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新产品的制剂开发

合集下载

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规模产业化的进步。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生物学了解的提高,生物制剂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制剂的定义、类型、特点、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

一、生物制剂的定义生物制剂是指从微生物、动植物和动物体中提取出的活性物质,如细菌素、蛋白质、酶、抗体、细胞核酸等,用于医学、医药、农业、环保和食品等领域。

二、生物制剂的类型根据来源不同,生物制剂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 微生物生物制剂: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如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等。

2. 动物生物制剂:包括血浆、酶制剂、血清、抗毒素等。

3. 植物生物制剂:包括植物提取物、植物活性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4. 基因工程生物制剂:指人工合成或改造的遗传物质,如重组DNA技术等。

五、生物制剂的特点生物制剂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效性:因为生物制剂是天然来源的活性物质,所以其效果更具针对性,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2. 安全性:相比化学合成的药品,生物制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低毒性,因为大多数生物制剂来源于天然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所以药品的副作用比合成药品小得多。

3. 可再生性:生物制剂非常容易通过发酵、提取等方法进行制备,因此剂量和用途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修改,具有可塑性。

4. 治愈率高:生物制剂针对性强,作用效果较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治愈疾病。

五、生物制剂的应用领域生物制剂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领域:1. 医疗领域: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如抗生素、疫苗、免疫调节剂、肿瘤抑制剂、胰岛素等。

2. 农业领域: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动物饲料和生物农药的生产,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营养保健品等。

3. 环保领域:生物制剂可以用于治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例如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治疗污水等。

农药新剂型悬乳剂(SE)的进展(农药剂型博客)

农药新剂型悬乳剂(SE)的进展(农药剂型博客)

高德霖(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226006)农药制造厂商,尤其是欧洲的农药制造厂商,已经意识到有发要生产适用范围宽的广谱性农药产品。

单活性成份的制剂极省能满足这类宽范围的要求。

为些,已经开发出组合性的复合产品,它们最多大概可包含4种具有互被作用的生物活性成份。

这类产品具有若干附加的长处;免去临时桶混;减省产品的库存量;节约时间和费用;减少对作物喷药次数。

如果被组合的和活性成份在理化和生物性能上彼此相容,那么开发这类组合产品相对比较容易。

这些活性成份可以组合成乳油(EO)、水剂(SL)、悬浮剂(SO)、可湿粉(WP)和水分散粒(WDG)等一类熟知的剂型。

但如果在活性成份的有效组合中存在不相容的情况,便不能将其配制成通常的剂型。

工业上业已开发出新技术,可将上述不相容的活性成份组合成某类包含十相或多相的剂型。

如若先将活性成份溶于油中或经微细化之后再分散地连续介质中,便能使它们自于最相宜的物理状态以保持其生物效能。

一经制得稳定的各相,就可将它们组合在一,以制成具备上述各项优点的单包装产品,同时了对过去不相容的活性成份提供了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

包含多相组合的最新产品,便是所谓的悬乳剂(Suspension emulsions 或Suspoemul-sions,缩写为SE)。

悬乳剂系由乳浊相和连续相构在,两相中均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活性成份,但连续相中的活性成份固体分其物的形式存在。

这就是说,悬乳剂是由稳定的蛋黄浆型似的乳液与悬浮液组合成的剂型。

本文将论及这些新体系的历史北景,概述近年来为开发稳定悬乳剂提出的各种方法,同时还介绍本研究室新近开发出的一种制备悬乳剂的新方法。

本文将论及这些新体系的历史景,概述近年来开发稳定悬乳剂提出的各种方法,同时还介绍本研究室新近开发出的一种制备悬乳剂的新方法。

历史背景和现有技术制备悬乳剂现有5种方法,即调整连续相的粘度以减弱相分离的倾向;使用含氯溶剂以调整边疆相和乳浊相的密度,使其更为匹配;利用聚乙烯醇使胶体稳定,些法由日本住友公司开发,新近又为山士公司采用;利用苯二甲酸酯作为乳浊相的溶剂,些法由赫司特公司开;使用高分子分散剂,些法由ICI公司开发。

