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和管理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熟练掌握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理论热点,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认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热点问题;
(4)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规范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从事经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5)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
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专业主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学方法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学前沿讲座、经济学模拟沙盘实验。
四、学制
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
五、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及其结构
最低毕业学分:160.5学分。
(1)通识教育课程49.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39.5学分,通识选修课10学分);
(2)学科平台课20学分;
(3)专业教育课程71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28.5学分,专业核心课42.5学分);
(4)拓展教育课程20学分(其中专业拓展课16学分,学科拓展课4学分)。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必修课(共修读39.5学分)
2.通识选修课
通识选修课包括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创新思维与创业训练等4个模块,由学校统一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每个学生要求最少修读10学分。
(二)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平台课(至少修读20学分,必修课程用*在课程名称后标注)
(三)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共修读28.5学分)
专业核心课(共修读42.5学分)
(四)拓展教育课程
专业拓展课(至少修读16学分)
学科拓展课(至少修读4学分)
注:开课学期为3-7学期,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就业需求选修。(五)第二课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