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若干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苏区若干问题研究
背景环境
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
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赣西、赣南和闽西地区的农民先后举行起义,组成红军独立团和游击队,开创了东固,桥头和溪南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由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闽西挺进,3月由赣东南进入闽,占领长汀城。1929年2月11日,红四军抵达瑞金与宁都的大柏山地区,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旅大部,俘敌800余人,随后北上东固,与红军独立二团,红军独立四团会师,在赣南站住了脚。3月中旬,进占长汀县城,建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3月20日,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3月底,红四军由闽西回师赣南进占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县。进一步打开了局面。4月初,红四军在瑞金同从井冈山转移到赣南的红五军主力会合。5月至10月间,红四军先后两次闽西,在闽西工农武装的配合下,歼灭地方军阀陈国辉旅和卢新铭旅。4月,红四军又进入赣南,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和地主武装,先后占领瑞金。于都、兴国、宁都等县城,成立了兴国、兴国、宁都等县革命委员会,赣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5月,红四军再次进入闽。至6月,先后攻占龙岩,永定县城,成立了以张鼎丞为主席的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和以邓子恢为主席的龙岩县革命委员会,闽西革命根据地基本建立了起来。
1930年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别委员会,赣南特别委员会和红四军、红五军和红六军军委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共同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1931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闽西两区连成以一片,革命根据地扩展到30多个县境,在24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涛任副主席。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等决议。
(看了黄璇这篇文章我详细了解了中央苏区的建立与发展,这是中国土地上建立的第一块一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一、民主政治建设
(一)举措
第一、建立了完善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苏维埃的民主除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外,主要体现在苏维埃实行了真正的民主选举制度。从1931年至1934年初,中央苏区进行了三次规模宏大的选举活动。苏维埃明确规定“苏维埃公民在16岁以上者皆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和地方政治事务。”此外,各级苏维埃政府采取召开动员大会,开办选举运动训练班,组织宣传队等形式。“挨门挨户作宣传工作”“动员所有宣传机关和群众团体,进行普遍的宣传鼓动工作。”通过上述举措,“一苏大会后两次选举中,第二次比第一次参加选举的人数更见增多,第三次选举更是吸收了最广大的选民,根据几个统计,先进的如兴国全县上杭才溪区、瑞金武阳区,平均到会的选民都在90%以上。
第二、广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宪法奠定了基础,适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中国国情的成功典范)
从1930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制定和颁布的苏维埃法律法令,总共多达130余部。在这些法律法令中,既有苏维埃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也有中央和地方苏维埃政权的选举法,组织法;既有刑法,也有民法和婚姻法;既有行政法令法规,也有规范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法令法规。
第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苏维埃各项工作的直接管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各项管理工作,将权力下放到人民手中,更好地团结了群众,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行弄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苏区广泛建立各种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如工会、贫农团、农工农妇代表会等,通过这些组织来动员和组织群众,号召他们参加苏维埃的管理工作,使其作为党和群众的中介来监督党和政府的工作。在政治活动之外,苏区还动员群众参与军事斗争,各地成立了运输委员会,战前动员委员会等组织,为红军做好各
种战前准备。
(二)启示
1、主观上,积极推进民主,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止民主进程
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民主政治化进程。各级政府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迟,拖延政治民主,更不能让政治民主停留在形式上和口号上。
2、行动上,把民主政治落到实处
把民主政治落到实处,突出表现在现阶段推行的基层民主上,除了目前已经开展的村委会、居委会直接选举外,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吸纳群众直接参与行政管理,在重要政策出台前,应该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
3、效果上,加强群众监督
现阶段,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这些基层政治制度的落实,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真正保障了群众饿监督权利,解决落实好群众所真正关心的问题,才能保证民主政治的良好进行。
4、注重法制建设,提倡依法治国,民主法治相互依存密不可过分,依法治国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法律保护
二、经济方面
由于偏远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党长期的经济封锁以及“左”的经济政策的严重制约,1993年春夏,中央根据地经济严重恶化:工商业凋零,食盐、布匹、药品等日用品极其缺乏,价格昂贵,部分地区发生饥荒等。因此,如何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成为摆在苏区军民米拿钱决定生死的两大任务。
(一)举措
第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苏区政府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各地条件不同侧重发展不同经济,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如上杭地处偏僻山区,重点发展农业及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民用工业;而长汀、瑞金处在苏区中心腹地,交通信息相对发达,偏重军用工业,商业贸易等。
第二、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
中央苏区先后发行了三次公债,1932年6月,发行60万元短期战争公债。同年10月又发行第二期战争公债120万元。1933年8月发行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革命战争经费和经济建设资金。此外,在制定具体方针政策时,苏维埃政府从群众最切身的利益需求出发,“一切土地给予农民与红军战士,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救济失业,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积极采取各种改善生活的政策,包括改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红军战士的待遇,优待红军的家属,废除苛捐杂税,救济失业等。
第三、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刘少奇针对国有工业进行军事化管理,厂长发挥不了作用,工厂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等现象,提出“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的经济思想,并希望利用税率杠杆来鼓励和限制某些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发展。
第四、改革中央苏区的土体所有制,开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二)启示
1、以人为本
苏区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群众搞生产。今天,我们也依然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与时俱进
中央苏区经济发展是逐步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的思想方法均与时俱进。如苏区财政收入开始主要依赖打击剥削者的方式为主向逐步以相对稳定的税收为主的方式转变。
3、服务政治
中央苏区时期,军事是最大的政治。当时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围绕军事需求展开的。当今中国的经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