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理论学说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说课稿冷战

高中历史说课稿冷战

高中历史说课稿冷战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全球性事件——冷战。

冷战不仅是一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它还深刻地影响了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全球文化格局。

一、冷战的起源要理解冷战,我们首先需要回到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的胜利告终,但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战后,原本的盟国——美国和苏联——在战时合作的基础上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

美国主张自由民主制度,推广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而苏联坚持共产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了冷战爆发的根源。

二、冷战的主要事件冷战期间,虽然没有直接爆发全面的热战,但局部冲突和代理人战争却屡见不鲜。

其中,朝鲜战争(1950-1953)和越南战争(1955-1975)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两次热战。

此外,古巴导弹危机(1962)也是冷战期间最紧张的时刻之一,世界一度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三、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冷战不仅局限于美苏两国,它还影响了全球的国际关系格局。

在美国的领导下,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旨在集体防御苏联的扩张。

苏联则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作为回应。

这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使得世界被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

四、冷战对经济和科技的影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全球影响力,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

这不仅推动了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

此外,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政治经济体制,两个超级大国还通过马歇尔计划、科教援助等方式,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五、冷战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冷战不仅是政治和军事的对抗,它还深刻地影响了文化和意识形态。

在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反映了社会对共产主义的恐惧。

在苏联及其盟国,政府对媒体和艺术的严格控制,也体现了对意识形态的坚守。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并未完全中断,摇滚乐、电影等文化形式成为了年轻人表达不满和追求自由的方式。

高中历史冷战的开始

高中历史冷战的开始
⑵主要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⑶结果:美国失败 ⑷对美国霸权的影响:
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 相对衰落,而苏联在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苏联 对抗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共产党与工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人情报局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探究二:美国为达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具体采取
了那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请仔细阅读教材 第92---94页,完成下表。
领域
政策措施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㈠美国的冷战政策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冷战之门的开启)
由此可见,苏联已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持全面否定态 度,对未来的美苏关系已准备全面对抗。
1、政治上: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①成立: 1947.9 贝尔格莱德
②任务: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
上协调各党的活动
③影响:
A 加强了各国的团结,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 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 使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三、冷战政策的提出
①1946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8000字电报:遏制理论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理论基础
内容: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② 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③必须把苏联看 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
②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揭开了冷战序幕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材整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雅尔塔会议。

在雅尔塔会议上,盟国领袖商定了战后的世界秩序,并将德国划分为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个占领区。

然而,在战后的柏林问题上,美国和苏联之间开始出现分歧。

苏联试图通过威胁封锁柏林来迫使西方国家放弃对柏林的控制,但是美国通过空中运输援助来支持柏林。

这一事件成为冷战的开端。

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对抗: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上展开激烈的角逐。

两国通过各种手段争夺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制定不同的对外政策。

美国主张资本主义民主,苏联主张共产主义专制,两者之间的对立不断加剧。

2. 军事对抗:美苏两国在军备竞赛上争夺优势。

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冷战期间的核威慑政策使得世界处在一种临界的状态。

冷战期间出现多次危机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中东战争等,使得世界局势处在一种严重的紧张状态。

3. 经济对抗: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经济上的对抗。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而美国实行市场经济。

双方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关系等手段来争夺其他国家的支持和影响力。

4. 情报对抗: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相互渗透对方的政府机构、军事机构、科技机构等。

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情报活动,包括间谍行动、电子侦察、反情报活动等。

冷战的结束主要归功于苏联内部的改革和瓦解。

1985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苏联开始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的改革,但是这一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宣布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终结。

在冷战之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成为了单极世界的领导者,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则在国际政治中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逐渐脱离了冷战格局,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和交流。

然而,冷战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地区热点问题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持续至今。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冷战时期,作为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不仅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研究素材。

本文旨在对高一历史课程中涉及的冷战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历史阶段。

一、冷战的起源与背景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本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苏两国,在战后世界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出现了理念和利益上的分歧。

美国主张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而苏联则坚持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

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加之两国在战后欧洲的势力范围划分上的争议,逐渐演变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军事对抗。

二、冷战的主要事件1.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提出,要遏制苏联的扩张,这一政策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基石。

2. 马歇尔计划:1948年,美国实施了旨在帮助欧洲国家重建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3.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1949年,美国和加拿大及其他西欧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作为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

