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穿越河道过程控制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管道穿越河道施工安全预案

管道穿越河道施工安全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管道穿越河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管道穿越河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管道穿越河道施工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监督和指导施工安全工作。

2.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为施工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3. 施工单位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4.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安全措施1. 施工前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河道、地质、水文等情况。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 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1)确保施工现场警示标志、安全通道、防护设施等符合规定。

(2)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对施工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加强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5)加强施工现场消防管理,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3. 施工结束后安全措施(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残留物品。

(2)对河道进行监测,确保施工不影响河道生态环境。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急预案1. 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联系医院救治伤员。

(3)做好伤员转移、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2)及时拨打消防电话,请求消防支援。

(3)确保火灾现场人员安全撤离。

3.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联系医院救治伤员。

(3)做好伤员转移、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某污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某污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某污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综合说明某污水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是某区某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为东西向穿越,敷设的为两条平行排布的Φ500钢管。

本工程采用定向钻穿越施工是由于施工工艺相对其它方法有极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点:施工工期短,工程质量好,不影响地面交通及周边居民生活。

另外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还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穿越工程,我公司积极的组织人员进行了工程现场踏勘、测量,认真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包括钻导向孔、扩孔、穿越管道回拖就位等工序的具体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我们拟采用美国Ditch Witch JT7020(回拖力为31 吨)水平定向钻机来完成本次工程。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某区某南侧泗塘河道两侧。

场地在两个桥梁中间(见平面图)桥梁地下基础已完成,现在正在建造上部结构。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两个桥梁桩基础间距为4 米,新敷设的管道从这个4 米的空隙中穿过。

根据本工程场地情况我们拟将钻机场地定在河道东侧作为钻机入钻土工作井,河道西侧为出土工作井,设计穿越长度为300 米。

东侧入钻井场地现在正在桥梁施工,地面不平整。

西侧出钻井在新修建的公路边上,地形平坦。

二)主要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工程量统计表施工进度:1、施工前人员、设备进场;施工现场规划等需1 天工期。

2、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将两条管道敷设好需20 天工期。

本穿越工程施工期需21 天。

(详见附表一)第一节施工方案一)施工设计某污水管道穿越河流工程,设计为倒虹管,根据测量河流最深点为 3.9 米,河水面到路面约有4.5 米高差。

所以新敷设管道管顶必须保证在河底2 米以下(钻道最深点距路面10.4 米以下)。

入钻井管底标高为-5.0 米,出钻井管底标高为-3.30 米(此深度是以入钻点路面高程为±0 而计算的),穿越长度为300 米。

过河管道专项施工方案

过河管道专项施工方案

XX新区污水截流管网工程穿越河道段管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XX有限公司年月日穿越河道段管线专项施工方案一、导流围堰施工1、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过河段河面较宽,约70米,水流较缓,水深较深,约1.2米,河床覆盖层由淤泥及砂砾组成,覆盖层透水性较强。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距河岸地表以下5.6-5.8米为强风化砂岩岩层,过河段管道埋深6.7-6.9米,挖石方深度约1.1米。

2、围堰设计原则及标准(1)围堰形式选择原则:围堰要求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抗渗及抗冲要求;结构要求简单,施工方便,宜于拆除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开挖料碴,同时能满足工期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及实地情况拟采用土石围堰作临时挡水建筑物。

(2)围堰横断面如图(3)围堰结构设计根据本地区历年汛期水位情况,由于施工时段正值雨季,故一、二期围堰堰顶设计高程与坝顶齐平,顶部宽6米,迎水面坡比为1:1,开挖面坡比为1:1,迎水面采用土工袋装砂护坡。

迎水面铺设复合土工布防渗膜,堰内四周设排水明沟,沟深1米,宽度为1米,采用1:1边坡,围堰四角设置集水井,集水井直径3米,深度低于设计管道管底高程1.5-2米,渗流的地下水拟采用4台25千瓦泥浆泵排出至河道。

