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道德教育思想
《老子》是富于德育思想的经典,其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尊道贵德,德育内容十分丰富,“无为”是《老子》道德思想的基本原则,其哲学理论根据是它的“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其政治思想基础是它的“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观。

《老子》所提出的道德行为规范,其合理因素经过批判地改造之后,对今天的现代化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

根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时代(公元前580年)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东)人。

周朝的守藏室吏(皇室图书馆馆长)。

其博学多才名扬列国,孔子也曾带领弟子前去向老子求道,其后评价老子是飞腾在云端里的龙,成为千古逸话。

老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天才的哲学家,具有极强感性的养生修行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老子看到周朝的衰落,辞去工作,西去昆仑山,途经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向老子求道及养生修行之术,老子为教示尹喜,著五千文,为人类留下了这一瑰宝。

老子在其天生资质之上,加上长年修行,开启了其超越的感性力、直观力、遥视遥听及洞察纤微的能力。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第一章,以下引用此书仅注章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之文,必是老子自身的经验之谈。

老子运用此功能,观察到了物质的“道”的存在(物理的自然之道)及道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不变的法则、规律(抽象的自然之道),结合其渊博的知识与修行修德经验,总结完成了此著。

初读《老子》,偶得感想,为老子的至高至善的道德所熏陶。

虽然《老子》开篇讲到的是“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由此悟得,他的“道”同一般意义上的“道”显然是不同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一章》),只有通过无欲的状态才能观察到“道”的奥妙;若总是处于有欲状态,就只能观察到“道”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可见,老子的“道”是在“无欲”规范下的“道”,离开“无欲”那就是“常道”。

“道”是万物之本,是创生天地的母体、根源。

“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二章》)。

“道”,隐于万物之内,主导着万物自生自灭的全过程,“道”具有无穷的创造力。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表现形式,“道”亦亦然。

“道”是靠什么来发挥它在人生观、政治观上主张“柔弱,守雌,虚静和无为”的表现呢?那就是靠“德”。

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争名夺利、道德伦理败坏的时代,他希望人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君主、王公大臣们通过道德的内化和无为无欲的途径来实现“社会大同”。

那就是说,整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通过道德教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无为”、“无欲”,那么怎样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尤其是深入到王公大臣们的内心呢?那就是道德的内化,使至高至善的道德深深扎根于王公大臣们的内心。

《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可见人人尤其王公大臣们只有虚心修德,他的德才会纯真、有余、增长、夸大、普遍与其心中。

只有经过内心修德,才于家于国安定团结,社会大同才得以实现。

一:至高至善的德《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老子从居心上来分道、德、仁、义、礼这几个层次。

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因此,德指自然德性,即儿童的纯朴天性,上德指具有上等品德因循自然的人。

上德不德,即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因具备自然的品德,所以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品德(如仁、义、礼等)。

下德不失德,下德,与上德相对,指仁、义、礼等德性。

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德是无心的流露,是与自然同一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易产生虚伪。

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是没有
达到“德”的境界的,故老子下文称之为“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做作。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指强迫人们去履行职责而不是顺应人们的自然本心去实行,是有私欲、意图、目的的。

上仁有意施为,但却没有利己的意图和目的。

上义有意施为,是有意图有目的的。

上礼有意施为,没有人相应之时,就奋臂伸拳地强拉人就礼。

这说明:仁、义虽然不是出于自然无为,但仍然是发自内心的作为。

最高的仁爱尽管是有意施为,但却没有为己、为意图而作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施以仁爱。

上义与上仁不同,“义”在于分辨是非、义理而为之,所谓“以义行事”、“匡扶正义”即此有意而为的明示。

礼与仁、义不同,它不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一种制约人的行为的模式,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约。

当给人施以礼节而不能得到礼仪的应答之时,就会产生愤怒不满的“攮臂而扔之”的现象。

可见,道家的道德皈依“无为”(自然之道)而儒家的道德依从“仁义”(有为之道,常指通过外在的灌输、强迫而从之。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指的是最高的德虚怀若谷,大明智却似卑下之状(大智若愚),广大之德以谦虚为本,从不高傲自大,永远也不会自满于己之所行,修德者小心谨慎行事,惟恐有妨害于他人的言行,素质纯真、遵道而行,随自然发则的变化而变化,不执著于己意,故似变化不定。