1955年,苏联和其东欧盟友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4. 朝鲜战争:1950年至1953年,朝鲜半岛的冲突升级为一场局部战争,成为冷战中的一次“热战”。

5.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了美苏之间的一场严重对抗,世界一度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6. 越南战争:1955年至1975年,越南战争成为冷战中另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介入越南事务,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冷战的影响1. 军事上的对峙:冷战期间,美苏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导致全球军事开支急剧增加,核武器数量激增。

2. 政治上的分裂:冷战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分裂,许多国家被迫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做出选择。

3. 经济上的影响:冷战不仅影响了直接参与国的经济政策,也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影响,如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的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冷战”说法的由来

“冷战”说法的由来

“冷战”说法的由来
戚明军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对于“冷战”说法的由来问题,人教版《历史选修3》(2007年2月第2版)址91页的课前导言表述如下: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

行使上述特殊手段,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间谍人员。

【总页数】2页(P31,38)
【作者】戚明军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冷战思维和冷战策略质疑冷战结束论
2.“别字”说法的由来
3.三种说法话“仁寿”--四川省仁寿县县名的由来
4.从冷战国际史到冷战全球史:国内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多样化趋势
5.“北参南七”说法的由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梳理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梳理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梳理冷战是指1945年至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这次冲突不同于传统的战争,而是在意识形态、经济和军事领域进行的。

在高一历史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这一重要事件,对于理解国际关系和现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冷战的起因。

二战结束后,世界被分为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代表西方阵营,苏联代表社会主义阵营。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政治利益和军事威胁导致了敌对态势的加剧。

这一时期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和全球范围内的领土竞争、核武器竞赛和代理战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冷战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其中,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最重要的冲突事件之一。

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年,是冷战的第一次代理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朝鲜半岛分裂成北朝鲜和南朝鲜。

越南战争则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东南亚地区冷战影响力的体现。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是冷战中最接近爆发核战争的时刻。

美国和苏联因为古巴沦为核导弹基地而对峙,最终通过外交途径解除了紧张局势。

除了这些冲突事件外,冷战还涉及到了很多重要的人物。

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是冷战初期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政策和决策对整个冷战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后,肯尼迪总统、尼克松总统和里根总统等人也在冷战的背景下执政,他们的对外政策和战略对于冷战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苏联的赫鲁晓夫和美国的肯尼迪总统之间的角力也是冷战历史中的经典对决。

另外,我们还要了解冷战中的重要概念和机构。

其中最重要的是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成立于1949年,旨在保护西方民主国家免受苏联的军事侵略。

而华沙条约组织则是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为了对抗北约而成立的军事联盟。

两个组织在整个冷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了双方力量对抗的象征性机构。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冷战的结束和影响。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讲义附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讲义附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教材习题点拨本课测评“冷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冷战”?解析:“冷战”概念抓住“非武力直接对抗的一切手段”作为核心内涵;“冷战”出现的原因则应注意两个层次──为什么要“战”;为什么选择“冷”的方式。

答案提示:①“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以遏制共产主义。

②原因:二战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战时同盟基础的消失,双方关系逐渐恶化;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方面根本对立;二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

学习延伸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评价“冷战”?解析:材料考查了对“冷战”的影响。

注意从主观目的和客观的进步性等角度回答。

答案提示:这段话未能全面地、客观地理解“冷战”的影响;“冷战”是在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它持续了40年,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避免了半个世纪内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材习题点拨本课测评“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解析:注意从“冷战”结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及“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表现来回答。

答案提示:两极格局瓦解,使得原有的次要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上升到显著地位,因此,各类冲突不断。

加之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单极主张,使得其不断插手地区争端,导致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不断上演,甚至带来了威胁全人类的恐怖主义活动。

在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同时,更多国家希望推进多极化趋势,于是,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但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都使世界格局日益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归纳总结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长期对抗和竞争状态,但并没有直接爆发全面战争。

这一时期大约从1947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

一、冷战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和苏联作为战争中的主要战胜国,其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

美国主张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而苏联则坚持共产主义和一党专政。

这种根本的意识形态对立为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冷战的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主张美国将支持所有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国家,这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同年,美国还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欧洲国家重建经济,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三、冷战的两大阵营冷战期间,世界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西方阵营主要包括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资本主义国家,而东方阵营则包括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

