发生时,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尽量缩小灾害损害范围.不同地质灾害的应对措施不同,围绕以人为本,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后,开展财务性救助.对于岩溶塌陷㊁砂土液化等灾害,要采取加固处理法,防止塌陷继续扩展,对于地面变形㊁地面沉降等灾害,要对路面安全进行考虑,设置警示标志,调度交通,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结束语:水文地质因素会导致地质灾害发生,对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水文地质因素和地质灾害的深入分析,研究了砂土液化㊁地基变形㊁岩溶塌陷㊁地面沉降等水文地质因素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并对地质灾害发生提出了建立地质监测系统㊁加大水文保护力度㊁做好紧急处理工作等防治措施.参考文献[1]㊀李琴.廊坊市城市地质灾害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2]㊀田雪.探析水文地质工程参数的测定及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3]㊀杜学辉.煤矿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范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4]㊀班操.浅析水文地质勘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J ].黑龙江冶金,2018(6).[5]㊀王建斌,范增顺,汪永胜.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灾害及对策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8(22):273-273.51 2020年1月㊀第3期写真地理地质勘探。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指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与水文条件相关的因素。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触发和加剧的作用。
在水文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例如降雨量过大、降雨强度过高、降雨持续时间过长等,易导致地质构造发生破坏或地表土壤饱和,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水文地质因素也会对地壳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地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水的渗透、渗流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使土层松软,进而促使山体发生崩滑、坍塌等,造成山体大规模变形和滑坡等灾害。
水流的冲刷作用也会加速地质灾害的扩大和加剧,如洪水冲刷河岸、冲蚀堤坝,导致河道变形、堤坝决口等。
水文地质因素还会对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规模产生影响。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容易发生涌水和沉积物溶解等地质灾害,如地下水涌出导致的塌陷、岩溶地区因溶蚀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这些灾害规模较大,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更为严重。
湖泊、河流的漫滩、冲积平原等地区,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常常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是加强山体滑坡、斜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
通过对地表变形、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的监测,能够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征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的损害程度。
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预警和预防工作。
根据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预警和预防策略,包括加固陡坡、密实土地、改善排水系统等,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损害程度。
三是规划和管理自然河流、湖泊等水系统。
合理规划和管理水系统,包括维护河道的稳定性、设立防洪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可以减少水流冲刷和涌水等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减少灾害的发生。
四是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减少地下水涌出引发塌陷等地质灾害。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而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索。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及要点进行探析和简析。
一、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1. 施工安全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安全。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2. 工程稳定性水文地质问题也会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对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在水土耦合作用下,地基承载力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3. 工程设计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设计也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的渗流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基础和防渗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同时也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分析。
4. 工程成本受水文地质问题影响的工程往往需要更多的投入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利因素可能会导致工程中需要增加防渗材料、加固工程结构、进行降水排水等措施,这些都会增加工程成本。
1.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和速率、地下水对土壤和岩石稳定性的影响等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是充分了解工程地下水文环境的基础,必须做到全面细致,获取尽可能多的水文地质信息。
2. 地下水的特征在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对地下水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性、水位变化规律、地下水对土层和岩体的侵蚀作用等。
通过对地下水特征的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在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必须准确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人、动物和植物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或危及的自然现象。
水文地质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质结构变化、地质材料的水文作用、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本文将重点阐述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结构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地质结构变化是指地下结构发生变化,包括断裂、褶皱、岩溶等地质构造的变化。
这些地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发生。
