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笔者设计了此次关于“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和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
本文主要阐述了调查缘由、过程、统计数据和详细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生活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可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重“教”轻“学”、重“传授”轻“体验”、重“书本”轻“生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强人意,难以为高中地理学习或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笔者特设计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找出问题及其原因,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点,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明确实施途径,以便有效地开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地理的趣味和作用。
课题组编制了“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和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向各位教师进行咨询,通过多次修改,保证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调查采取了问卷对比和抽样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要了解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为方便跟踪调查和记录袋管理,采用记名式答卷。
利用班会课时间,由教导处出面班主任协助派发问卷,并由该生的地理教师不定期、不定点地抽样谈话和记录,以保证调查的真实性。
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东莞市某某中学初中一年级任意三个班学生共173人(包括作为实验班的初一(8)班和对比班的(3)班两个班级)、初二年级任意三个班学生共178人,共收回有效问卷342份。
该校自2000年秋季招生,是一所镇级初级中学,招收的学生以本镇学生为主,有少量外地借读生。
虽为农村中学,但经济发达的某镇重视教育教研,坚持推进课程改革。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的调查与分析《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的调查问卷(一)》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方式、自身生活经验等,了解学生对地理的整体认识与行为。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解析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解析一、调研目的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生活化地理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困境以及推进的途径,为进一步优化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教师和学生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看法和体验,了解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课堂观察,了解生活化地理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三、调研结果1.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认知2.生活化地理教学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发现生活化地理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和实践能力:生活化地理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和应用地理知识,增强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地理教学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趣、有用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3)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生活化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3.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困境(1)认识偏差:一部分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教学深度。
(2)教材不足:现有地理教材中关于生活化地理教学内容较少,教师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资源支持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展开。
(3)评价困难:生活化地理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给教师的评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推进生活化地理教学的途径1.教师培训与交流针对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组织相关培训和教学研讨会,通过分享经验和交流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
2.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加大对生活化地理教学教材资源的研发力度,提供更多的生活化案例和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参考。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往往感到无趣,缺乏学习的动力。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实践活动。
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地理信息系统,让学生通过模拟和互动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
通过这些创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我们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的存在和影响。
在学习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探讨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在学习气候和环境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和环境状况,探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还可以邀请地理专家和实践者来进行讲座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实际应用。
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学校可以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活动可以是户外探险、地理竞赛、模拟地震等,在活动中学生将有机会亲身感受地理的魅力和乐趣。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通过引入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邀请地理专家和实践者进行讲座和分享,以及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培养出对地理学科有兴趣和热爱的学生,为未来的地理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在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地理课往往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们很难将地理理论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如何让地理课堂更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了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教学案例,希望能给广大地理教师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生活化教学方法1. 图片资料法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往往需要通过图表、地图等方式来呈现,而这些内容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通过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资料,例如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灾害等,让学生通过图片来了解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地理所呈现的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讨论和分析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地考察法地理课程包括了大量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气候、人文景观等内容,如果只是通过书本来学习,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所学内容,例如组织学生去了解当地的地貌风貌、资源分布、气候特点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3. 实践操作法地理学科中有很多地理现象和地理实验,例如地球的自转自转、地球自转的影响等,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操作,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地球仪让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自传、通过实验器材进行温度、湿度等测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
4. 案例分析法地理学科涉及到许多实际的案例,例如自然灾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教学,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以上就是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接下来将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来具体说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一、引言地理是一门以探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地理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而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学习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围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升学需要,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地理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讲解地球形状和自转自传的时候,可以通过案例介绍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自转自传的原理。