农药水性制剂研发中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药水性制剂研发中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药水性制剂研发中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规定要求日益严格,加上全球石油价格上升,使得在农药乳油制剂中大量使用的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价格大幅上升,导至乳油成本上升,同时由于乳油中甲苯、二甲苯的使用,增加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成本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以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乳油制剂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以水为基质的水性制剂。

水性制剂是以水为稀释剂或基质的一类符合世界农药剂型发展方向的环保型绿色农药新剂型,主要包括水乳剂,微乳剂,水悬浮剂,水剂等。

本文重点介绍水性制剂中水乳剂,微乳剂研发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水乳剂(Emulsion in water),简称EW,它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微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乳状液的浓溶液,是一热力学的不稳定体系。

其组成为:原药、助溶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增稠剂、水等,主要技术指标为外观,有效成分含量,PH值,倾倒性,乳液稳定性,持久起泡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等。

微乳剂(Microernulsion ),简称ME,它是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液体农药原药以0.01~0.1um的微粒分散于水中形成透明体系,是一热力学稳定的体系。

其组成为原药,助溶剂,表面活性剂,水等,主要技术指标为外观,有效成分含量,PH值,透明温度范围,乳液稳定性,持久起泡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

研究成一个高质量的农药水乳剂,微乳剂产品必须解决其外观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技术技术关键,同时还要赋予制剂的功能性,使活性成分充分发挥活性。

1、外观稳定性外观稳定性是农药制剂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剂型研究中必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之一,也是技术难点之一。

它直接形响着制剂的正常生产,包装和使用。

由于水乳剂,微乳剂是油性活性成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与水形成一体系。

因此水乳剂,微乳剂的外观稳定显得更为重要。

解决起来难度更大。

1.1 水乳剂的外观稳定性水乳剂的外观为农药原药与适宜的助剂在水相中形成的稳定乳状液,久置后允许有少量分层,轻微摇动或搅动应是均匀的。

农药制剂生产工艺

农药制剂生产工艺

农药制剂生产工艺农药制剂生产工艺是将农药原药与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进行处理,最终生产出可供农民使用的农药制剂。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农药制剂生产工艺。

首先,收集农药原药和助剂。

农药原药是指制作农药制剂所需的主要成分,而助剂是用于改善农药制剂性能的辅助物质。

原药和助剂需要经过质检,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然后,进行原药和助剂的预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原药和助剂进行研磨、筛分等处理,以提高其均匀性和可操作性。

接下来,按照配方比例将原药和助剂进行配比。

根据产品要求和农药制剂的特性,确定各原药和助剂的比例,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效果。

然后,进行混合。

将经过配比的原药和助剂进行混合,可以采用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方式,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混合的目的是均匀分散各成分,使制剂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随后,进行湿研磨。

将已经混合均匀的制剂进行湿研磨,可以采用球磨机或者三辊研磨机等设备。

湿研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制剂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使颗粒尺寸更加细小。

然后,进行过滤和浓缩。

将湿研磨后的制剂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然后,将过滤后的液体浓缩,以提高制剂的含量和浓度。

浓缩可以采用蒸发、浓缩等方式进行。

最后,进行包装和灭菌。

将经过浓缩的制剂进行包装,可以采用塑料瓶、铝塑袋等容器进行。

然后,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农药制剂生产工艺。

工艺不同,步骤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流程大致相似。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参数和质量,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农药制剂。

此外,工艺中还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开发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开发

界 区 区域 布局 设 计 ( 括 各制 剂 单 元 的组 合 包
制 剂工 艺流 程设计 生 产车 问立 体布局 设 计 对 所需 配套 的专 业提 出定量 和 定性 的技 术要
是成 品药 水平 高低 的重要 标 志
是 行 业 ( 企 业 ) 合 技 术 实 力 的 重 要 标 志 或 综
2 1 .o 0 1 1


今 日农 药
— —
制剂 研究
年代 中期 ,组织 了实力 雄厚 的专家 队伍 ,多专业 合
作 ,对悬 浮剂 等水基化 农药 剂型从 理论研 究到实 验
工 厂 抗 交 叉 污 染 的 能 力 质 量 的 可 靠 性 及 由工 程 化 水 平 所 提 供 的保
和分隔 )



是一个 跟 时代 同步 发展 的技术 领域 。

2 我国农 药 制剂工 程技 术的 现状 .