断裂带的活动会导致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岩溶地质结构的变化会引发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出,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要防止地质结构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对地质结构的监测和研究,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
地质材料的水文作用是指地下水、地表水、雨水、融雪等水文因素对地质材料产生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地质材料的稳定性发生变化,泥土松动,岩层破裂,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地表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也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针对这些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地表水的排放,以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了减轻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水文地质因素的监测和研究,及时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地质环境治理,改善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控制土地的开发利用,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避免地下水位的波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加强加固工程的建设,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抢险和救援,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探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因为我 国的疆域特别辽阔 ,这就造成 了各种 各样 的地质 现 象。即多样性是我 国地质特 性中的重要特征。这些不同 的 地质一 旦发 生地 质灾害的时 ,就形成了不同的地质灾害 。当 然 ,出现各种各样 的地质 灾害的原因很多。其中 ,水 文地 质 造成 的灾害 就是 其中之一 。这里所说 的水文地质在我 国的水 资源 中 占据着重 要的位置 。但是 自然界 中地 下水 不规 则的运 动 ,会 引发地质灾害 。如何预 防和减少水文地质 灾害 已成 为 全球共 同关注和 研究的课题。
低。
关键 词 : 水 文地 质 ;地 质 灾害 :影 响 : 防 治
中 图分 类号 :P 3 1 5 . 9 ;P 6 9 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鳊号 :1 6 7 1 . 5 5 8 6 ( 2 0 1 5 ) 2 3 . 0 1 7 7 。 O 1
2 . 4地基变形 随着建筑物 、道路建设等规模不 断的提升 ,很多工程项 目在施工过程 中,往往 由于对软基处理不 到位 ,随着上部 负 荷承载力增加 ,导致地基 出现不 同程度 的变形 ,因为在工程 项 目施工 中,软土结构本身就缺 乏稳定性 。软土存在触变 的 特性 ,若将原状土振动 以后 ,会造成软土结构连接性 的受到 破坏 ,而且土体的强度被降低 ,继而会在短时间里导致其成 为稀释状态 ,所 以加强地基 处理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亟待关 注 的话题
3 . 2切实加强地下水 的开发 利用 就我国来说,多数 地区地下水一直处于饱 和状态,且储
存 量 比较大。而其储存 量在 某些地区一旦过大的时候,必然 也会 冲击地下地层结构 ,这 同样也会造成不 同程度地地质 灾 害。所以,应进行积极地开 发利用,有效 的遏制水文地质 灾 害的发生率降低 。进而就可 以达到稳定 并维持地质 结构 的 目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并进行相关探索和分析。
本文将从影响方面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1. 基础稳定性影响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的稳定性。
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松软的地区进行基础施工,容易导致基础沉降、下沉甚至出现基础沉降不均等问题,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2. 地质灾害风险增大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通常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水文地质条件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工程安全构成威胁。
3. 施工难度增加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会增加工程施工的难度,例如在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和难度。
二、要点探析1. 充分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必须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地下水流动情况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2. 合理选择工程造价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需要合理选择工程造价,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加固基础、排水降渗、加固边坡等措施,增加工程的稳定性。
3. 加强监测和预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施工。
4. 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带来的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地下水位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更需要引起重视。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认真分析和研究,是保障工程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提供 了 良好 的工 作环 境 ;
不断发展 ,各种工业发展产生的污水给我国的水资源环境带来
第三 ,在改造前 ,原罗茨鼓风机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及轴 了严 重 的破 坏 ,为促 进 社会 的发 展 ,实 现 绿 色 可持 续 发展 理 念 ,
承 ,并且可能会出现润滑油泄露等情况。但改造后的磁悬浮鼓 水污 染 处理 工作 必不 可少 。而 磁悬 浮鼓 风机 作 为污 水处 理 的常 风机 不 需要 定 期更 换 轴 承且 不 需要 润滑 油 ,仅 需 定 期更 换 过 滤 用设备之一 ,它不管是在设备运行和节能减排上都能够满足现
地 质 的具体 影 响 因素 ,从 而找 到各 类地 质 灾害 的形成 原 因。这 样 就 能够有 针对 性制 定科 学的 防治措施 ,来避 免 水文 地质 不 良情 况
因素带来的危害影响,从而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控 能力和治理能力。在人类发展建设的过程 中,各类工程建设都会不同程度的改
变 当地 水 文和地 质 的基 本情 况 ,这也 是 引发地 质 灾害的重要 原 因所在 。
显 而易 见 的 ,由此 引发 的地 质灾 害情 况 也是较 为 常见 的 ,熔岩 岩 响 ,改变 水文 、地 质 的环 境和 条件 。所 以人 为 因素也 会 造成 岩层
层的塌陷和崩塌就是 由于水文和地质的不 良因素所引起的一 的塌 陷问题 。
种典 型 的灾 害 。但是 这种 灾 害 的形成 和发 生发 展也 需要 一些 特 1.2土层 液态 变 化 。如果 一个 地 区发生 了地 震灾 害 ,那 么 在
殊 的 因素和 条件 ,熔 岩 岩层 的 内部结 构 中碳 酸盐 的含 量很 高 ,在 震 后 就会 影 响 土层 中砂 土 的变化 。砂 土 本身 就 是 由 (转 下页 )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84OVERVIEW区域治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 赵亮一、引言水文地质是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运行及变化现象,包含水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来看,受到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对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一)导致地面出现沉降由于水文地质的影响,出现地面沉降的情况相对较多。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松散等因素引发地壳不规则变形,在局部区域内形成地表沉陷。