这是在论“德”的外在表现,老子的伦理之中,将“德”评价为“道”之后,是谨遵“道”而行的道德层次。

因此“德”的道德行为是“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无欲无争,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而行为,决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第二十二章》),不执著刚愎、傲慢不逊。

老子还把含德深厚的人比作初生的婴儿,仍然强调具有无欲无争顺乎自然之德,不伤精耗气,身同婴儿,老子经常用婴儿的概念,比喻人的品性复归自然,达到纯真浑朴的状态。

并进一步阐明追求玄德这一道德境界是极深极远的,阐明了以道的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治理国家,对待万物而不求权欲名利就是具有隐而不显耀的高尚品德的治国者。

二:德育原则和方法
1:不言之教老子提倡“不言”、“贵言”、“希言”的教导。

他在《第二章》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十三章》提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七十三章》提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婵然而善谋”。

还在《第十七章》和《第二十三章》分别提到:“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

这里的“不言”、“贵言”、“希言”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令的意思。

实行“不言”、“贵言”、“希言”的教导,即要求统治者不要硬去发布许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令,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

“行不言之教”与“处无为之事”是同一意思,都是希望统治者能“无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则。

2:无为之教老子崇尚“无为”的教导。

他在以下几章中都提到过“无为”。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七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三十六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妄为。

老子一再提倡“无为”的政治、“无为”的人生,这个“无为”并非不做,而是抛弃个人的一切心思计虑,不孜孜营私,不恣意行事,一切依顺自然的理法而行。

自然界万物并存、各逞其态,就是一种“无为”的结果,因为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任何有意志的经营、没有任何造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无不为,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指“道”)所做的,这正是“无为”产生的结果。

“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做作,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3:以柔克刚老子在《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就是指道的运用是柔弱的,所以人也应该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这是说,人初生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之后才变的坚硬,草木也是如此。

所以,坚强属于死亡一类,柔弱属于生长一类。

老子又以水为例,称赞柔弱的品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柔弱过水,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因为它具有没法改变的本性。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遍天下没人不知道,可是没人能实行它。

老子在《第五十二章》还提到:“守柔曰强”;在《第四十二章》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以柔弱为处世之法,是要人保持谦下这种美德,以成大事。

老子在《第七十六章》和《第七十七章》分别指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看看得道的圣人是怎样做的吧,圣人总是帮助万物,推动了万物的发展却不居功自傲,应做的事、应尽的责任完成之后就应时而退,不居功名,只是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地去做,从不想显示自己的品德才智。

这又是以柔弱的一面去战胜强盛一面的又一例证。

老子在《第二十八章》又指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雄,比喻刚劲、躁进;雌,比喻柔静、谦卑。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柔雌的地位。

“知雄守雌”,是老子的一种基本处世哲学,它要求人们在雄雌的矛盾关系中,一方面对于“雄”要有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自己要处于“雌”的一方。

“守雌”并非是对“雄”的退缩或回避,而是既能执持“雌”的一方,又能运用“雄”的一方,故“知雄守雌”可以说是掌握主动、保持自己的最好方式。

4:自我修养老子在《第五十四章》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渴望天下的人们皆能平安地生存。

因此他提示了个人修身固然是好,可获得真实;但是比其只顾个人修身更应该将此“道”普及于家→乡→国→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获得真实。

因此,文中的“余、长、丰、普”只是表示一个比一个范围大、效果大之意。

老子将修德作为建立自我、处人治世的基点,而道家所谓为家为国,也是充实自我之后的流泽。

5:知足不争老子十分推崇知足。

它说“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

知道满足这样的满足,就永远满足了。

这是老子为解决矛盾、避免战争、消弭痛苦而开的良方,他把主观上的知足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消解矛盾的方法。

他还说,知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第四十六章》)。

为什么不知足会给人带来灾祸,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这就是,名与身,身与财,得与失哪个重要?由于不知足而甚爱与多藏,其结果必然是大费与厚亡。

所以,知足则不受侮辱,知止则没有危险,这样生命也就会长久。

知足就会不争,不争是老子所推崇的更为重要的美德。

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意思是说: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