四、冷战的主要事件1. 柏林封锁与空运(1948-1949年):苏联封锁了西柏林的陆路和水路通道,美国则通过空运向西柏林提供物资。

2. 朝鲜战争(1950-1953年):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成为冷战的前线之一,最终导致了一场局部战争。

3.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了美苏之间的严重对峙,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苏联撤走了导弹。

4. 越南战争(1955-1975年):越南战争是冷战中最为持久的冲突之一,最终以北越的胜利结束。

五、冷战的影响1. 经济方面:冷战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全球军备竞赛。

2. 国际关系:冷战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也促使一些国家寻求中立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3. 文化方面: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也非常明显,如美国的“自由世界”文化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较量。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史学纵横〖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史学纵横〖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

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至今不衰。

在202190年代以前,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美国,并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

概括地说,“正统派”在2021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持此观点者主要是政治家。

“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美国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是冷战爆发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强硬政策和行为方式迫使斯大林与西方敌对。

持此观点者主要是学者,已经可以看到冷战发生时的档案。

“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领导人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对冷战的爆发都负有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苏联学者关于冷战研究的情况,基本上是官方看法,即将美帝国主义所奉行的“实力政策”视为冷战起源,苏联的反应是防御性的。

冷战结束后,随着大量档案特别是苏联档案的解密,学术界出现了新一轮研究高潮。

在美国出现了所谓“新后修正学派”,其基本观点是:冷战是苏联挑起的,斯大林应该对冷战的发生负主要责任。

一些俄罗斯学者也通过研究新解密的苏联档案,开始从新的角度探讨苏联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并认为西方国家和苏联对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都负有责任,对战后苏联对东欧的势力范围政策和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进行考察,指出了苏联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在中国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

经过近30年的研究过程,本课关于冷战起源的相关论述基本得到中国学术界的认可。

进入21世纪,利用多国档案进行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方兴未艾。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2_美苏冷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2_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3. 冷战的具体表现
美苏冷战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4.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 立。
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古巴导弹危机; (3)朝鲜战争; (4)越南战争 2.积极影响
美苏冷战
【冷战的原因】
1.美、苏力量大致均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这
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 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 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 2.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
但是,二战刚刚结束,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 发动战争。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 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 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 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带来长时间的和平时;促进 科技的发展
美苏冷战
【典型例题】
1.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
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
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气的就职致词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知识点—— 美苏冷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美苏“冷战”相关史料解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美苏“冷战”相关史料解读

美苏“冷战”相关史料解读1.美国援助欧洲的实质材料一(1)政策设计人员选择对西欧的援助,作为美国关注的第一个课题,这并不表明他们忽视其他紧迫和严重的问题,也并非他们毫不考虑从全世界范围协调长期政策的使命。

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意味着,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利的地区。

(2)政策设计人员认为,共产党的活动不是西欧出现困难的根源。

他们相信,目前的危机主要是战争对西欧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破坏引起的,也是物质消耗殆尽和士气极其低落所造成的。

由于欧洲大陆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形势更加恶化,而且难以补救。

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

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

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政策设计人员认为,美国的计划要按照上述目的制订,而且要把这一点向美国公众坦率地说清楚。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材料二要采取步骤澄清已被报界不幸地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含义,尤其要消除大部分美国舆论最近所获得的两种有害的印象。

这两种印象是:a.美国对世界问题的处置,是对共产主义压力采取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美国为恢复其他国家健全的经济而作出的努力,仅仅是这种反应的副产品,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的威胁,美国不见得会有兴趣去做这种事。

b.杜鲁门主义是向这类地区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一张空头支票,在这类地区共产党人有取得成功的迹象。

必须明确指出,按照援助这个词的意义来说,美国扩大援助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只有在未来的结果同美国资源和精力的耗费之间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关系时,美国才会考虑这样的援助。

也必须明确指出,从我们正在处理的希腊和土耳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不在重要的地区采取行动,其后果就不堪设想。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苏美冷战冷战是指1945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冷战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历史学科考试的复习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三历史知识点中的苏美冷战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和分析。

一、冷战的起因与原因苏美冷战的起因较为复杂,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和政治制度之争。

一方面,苏联试图通过占领东欧国家,并迅速推行共产主义政权来扩张势力范围,将其看作是自身生存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领导者,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并试图通过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示范效应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由此,冷战谱写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二、冷战的主要事件与对抗1. 杜鲁门主义与杜鲁门宣言杜鲁门主义是指哈里·S·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政策。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中提出了一揽子对外援助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国家稳定经济、恢复重建,并抵制共产主义的侵略。

