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须是典型而有代表意义的,其次,为了便于比 较,必须在相同条件下研究某一问题的独特性。 (2)、测点设定。无论是间、套作与单作进行 比较,还是间套作中不同作物间比较,以及带 状间套作中同一作物不同行间或株间的对比, 都要按科学的要求选择观测点,测定要力求代 表性,各测点的距离不宜太大,既能客观反映 所测农田小气候特点,又不受周围环境所影响, 特别要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测点的数目要根 据观测的要求,人力和仪器设备等情况来确定。
3、风速测定。风速测定使用的仪器为热球式 电热风速计。
原理:热球式电热风速计由热球式测头和测
量仪表两部分组成。测杆的顶部有一直径约 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加热玻璃球,用 的镍铬弹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 冷端连接在支柱上,直接暴露在气流中,当一 定大小的电流通过加热线圈后,玻璃球的温度 升高,升高的程度和气流的速度有关,流速小 时升高的程度大,反之升高的程度小。升高程 度的大小通过热电偶产生的热点热在电表上指 示出来,再通过查校正曲线,就可读出当时被 测的风速。
(二)复合群体内光照、温度、水分ຫໍສະໝຸດ Baidu风 速的测定;
(三)分析单作与间套作的群体效益。
根据间套作群体的互补与竞争效益及增产原理、 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设计高效种植模式.
1.光照强度的测定. 光照强度的测定所用仪器 是各种类型的照度计。
原理:照度计通常是用各种半导体元件的物理 光电现象制成的测量仪器,用于测定单位面积 上物体所截获的光通量---光照强度、又称照度, 其单位是LX(勒克斯)。仪器由受光元件和电流 表组成,当受光元件硒光电池受光后,产生一 定电流并通过电流表,直接反映出照度值。
在观测过程中,各处理、各项目、各高度 的观测时间都要统一到一个平均时间上。
(3)、测定仪器安置。各测点的仪器安置, 应根据仪器要点,参照气象仪器安置的一 般要求,高的仪器防在低的仪器北面,并 按观测程序安排,仪器间应相互不影响通 风和受光。由于间套作条件下,不同行间 的小气候也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仪器管宜 排测在同一行间,安置仪器及观测过程中 尽可能保持行间原来自然状态。
2、温湿度测定:温湿度观测常用的仪器有观 测空气温湿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机动通用干 湿表,遥测通风干湿表,自动温度计,观测土 壤温度的直管和曲管地温表,遥测土壤温度表, 测定植物温度的有半导体温度计等等。一般常 用烘箱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本次重点介绍遥 测通风干湿表测定温度、湿度的方法。其它参 考农业气象学和土壤学实习指导。
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 教学
五、实验条件
照度计、热球式电风速仪、遥测通风 干湿表、半导体温度计、地温表、烘箱、 取土钻、天平、铝盒、钢卷尺、皮卷尺、 测杆、支架、木箱、细绳、记录纸等,并 事先选好被测的田块。
1. 观测地段的选择和测点设置 (1)、观测地段的选择。要注意两点,首先必
(4)然后再拨动“校正开关”置于“零位” 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 细调”旋钮,使电表指针回到零点位置上。
(5)经以上步骤后,轻轻拉动螺塞,测杆 探头露出,即可进行观测。测定时,使测 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 的大小。因风是阵性的,指针左右摆动, 所以定出所需测定的时间内读数次数(一 般在1--2分钟内读十个数),再取平均数, 最后根据所得的平均数查仪器所附的校正 曲线,得出被测风速。
耕作学实验
1、通过对复合群体及农田小环境的测定, 进一步了解间套作增产的机理;
2、学习测定复合群体农田小气候的方法;
3.设计高效种植模式。
(一) 间套作复合群体的测定。选择群体 生长高产期或近收获期,在田间测定间套 作与单作的生长发育与作物间的相互关系。 测定项目包括:群体密度、带距 株行距、 间距、植株高度差、宽度、叶片与根系交 叉状况、发育进程、LAI、地上部分生物量 等。
2.观测:
(1)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 如有偏移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 使指针回到零点的位置。
(2)校正开关”置于“零点”的位置,慢 慢调整“粗调”及“细调”两个旋钮,使 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3)将测杆插在插座上,上端的螺塞压紧 使探头密封,“校正开关”旋至“满度” 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 表针指在满刻度的位置上。
测点高度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待测气候
要素特点和研究目的来确定,通常农田温 度和湿度观测取20CM,2/3株高和150CM 三个高度。20CM处代表贴地情况,2/3株 高处作为作物主要器官所在部位,也是叶 面指数最大的部位,150CM处目的是便于 与大气候观测资料比较。高杆作物观测高 度和层次应适当增加。
原理:遥测通风干湿表由三部分组成,感 应部分是二支铜电阻温度表。分别作为干球和 湿球。直流电动机带动通风器以进行通风。此 外还有水盒插座,指示箱上有湿度开关和通风 开关,测湿度的原理同于湿球温度表原理一样。 观测时,首先测出干、湿球温度值,然后查表 求得湿度。如调节测试旋钮后,也可以测定相 对湿度,其湿度比查表偏低。
一般依据观测目的和作物生长阶段而定,
为观测间套作复合群体间的小气候变化, 必须在不同作物的共存期进行观测,具体 观测的时期可结合作物生育期选择典型大 气候(如晴天、阴天等)来确定。
如要了解间套作条件下小气候的变化或某 要素的变化特征,可在作物生育的关键时 期选择典型天气,每间隔一小时或两小时 进行全日连续观察,但为了能在短暂的观 测时间内得出小气候的特征,也可采用定 时观测,(2、8、14、20小时四次观测值 平均作为日平均值)。以便于和气象台站 观测进行比较。
光照强度观测层次要密些,可等距离分
若干层次,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往返一 次。无论分几层测定,株顶高度一定要测, 以便取得自然光照,计算透光率。
风速测定可每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点,在农 田中一般测定20CM、150CM或20CM。但 应着重观测2/3株高处的风速,因为此处风 速与叶面积蒸腾关系密切。土壤温度观测 一般取0.、5、10、15、20CM5个深度,农 田水温可取水面和水泥交界面2个部位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