沉陷出现原因可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进而导致地表沉陷。
自然因素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导致地面出现沉陷。
从沉陷发生的情况来看,人为因素是导致沉陷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导致软土地基变形软土地基对地质开发带来的影响非常大,软土灵敏度、压缩性均较强,但是透水性相对较差,土体结构稳定性偏低,地下水带来的影响也相对较高。
因此,软土地基非常容易受到水文地质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变形,一旦出现了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变形,整个地基的结构会产生较大的破坏,土质结构强度明显降低,最终发生较大的软土地基变形问题。
(三)导致砂土液化由于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出现砂土液化的问题。
砂土液化是指细沙土、疏松粉在临界状态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液态现象。
在出现这种情况后,超孔隙水会自下而上运行,最终形成砂土液化。
此外,因为砂土层上部覆盖有渗透性相对较差的覆盖层,地下水会不同程度的溢出地表,严重情况下可发生冒砂等地质灾害。
砂土地层出现液化之后,会导致河道出现淤塞,若地表有房屋则会导致房屋开裂、地面下沉等,从砂土液化的机理来看,主要包含偶流滑循环活动与砂沸循环活动。
图1为砂土液化模型。
随着土壤逐渐从松弛状态转变为紧张的状态,整个空隙中会有较多的水,在受到振动的影响下,砂土粒之间有效压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砂砾之间呈现相互脱离的状态,也就是悬浮状态,形成砂土悬液体系。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水文地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探讨。
一、水文地质的危害1.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水文地质差异、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渗流等问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如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情况不足够重视,可能会忽略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现和治理,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风险。
2. 土壤稳定性受到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土壤的稳定性,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周围土壤的稳定性会受到直接影响,容易引发坍塌和滑坡等问题。
水文地质情况不良会导致地下水位变化较大,进而影响地基的稳固性,造成地基沉降风险增加。
如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没有正确评估水文地质情况,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后地基沉降,从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防治措施1. 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充分重视水文地质情况,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渗流路径和破坏性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依据。
2.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发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应在工程设计中合理设计并严格执行排水系统,减少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采取排水井、排水沟等措施,保证地下水位稳定,减少地基沉降和土壤稳定性问题的发生。
3. 定期监测和调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等水文地质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排水系统和地基处理方式,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4. 采取防治措施对于水文地质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防治措施,如设置排水帷幕、投放固结材料等,以预防和减少地基沉降、土壤稳定性问题和地下水位变化带来的风险。
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
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持续进行,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水文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等,它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矿山地质构成一定的威胁。
具体来说,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变化:矿山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会直接导致矿山工程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
特别是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山体松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安全。
2. 地表水侵蚀: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水的侵蚀对矿山地质造成直接的影响。
地表水的流动和侵蚀会导致岩层破裂、地质体松动,加快矿山的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 降水影响:矿山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对矿山地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大范围的降水能够加速山体的侵蚀,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降水过程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也会对矿山地质构成威胁。
以上种种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的影响,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二、治理对策1. 地下水位监测和调整:对于矿山地下水位的监测和调整,可以采取地下水抽水、排水等技术手段,降低地下水位的上升速度,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还可以进行地下水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提前预警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的地质灾害。
2. 地表水侵蚀控制: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地表水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合理布局排水管网,及时清理排水通道,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地表水的流动,减少地表水对矿山地质的侵蚀和影响。
3. 降水管理和控制:针对矿山地区的降水特点,可以采取降水管理和控制措施,如建设排水沟、拦挡坝等设施,对降水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回收,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对地质的损害。
4. 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处理,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显著。
地下水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在地质过程中形成并调节岩土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二是地下水活动引起地质灾害的产生。
本文将详细阐述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
地下水湿润土壤,降低土壤的内摩擦角,减小土壤的强度,使得土壤易于滑动。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滑坡。