21农 药制 剂 工程 技 术 已成 为我 国农 药 生产技 术链 . 中最 薄弱 的环节
( ) 药 生 产 大 国 与 普 遍 作 坊 式 的 制 剂 生 产 形 1农 成 强 烈 反 差

( ) 为 当前 我 国农 药 成 药水 平 提 高 的主 要 技 2成
术 障 碍

1 . 剂 工 程 化 技 术 的 研 究 单 元 4制
( ) 为 农 药 成 药 走 向 国 际 市 场 无 法 绕 行 的 鸿 3成
沟, 缺乏 产 品 出 口或来 料加 工 的必备 条件 : 例如
拿 q表 攀
( ) 药制 剂工 厂 的总体 布局设 计 1农
( ) 制 剂生产 界 区 内的产业 化工 程技 术 2 各 ( ) 洁生产 、 全和 三废处 理 3清 安 其 中 , 洁生产 包括 : 清

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开发和前景

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开发和前景

目前 我 国农 药 加 工 的传 统 剂 型 剂 、悬 浮 种 子 处 理 剂 和 悬 浮 微 胶 囊 灵( 唑螨 i s  ̄)c等 。这些产 品有很 多
中仍 以乳油和粉剂为 主。其 中乳油 剂 。
约 占近 5 %比例 ,乳 油 中含 有 大 量 21水 剂 (S 因 加 工 的 农 药 有 效 使 用 和认 可 。 0 . A) 甲 苯 、二 甲苯 和 甲醇 等挥 发 性 有 机 成分受到其在水 中溶解度和化学稳 23水 包 油 乳 剂 (W 和 ME 水 乳 . E )
和 污染 环 境 的 问题 。 因此 , 开 加 工高 浓度悬 浮剂方 向发展趋 势 , 发 安 全性 强 、绿 色 环 保 和 价 国 外 农 化 公 司 2 0 0 4年 在 我 国 登 记 格 低廉 的 水基 性 制 剂 已成 为 的水 悬 剂 品 种 中 有 13的农 药 品种 / 国 际 上开 发 的潮 流 ,也 是 我 都 是 高 浓 度 的 , 如 4 0/ 例 3 gL的戊 唑 们 开 发追 求 的 目标 。 摘 要 :文 章 论 述 农 药 水 基 性 制 2水 基 性 制 剂 .
维普资讯
j ; F美
C a Pb Ka Fa hn t i
基 制 开 和 景 性 剂的 发 前
口/ 乃 震 华
吨) ,乳 油 产 品 成 本 大 幅 上 记 的悬 浮 剂 品种 有 6 个 , 且 今 后 6 而
升, 已使企业无法承受 。 同样 发 展 趋 势 还 在 不 断增 长 。悬 浮 剂 在 的在粉剂 和可湿粉剂的加工 国 内外农 药 剂 型 中 已成 为 基本 剂 和使用 中产生 的粉尘也存在 型 ; 同时 也 已逐 步 成 为 替 代 粉 状 制 着 危害人 体健康 ( 7 r 的 剂 和部 分 乳 油 的优 良剂 型 之 一 。 < n  ̄ u 颗 粒 将会 直 接进 入肺 泡 内) 近几年来注意 到悬 浮剂有朝着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开发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开发
研 究方 法 以组合 创 新为 主 ,通常 按农 药剂 型 归
类划 分成 若干 单元 ,进 而开展 工程 化研 究 。
制 剂 配方 技术 的研 究 , 旨在寻 求最 佳 的成 品 药 组分 结构 ,包 括 :成 药配 方 、标准 、配 方 组分 与药 效构效 关系 等方 面 的研 究 。
第3 3卷第 5期 21年 1 01 0月
世 界 农 药
W l d P sii e o et d s d c ・ 9・ 4
农药制剂工程技术 的现状和 开发
冷 阳
( 海市农 药研 究所 ,上 海 2 03) 上 0 02
摘要:针对 我国农药制剂产业化技术链 中的薄弱环节 ,阐述 了农 药制 剂工程技术 的研究领域 、内容和现状 ,分析 了 农药制剂工程的专业特 点和发展滞后 的主要原因 , 提出了当前应 加速 开发 的重 点。 交流 了近年来该领域研发 中所取 得的一系列成果,介 绍了若干代表农药制剂发展趋势的国外工程化 技术 。
作者 简介 :冷 阳 ,教授 级高 工、 国务 院特贴 专家 、原 联合 国南通 农 药剂 型开 发中心 主任 、现 任上 海市 农药研 究 所顾 问 。长期从 事精 细化 工 、农药 、剂 型及助剂研发,并就水基化农药新剂型技术多次赴欧美深造、交流和合作研究。Emal nl g ag 2 . m。 - i tnyn @16 o . e c 收稿 日期 :2 1.81。 0 1 .9 0
1 . 3制剂生产界 区内的产业化工程技术 制剂 生产 界 内的产业 化 工程技 术主 要包 括 :() 1 界区区域布局设计( 包括各制剂单元的组合和分隔) ; ( 制剂工艺流程设计;3 生产车间立体布局设计 ; 2 ) ( ) ( 对所需配套的专业提出定量和定性的技术要求 , 4 ) 供作设计依据。其包括建筑、水、电、热、冷、通

