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赏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何,谥号"文终侯",汉族,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
萧何起义。
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
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
而他未能象张良那样及时地"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于是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便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
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
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典故由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
这原是一条民间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
'信入,即被诛。
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讲的是韩信的经历,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
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词典解释
【拼音】: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yěxiāo hé
【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1.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
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
词语辨析
造句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某心上至今不平。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造句2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其整个板块的质量也迅速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