老子深恶痛绝人类的私欲与争夺,提出“不争”的思想,这个“不争”并非消沉颓废,而是要人们顺任自然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有“道”者即老子的所谓“圣人”,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他本着自然的心境去作为,有所成就却不据为己有,永远帮助别人。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真可谓淡泊自然、了无包袱。

6:诚信不欺老子论诚信,侧重于“真”、“信”等方面,目的是为描述“道”的真实存在性,形而上的实体性。

落实到德育内容层面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做人要不加伪饰,而应以本来面目示人,这就意味着教育人们不逐利、不弄巧,使大家返璞归真,保持纯厚的天性,淡泊宁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八章》)。

待人要真诚,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是道法自然、诚信不欺的德育思想。

老子从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主张屏弃礼、义,认为仁、礼、义都是道德沦丧的产物。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

“礼”里面没有多少忠和信,是产生祸乱的最大根源,所以老子贬礼而扬忠心。

老子承认诚信的客观存在,他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三章》)。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老子告诫:“轻诺必寡信”(《第六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要人信实,说实话而不在于过分地加以修饰,要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都是其人生哲学的归结点。

“信”是行的重要内容。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四十九章》)。

以诚信待一切的人道主义精神,说明了老子对质朴纯真的道德的呼唤。

三:德育内容
1:慈爱万物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慈”就是慈爱,爱心加上同情感,这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

老子身处乱世,目击暴力的残酷性,深深的感到人与人之间爱心的缺乏,因而极力加以阐扬。

老子所说的水之德即“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上德”之人与人交往善于真诚相爱,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却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

如果人人都有水之德,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安宁。

老子的慈爱思想不仅关注人类社会,而且还包含着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即“善利万物”。

《感应篇图说》指出:“慈者,万物之根本。

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

”人类要达成“圣人之道”,以符合“天之道”,就必须慈爱万物,尊重自然,爱护动物、植物。

其道德思想已超出人类社会,而注意到生态伦理的层面,对启发现代人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崇俭抑尚老子宣称俭啬是立身处世所必须持守的“三宝”之一,奉为治国和养生的根本法则:“治人事天,莫若啬”(《第五十九章》)。

“啬”,指保养天赋、爱惜财物、节制过分的物质享受欲望,俭约不啬,不仅仅指节约财力、物力,还有爱惜精神的含义。

只有持守俭啬之德,才能保国养身,合于人道。

魏源的俭用其财则家富、爱保其神则精盛,是对《老子》俭啬观的全面理解。

综观《老子》所倡导的道德思想,不难发现老子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

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不能不重视老子留给我们的宝贵德育遗产,并自觉地借鉴学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实现其现代转化。

我的想法:
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德是无心的流露,是与自然同一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易产生虚伪。

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德”的境界的,故老子称之为“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做作。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指强迫人们去履行职责而不是顺应人们的自然本心去实行,是有私欲、意图、目的的。

其所谓的下德易产生虚伪,“伪善”(伪装出来的善良,伪善的言辞)。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

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老子的德育原则有“不言之教”,“无为之教”,“以柔克刚”,“自我修养”,“知足不争”,“诚信不欺”。

德育内容为“慈爱万物”,”崇俭仰尚”。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德育也一样,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否遵循了了自然规律?在我看来,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多是直接灌输道德概念,而没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到德的重要性。

顺应人的本性不是让其恣意妄为,而是让其意识到矛盾,错误和后果。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可是行为却令人不耻,“伪善”比不善更恐怖,为什么会伪善呢?会不会是德育的方式出现了偏差呢?如,孩子从小就接受教育要谦让,再此引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把大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受到了父亲的赞扬。

同样,在生活中,家长也会夸赞这种行为,受到表扬也就是肯定,这种行为会得到强化,自然,孩子就会认为谦让时好的行为,这样可能会造就孩子该争不敢争的性格,不敢表达内心的想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待人要真诚,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是道法自然、诚信不欺的德育思想。

还记得小学生为得到老师表扬而把自己的钱充当捡到他人钱的事例吗?小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说谎是为了得到表扬。

拾金不昧是值得表扬,但是是什么让小学生说谎?德育的目的是是那么的呢?对个体而言,我认为是促进个体的发展,更好成为“社会人”。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高的道德水平。

而德育不能急功近利,不然就可能背道而驰或走歪。

就如老子所言,要遵循自然规律,德育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