系列新型药肥的研发与应用

系列新型药肥的研发与应用

脲醛型肥料
硫包衣肥料
研究表明,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长,能达国家原则。
中国农大开发出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
• 2023年5月,我被引进到中国农大后,即对 国内外高分子包膜控释技术进行了评估,我 们决定不研发难以降解且又使用有毒有机溶 剂旳聚烯烃类包膜工艺。全力开发可降解高 分子酯类膜材料,选用国际先进旳可连续化 、自动化生产旳包膜工艺。
•吸入植物体内旳中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对人体(动物)健康至关主要, 所以使用具有微量元素旳尿素(肥料)是优质品牌作物(富硒大米)旳主 要保障。
中国是人口大国, 人地矛盾突出, 粮食产量经过大 量农药和肥料投 入来确保。
中国化肥、农药 使用量均为世界 第一。
FAO,2023;EPA,2023;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我国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中国旳农业环境情况复杂,存在耕地 分布分散,地形情况复杂,工业化 程度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基数大等 问题。
报告内容
一.缓/控释药肥研发背景与现状分析 二.固体颗粒包膜缓/控释药肥旳开发及应用 三.液体缓/控释药肥旳开发及应用
(1)水溶性肥料
• 水溶性肥料,指溶于水、采用老式施肥措施或稀释后经过叶面施肥、无 土栽培、浸种蘸根、滴喷灌等用途旳液体或固体肥料。
• 一般水溶性肥料能够具有作物生长所需要旳全部营养元素,如N、P、K、 Ca、Mg、S、Si以及Zn、Cu、Mn、Fe、B、Mo等。与老式旳肥料品种相 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旳优势:
(2)包膜缓/控释农药研究背景
目前市场上使用旳老式农药制剂(如乳油、粉剂等),大部分都
不能精确满足作物生理需要,存在持效期短、使药量大等问题,
按要求用量使用防效期一般为1-2周左右,想要延长防效只能屡次

农药新剂型开发与生产方案(二)

农药新剂型开发与生产方案(二)

农药新剂型开发与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农业生产对于农药的依赖也逐渐增强。

然而,传统农药剂型的使用往往带来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因此,开发环保、高效的农药新剂型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方案旨在通过产业结构改革,推动农药新剂型的开发与生产,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作原理农药新剂型主要基于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控释技术等手段,对农药进行改性处理,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纳米技术:通过将农药分子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形成农药纳米颗粒。

这些颗粒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吸附性,能够提高农药在植物表面的附着率,减少流失,从而提高利用率。

2. 微胶囊技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农药分子包裹在微型胶囊内,形成农药微胶囊制剂。

这种制剂能够控制农药的释放速度,延长药效期,减少施药次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控释技术:通过控释技术,将农药分子与控释材料相结合,形成具有缓慢释放特性的农药制剂。

这种制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释放农药,保持药效的稳定,减少施药次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实施计划步骤1. 技术研发:组织专业研发团队,对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控释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剂型。

2. 中试生产: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中试生产,验证新剂型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稳定性。