2.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结合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保护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水库、湖泊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开展项目实践活动地理生活化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一、引言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1.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科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生活化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们可以通过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开展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组织地理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1. 通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贴近实际,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来丰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生活化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水平。
2. 开展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通过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地理知识的具体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地理知识。
3. 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利用学校周边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环境调查、校园地理环境规划、校园自然资源保护等活动,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效果评价与启示。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地理知识的生动化、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关键之一。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三方面入手,本文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现知识生活化。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1.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如何将其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地理知识的生命力,是很多初中地理老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教学中的素材随处可见,比如教授环境污染问题时,可以紧跟新闻热点,引入天气污染、雾霾、土壤污染等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巨大影响。
教授经济地理时,可以引入城市发展、房地产和旅游业等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从中发现出经济活动对城市的影响。
教授人口地理时,可以引入出生率与死亡率、人口老龄化等案例,让学生理解人口的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以生活为背景讲述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的生活化不仅需要教师从生活中去寻找教学素材,还需要将生活嵌入地理教学之中。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起点,以生动的例子入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比如,在教授全球气候变暖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大自然中独自徜徉,然后将气候变化与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一一展现,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影响。
1. 运用多媒体教学生活中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让教师把自然界的景象、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用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作为教材,达到在教学中重视情境感知、视觉体验、多感官体验的目的,可以让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 基于问题的教学生活是充满问题的,教师只需将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来,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深入讲解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让学生从生活需要中提炼知识的品味,并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讲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同时,可以通过问题、资料、图表、图片等材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初中地理课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课程之一。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让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生活化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就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进行一番探究,探讨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如何有效地运用。
一、生活化教学的优势1.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生活化教学是将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地理实例、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等为教学材料,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教授关于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时候,可以以学生所在的城市或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讲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发现身边的地理环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地理知识的贴近性和实用性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因为知识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经验和实际生活基础之上的,所以更具有针对性、贴近性和实用性。
在学习地理时,突出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1. 瞄准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日常经历和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讲解地理气候时,可以以学生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也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情境利用实地考察、实验教学、图片、视频、地图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设计
2.教学方法选择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游戏等,让地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还可以积极整合各类地理教学资源,如地图、地理图书、地理模型等,以及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拓展地理教学的渠道和手段,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地理知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地理应用软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的要点和关键。
三、示范案例
以“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化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方案设计。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图表制作、演示汇报等环节,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了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
生活化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感受,设计各类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不断地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为地理教育的与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作为教学内容和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实践、实地考察等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的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性: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使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在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领域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2.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展开教学,并在课堂中以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知识与生活相融合,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
利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和策略1.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城市规划、交通运输、自然灾害等等。
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组织实践活动和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探究能力。
在城市规划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城市的规划布局,让学生亲身感受城市规划对生活的影响。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地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理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还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改善生活。
