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开展社会化教育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幼儿开展社会化教育的思考
文章来源:临沧团市委点击数:757 更新时间:2005-12-30 【颜色:】
幼儿是未成年人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理机能迅速完善和快速成长的时期,是心理活动基本萌芽和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个人生活经验开始积累和初步运用的时期,对其开展好健康、合理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社会化教育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让幼儿初步掌握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以获得参加社会生活的资格,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幼儿社会化工作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开展幼儿社会化教育的意义及目标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儿童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空间日益扩大,所面临的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面临的社会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化,这一切都对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社会、学校、家庭面对这种变化的教育策略相对跟不上,家长对幼儿过分宠爱,使得幼儿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往,导致幼儿应付社会生活的总体能力发展滞后。幼儿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幼儿社会化教育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幼儿逐步了解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长幼关系等),获得社会经验,逐步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一句话,就是让幼儿学会做社会的人,学会做社会的积极分子的良好品质。其目标是让幼儿初步掌握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以获得参加社
会生活的资格。
二、幼儿社会化教育的内容
幼儿期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幼儿社会化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使幼儿能成为社会的成员,要使幼儿获得生活常识和自理生活的能力,训练他们学会使用日常生活用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己吃饭、洗脸、洗手、穿脱衣服、折叠被子、整理玩具和图书等,既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责任感,又要养成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从小不注意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以后他就会事事依赖成人;离开了别人的照顾自己就不能独立生活,今后将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二)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最初与别人进行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幼儿要与他们交往,就需要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事。幼儿对自己已形成某种看法,知道自己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是漂亮的还是难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在生活中经常取得成功,并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幼儿,往往会对自己产生满意感和自信心。相反,在活动中常遭到失败,又一直受到周围人的否定,则容易形成一种自卑感。产生扭曲的自我形象,将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他与周围人们的正常交往。要注意幼儿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积极主动关心幼儿,为他们提供探索周围环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机会,创造各种条件使幼儿在活动中取得成功,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当幼儿能成功地与别人及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就能得到正确的发展。
(三)完善幼儿行为规范和社会品德行为
要使幼儿学习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行为。主要的内容如爱父母、爱集体、爱劳动、爱祖国以及与人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幼儿考虑问题还受到“自我中心”的特点所支配,分不清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非道德的,他们往往是根据行为的结果和成人提出的标准来判断道德的是非,他们把父母或老师的话绝对化,认识肤浅,受生活经验和直接感知的表象所制约。幼儿遵守规范时是在老师的说教中形成的,他们的同情心是看到“同伴摔倒了,很疼,所以我去帮助他”,“看到他干得很累就去帮忙。”即非常具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会行为范围逐步扩大。在我们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和社会品德行为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逐步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的交往包括与成人的交往以及同伴间的交往两个方面。幼儿与成人交往,包括与父母亲、亲戚、邻里长辈以及与老师的交往,幼儿的一切发展离不开成人的培养与教育,只有通过与成人的交往,幼儿才能学习社会生活经验和一切科学文化知识,成人是幼儿与周围世界联系的中间人。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及其他养育者建立了最初的人际关系,如果父母亲能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就会对周围世界充满安全感与信任感。幼儿的发展与家长的交往程度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一类幼儿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有独立性、自信,爱探索、喜欢交往,自我肯定;第二类幼儿有中等程度的能力,有自信,相对第一类幼儿来说,有不安全因素,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而第三种幼儿是最不成熟的,有高度的依赖性,遇到新奇的事物或紧张的事情退缩,家长应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往方式,即要尊重和热爱孩子,又要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让他们懂得谦让和尊重长辈。当幼儿入园后,教师对幼儿的关心、热爱和教育,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另一个方面则是同伴之间的交往,这一交往方式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幼儿的行为除了从成人那儿模仿、学习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从同伴中学来的。进入同伴世界可以使幼儿获得许多社会交往的本领,学习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习与人平等友好相处,养成合群、谦让、互助、共享等品质,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的前提。”同伴交往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这是幼儿与成人交往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要使幼儿乐于和善于与同龄、不同龄的小朋友交往。
三、幼儿社会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新《纲要》中总则的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
(一)立足幼儿园,重视幼儿社会化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利用幼儿入园、餐饮、盥洗、上课、睡眠、离园等活动加强教育。如:晨间接待,教师主动与幼儿打招呼,有利于激发幼儿热情、好客的情感。游戏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有效的社会化环境,感染幼儿的社会化情感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社会化环境主要是指为幼儿提供环有利于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丰富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了解社会、熟悉社会、模仿社会活动,以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1)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提供开放、自由探索、交往的环境。为了贯彻规程中提出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