3. 工业化生产:在中试生产验证成功后,进行工业化生产,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4. 市场推广:组织市场推广团队,对新剂型农药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新剂型农药的认识和接受度。

5.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支持,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农业生产中各类作物病虫害防治,包括但不限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果树等。

五、创新要点1. 利用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控释技术等手段,对农药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利用率和环保性。

高电解质体系农药制剂配方的开发

高电解质体系农药制剂配方的开发

◆研究与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稿日期:2018-05-03作者简介:钟玲,女,博士,主要从事农药助剂和特种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

E -mail :lzhong2@高电解质体系农药制剂配方的开发钟玲,陆威(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研发中心,上海201203)摘要:针对高电解质农药配方体系,开发相应的助剂解决方案,提高制剂稳定性。

通过加入磷酸酯类增溶剂,提高助剂在高电解质配方体系中的溶解性,从而达到提高配方贮存稳定性的目的。

利用此方法成功开发了基于草铵膦的复配悬浮剂产品22%精喹·草铵膦悬浮剂和25%乙羧·草铵膦悬浮剂,所制悬浮剂热贮和冷贮稳定性合格。

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助剂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农药原药和剂型。

关键词:草铵膦;悬浮剂;增溶剂;磷酸酯;配方;开发中图分类号:TQ 450.6+7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671-5284.2018.05.002Development of High Electrolyte Pesticide FormulationZhong Ling,Lu Wei(Asia Pacific R&D,the Dow Chemical Company,Shanghai 201203,China)Abstract:To explore inert formulation additive package for high electrolyte pesticide formulation,phosphate esterhydrotrope was used to improve water solubility of nonionic and anionic additives in high electrolyte formulation system.Quizalofop-P-ethyl +glufosinate-ammonium 22%SC and fluoroglycofen-ethyl +glufosinate-ammonium 25%SC were developed with qualified thermal and low temperature stability by utilizing phosphate ester hydrotrope.The additive package was demonstrated to be compatible to different formulation additive system and active ingredients,and potentially broad formulation types.Key words:glufosinate-ammonium;SC;hydrotrope;phosphate ester;formula;development 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 )为广谱灭生性苗后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活性,它可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等,对一些多年生恶性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1-2]。

赢创德固赛在农药剂型 SC,OD,EW研发新进展剂型开发方案

赢创德固赛在农药剂型 SC,OD,EW研发新进展剂型开发方案

赢创德固赛在农药剂型SC,OD,EW 研发新进展SC,OD,EW formulation developmentEvonik Degussa, Shanghai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01020Page | 2solid formulation 固体制剂SG ,WP ,SP ,WDGliquid formulation 液体制剂SL ,ME ,EC ,EW ,SC ,CS农药剂型发展方向水性化粒状化多功能缓释省力精细化Formulation type and treand 制剂类型及发展方向Page | 3Ratio of formulation in china 国内剂型比例制剂类型及发展方向EC乳油26%WP可湿性粉剂10%SC 悬浮剂16%SL 水剂19%WDG水分散粒剂12%Others 其它12%EW水乳剂5%Page | 4Suspension concentration (水悬浮剂)SC TG is milled finely and suspended in the water with dispersing agent ,wetting agent, thickner ,adjuvant 是将固体原药磨细以后,悬浮于含有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增效剂的水中。

Advantages:No solvent 没有溶剂。

Can conta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i 高含量。

Easy to measure and mix 容易称量混合。

Compatible with aqueous concentrates 与水剂型制剂兼容。

Disadvantages:Difficult to produce successfully 研发难度大。

Can settle out in storage 贮存中沉淀。

Sensitive to freezing 不耐冻。

Sensitive to ai purity and polymorphic form 对原药杂质和晶体免感。

农药制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药制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药制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制剂是以化学农药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和混合配制而成,是农药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先进、高效、环保的农药制剂生产线,满足市场对农药制剂产品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分析1.农药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农药市场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

2.市场竞争激烈,对农药制剂质量和环保要求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法规的严格规定,市场对农药制剂产品的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农药制剂生产工艺成熟。

针对不同的农药成分,已经有成熟的制剂生产工艺,技术难度不高。

2.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借助现代化设备和工艺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市场前景看好,市场销售收入稳定。