其中包括希腊和土耳其援助计划,以及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宣言则将冷战责任归咎于苏联,并宣称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抵御苏联的威胁。

2. 柏林封锁与柏林空中运输1948年,苏联封锁了进入柏林的所有道路和铁路,试图将柏林纳入东德领土。

面对苏联的封锁,美国、英国和法国联合发起了柏林空中运输行动,通过空运投送必需品和物资给柏林居民,最终成功阻止了苏联的封锁企图。

3. 韩战与美苏代理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冷战期间苏美之间的一次代理战争。

苏联支持朝鲜战争,而美国则出兵支援韩国。

尽管这场战争没有直接导致苏美之间的全面冲突,但它凸显了冷战期间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敌对态势和冲突。

4.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举动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对此作出了坚决回应,宣布封锁古巴,并准备对苏联进行军事打击。

高中历史:史学界关于“冷战”的起源的争论

高中历史:史学界关于“冷战”的起源的争论

高中历史:史学界关于“冷战”的起源的争论“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

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所做出的“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

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史学界: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

对于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

还有的观点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材料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对……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

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

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

示例一:观点:美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苏联只是被迫应战。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与对抗。

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冲突,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高一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冷战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接下来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结束,欧洲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地带。

战后,美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和利益产生了冲突,这也是冷战的起源。

另外,美国的资本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成为了冷战的一大原因。

二、争夺德国的问题结束战争后,苏联占领了东欧,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阵营。

而欧洲的西部国家则更靠近美国,这导致了德国的分裂。

冷战期间,东德和西德对峙白热化,对柏林墙的建立更是冷战的象征之一。

三、冷战中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代理战争。

其中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战争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年至1953年,是冷战的一个重要冲突,美国代表着反共,苏联则支持朝鲜。

越南战争则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1975年,是美国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蔓延而进行的代理战争。

四、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是冷战期间一次引发全球恐慌的事件。

危机爆发时,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而美国对此表达了极大的关切和强烈的不满。

最终通过危机的外交解决,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五、核武器竞赛与裂解冷战期间,美苏两国进行了一场庞大的核武器竞赛。

两国都在不断发展和扩大核武库,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可怕的相互恐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军备竞赛对两国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1970年代,苏联开始出现内部问题,而美国也开始放缓军备竞赛的步伐,冷战逐渐进入了缓和期。

六、冷战结束与后冷战时期冷战的结束主要归功于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优势,冷战也结束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 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 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亚军
u-2高空侦察机拍摄出的古 巴一个装备就绪的导弹基地
冠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角大楼前的反越战示威
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
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年 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年,是二战后持续时间 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 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在越战期间先后投入250 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在越战期间先后投入250 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端武器, 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端武器,期间被击落击毁 各种飞机7000余架,耗资20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 7000余架 2000多亿美元 5.6万人 各种飞机7000余架,耗资20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 万人以上。 万人以上。
二、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
1、美国的“冷战”政策: 美国的“冷战”政策:
政治: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标志 冷战开始标志 ——扶植控制西欧 扶植控制西欧
经济: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加剧冷战程度 军事: 军事: 北约的建立 ——加剧冷战程度
二、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
2、苏联的反击措施: 苏联的反击措施: 经济: 经互会” 1949) 经济: “经互会”(1949) 军事: 华约的建立(1955) 军事: 华约的建立(1955)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黄金储备占74.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学术观点:关于“冷战”的起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学术观点:关于“冷战”的起源

学术观点:关于“冷战”的起源材料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史学界又重新掀起一股空前的“冷战史学”热,出版了一批相关著作。

①美国史学界冷战前,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所作出的“勇敢反应”。

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

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

战后苏联的行为是“矛盾”“防御”的,其能力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放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亚非拉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苏联向世界扩张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②中国史学界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认为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是战争后期两国在波兰问题和德国问题上利害冲突的逻辑延伸。

战后美国实力雄厚,处处盛气凌人,成为“冷战”的发起者,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

有争议的是如何评价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战后初期的对外政策也有错误,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

“冷战”结束后,中国史学界对“冷战”起源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主要有三种解释:·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认为,二战结束时,美国急需开展全球扩张。

但受到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和广大亚非人民的反对,美苏同盟因此瓦解,“冷战”产生。

