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_1983_2009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

徐昕田璐

(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2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

摘要:暴力抗法是国家与社会的短兵相接。本文基于465起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案例,以司法能力为线索,从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视角进行分析。暴力抗法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能力的不足,体现在司法领域即司法能力的不足。治理暴力抗法的主要思路为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应从惩罚与激励两个方向入手,努力提升司法的强制能力、救济能力及合法性能力。

关键词:暴力抗法;法院执行;司法能力;法律与暴力;国家与社会

一、导论

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迈向法治的道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此进程中,中国的法律执行普遍遭遇暴力抗法,且随着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这一现象远未见衰落。城管、1警察、2交管、3工商4等部门的执法活动不同程度地遭遇了民众的暴力抵抗,甚至政府、党委机构也受到围攻和冲击,国家工作人员遭辱骂、殴打、非法拘禁的事件时有发生。5法

*收稿日期:2010-11-1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09年度“中国深度研究”跨学科学术工作坊项目“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项目编号:XSGZF09003)。

作者简介:徐昕(1970-),男,江西丰城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田璐(1982-),女,四川都江堰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本文写作始于2006年,论文的思路和框架由徐昕提供,2007年田璐以“民事执行中的暴力抗法”为题完成硕士论文,因未实现预期目标,故两人进行合作研究,断断续续的研究使得关注时限从2005年扩展到2009年。附录的案例主要由田璐和张永进收集,徐昕曾就该主题在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香港大学法学院等大学发表演讲,於兴中、傅华伶、陈弘毅教授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加州大学鄂宛分校社会学系苏阳教授亦提供了修改建议,特此致谢。

1城管部门遭遇暴力抗法事件的网络曝光率最高。如2002年上半年,杭州仅城管行政执法局就遭遇暴力抗法事件144起,1999年深圳发生56起,2000年73起,2001年128起。丁曼丽:“暴力抗法为何还在发生?”,《市场报》2002年10月9日。

2公安部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因公伤亡民警3382人,其中牺牲170人,负伤3212人。平均每天有9名民警遭遇暴力袭击受伤。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阻碍牺牲23人、负伤1803人,分别占牺牲、负伤人数的13.5%和56.1%。王蔷:“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170名民警因公牺牲”,《北京晚报》2005年8月26日。又如徐伟:“2008再回访——权威专家‘重绘’2008袭警案心理图像”,《法制日报》2009年1月13日。

3例如,“的姐暴力抗法,殴打两交警15分钟扇40耳光”,《新文化报》2006年4月26日。该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据南京市交通部门统计,近年来暴力抗法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2002年南京市交通系统共发生各类暴力抗法事件22起,2003年29起,到了2004年则增加到48起,比上年增长65.5%。吴胜华、宋晓华:“暴力抗法事件频发亟待关注”,《新华日报》2005年4月5日。

4 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开始后的两个半月中,各地都不同程度遭遇暴力抗法。据全国12个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完全统计,打假中发生暴力抗法案件78起,其中湖南、河南两省发生43件,受伤13人。吕贤如:“‘十五’

关注:打假举国在呼唤”,《光明日报》2001年4月13日。又如,“八千假冒恤遭哄抢,浙江台州发生暴力抗法事件”,《钱江晚报》2000年5月28日;“吉林四平逾100名传销者围攻执法人员”,《新京报》2007年6月21日;黄清安:“长沙工商遭遇严重暴力抗法,8人被店主泼硫酸烧伤”,/public/detail.php?id=117564。本文引用的网络资源,皆于2009年9月9日访问。

5 最近一起全国瞩目的事件是2008年6月28日贵州瓮安发生的打砸烧事件,见“贵州瓮安县政府和县委大楼6.28事件中遭围攻”,《贵州日报》,2008年6月30日;又如“桂林400余导游围攻政府官方疏导无效动用警察劝返”,/mainland/200707/0731_17_171518.shtml;“重庆长寿晏家上万群众围攻政府,掀翻警车,砸掉政