(2)地下水对泥石流的影响。
泥石流是由于含水量大的土体失稳而形成的,地下水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含水量增加,土体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泥石流。
(3)地下水对地下岩溶的影响。
地下水活动可以加速岩溶作用,使得溶蚀速度加快,岩体强度降低,从而形成地下洞穴、裂隙等,容易发生地下陷落或地面塌陷。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紧密,当地表水滞留或涌出时,会引发地质灾害。
例如,雨水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土壤发生饱和,稳定性降低,从而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此外,洪水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之一,包括断层、褶皱、岩体裂隙等。
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断层位移增大,造成地表破裂、残塌、塌陷等地质灾害;褶皱则会使地层变形,引起地表裂缝和陷落;岩体裂隙则会加速岩石分解,引发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1、加强地下水控制针对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注重地下水的调控和管理。
在地下水丰水期,加强管理,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下水的润湿作用,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2、合理水土保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地进行良好的管理,保持土地的稳定性。
建立植被保护区、防护林带,加强山区的防护建设。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是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地质构造的监测,及时了解地质灾害的苗头,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救援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由地下水、地表水、降雨等水文要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因素之一。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显著。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监测和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下水位由于降雨、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文要素的影响,地下水位可能会发生波动。
当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土体的湿度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弱,地质灾害则容易发生。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土体饱和度增加,土体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地下水位的变化往往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前兆。
二、水位变化水位变化也是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
在岩溶地区,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在干旱的季节或气候干燥的地区,地表水位下降,暴雨来临时水位会突然上升,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降雨降雨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降雨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塌方等。
在降雨过程中,地下水会通过渗透进入土体,破坏其稳定性,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降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重力作用,使得地质体的坡度发生变化,这也将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四、地形地形对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形陡峭、地势高耸的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等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在水文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
同时,在平坦地区,由于地下水分布不易发生调节,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水库、水闸、抢险渠道等措施,减轻降雨造成的冲击力,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及时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监测主要通过安装监测点,监测地下水位、水平位移、地貌形态变化等因素,及时预警灾害发生的可能。
同时,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有效手段。
三、工程治理在发生地质灾害后,进行有效的工程治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王金保摘要: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我国地质灾害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水文地质因素是重要成因之一,且水文地质因素是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控制的。
本文以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分析了由水文地质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种类,探索出了加强节水教育、完善治水措施、保护地质环境、制定预防措施、重视灾害救援和发展学科教育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措施1 水文地质概述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粗放到集约型的转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和工业生产水平都比较落后,为了尽快发展经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我国采取了通过提升开采数量和浪费自然资源的方式获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发展方式,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自然环境被破坏后,一方面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引发了各种地质灾害,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地震、泥石流、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研究发现,上述地质灾害主要是由水文地质因素导致的,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开始了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希望通过革新水文地质探测技术、收集并分析水文地质相关数据,将水文地质灾害的损害降到最低。
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水文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关系的学习。
地下水是指储存在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广义的地下水概念包括所有储存在含水岩土中的水,狭义的地下水概念为含水岩土饱水带中的水。
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便于开采、普遍洁净、不易污染、动态稳定、调蓄能力强等优势,但是当地下水被过量开采或因为不合理的灌溉而次生盐碱化后,则会导致地面沉降、熔岩坍塌等地质灾害。