·王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中认为美国为了限制苏联在中东欧的影响是导致“冷战”的主要原因。

·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摩擦和抗争,以及美苏不同战略之间的碰撞。

除了以上三种解释外,也有学者强调英国在“冷战”形成中的主动作用。

认为英国早在1946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

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

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

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论文作者王帆论文关键词冷战起源/层次分析/冷战思维,论文来源《外交学院学报》,论文单位京,点击次数999,论文页数34~39页2000年2000月论文网/paper_83957731/ 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一直有争论,但总体而言,没有超出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三个方面。

对于冷战起源的种种解释正是围绕这三个层次而展开的。

无论作何种解释,美国作为第一责任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笔者同时认为冷战起源与冷战思维的形成密不可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冷战思维的影响依然存在于一些国家决策者的脑中。

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对战后国际关系性质、特征和相关国家的对外政策的认识。

在本世纪经历了两次全球规模的大战之后,力量组合出现了新的平衡、新的特征,形成了有别于以往的新的模式,这种模式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出现了持续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正是为了揭示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和深层原因。

对冷战起源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把握和认识影响国际关系和对外决策长达几十年并在一些决策机构中持续至今的冷战思维的形成过程。

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呈现出分阶段、分层次、不同角度切入的特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和为国家政策宣传服务的功利性和局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些反映冷战时期政府决策的重要档案相继解密,加深了历史研究的深度,也减少了历史研究的盲目推测和主观想象。

在介绍冷战起源研究的几种观点之前,首先有必要界定一下什么是冷战?冷战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冷战一词最早见于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于1947年发表的评论文章,此后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冷战是指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之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人教版 必修一第25课 两极格局(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   必修一第25课  两极格局(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主备人:熊宇翔教材分析:关于本课,人教版教科书涉及美苏两极格局建立过程中的诸多史事,内容较为繁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是:“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这就明确将“冷战”作为本课的核心知识,以之作为进一步探讨“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启示的基础材料。

我将根据教材叙述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冷战”的缘起及其重要表现:(一)从盟友到对手,讲清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确立、和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二)美苏冷战,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交代两级对峙局面的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解析德国的分裂、冷战中的热战——朝战越战、古巴导弹危机。

在引导鼓励与互动中,通过多问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冷战”的内涵和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构建起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知识结构。

当然本课教学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相关史事,而是要使其在了解史事的基础上,透析“冷战”的价值,探寻“冷战”为今日世界留下了哪些可资借鉴的遗产。

遵循着教材的编写逻辑和价值取向,我决定将“达成共识,搁置分歧;实现对话,避免误判;平衡多极,避免单极”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

学情分析:川教版初中历史对本科的叙述主要有四个子目: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的建立。

教材叙述逻辑主要是冷战的背景和表现,主要是让学生记住与冷战相关的基础知识。

高中教材的叙述是将“冷战”置于战后国际关系的建构和演变来讲述的,所选知识涉及美苏两极格局建立过程中的诸多史事,内容较为繁杂。

在处理“冷战”这一核心知识时,高初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如果平铺直叙地将所涉及的史事都讲到,容易支离破碎,难以深人,进而淡化本课的教学立意。

如何处理本课纷繁复杂的史实?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内容,又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历史认识的生成提供保障?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厘清知识系统之内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理论学说填补权势真空论
这种理论认为冷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欧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精疲力尽,有沦为权势真空的危险,而现实存在的东西方之间的冲突不容许有任何权势真空存在。

安全困境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安全困境也是导致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翰·赫茨首先提出了“安全困境”概念。

赫茨认为:安全困境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国家从相互怀疑和相互恐惧而来的不安全感迫使它们为寻找更多的安全而进行权力竞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决策者担心苏联的势力和影响会扩展到它传统安全利益范围之外,而苏联同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由恐惧和反恐惧、行动和反行动构成的恶性循环无疑是冷战形成并加剧的原因之一。

均势论
美国要制衡德国和苏联就必须同其中之一合作。

而其结果必然是这个合作者占领东欧大部分,成为美英必须再予制衡的对象。

英国为了维持其在欧洲的均势政策,西欧国家为了借助于外力抵制国内的革命浪潮和出于对身边出现的庞大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担心,倾向于借助美国的实力来抗衡苏联。

这些都促成了冷战的形成。

权力说
美苏在战后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是惟一有能力挑战对方的国家。

为了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他们注定是天然的对手。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容忍对方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