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社区护理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6-6233(2015)10-1726-02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社区护理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倡
李媚珍, 苏琼英, 潘美珠, 蒋宵鹤, 邹思梅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07)
摘 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采用访谈法,对深圳市8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护士长、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队长与社区护士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有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社区护士配置不足,缺乏相应的法规及完善的社区护理管理机制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等。结论:完善社区护士培养及教育体制,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制度,给予财政支持,是发展社区护理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家庭医生; 服务模式; 社区护理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5.10.055
深圳市政府近年来大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以期解决百姓看病问题[1]。2010年深圳的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试点工作展开,其基本概念是:家庭医生主要负责社区家庭健康管理、建立一种理想的合作型契约关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护士及预防保健员等组成,可以使居民享受到看病“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2]。本课题组对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2014年8至9月,选择深圳市实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8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其社康中心主任、护士长、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队长与社区护士共32人进行访谈。
1.2 调查工具:访谈提纲自行设计,包括:①自我介绍(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简历);②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社区护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③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1.3 调查方法:调查访谈员由课题组4名成员组成,经过培训,对8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32名访谈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过程全为开放式提问,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和信息记录。1.4 资料整理:对访谈资料通过听录音磁带过录为文本进行整理;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社区护理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归类汇总。
1.5 国家政策性文件的收集:对国家级、省级及深圳市市级正式颁布的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政策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
2 结 果
2.1 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1 教育滞后,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社区护理有力地将公共卫生学和临床护理学结合起来,可以从各方面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访谈了解到:社区护士大部分是医院临床转岗,或者是护理专业新毕业护士,没有社区护理专业人才。曾维等[3]调查显示:目前深圳居民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培育,他们多进行了基础和临床护理学的学习,但是并没有参加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培训,也未曾接受过学校安排的社区护理实习。上学期间,所参加的考核培训也多集中在临床护理技能,而对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等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这使得他们在社区护理工作方面缺乏相应理论指导。
2.1.2 素质偏低,社区护士配置不足:李媚珍等[2]调查显示:深圳市社区护士学历水平偏低,本科学历仅占17.2%,没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社区护士职称水平较低,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仅有5.9%;社区护士的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者占总人数的81.7%。而在美国,社区护士的各方面受教育程度都远远高于医院护士[4]。访谈中还了解到大部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建立和人员组成并不符合枟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枠、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枠及枟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的指
・6271・
第21卷 第10期
2015年10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MEDICINE
Vol.21,No.10
Oct.,2015 倡基金项目:广东省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13年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编号:JCYJ20130329161409793)
导意见枠文件的标准:每万服务人员配备全科医师2~3名,公共卫生医师1~2名,中医师1名,社区护士与全科医师比例按1:1的标准配备。在8个被走访的社区康复中心的护士和坐堂医生的比例最高为1/3.3,最低为1/1.9,平均为1/2.4,悬殊的人员配置使得社区服务的护士团队工作压力非常繁重。
2.1.3 法规欠缺,缺乏完善管理机制: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也没有正规的法律条文来保障社区服务对象及护士双方的利益,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社区护士上门服务,没有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影响服务项目的开展。深圳市于2009年开始试点家庭医生责任制项目工作,2013年深圳市将此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卫生行政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应法规,但是有效、完善的监管机制还未形成,导致护士的工作绩效评价陷入了不准确不客观的困境,从而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2.1.4 经费短缺,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访谈中了解到:深圳市政府给予社康中心的财政支持为每万服务人口20万元,但是要让全体市民享受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既定的服务内容,经费还是远远不够。江悍平等[5]研究表明:服务包运行的必要成本与必要成本之间有近50万元的经费赤字,而全市运营经费占服务包运行成本的比例仅为三成多,所以,想要良好运行服务包,全市还有6.35亿元财政缺口需要追加投入。社康中心经费的不足,导致社区护士人员短缺、培训经费不足、社区护士上门服务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及仪器及设备欠缺,一系列的问题将影响社区护理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对策和建议
2.2.1 对社区护理教育体制进行完善,培养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社区护理教育应灵活有效,不仅要加强已工作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与社区发展与时俱进;也要建设社区护理新学科,并对已有专业增加人文社科内容,使现有的护理教育体系得以完善,进而加强人文和临床实践。
2.2.2 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加强素质培养: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满足基本工作需求,保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临床知识和心理学知识齐驱并驾,满足辖区居民的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需求。许章英等[6]调查显示:社区护士经过临床技能的职业再教育和心理学以及人际沟通学等方面的培训后,社区服务满意率显著提高。
2.2.3 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社区服务对象及医生护士双方的利益,以顺利开展服务项目及持续发展。例如社区护士上门护理服务,补液或导尿等操作,患者由于自身的病情加重,再加抢救和监测设备的紧缺,使得难以保证患者安全性,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会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对医生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卫生行政部门还应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学习国内外优秀护理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服务评估标准,进而建立可行的社区护士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社区护理服务应与时俱进,增加云服务等,以确保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高效传导。
2.2.4 政府重视,保证社区卫生经费投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经费只能主要依赖于财政投入。当今深圳卫生财政拨款政策各不相同。各个社区的康复中心的运营状况参差不齐[5],这对社康中心本身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也导致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笔者建议深圳市相关卫生财政部门根据国家对“新医改方案”主导的财政投入政策进行扶持,加大经济投入继而配备人员,如此,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质和量才能真正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环,汪丹,王裕端,等.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11):77~79.[2] 李媚珍,苏琼英,潘美珠.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社区护士工作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4,21(1):37~39.[3] 曾维,李晓惠,黄慧萍,等.深圳市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6A):13~16.[4] 肖爱军,焦守凤,周晨.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14,(1):76~78.
[5] 江捍平,罗乐宣,陈渊青.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财政补偿与相关政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16~17.
[6] 许章英,董紫云,杨建茹,等.护理技能培训在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65
~66.
・7271・
第21卷 第10期
2015年10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MEDICINE
Vol.21,No.10
Oc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