农药制剂产品需求旺盛,销售收入稳定可靠。

2.生产成本可控,利润空间较大。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和加强能源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售价,增加利润空间。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1.采用环保工艺和原料。

选择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料,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合规法规要求。

严格遵守环保和安全法规,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六、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2.技术风险:生产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新工艺流程不稳定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可控的风险。

3.环境风险:不合规操作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被处罚的风险,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七、项目实施方案1.具备生产制剂所需的场地、资金和人力资源。

2.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加强环保意识,选用环保原料和工艺,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农药剂型的特点及新剂型的优势

农药剂型的特点及新剂型的优势

河南农业2016年第1期(上)NONG YAO YU ZHI BAO农药与植保喷雾,绝不能像粉剂一样直接喷洒。

可湿性粉剂克服了粉剂的漂移性,而且药效也比粉剂高。

相比乳油还可以制成高浓度制剂,只要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即可,不需要溶剂,节省了成乳油高左右。

:1.加工时不需要任何有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

2.加工和使用时无粉尘,对操作者安全。

3.分散度高,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悬浮剂具有可湿性粉剂和水乳剂的优点,被称为“划时代”的新剂型,它以价廉的水为分散介质,也不需要用量很大、要求严格的填充剂,是代表当前农药制剂技术发展方向的一类重要剂型,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农药制剂中有竞争力的新剂型。

(三)水分散粒剂:简称WG 水分散粒剂是一种加水后能迅速崩解并分散成悬浮液的粒状制剂。

剂型优势:1.崩解性、分散性、悬浮性好。

2.有效成分含量高达90%。

3.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流动性好、计量和使用方便。

4.贮运安全、包装费低。

避免了可湿性粉剂在使用时的粉尘对操作者和环境的污染、毒害等缺点。

水分散粒剂药效与乳油相当。

因此,水分散粒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的优点。

高质量浓度水分散粒剂是未来农药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传统剂型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农药活性成分的活性,并存在着对施药者有毒性、使用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对哺乳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等诸多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去开发新的替代剂型。

剂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农药的效果和应用。

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及省力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他们将更多地代替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

农药剂型的特点及新剂型的优势滴灌、渗灌,严禁大水漫灌,可以减低棚室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根据蔬菜生长的需求进行肥水管理,不盲目施肥水,保证蔬菜的产量。

在棚室内温度、湿度的调节上,要求实行放腰风,不放脚风,以防闪苗。

(五)合理用药床土消毒可选用恶霉灵(土菌消)、甲霜灵、代森锰锌等药剂,也可以用太阳能消毒。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
农药制剂加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物保护效果和农作物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农药制剂加工的工艺流程示范。

1. 原料准备:选择高质量的原料是制剂加工的第一步。

通常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

这些原料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制剂加工的要求。

2. 配方设计:根据农药制剂的种类和用途,确定合适的配方比例。

这一步需要考虑活性成分的浓度、辅料的添加量以及溶剂的选择等因素。

配方设计是农药制剂加工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混合加工:将经过配方设计的原料依次加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搅拌、分散等加工工艺。

通过搅拌均匀,使得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并且消除可能存在的团块和气泡。

4. 研磨分散:对于固体原料而言,需要进行研磨分散工艺。

通过研磨,可以将固体颗粒粉碎和分散,使得活性成分更容易溶解和释放。

5. 过滤除杂:将混合加工好的农药制剂通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颗粒,保证最终产品的纯净度。

6. 包装灌装:经过以上加工工艺的农药制剂,最后需要进行包装灌装。

这一步需要使用专业的包装设备,根据产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以上就是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的示范,这些步骤都十分重要,任何一步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质量不达标。

因此,在农药制剂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玉溪开发出全国首个生物农药微囊制剂

玉溪开发出全国首个生物农药微囊制剂

和社 会 效益 显著 。 鉴 定 委员 会 专家 一 致认 定 : 甲氰 菊 酯 原 粉 工 艺 技 “ 术 ” 目研 究 方法 科学 、 项 新颖 , 技术 路线 先 进可 行 , 艺 条 工
件 易于 控制 , 合成 收率 高 , 查新 检 索证 明该 工 艺技 术 未 经 见相 同 报道 , 品 甲氰 菊酯 原 药含 量达 9 % , 远高 于 国 产 8 远
维普资讯