一般来说,地下水不会自动引发地质灾害,只有当地下水受到污染或地下水被过量开采使用,地下水的正常运动规律被打破,地下水的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才会引发一系列地址自然灾害。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地质灾害的定义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内、外部因素作用于地表或地下而引起的破坏性事件,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陷等。
这些灾害不仅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尤其是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尤为重要,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地质结构、地下水、降水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只有加强研究和监测,提高应对能力,才能有效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1.2 水文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的联系水文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的联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水文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水,这些因素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的变化会影响到地下岩石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表水的流动会加速土壤侵蚀和滑坡的形成,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土壤水的含水量改变也会影响到土壤的力学性质,增加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水文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还体现在灾害的规模和危害程度上。
水文地质因素的不稳定性会加剧地质灾害的频发和危害范围,使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和持久。
因此,加强水文地质因素的研究和监测,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对灾害的防治和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水文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发展出更加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手段,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加强对水文地质因素的管理和调控,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保障社会和生态的安全和稳定。
2. 正文2.1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水文地质因素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文地质因素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影响对地质灾害的水文地质因素探讨
影响对地质灾害的水文地质因素探讨一、水文地质概述水文地质主要指地下水的不规则运动以及变化,这是一个自然地理现象。
地下水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稳定性,这也是地下水作为农业灌溉、城市用水、工业矿产用水的主要原因。
贮存地下水的具体位置是包气带下面的地层空隙,地层空隙包括溶洞、地下裂缝、地下岩石孔隙等。
一般情况地下水都比较稳定,但是受一些特殊原因干扰时,也会引起一些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沼泽化、地面沉降、盐渍化等。
形成地下水的方式很多,但主要是通过自然降雨以及地表水的渗入。
地下水是在不断运动的,通过渗透,地下水也可以汇入地表、流入江河湖海中。
通过水分的蒸发,水变成蒸汽,再通过降水流入地下,这样就促进了水循环。
由于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不合理利用,造成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这样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的现象。
二、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水文地质引起的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岩溶塌陷以及软土变形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下:1、在地面沉降方面,引起发生地面沉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人为地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过度开采,对地下油资源、地下热水过度使用,这样都可能导致发生地面沉降现象;自然因素指的是海平面上升或者发生地震活动,以及构造行为造成的沉降或软土层下降引起的。
根据以往的资料可以得出,地下水的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发生沉降的速率与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率成正比,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的漏斗与地面沉降形成的漏斗基本上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
2、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指的是饱含水分的松软土粉、砂石,由于受到震动,瞬间变成液体的现象。
饱含水分的砂土受震动瞬间变成液体,原因主要是震动得这些饱含水分的砂土更加密实,它们之间的水压力增大,在震动荷载的作用下,当水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使饱含水分的砂土瞬间变成液态。
在不同的地址下,砂土液化产生的影响力也不同。
水文地质勘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分析
水文地质勘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勘查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不规则变化等情况,对实际开采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结合实际采用有效勘查方法,全面细致地把握水文地质情况,并为后续采矿安全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联系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对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从做好前期准备、采用合适勘查技术、加强数据信息分析、提高勘查人员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性引言在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明确水文地质的详细数据,然后利用水文地质数据为排水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参考,同时最大化减少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1水文地质概述开展水文地质勘查主要目的是,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文地质勘查重视度的不断提升,这项工作不仅成为了地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很多高校也将水文地质设置为了一项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项课程全面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各项特征,然后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到水文地质勘查当中,从而为开采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进而推动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在地质工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增加开采的危险性,地下水环境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种。
地下水环境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加以明确,然后制定有效的排水降水方案,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开展地质工程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地下水而导致的一些安全事故,或者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积极开展水文地质勘查极为重要。