(4)围堰的填筑围堰的占地范围(估测,以实际为准):堰内构筑物尺寸为顺河方向(东西方向)24.1m;堰体高度按4m计算(施工时以实际为准),放坡按1:1计算,堰顶宽6m,则堰底宽14m,双侧宽28m;堰内沿围堰四周设排水明沟,尺寸为底宽1m,放坡1:1,则顶宽3m,双侧为6m;石笼边缘外侧与排水沟之间预留0.95m工作面,双侧1.9m;围堰东西方向长度=24.1+28+6+1.9=60m围堰平面布置图顺管线方向(南北方向)河面约宽70米,围堰分两次施工,为防止已完管道进水,两次填筑围堰应过界搭接,围堰南北方向宽度暂定为40m。

围堰分两段填筑,先从北岸填筑,填至河道中心,待本段施工完毕后进行南岸围堰填筑,同时北岸围堰拆除引流。

污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污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某污水管道穿越河道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综合说明某污水管道穿越河流工程是某区某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为东西向穿越,敷设的为两条平行排布的Φ500钢管。

本工程采用定向钻穿越施工是由于施工工艺相对其它方法有极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点:施工工期短,工程质量好,不影响地面交通及周边居民生活。

另外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还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穿越工程,我公司积极的组织人员进行了工程现场踏勘、测量,认真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包括钻导向孔、扩孔、穿越管道回拖就位等工序的具体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我们拟采用美国Ditch Witch JT7020(回拖力为 31 吨)水平定向钻机来完成本次工程。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某区某南侧泗塘河道两侧。

场地在两个桥梁中间(见平面图)桥梁地下基础已完成,现在正在建造上部结构。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两个桥梁桩基础间距为4 米,新敷设的管道从这个4 米的空隙中穿过。

根据本工程场地情况我们拟将钻机场地定在河道东侧作为钻机入钻土工作井,河道西侧为出土工作井,设计穿越长度为300 米。

东侧入钻井场地现在正在桥梁施工,地面不平整。

西侧出钻井在新修建的公路边上,地形平坦。

二)主要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工程量统计表施工进度:1、施工前人员、设备进场;施工现场规划等需1 天工期。

2、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将两条管道敷设好需20 天工期。

本穿越工程施工期需21 天。

(详见附表一)第一节施工方案一)施工设计某污水管道穿越河流工程,设计为倒虹管,根据测量河流最深点为米,河水面到路面约有米高差。

所以新敷设管道管顶必须保证在河底2 米以下(钻道最深点距路面米以下)。

入钻井管底标高为米,出钻井管底标高为米(此深度是以入钻点路面高程为±0 而计算的),穿越长度为300 米。

二)每段工程穿越的施工工序:三)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依据施工图纸,确定穿越入土点位置,并打桩做好标记。

穿河管道施工方案

穿河管道施工方案

穿河管道施工方案1. 引言穿河管道施工方案是在河道底部或河床下方进行道路、管道等设施穿越河道时的一种常见施工方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穿河管道施工的步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步骤2.1 前期准备在进行穿河管道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施工位置,并进行现场勘测和方案设计;•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制定施工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2.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下面的准备工作:•清理河床底部,确保施工区域干燥清洁;•搭建施工场地,设置施工标志和警示标识;•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2.3 施工工艺本节将介绍穿河管道的常见施工工艺: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河床的开挖,确保管道可以顺利穿越;2.接下来,安装临时支撑结构,以保证施工安全,并防止河床坍塌;3.进行管道的焊接、连接等工艺过程;4.完成管道施工后,进行试压和检漏,确保施工质量;5.最后,进行河床的恢复和整治,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4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防止事故发生;•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 施工效果与质量控制3.1 施工效果通过穿河管道施工,可以将道路、管道等设施穿越河道,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2 质量控制在穿河管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质量控制方面:•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检查;•管道的焊接和连接质量控制;•试压和检漏的操作规范执行。