农化 新 世 纪
研 发 动态
近 日, 博市 科 技 局受 山 东省 科技 厅 委 托 , 织 专 家 淄 绍 对 大成 农 药公 司完 成 的“ 甲氰 菊酯 原 粉工 艺技 术 ” “ 菌 、百 清 原 药 工艺 技 术 改造 ” “ 氯 杀 螨 醇生 产 新 工 艺研 究 开 、三 发 ” 项课题 进行 了省级科 技成 果鉴 定 。 定委 员会 由 山 三 鉴 东 大学 教授 、 士 生导 师冯 圣 玉担任 主 任委 员 , 博 山东省 农 药 研究 所 所 长李 德 军 和济 南 大学 化学 化 工 学 院 院长 、 博
破 了 除虫 菊 素 难 以大 规模 应 用 于 农 业 生 产 的技 术 “ 颈 ” 这 种 微囊 技 术 的聪 明之 处 在 于它 是半 透 瓶 。“ 性 的 , 囊 囊 芯 农 药纯 度 高 达 5 %以上 , 囊 接 触 微 0 微 天然 除 虫菊 素 是 国 际有 机 农业 和我 国绿 色 农 业 主推 的生 物农 药 , 长期 以来 , 但 除虫 菊 素 由于光 不 稳定 性 和水 解 问题 难 以在农 业 田间 常规施 用 ,因此很 少有 农用 制剂 产 品供应 市 场 。 玉 溪 山水 公 司在 国内首 家 研 究并 初 步 掌握 了除 虫菊 素 光 解 的 规律 , 在此 基础 上 , 功研 发 出除 虫菊 素微囊 化 技术 , 成 解决 了除 虫菊 素 的不稳定 性 , 制成 了 3 %除虫 菊 素微囊 悬浮 剂 。 云南 省科 技厅 2 0 0 6年 7月 1 2日组 织鉴 定委 员会 对 玉溪 山水 公 司 的 “ 天 然 除虫菊 素 微囊 化 产 品研 究 项 目” 行 了科技 成 果鉴 定 , 定 进 鉴

农药制剂研制与生产的工艺和标准

农药制剂研制与生产的工艺和标准

生产过程控制: 对生产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和调整, 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流程优化: 根据生产过程数 据进行分析和优 化,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无污染的原料 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质量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03
农药制剂的质量标准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测定方法:高效 液相色谱法、气
相色谱法等
测定条件:样品 处理、色谱条件、
检测条件等
测定结果:有效 成分含量、杂质
含量等
质量标准:有效 成分含量、杂质 含量、稳定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剂稳定性的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气相色谱法等
04
农药制剂的安全使用
使用农药制剂的注意事项
添加 标题
佩戴防护装备:使用农药制剂时,应 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避免直接接触农药制剂。
添加 标题
避免吸入:使用农药制剂时,应避免 吸入农药制剂,以免引起呼吸道刺激 或中毒。
添加 标题
妥善处理废弃物:使用农药制剂后, 应妥善处理废弃物,以免污染环境。
件下储存
储存期限:根据原料的保 质期和生产需求,合理安
排储存时间
生产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生产设备的选择: 根据农药制剂的 种类、生产规模 和生产工艺要求 选择合适的生产 设备。
生产设备的配置: 根据生产工艺流 程和生产设备的 性能特点,合理 配置生产设备, 确保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生产设备的维护 与保养:定期对 生产设备进行维 护和保养,确保 生产设备的正常 运行和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新产品的制剂开发
在当今农药企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面临着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压力。

企业要在同行业中保持竞争力并能够占有市场份额,就必须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并快速推向市场,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

那么,一个质量稳定,性价比合理,具有强烈竞争力的农药新产品是怎么开发出来的呢,以下就结合本人的认识浅谈一下,重点介绍制剂开发这一环节。

一、农药新产品有效成分及含量配比的确定
首先,项目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听听客户的想法,了解客户的需求,农户的需求,用药成本,用药习惯等等,参考生测实验报告或一些相关文献,拟策划农药新产品的有效成分及含量配比,并提出需要的剂型。

