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护理方案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6d87daf45b307e87197be.png)
评价指标 4.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4.3.1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 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 发的中医护理方案中 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优势病种 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辨
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
(80分)
4
一、实施背景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33个病种护理方案
本次发布的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别为中风(脑梗死急性期)、眩 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肾风(IgA肾 病)、消渴病(2型糖尿病)、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臁疮(下肢溃 疡)。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6
二、实施护理方案梳理过程
2014年3月10日 3月20日
3月~5月
5月
我科被确定为 第一批试点科 室: 1、组织学习相 关护理方案。 2、成立科室机 构组织。 3、筛选适合本 科室开展方案, 审定护理方案。
4、制定科室实施 方案及培训计划。 5、制定护理方案 考核细则。 6、制定护理效果 评价标准。 7、细化分工,抽 查护理人员掌握情 况。
19
3.其他护理措施: 梅花针拔罐
90
93.75
96
100
0
0
0
0
38
73.07
41
78.84
21
40
3
15.78
7
36.84
10
52.63
34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统计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艾灸、中药薰药、中药塌渍、拔罐,仪器设 备使用(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超声波、中频)
主要症状 颈肩疼痛
眩晕 肢体麻木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会理县中医院顾玲传承创新博爱敬业一实施方案背景1二实施护理方案梳理过程2三护理方案架构3四项痹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4一实施背景二级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四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推广实施540分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
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
(80分)
4
一、实施背景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33个病种护理方案
本次发布的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别为中风(脑梗死急性期)、眩 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肾风(IgA肾 病)、消渴病(2型糖尿病)、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臁疮(下肢溃 疡)。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6
二、实施护理方案梳理过程
2014年3月10日 3月20日
3月~5月
5月
我科被确定为 第一批试点科 室: 1、组织学习相 关护理方案。 2、成立科室机 构组织。 3、筛选适合本 科室开展方案, 审定护理方案。
4、制定科室实施 方案及培训计划。 5、制定护理方案 考核细则。 6、制定护理效果 评价标准。 7、细化分工,抽 查护理人员掌握情 况。
19
3.其他护理措施: 梅花针拔罐
90
93.75
96
100
0
0
0
0
38
73.07
41
78.84
21
40
3
15.78
7
36.84
10
52.63
34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统计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艾灸、中药薰药、中药塌渍、拔罐,仪器设 备使用(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超声波、中频)
主要症状 颈肩疼痛
眩晕 肢体麻木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会理县中医院顾玲传承创新博爱敬业一实施方案背景1二实施护理方案梳理过程2三护理方案架构3四项痹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4一实施背景二级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四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推广实施540分至少选择30个组织实施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课件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fe9f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6.png)
中医对项痹的认识
病机
中医认为项痹的病机主要是气血 运行不畅,经络受阻,导致颈部 肌肉僵硬、疼痛。
辨证分型
根据症状和体征,中医将项痹分 为风寒痹阻型、气滞血瘀型、肝 肾不足型等多种证型。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项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制定 • 项痹中医护理操作技巧 • 项痹中医护理注意事项 • 项痹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与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课件旨在介绍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提高护理人员对项痹中医护理的认识和技 能,促进患者康复。
采用图文结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02
项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项痹定义及发病原因
项痹定义
项痹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失稳等因素引起的以颈、 肩、臂、手等部位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症的疾病。
发病原因
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姿势不当、外伤、感受风寒湿邪等因素均可导致项痹的发生 。
背景
随着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护理作为辅 助治疗手段。项痹作为常见的颈部疼痛疾病,中医护方案在缓解症状、促进 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课件内容概述
内容
本课件包括项痹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常用技术、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等 方面。
形式
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件,使护理人员能够掌 握项痹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护理服 务。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027181ccbff121dc36834f.png)
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 红,苔厚腻,脉弦滑。
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 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 全理论 实践及 方法内 科护理 学呼吸 系统总 论概论 脾胃病 常见症 状及治 疗经验 偏瘫截 瘫康复 训练手 册偏执 性精神 障碍品 管圈实 践
不寐
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