4. 施工后维护与管理4.1 维护工作穿河管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维护工作:•定期巡查和清理管道,确保通畅;•检查管道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4.2 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管道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穿河管道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持续改进施工工艺和质量。

5.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穿河管道施工方案的步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的施工和良好的质量控制,可以实现道路、管道等设施的穿越河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市政雨水管道进河道接驳方案施工

市政雨水管道进河道接驳方案施工

市政雨水管道进河道接驳方案施工
市政雨水管道进河道接驳方案施工是指将市政雨水管道与河道相连,将市区内的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河道中。

以下是市政雨水管道进河道接驳方案的施工步骤:
1. 方案设计:根据市政规划和河道情况,设计出管道的走向、起点、终点以及管道的直径、材质等参数。

2. 地面准备:在施工区域内清理杂物、打草除根等,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3. 挖掘沟槽: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挖掘出雨水管道的沟槽,宽度和深度根据管道的直径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4. 安装管道:将预制好的管道一节一节地安装到挖掘好的沟槽内,确保管道的连接紧密,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

5. 测试和漏水处理:安装完管道后,对接口进行测试,检验管道是否漏水,如有漏水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6. 河道挖掘:在河道中开挖出与市政管道相接的沟槽,确保管道可以直接接入河道中。

7. 管道安装:将市政管道延伸至河道挖掘的沟槽内,确保接头连接紧密。

8. 沟槽填埋与复原:对挖掘沟槽和河道进行填埋,复原地面环
境。

9. 排水测试:对整个管道系统进行排水测试,确保雨水能够顺利从市政管道进入河道。

10. 完善配套设施:在接驳口处建设相应的截污井、调节池等配套设施,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雨水流向。

11. 文明施工:施工期间要注意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

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当地规定,还可以加入其他的施工步骤和措施。

施工完成后,市政雨水管道便可以与河道相连,实现雨水的直接排放。

穿越河道顶管施工方案

穿越河道顶管施工方案

穿越河道顶管施工方案XXX工程穿越河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穿越河道顶管工程,工程起点位于A处,终点位于B处,全长X米。

主要包括管道铺设、围堰施工、河堤拆除及恢复等工作。

二、地形地貌及气候本工程所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施工期间需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雨、防洪措施。

三、现状河道附图施工前需对河道进行详细测量并制作现状河道附图,以便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方案一、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应按照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进行,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应包括测量放线、围堰施工、污水沉淀处理、便道施工、管道顶进、围堰拆除、河堤拆除及恢复等环节,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一、)测量放线施工前需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确保管道铺设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围堰的施工方法围堰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围堰的牢固和稳定,避免对河道环境造成污染。

三)污水沉淀的处理措施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需进行沉淀处理,确保污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便道施工施工期间需要便于人员和设备进出,需建设便道,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五)管道顶进管道顶进是本工程的重点工作,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

六)围堰的拆除围堰拆除应采用安全、高效的方法,确保拆除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七)河堤的拆除河堤拆除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拆除过程中不对河道环境造成影响。

八)河堤的恢复施工施工完成后需对河堤进行恢复施工,确保河道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三、质量保证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施工期间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思想保障措施施工期间需加强思想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职责,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为了满足地铁站点的建设需要而进行的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的迁改工程。