2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所处区域的水文和地质进行勘查研究。
水文勘查主要是对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等进行研究;地质勘查主要是对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
项目通常是在野外展开,而相应的温度、降水等都对工作有极大的影响,甚至连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 蒲敏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蒲敏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稳定的管控机制和控制措施,采取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效果。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措施引言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方地貌特征差异显著,因此,我国的地质灾害呈现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特点,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我国经济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关数据表明,水文地质因素是地质灾害诱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并提出对应防御策略对于我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文地质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近年来,我国的暴雨、大风、高温、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对安全生产影响过大。
据预测,2017年我国极端气象水文事件更是多发,区域性的强暴雨、洪水重发机率较大,影响我国的台风又偏多偏强,因此,防汛、防台风形势非常严峻。
由于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地质隐患的点多面广。
使得地质灾害无形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和动态变化等多种特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要推出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连续强暴雨、特级台风、地震等自然影响的加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考验。
2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2.1地基变形水文地质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中,地基变形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地质灾害,其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地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的数量正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在建筑地基中,软土地基是十分常见的地基问题,这种地基土质结构并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承受水文地质因素影响的水平较差,而且软土结构有一定的触变特性,在原状土遇到振动时,容易对其原有的稳定结构产生破坏,使软土稀释。
浅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万龙
浅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万龙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地质灾害的问题。
由砂土液化、地面沉陷和岩溶塌陷等水文地质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了威胁。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引言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几乎可以找到任何类型的地质环境。
也正是因为如此,地质灾害发生的比较频繁。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很多地质勘测研究数据表明,水文条件因素与地质灾害的发展有着很强的联系。
所以,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分析,为有效地防范地质灾害提供更加科学的对策。
1水文地质概述水文地质属于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具体研究对象如下:(1)地下水分布情况;(2)地下水形成规律;(3)地下水开发利用;(4)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5)地下水对矿山开采和工程建设不利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出预防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保护周边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近年来,随着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界对水文地质又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地下水动力学、区域水文地质学、供水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以及矿床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随着水文地质学与地震、环境地质以及地热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因此,只有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类型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且通常储存在地层的空隙中。
地下水能够为城市用水、农业灌溉以及工矿等提供水源,是人们生活水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是由于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严重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产生地面沉降。
由于人们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威胁了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
摘要: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国内每年均有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水文地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地下水不规则运动及变化给灾害防御工作造成极大的难度。
为了避免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地下水异常运动引起的各种灾害类型,且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地质灾害; 影响; 对策; 防范措施; 应急
处理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文章根据唐山市的地质状况为例进行探讨,唐山市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断裂附近为地裂缝。
各县区( 尤其沿海地区) 为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和软土地基变形。
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山区有此灾害,但灾害的发生次数相对较少。
根据地质勘测显示,唐山市岩溶塌陷的发生与水文条件有密切关系,深入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有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