而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让初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初中地理教学如何生活化探究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
生活化探究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
我们知道,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等多个方面,其中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球的地壳运动与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可以结合当今国内外的地质灾害案例,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
再气候与气象等知识,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实地观察、气象图表解读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从身边的事物中学到知识。
还可以通过挖掘和利用一些真实案例、新闻事件等,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生动性和实用性,进而引发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生活化探究需要从教学方式入手。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生活化探究则需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地理课上不仅可以使用PPT、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活动、小实验等,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发现。
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水库、农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感受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在人口与城市方面,可以让学生分组了解、调查当地的人口分布、城市规划等情况,让他们通过实地调查体验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通过专家直接传授的方式掌握一些前沿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化探究需要从教学环境入手。
优质的教学环境是生活化探究的基础和保障。
在现代社会,教学环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环境,还包括校园、社区等更广泛的环境。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地理主题的墙报、展板等,丰富地理教学的场景,提升学习氛围。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地球认识和地理环境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生活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就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进行探讨,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初中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初中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认识的萌芽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
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初中生的教材,生活化教学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中自觉地接受知识,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地理学科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深刻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科学习效果。
3. 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参与。
二、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初中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1.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
地理学科中很多知识需要亲自去实地进行观察和实践,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2. 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生动具体地呈现地理知识,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培养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3. 制作地图、模型。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地图、地球仪等工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5. 制定情景化教学案例。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或制定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产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学涉及到人类的生活环境、自然地理现象等,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来进行教学,如城市规划、交通问题等。
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看到地理知识与他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选取一座城市,对其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地理理论知识的应用。
通过这种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将地理知识与跨学科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性教学。
我们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等学科内容相结合,通过探究地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这也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我们还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程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地理知识,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地理现象;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进行的一项研究。
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教学、综合性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等方式,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实践等。
其次,从教学方法上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游戏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从教学环境上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环境也有所改善,学校给予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如实验室、图书馆、实践场地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总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较为良好,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如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环境落后等。
因此,未来的教学改革应该着重于改善教学内容、提高
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广泛涉及到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对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论不太感兴趣。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引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践,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感知能力。
3.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理认知体系。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模式1. 走出教室,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球环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或者当地的一些地理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并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和讨论。
在地理课上学习了地貌类型,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山水场所进行考察,让学生亲眼看到各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增强他们对地貌知识的理解。
2. 创设实际情境,开展仿真实验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来进行仿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在教学气候环境时,可以利用模拟器或者简易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自行体验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环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3. 融入社会热点,展开研究性学习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当前的社会热点中,可以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
在教学资源环境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地的环保问题展开小组研究,了解本地区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资源环境知识。
1. 教学资源有限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教学资源有限是一个难点。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初中学生所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地理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
地理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深入研究地理教学生活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