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引。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 全理论 实践及 方法内 科护理 学呼吸 系统总 论概论 脾胃病 常见症 状及治 疗经验 偏瘫截 瘫康复 训练手 册偏执 性精神 障碍品 管圈实 践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治疗的护理
松解类手法的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手法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体位。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眩晕、恶心
等不适。 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 全理论 实践及 方法内 科护理 学呼吸 系统总 论概论 脾胃病 常见症 状及治 疗经验 偏瘫截 瘫康复 训练手 册偏执 性精神 障碍品 管圈实 践
整复类手法的护理
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观察患者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胸闷、眩晕、恶心等不适,必要
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 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 全理论 实践及 方法内 科护理 学呼吸 系统总 论概论 脾胃病 常见症 状及治 疗经验 偏瘫截 瘫康复 训练手 册偏执 性精神 障碍品 管圈实 践
不寐
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
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引。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 全理论 实践及 方法内 科护理 学呼吸 系统总 论概论 脾胃病 常见症 状及治 疗经验 偏瘫截 瘫康复 训练手 册偏执 性精神 障碍品 管圈实 践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治疗的护理
松解类手法的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手法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体位。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眩晕、恶心
等不适。 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 全理论 实践及 方法内 科护理 学呼吸 系统总 论概论 脾胃病 常见症 状及治 疗经验 偏瘫截 瘫康复 训练手 册偏执 性精神 障碍品 管圈实 践
整复类手法的护理
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观察患者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胸闷、眩晕、恶心等不适,必要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b1c42959eef8c75ebfb30d.png)
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14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
交感神经型 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或手
足发热,四肢酸胀等症状。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听、视觉异 常。
15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
混合型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
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 型颈椎病。
病例数 96 52 19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3.艾灸 4、拔罐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3.拔罐
实施人次 96 86 14 2 52 31 19 19 8
百分比(%) 100 89 15 2 100 59 100 100 42
34
其中应用1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患者7例(占7%); 应用2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患者97例(占93%)。
18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遵医嘱给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19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 ,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有麻木加重,告知医 师,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29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1.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 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2.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方:冬瓜 排骨汤等。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3.肝肾不足:①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等。药 膳方:虫草全鸭汤,忌辛辣香燥之品。②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 之品: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 食物。
14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
交感神经型 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或手
足发热,四肢酸胀等症状。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听、视觉异 常。
15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
混合型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
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 型颈椎病。
病例数 96 52 19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3.艾灸 4、拔罐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3.拔罐
实施人次 96 86 14 2 52 31 19 19 8
百分比(%) 100 89 15 2 100 59 100 100 42
34
其中应用1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患者7例(占7%); 应用2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患者97例(占93%)。
18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遵医嘱给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19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 ,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有麻木加重,告知医 师,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29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1.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 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2.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方:冬瓜 排骨汤等。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3.肝肾不足:①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等。药 膳方:虫草全鸭汤,忌辛辣香燥之品。②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 之品: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 食物。