院也无例外地遭遇暴力抗法的尴尬,在强制执行环节尤其突出。6

暴力抗法是民众对法律尊严与国家权威大胆而蓄意的挑战,是国家与社会的短兵相接。作为终局的救济途径和正义的最后防线,法院本应拥有充分的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在一切国家机关中最不应当成为暴力抗法的对象。因此,相比其他执法活动所遭遇的暴力抵抗,中国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更突出地反映了法治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必要深入追问:法院遭遇的暴力抗法何以发生?在何种范围、何种程度存在?社会转型时期法院的司法权威为何受到暴力挑战?民众为何以暴力对抗法院、法律和国家?民众的暴力抵抗是否在特定的情形下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法院和国家当如何应对?进而,这种暴力形式的对抗甚至挑战显示了何种深层的“意义”?

暴力抗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主要体现为新闻报道。有限的研究成果基本定位于调研报告,只进行了简单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少数文章从妨害诉讼的规制角度出发讨论了强制措施、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妨碍公务罪的适用及制度完善,7有关“执行难”的文献部分地涉及这一现象8。总体而言,这一主题尚未出现有学术价值的理论研究。

本文将从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切入暴力抗法乃至法律与暴力、国家与社会的一般主题,利用社会新闻作为经验材料,结合实证调查,运用并改进“小叙事大视野”的“问题中心”的法学研究范式,9在描述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概括了转型中国社会冲突的一项重要特征——暴力抗法的普遍化,进而以司法能力为线索,从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视角进行理论建构,力图透过这一现象观察转型中国的司法状况和社会现实,并对法律与暴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度解释。

二、理论框架

(一)概念界定

暴力抗法,指个人或群体以暴力手段对抗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活动的行为。暴力可能涵盖范围广阔的行为,“暴力抗法”中的暴力可简单地概括为物理强制/强力/武力,既包括实际实施强力,也包括以强力相威胁;既包括辱骂等语言暴力,也包括推搡、殴打、限制人身自由、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腐蚀性物品伤害、杀害等行动暴力;既包括针对人身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包括针对财产的破坏行为;既包括针对他人的攻击性暴力,也包括针对行为人自身的自损性暴力。“暴力抗法”中的“法”主要指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执法行为,暴力抵抗一般不直接指向抽象的国家立法和政策,尽管有时也涉及对立法和政策的抗争。“暴力抗法”本身蕴含了抗争者认为执法行为应满足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诉求。

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指法院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个人或案外人等采取暴力或暴力威胁等手段,公然对抗执行案件的司法人员及协助人员,妨害法院执行工作

府招牌”, /ch/archiver/?tid-9791.html。

6这也是本文仅讨论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的主要原因。

7王宝鸣:“执行中暴力抗法行为的分析与预防”,《人民司法》1999年第3期;柴立军、邬耀广、许东劲:“广州法院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法治论坛》第10辑;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自我攻击型暴力抗法现象调查分析”,/news/html/2003/07/20030728143101-1.htm; 刘皓:“暴力抗拒执行的情况分析”,

/lw/lw_view.asp?no=3897;刘春雷:“暴力抗法之对策”,/005.asp;吴炳红、汤四安:“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成因与对策”,

/InfoPub/InfoView.aspx?ID=459;钱扬胜:“浅析暴力抗法”,镇海法院网;“浅析我市(广东江门市)暴力抗拒法院审判执行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 /dispArticle.Asp?ID=826;徐敏、任忠臣:“对暴力抗法成因的博弈分析及数理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5月(下)。

8关于执行难的文献浩如烟海,如景汉朝、卢子娟:“‘执行难’及其对策 ”,《法学研究》2000年9月;董林华:“‘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月;关赟:“‘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山东审判》2001年8月;郑刚:“‘执行难’的表现及对策”,《法学杂志》2000年3月;余贵忠、杨琴:“论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等,此外通过CNKI检索硕博学位论文中有341篇关注“执行难”问题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9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