穿越河道顶管施工方案

穿越河道顶管施工方案
XXX工程
穿







施工方案Fra bibliotekXX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管道穿越河道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 XXXX,因地铁站点的实施需主要迁改并还建武青北路及培风东路D600、d1000污水管道DN1200、D1600雨水管道。将对地铁实施有影响的既有管线进行迁改。因地铁站点污雨水管线迁改的实施需穿越河道污水顶管穿越河道段共计D1200mmm污水管道长16米(WA1~WA2,WA6~WA8)采用围堰施工,雨水顶管有2处(Ye1~Ye2管径d1200mm,Y6~Y7管径1600mm)的出水口位于河道内,在施工雨水出水口时均采用半幅围堰施工,围堰采用麻袋装土,污水管道围堰长度96米。雨水Ye1~Ye2管径d1200mm围堰长度为:18m,Y6~Y7管径1600mm围堰长度为17m.围堰上口宽1.5米,高3米。土袋尺寸:0.75X0.5X0.5cm。预留2根Φ1000导流管道。导流管道共计139m.
4、围堰土袋排放
土袋要均匀整齐的叠好,放置平稳,分层错峰叠放,避免通缝,上下两层踩实,确保不会漏水,每袋装土量为土袋容量的1/2-2/3,袋口绑扎牢固,(详见附图)。
5、在围堰内外侧采取抽水及全新麻袋填筑,同时保证河水一侧贯通,不至于河水漫过围堰,在河道两侧各预埋1根的d1000的波纹管道,在围堰内开挖2个集水坑,用Φ100mm的污水泵进行排水,便于抽干河水。在进行河道段顶管施工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地下水位上涨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全部工程施工按照“全面同时开工,从污雨水管道工程的敷设重点领先,污雨水水管道顶进工程等紧跟的原则,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实施工序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科学管理均衡施工,为按期投入生产创造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管穿越东风渠的过程控制施工方案
现因排水管线需穿越东风渠,为确保东风渠及施工的安全特制订本《过程控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本)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施工断面图
施工中为确保东风渠及施工的安全,重点因控制管线顶部到东风渠渠底的安全距离(H ) 3、管顶到东风渠渠底安全距离(H )的确定
依据俄国普氏理论《卸荷拱理论》计算,普氏认为洞室开挖后在上覆土体中可以形成自然平衡拱,或称卸荷压力拱。

如下图所示
洞室的卸荷压力拱为弧线CED , 卸荷拱的高度h1取决于洞室的 跨度和土体的性状,由下式确定:
式中:h 1—卸荷拱高度(m ); b —洞室半径(m ); h —洞室高度(m )
排水管道
40000
东风渠
H 1[(45)]
2b htg h f
φ
+︒-=
h 1
E
D
C
H /2
H /2h a
—土体的内摩擦角(°) —土体的坚固系数
本工程中 取0.8; 取30°;h (因管道外径为1.2m )0.6m ;b=0.6(因管道外径为1.2m )
带入公式得, (m ) 又依据《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本)中1.0.8规定,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3m ,
或不小于1.5倍的管道外径。

H (3m )>2h1(2×1. 29=2.58m )此次穿越可以安全通过。

因此取管顶到东风渠渠底安全距离(H )取3m 。

4、卸荷拱的承载力计算
按普氏理论,卸荷拱除承担自重外,还可以承担外部荷载,卸荷拱的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x —卸荷拱的承载力 (KN/m 2); Ru —土的极限抗压强度 (KN/m 2); Qx —半个卸荷拱的自重 (KN/m ); Lx —卸荷拱的平均跨度 (m ); r —土容重 (KN/m 3) 其中
4.1土的极限抗压强度Ru 按下式计算
Ru=173.2 (KN/m 2) 4.2卸荷拱的平均跨度Lx
=5.7m
4.3半个卸荷拱的自重 Qx
φf f φ130[(45)][0.60.6(45)
22 1.290.8
b htg tg h f φ︒
+︒-+⨯︒-===1x=[Ru tg(45-)()2]/2
P H h Qx Lx
φ
⨯︒⨯--Ru 300tg φ
=⨯1Qx Lx 2[(45)]223
H h b htg φγ
γ=⨯⨯-+︒-⨯
Lx 2[()(45)]
22
H h h tg φ=++⨯︒-
=145 (KN/m2)
5.结论
依据规范要求留够安全距离,此次穿越能够安全运行。

****市政工程公司
2010年2月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