二、农药新产品制剂开发的可行性
根据策划的新产品,进行制剂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并非所有有效成分及含量配比都能开发出所需的剂型。

一个新产品能否开发成一定的剂型,从制剂的角度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原药的物理特性(例如形态、熔点、溶解度、挥发度)和化学特性(例如水解稳定性、热稳定性)。

如果原药易溶于水,在水中的稳定性好,可制成水溶液剂,当然如果原药在水中稳定性差但能通过加入适当经济的稳定剂也有可能制成水溶液剂,如果原药易溶于有机溶剂,可制成乳油,如果原药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小,则可制成固体制剂。

三、制剂的配方调试过程
进行制剂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后,就开始进行产品配方的开发,主要按固体制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等来分别介绍制剂的配方调试过程。

一般来说,固体制剂的调试工艺是将原药、载体或填料、分散剂、润湿剂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量,预混合,粉碎,再混合至均匀,测试其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润湿性、悬浮率、细度、水分、PH值、流动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润湿性和悬浮率,要求5g样品从倒入水面到全部润湿入水中所需的润湿时间≤120秒,在30℃的342mg/L标准硬水中稀释250倍放置30分钟悬浮率≥70%。

乳油的调试工艺是将原药溶解于一定的有机溶剂体系中,再按一定比例加入乳化剂(例如500#,700#等)等其他助剂,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单相透明的液体,测试其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乳化分散性、乳化稳定性,要求在30℃的342mg/L标准硬水中稀释200倍放置60
分钟,乳液上层没有浮油,下层没有沉淀。

水乳剂的调试工艺是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在一起制成油相,将水、抗冻剂等也按比例加在一起制成水相。

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或油相加入水相制成分散良好的水乳剂,测试其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PH值,水稀释性等。

水稀释性可参照乳油的测试标准及方法。

微乳剂的调试工艺和乳油差不多一样,不同点是将水代替一些有机溶剂,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乳液稳定性、PH值等,乳液稳定性要求在30℃的342mg/L标准硬水中稀释200倍放置30分钟保持透明状态,无油状物悬浮或固体物沉淀。

按照以上方法调试出来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的固体或液体制剂后,一个新产品的制剂开发是不是就完成了呢?不是的。

我们知道,农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要经过一段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的制剂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通常要求两年)保证质量稳定,有效成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那么,我们怎么样在短时间内来判定制剂产品两年的有效期内质量是否保持稳定,有效成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呢?这就需要通过进行热贮稳定性加速贮存实验来考查。

热贮稳定性加速贮存实验是将制剂产品放置于54±2℃的烘箱中贮存14天,在此温度下贮存14天,制剂产品将发生非常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而且这种反应较常温下来讲是非常剧烈的。

固体制剂由于原辅料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可能会结块,由于原辅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可能会涨气,还有可能会导致有效成份的分解。

液体制剂由于溶剂和有效成份之间,乳化剂和有效成份之间,复配制剂还可能有效成份相互之间发生着化学反应(这可能就是有些复配制剂开发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成份也可能会分解。

还有,农药产品要在北方低温下使用,液体制剂还要求进行冷贮稳定性实验,将样品放置于-5℃冰箱里贮存7天。

经过热贮稳定性加速贮存实验和冷贮稳定性实验后的制剂样品,要求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合格,固体制剂不结块,不涨气,液体制剂没有固体物质析出、分层或者外观变得不透亮。

至此,我们认为制剂样品两年的有效期内质量是稳定的。

最后,生产中心质检组测试样品的分解率,要求分解率小于或等于5%,分解率的计算方法为
冷贮样品含量—热贮样品含量
分解率(%)= ×100≤5%
冷贮样品含量
换句话说经过热贮稳定性加速贮存实验和冷贮稳定性实验的制剂产品分解率小于或等于5%,我们就认为该制剂产品在2年的有效期内有效成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分解率大于5%,我们就需要再对制剂样品配方进行调整,例如加入稳定剂,更换载体、填料或温和的有机溶剂,乳化剂等,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调试,直至分解率合格。

通过了分解率的测试后,一个新产品的制剂开发基本上就完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