颈椎病中医护理医学PPT
![颈椎病中医护理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ff81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e.png)
护理:疾病发作、症状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颈部不
可过分屈伸或旋转活动,防止眩晕而猝倒;饮食给予健脾开
胃之品。
20
护理措施
(5)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眼睑无力,视 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疼,偏头疼,头晕,枕颈 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 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 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肝阳偏亢型, 治宜养阴通络、平肝潜阳;血虚精亏型,治宜温阳益气,养血填精; 痰湿内阻型,治宜健脾畅中,祛湿化痰;心阳闭阻型,治宜温阳散 结,行气祛痰;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行气,活血通络。
①对急性期的病人应加强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 病变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的轻重等。
②在应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消失 一段时间后,应减少使用时间。
12
护理措施
3、情志护理: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 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位与安①保全持:良好的睡卧姿势,枕头不宜过软、过硬,
护理:注意有无头痛及瞳孔、心率、心律、血压、肢温的
变化等,加强巡视,以防发生意外;饮食忌肥甘厚腻之品。
21
健康指导
1.避免颈部受凉,注意体位,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 2.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 3.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中,不可过软,不宜使用高枕。
4.指导病人做颈椎操时,速度不宜过快,在 急性期不宜进行功能训练。
1
概述 [1]颈椎病(项痹): 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 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得相应症状和体 征。 [2]好发年龄: 多在中年以上 [3]好发部位: C5-6、C4-5、C6-7 2
病1.颈因椎的退行性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对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秦地进 行锻炼。 (3)仰首观天:双手叉腰,先低头看地,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 停留片刻,然后头颈仰起,两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反复进行。
回头望月:头部转向一侧,头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 向后上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进行对侧锻炼。
保健“米字操”: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 目视前方,颈部向左侧屈,吸气,复原时呼气,再向右侧 屈。颈前屈,下颌贴胸。颈后伸到最大限度。头向左斜上 方摆动至最大限度,再向右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配合 呼吸。向左斜下方摆头至最大范围,再向右斜下方摆动至 最大范围。整个过程就像头部在写出一个“米”字的感觉。
枕颌带牵引的护理
牵引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牵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 配合。
枕颌带牵引分坐位和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 和牵引角度(前屈、水平位、背伸位)、重量、时间。
根据牵引角度调节枕头高度,保持有效的牵引力线,颈部 不要悬空。
牵引过程中观察枕颌带位置是否舒适,耳廓有无压迫,必 要时下颌或面颊部可衬垫软物;男患者避免压迫喉结,女 患者避免头发压在牵引带内。
罐等治疗。痛点处可行穴位揉药或涂擦治疗。 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加中药塌渍、中药热奄
包、牵引等治疗次数。 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
整复位后下床时要佩戴颈托,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颈托,患者体位 改变时动作要缓慢,给予协助和保护,防跌倒。
佩戴颈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颈托。颈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 松紧以能放入2个手指为宜。高度为限制颈部活动,保持 平视为宜。
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防止颈部及耳廓、 下颌部皮肤受压,必要时可在颈托内衬垫小毛巾、软布等, 定时清洁颈托和局部皮肤。
常见证候要点
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 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紧。
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 红,苔厚腻,脉弦滑。
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 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颈肩疼痛
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 分。
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况。 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
治疗前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告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放松,配合医师摆放合适体位,选择穴位,暴露治
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观察患者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胸闷、眩晕、恶心等不适,必要 时停止治疗,并给予吸氧或药物治疗。
手法整复后颈部制动,平卧位小重量持续牵引6~24小时,牵引 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牵引或调整牵引的 重量或角度。
佩戴颈托时须配合颈部肌肉锻炼,以保持颈部的稳定性。
运动疗法
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症状加重。 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托保护下行颈
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胸等锻练。 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仰首
观天、翘首望月、项臂争力等锻练,每天2~3次,每次 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康复后要长期坚持做耸肩、扩胸、项臂争力、颈部的保 健“米字操”等锻炼,保持颈部肌肉的强度及稳定性,预 防复发。
眩晕的患者慎做回头望月、保健“米字操”等转头动作,或遵医嘱进 行。
各种锻炼动作要缓慢,以不疲劳为度,要循序渐进。 附几种功能锻炼方法: (1)拔项法:吸气时头顶向上伸展,下颌微收,双肩下沉,使颈部
后方肌肉紧张用力,坚持3秒钟,然后呼气放松。 (2)项臂争力:两手交叉,屈肘上举,用手掌抱颈项部,用力向前,
起床时,先将前托放置好位置(将下颌放在前托的下颌窝 内),一手固定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扶患者坐起, 将后托放置好(一般长托在下),调节松紧度,固定粘扣。