通过将地理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2. 正文2.1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解析地理教学生活化是指将地理知识和地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涉及的是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通过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地理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普遍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如果能将地理概念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解释地理概念和现象时使用有趣的例子和场景,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当教学气候时,可以选择学生生活的城市作为例子,解释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变化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活化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地理概念和现象进行学习,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和现象。
教学地形地势时可以使用学生生活区域的地势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来理解地表起伏和地势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生活化地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地理知识,还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生态环境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利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真实的例子等手段,将地理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引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一些措施去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印证书上的一些知识点,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很好的满足,学生面对的也不再只是书上的一些枯燥的文字。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更高,也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培养。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地理科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地理,另一部分是人文地理,其内容与生活都有很大关联。
现阶段,大多数地理课堂教学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常是在被动学习,并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同时地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缺乏真实性和参与性,这就导致学生学了知识以后并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枯燥无味,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严重僵化。
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现有教学模式的缺点,并且学习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但是在真正进行改革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方面的阻挠。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构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现阶段国内地理教育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刚刚兴起,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亟待研究。
教学质量的好坏体现教育工作的好坏,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而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来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推广存在着种种困难,部分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下的教育改革体系,因此很难达到预想的目标。
二、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向学生单方面灌输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并没有与生活进行联系,这就导致学生对地理内容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
大部分教师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的时候获得高分,将学习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记忆而忽略了课本上的内容在生活中的联系。
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就会变得无趣。
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和学习。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一、引言地理学科是一门极具现实意义的学科,它不仅关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将围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展开讨论。
二、理论依据1. 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涉及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地理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与学生经验和认知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引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地理观察、实物操纵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从而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探索1. 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中,实地考察活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学校周边和家庭附近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关注并观察周围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通过观察和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生活意义,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地理观察”活动在生活化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地图等多媒体资源,设计“地理观察”活动。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观察和了解全国乃至全球各种不同的地理景观和人文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认知能力。
3. 进行地理实物操纵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地理实物操纵活动。
学校可以购置一些地理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地图、气象仪器等,让学生通过亲自操纵这些实物,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原理,理解气候和气象变化的规律,从而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引言一、生活化教学理论概述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心理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科教学理论认为,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应用学科知识。
教学方法理论认为,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一些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生活化教学方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在教学中引用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地理知识。
该实践表明,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 关联生活实际。
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地理现象,如自然地貌、植被分布、气候变化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感受地理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2. 引入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并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笔者设计了此次关于“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和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
本文主要阐述了调查缘由、过程、统计数据和详细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生活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可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重“教”轻“学”、重“传授”轻“体验”、重“书本”轻“生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强人意,难以为高中地理学习或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笔者特设计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找出问题及其原因,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点,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明确实施途径,以便有效地开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地理的趣味和作用。
课题组编制了“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和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向各位教师进行咨询,通过多次修改,保证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调查采取了问卷对比和抽样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要了解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为方便跟踪调查和记录袋管理,采用记名式答卷。
利用班会课时间,由教导处出面班主任协助派发问卷,并由该生的地理教师不定期、不定点地抽样谈话和记录,以保证调查的真实性。
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东莞市某某中学初中一年级任意三个班学生共173人(包括作为实验班的初一(8)班和对比班的(3)班两个班级)、初二年级任意三个班学生共178人,共收回有效问卷342份。
该校自2000年秋季招生,是一所镇级初级中学,招收的学生以本镇学生为主,有少量外地借读生。