从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对地质灾害设计针对性的处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1 水文地质及其结构运动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 土) 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
的统称。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 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 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从而积极地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所以地下水系统是自然界水循环大系统的重要亚系统[1]。
由于过量的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地下水,常常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在地下水用量集中的城市地区,还会引起地面发生沉降。
此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入渗,常常严重地污染地下水源,危及地下水资源。
因而系统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类型、地下水的运动以及与地表水、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转换补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 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
水文地质不仅是一种自然地理现象,也关系着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危害等方面内容。
根据勘测资料记载,水文地质引起的灾害集中于岩溶塌陷、砂土液化、地面沉降、软土变形等方面,具体情况:
2. 1 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为具有开口型溶洞、溶隙的碳酸盐岩; 一定厚度的松散覆盖层; 易于改变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破坏了地下水运动的均衡性。
水文地质对岩溶塌陷的主要影响是造成巨大的水流冲刷力,破坏了溶洞底层结构的牢固性,造成土体抵抗力减弱而引起塌陷问题。
根据提交资料:唐山市岩溶塌陷点密集区主要发生在陡河断裂与唐山断裂之间的隆起地带,这一带第四系沉积厚度较小,基岩埋深较浅,受多期构造应力场的反复作用,多处发生岩溶塌陷[2]。
2. 2 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是指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在临界地震作用下,瞬间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
饱和砂土受到震动后趋于密实,导致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在周期性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逐渐累积使土粒处于悬浮状态,而接近液体的特性。
砂土液化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结果,对地质结构造成的破坏力也不一样。
在沉积颗粒较粗地段,液化土层大大增加孔隙水压力往往超过盖层强度,地下水携带砂粒冲破盖层或沿盖层裂隙喷出地表,产生喷水冒砂现象[3]。
2. 3 地面沉降
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前者有构造活动引起的沉降、软弱土层形成的沉降、以及地震活动、海平面上升等; 后者有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地下热水及开采油气资源均可引起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伴随着地下水的开采而产生,地面沉降的速率和发
展趋势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地面沉降漏斗与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基本一致,引起地面沉降的层位与各含水组的开采量相对应。
因此,超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2. 4 地基变形
软土地基是现代建筑施工或地质开发的常见问题,这种土体结构本身就缺乏稳定性,受到地下水运动影响后更加不牢固。
通常软土层具有诸多有害特性,这使得水文地质对软土地基变形的不利影响更大。
软土具有触变特性,当原状土受到振动以后,破坏了结构连接,降低了土的强度后很快地使土变成稀释状态[4]。
同时,在加载初期,地基中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的强度。
软土除排水固结引起变形外,土体在剪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
3 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
针对水文地质引起的地质灾害,目前常用的应对策略是“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控制灾害现象的发生。
若无法避免灾害发生,则要提前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减小灾害的破坏范围。
3. 1 实时监测
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必须设置24 h监测系统,以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具体情况,当监测到异常信号时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如: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政府要加强山区的抗灾指导工作,引导当地居民做好全面的防范工作。
如: 雨季时期,对地
下水流量多少跟踪监测,当水流量超出标准范围后立即调控水流的方向、流量,以免地下水运动引起的地质破坏。
3. 2 开发利用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下水资源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地下水储存量过大造成对地质结构的冲击力增大,这种状态下极易引起地质灾害。
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是防范灾害的有效措施,其不仅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资源,也降低了灾害发生的次数,维持了地表结构的稳定性[5]。
如: 我国北方城市开始将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来源,定期开发利用地下水供应使用; 部分地区将地下水运用于农田灌溉,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3. 3 紧急处理
当地质灾害发生之后,现场人员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把灾害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防造成更多的生命危险、财产安全。
不同的地质灾害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方法也不一样,但地质灾害的紧急处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先保障人员的安全,然后急救财物。
如: 岩溶塌陷、砂土液化需采取加固处理方法,防止塌陷、液化问题加重; 地面沉降、变形等问题,则要考虑路面的交通安全,及时设置灾害警告或封堵交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综上所言,水文地质异常是引起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日常生活、土地资源开发等均造成的很大的破坏作用。
从唐山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地下水运动对地质灾害的
不同影响,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解决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影响的问题,也是城市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何学中.水文地质异常现象对地质灾害的具体影响分析[j].中国地质勘测,2010,19( 5) : 19 -22.
[2]朱明梅.我国常见地质灾害的形式及诱发因素的研究[j].水文现象研究,2010,20( 17) : 80 -83.
[3]曹旭尔.地下水运动的季节性特点勘测对比探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0,15( 7) : 15 -17.
[4]熊一斌.山区地面沉降因素的详细分析与数据列表[j].科技咨询,2009,30( 7) : 16 -18.
[5]顾茜茜.软土地基变形与地下水运动的关系[j].广东科技,2010,14( 6) : 31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