患者由坐位到平卧位时,先松开粘扣,去掉后托,一手扶 持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协助患者躺下,去掉前托, 调节好枕头位置及高度。
颈托佩戴时间,一般以2~3周为宜,一般整复后第1周内 全天佩戴(睡觉时去除),第2周间断佩戴,不活动时可 去除颈托,活动时佩戴,第3周坐车及颈部剧烈活动时佩 戴。
患者舒适度。 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 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治疗,注意
防烫伤。
不寐
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
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引。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治疗的护理 松解类手法的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手法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体位。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眩晕、恶心
等不适。 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
整复类手法的护理
牵引时颈部制动。
疼痛较甚的患者去除牵引时要逐渐减轻重量,防止肌肉快 速回缩。必要时可小重量持续牵引。
牵引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加重、头晕、恶 心、心慌等不适,并根据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牵引结束后,颈部应制动休息10~20分钟,同时做好射等治疗
回头望月:头部转向一侧,头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 向后上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进行对侧锻炼。
保健“米字操”: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 目视前方,颈部向左侧屈,吸气,复原时呼气,再向右侧 屈。颈前屈,下颌贴胸。颈后伸到最大限度。头向左斜上 方摆动至最大限度,再向右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配合 呼吸。向左斜下方摆头至最大范围,再向右斜下方摆动至 最大范围。整个过程就像头部在写出一个“米”字的感觉。
枕颌带牵引的护理
牵引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牵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 配合。
枕颌带牵引分坐位和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 和牵引角度(前屈、水平位、背伸位)、重量、时间。
根据牵引角度调节枕头高度,保持有效的牵引力线,颈部 不要悬空。
牵引过程中观察枕颌带位置是否舒适,耳廓有无压迫,必 要时下颌或面颊部可衬垫软物;男患者避免压迫喉结,女 患者避免头发压在牵引带内。
罐等治疗。痛点处可行穴位揉药或涂擦治疗。 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加中药塌渍、中药热奄
包、牵引等治疗次数。 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
整复位后下床时要佩戴颈托,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颈托,患者体位 改变时动作要缓慢,给予协助和保护,防跌倒。
佩戴颈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颈托。颈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 松紧以能放入2个手指为宜。高度为限制颈部活动,保持 平视为宜。
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防止颈部及耳廓、 下颌部皮肤受压,必要时可在颈托内衬垫小毛巾、软布等, 定时清洁颈托和局部皮肤。
常见证候要点
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 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紧。
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 红,苔厚腻,脉弦滑。
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 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颈肩疼痛
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 分。
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况。 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
治疗前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告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放松,配合医师摆放合适体位,选择穴位,暴露治
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观察患者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胸闷、眩晕、恶心等不适,必要 时停止治疗,并给予吸氧或药物治疗。
手法整复后颈部制动,平卧位小重量持续牵引6~24小时,牵引 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牵引或调整牵引的 重量或角度。
佩戴颈托时须配合颈部肌肉锻炼,以保持颈部的稳定性。
运动疗法
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症状加重。 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托保护下行颈
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胸等锻练。 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仰首
观天、翘首望月、项臂争力等锻练,每天2~3次,每次 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康复后要长期坚持做耸肩、扩胸、项臂争力、颈部的保 健“米字操”等锻炼,保持颈部肌肉的强度及稳定性,预 防复发。
眩晕的患者慎做回头望月、保健“米字操”等转头动作,或遵医嘱进 行。
各种锻炼动作要缓慢,以不疲劳为度,要循序渐进。 附几种功能锻炼方法: (1)拔项法:吸气时头顶向上伸展,下颌微收,双肩下沉,使颈部
后方肌肉紧张用力,坚持3秒钟,然后呼气放松。 (2)项臂争力:两手交叉,屈肘上举,用手掌抱颈项部,用力向前,
起床时,先将前托放置好位置(将下颌放在前托的下颌窝 内),一手固定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扶患者坐起, 将后托放置好(一般长托在下),调节松紧度,固定粘扣。
患者由坐位到平卧位时,先松开粘扣,去掉后托,一手扶 持前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协助患者躺下,去掉前托, 调节好枕头位置及高度。
颈托佩戴时间,一般以2~3周为宜,一般整复后第1周内 全天佩戴(睡觉时去除),第2周间断佩戴,不活动时可 去除颈托,活动时佩戴,第3周坐车及颈部剧烈活动时佩 戴。
患者舒适度。 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 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治疗,注意
防烫伤。
不寐
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
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量持续牵引。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治疗的护理 松解类手法的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手法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体位。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眩晕、恶心
等不适。 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
整复类手法的护理
牵引时颈部制动。
疼痛较甚的患者去除牵引时要逐渐减轻重量,防止肌肉快 速回缩。必要时可小重量持续牵引。
牵引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加重、头晕、恶 心、心慌等不适,并根据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牵引结束后,颈部应制动休息10~20分钟,同时做好射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