虽为农村中学,但经济发达的某镇重视教育教研,坚持推进课程改革。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的调查与分析《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的调查问卷(一)》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方式、自身生活经验等,了解学生对地理的整体认识与行为。
第二部分选取了初中地理教学中较常见的20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学生对其的兴趣高低,找出学习兴趣点。
(见附录一)通过对第一部分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对部分学生某些题目的抽样访谈,如说出地理学科的在工作与生活中具体作用,了解学生课堂关注对象的原因,对某地理内容或有兴趣或无兴趣的原因,生活中地理知识等的来源等,发现初中地理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些特征和问题。
(1)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并认为学习地理有必要。
有86%的学生对地理学习还是感兴趣的( 其中很有兴趣的占%,较有兴趣的占% ),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有必要,而且30%的学生认为地理有用、%的学生认为地理有趣。
%的学生对学校开办地理兴趣小组持赞成态度。
在结果统计中笔者发现很明显的一种情况,即初一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认为有必要学习地理和地理有趣的占比高出初二学生十个百分点左右。
这让笔者深思:为什么学习了初一一年的地理,兴趣反而降低了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吗通过后来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初步分析原因如下:本表初次调查时间在9月中旬,这时初一学生新上地理学科,充满着对地理教师、对地理教材的好奇和憧憬,而且刚上过的《与同学们谈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等章节地理学科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对于初二学生,地理教师和地理学科已不再神秘,又经历了初一的统考,部分学生反映地理内容繁杂难懂,初一下学期的世界区域地理内容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一些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感觉不出地理的有用,学习只是为了对付考试。
(2)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影响到他们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活经验较少和很少,%的学生很少看和不看地理课外书籍或影视地理节目。
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部分来自直接经验,大部分来自传媒和书籍等的间接经验。
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在课堂上就缺乏共鸣,难以同化和顺应,故接受慢,学习乐趣低。
在第4题的调查中发现,初一学生认为自己生活经验少的占比大过初二学生,在初二学生中成绩优秀(初一期末统考80分以上)的学生和成绩差(初一期末统考60分以下)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经验较为丰富。
笔者分析原因为:初二学生随年龄、阅历、知识等的增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高于初一学生;好成绩的学生博闻强记,双基掌握牢,自信,自我感觉生活经验较丰富。
排除差成绩学生的无效答卷后,笔者发现有些差生只是懒于识记,不擅长考试,但动手能力强,爱看杂书,懂得的生活常识却不少。
学生阅读的课外地理书籍极为有限,只有%的学生写出两种以上(包括两种)的地理课外书。
列在前面的课外书依次有:《读者》、《意林》、《山海经》、《世界未解之谜》、《奥秘》等。
(3)客观上,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更关注学习内容和地理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较少。
因第五题题目设计模糊,部分学生进行了多项选择,致使统计数据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思想。
通过抽样访谈发现学习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就是教师本身,正应和了“亲其师信其教”的古语。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关注少,让笔者很有些疑惑,后来通过进一步关于教师教法的调查(第6题)分析及访谈得知,许多学生把教学方法、手段归附于地理教师,即认为关注教师也就是关注其教学教法,所以只选择了B答案,又以为一定要选择一项作为不关注的内容,就把剩下的C选项填入了不关注的空括号。
还因为一些教师教法单一,手段简单枯燥,长期下来,学生没法去关注教法。
其中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关注学习内容而忽略教师本身,分析原因可能是初二学生更为理性,有了自己较为固定的喜好,受外界影响小了。
(4)主观上,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教师教法很大或较大地影响到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似乎与上题的调查结果相矛盾。
但仔细分析,上题是基于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现象,即现实中你关注或不关注什么;而第6题调查的是学生的主观认识与愿望,即你觉得教师教法与地理学习兴趣的关系如何。
这从侧面体现了我们的教学与学生想要的教学是有出入的,我们的教学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5)除去67%的学生没有回答第十题外,其他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建议集中在地理教师和教学教法方面。
如提议老师上课要幽默,要补充有趣的内容,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旅游、看光碟等。
在对第二部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时,为了方便对比,我们按答案所反映的兴趣与水平的高低,分别赋予A答案很有兴趣3分,B答案较有兴趣2分,C答案兴趣不大1分,D答案毫无兴趣0分,再用选该答案的人数乘以赋予分值,累计相加得出该题的总分值,最后按总分值从高到低排名,分值越高说明兴趣越高。
统计数据如下: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点的调查结果(注:共342份有效答卷。
分值=A*3+B*2+C*1)从上表数据和访谈结果初步得出,学生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兴趣存在如下特点:(1)喜欢稀奇有趣的、神秘难解的内容。
如排名第一位的“关于地理的奇闻趣事”,排名第三的“各地区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
排名第四位的“宇宙天体及其形成、运动等天文知识”。
这与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
(2)喜欢对生存有用的内容。
如排名第二的“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预防、观测”。
分析原因为现在关于各种灾难的媒体报道越来越多,人们意识到灾害教育应从小抓起,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希望学习这些知识对以后生存有帮助。
(3)喜欢身边熟悉的、生活中的内容。
如排名第七位的“生活中的气象知识”,排名第八位的“自己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喜欢中国地理多过喜欢世界地理。
因为熟悉的、生活中的知识易引起学生关注和共鸣,容易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也容易在其上建构新知识体系。
(4)喜欢轻松的课外实践活动。
如更喜欢“野外考察、参观”(排名第五),在初中生心目中这等同于出去游玩;不太喜欢“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收集地理知识”、“自己动手做地理模型或仪器”,因为这些内容任务性太强,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弱,易产生压力。
(5)对笼统、抽象的技能性内容不太感兴趣。
如“各种地图的辨读、绘制”、“各种地理现象的原理分析”、“历史和未来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变化及其成因、对策”等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以抽象思维为主,逻辑性强,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6)对社会问题不太关注,人文关怀少。
如“与地理有关的社会热点”、“全球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我国能源的使用和现状”等内容得分较低。
这反映出目前教育的功利性,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的关注与参与意识,缺少学习为社会谋福利的思想。
二、初中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与分析《初中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问卷(二)》:选取了常见的代表生活中的地理六个方面内容,试图掌握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状况,找出生活经验与教学的关系。
问卷中每个项目的后面都有A、B、C、D三或四个备择答案,要求被试必须从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想法和做法最接近的答案。
为方便追踪调查,仍采用记名式答卷。
(见附录二)在数据统计时,为了方便了解学生生活经验掌握的程度,分别赋予A答案3分,B答案2分,C答案1分,D答案0分,再用选该答案的人数乘以赋予分值,累计相加得出该题的总分值,最后按总分值从高到低排名,分值越高说明学生掌握得越好。
为了测试答卷的有效性,也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问卷后笔者单独与部分学生交谈,如要求学生具体说出知道的野外辩方向的办法,说出调查我校一次性木筷的使用现状的方法,说说知道哪些风水学的内容和从哪里知道的,等等。
具体的调查结果请见下表:初中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调查结果(注:共342份有效答卷。
分值=A*3+B*2+C*1)从上表数据和访谈结果初步得出,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存在如下特点:(1)环保教育开展得最好。
有半数左右的学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乐意为环保付诸行动(%的学生会热心参加环保活动,%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节水节电,48%的学生会主动制止有损于环境的现象)。
也还有半数的学生环保意识不强,如喜欢图方便省事,使用一次性用品、乱扔垃圾、不会随手关水关电等。
其中初二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不及初一学生好。
在访谈中还发现许多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虽然知道要环保,也想一水多用、随手关灯等,甚至有些学生有这样做的习惯,但如果周围的同学都不注意环保,毫无节约意识,甚至开玩笑、讲风凉话,那么时间一长,这些有好习惯的学生不免懈气了,认为环保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也懒得去折腾了。
当然也有近朱者赤的,被同化变环保的,但总体上是从善如流,从恶如崩的。
这基本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住校一年后的初二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反而不如初一新生。
(2)灾害教育开展得较好,学生有安全意识。
这得益于社会的重视,每次大灾害过后,电视、报纸、网络等就大量地介绍该灾害的各种知识,并大力宣传自救互救,呼吁人们奉献爱心。
如印度洋海啸推出了一个活用地理课所学知识,预见海啸将至,并作出警告,从而挽救了海滩数百名旅客性命的10岁英国女孩史密斯,让地理备受公众关注了一次;汶川地震震出史上最牛校长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让防灾疏散演习成了各学校现在的必需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