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如何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以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在经济方面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通过合理划分各类用地功能,充分发挥土地的多功能性,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

其次,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科学布局不同产业的用地,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可以促进工业和商业的互动与融合,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还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成本,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在生态方面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科学设置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红线,限制城市扩张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还可以优化城市绿地和湿地的布局,增加绿色空间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农业用地和水源保护区,保护农田和水源,确保粮食供应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土地利用规划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通过科学设置自然灾害防控区和抗震设防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城市的安全稳定。

为了最大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注重整体规划与细节规划的结合,既要考虑城市整体发展的长远目标,也要注重细节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可行性。

土地使用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使用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使用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规划问题日益凸显。

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土地规划是重要的环节,通过精细的土地规划可以提高土地的效益,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土地使用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土地使用规划土地使用规划是指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者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通过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数量等进行安排和分配的工作。

一份高质量的土地使用规划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合理性:尽量使用最少的土地资源,满足最大程度的土地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统一;2.可行性:能够实现可行的方案,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政策规定和社会接受度等;3.长远性:促进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环保、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土地使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密切相关,彼此相互补充和影响。

一个好的土地使用规划,能够为城市、区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在土地使用规划的背景下,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成为评估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主要研究土地利用决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此来评估和优化土地利用方案。

具体而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不同方案生产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分析比较,选择最小化成本的方案。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实际参考价值。

2.收益成本比法收益成本比法是指将土地利用方案带来的盈利 or 收益和施行该方案所需的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其盈利比率,评价方案的经济效益。

3.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方法是指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分析和评估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方案的影响,其中包括风险、随机变量等。

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在选定土地利用方案时,充分考虑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并提高方案实施的成功率。

城市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

城市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

城市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城市开发和土地利用规划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合理的城市开发和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然而,不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平等。

因此,对城市开发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开发的经济效益评估在城市开发中,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和开发商预测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从而提供决策依据。

一方面,城市开发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投资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和经济增长。

因此,经济效益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开发对就业、投资、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但是,仅仅考虑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城市开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例如,城市开发可能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城市开发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加大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

因此,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例如,将居住区和工业区划分开来,可以减少居民和工业企业之间的冲突和污染。

其次,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可以提供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

同时,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后,土地利用规划还应该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土地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规划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土地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

理性的土地规划,可以为城市提供持续的经济增长。

首先,土地规划能够合理分配城市资源,确保城市各项建设保持良性循环。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将商业区与居住区合理划分,在商业区设立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可以吸引人流、资金流,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活力。

而居住区的规划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确保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而如果规划失当,商业区与居住区错位,就会导致商业衰退、人口流失等问题。

其次,土地规划还能提高土地的价值,便于土地开发。

例如,规划一个生态园区,将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同时,园区内部的商业设施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土地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

土地规划还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各类产业发展区域。

以往很多工业城市的发展比较单一,但随着土地规划的引导,很多城市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更环保的新兴产业,如绿色能源、高新技术等。

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也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城市的竞争力。

同时,土地规划还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土地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例如,建设高层建筑,通过垂直发展的方式,有效节约用地。

此外,合理规划交通设施,缩小住宅与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减少通勤时间,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然而,土地规划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土地规划必须基于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的考虑,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有些地方在土地规划时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福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福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关文献资料 , 借鉴国外经验 , 探讨控规经济分析方法 , 于完善 对
控规编制技术与方法 , 增强控 规编制成 果 的科 学性 、 合理性 和 可操作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 1 商 业 用 地 不 同 售 价 下地 价 与 最 低 容 积 率 关 系 图
1 我 国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经 济分 析基 本做 法
o h e u a o y p a sa o rlv r ft os i a i s n e iso o e c u n isc m i mi i mp e n a i 建 er g l t r l n i ta l we e e ,due t ome l t ton ,a d a s re fpr blm so c ri t o plng,i lme t ton a d ma a e n r c s . Th u c s f l x e in e o o i g i n g me tp o e s e s c e s u p re c fz n n n Ame i la l e n ta e h tmo e a t n in s o l e p i e rc ce ry d mo s r t s t a r te to h u d b ad a 叫n
Ke wo d Re uao y Pa Z nn c n mi ay i y r s: g lt r ln o ig E o o cAn lss
随着福州市经济社会 的加快发 展 , 老城区各种 矛盾 、 问题
日益显现 , 亟需进行 改造 。国外对类似 于我 国控规编制 的技术 手段与方法已经有 了一定 的研究 与实践 . 由于城市 土地使用 但 制度和城市发展阶段 的差异 , 其经济性 分析方法 并不完全适用 于我国 。因此 , 随着福州市控 规工作 的深入开展 , 笔者 参考相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优化与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优化与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优化与经济效益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优化和经济效益分析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意义、优化方法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意义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可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 促进经济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各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优化方法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等。

1. 土地分类。

土地分类是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基础,通过对土地进行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确定不同的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对土地进行评估,确定土地的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

根据土地的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结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评估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手段。

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土地增值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1. 土地增值效益。

土地增值效益是指土地资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价值提升程度。

通过规划,可以使土地的开发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土地价值的增值。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城市土地的开垦、分配和利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组织,旨在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效益是土地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首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可以体现在土地的高效利用上。

城市土地有限,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规划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商业中心等因素,合理规划土地的用途和布局,可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例如,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通过集中建设商业办公楼、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既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又提供了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可以体现在促进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上。

良好的土地规划可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商业、工业用地,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和落户,可以为城市带来大量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规划住宅用地并建设优质的住宅小区,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城市消费和经济增长。

第三,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体现在增加财政收入上。

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和布局,可以提高土地的开发价值,进而增加城市的财政收入。

例如,在规划城市的商业用地时,选择合适的商业项目,吸引大量商家入驻,可以增加商业税收。

此外,通过规划住宅用地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以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和相关税费。

这些财政收入可以用于改善公共设施、提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规划住宅用地和公共设施,可以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经济效益

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经济效益

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建设规划中,如何优化土地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优化的原则、方法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利用优化的原则在建设规划中,土地利用优化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布局:合理规划土地的用途和功能,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例如,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2. 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土地的多功能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将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结合,实现农业生产与工业加工的有机结合。

3. 空间节约:合理利用土地的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增加土地的使用面积。

4. 生态保护:在土地利用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土地利用优化的方法在建设规划中,土地利用优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土地评价: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评估和评价,确定土地的适宜用途和开发潜力。

例如,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功能评价,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

2. 空间分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找出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

例如,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型,确定城市扩展的方向和规模。

3. 规划设计:通过规划设计,对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和调控。

例如,通过制定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的用途和功能。

4. 经济评估:通过经济评估,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预测。

例如,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评估,确定土地利用的经济可行性。

三、土地利用优化与经济效益土地利用优化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合理布局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将工业用地与物流园区结合,可以实现生产和物流的一体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孙惠颖文章来源:孙惠颖发表时间:
2009-6-12
摘基于目前控规指标确定时经济分析不足或者在经济分析时套话空话太多,缺乏定量分析的现象,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来估算土地开发经济效益,从而为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指标的科学性提供服务。

1. 控规指标的确定存在不合理性
从经济学角度讲城市规划是对资源,特别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分配的一种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衔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宏观要求与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承上启下的编制层次,它既是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指导性条件,又是城市规划管理、土地开发的重要技术依据。

其核心是定性、定量、定界,因而建立定性、定量的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方法。

在确定控制指标时,大多一味地追求建筑群体效果、视线关系等因素,人为地规定了地块的开发强度,制造不合理的地价差,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在建设过程中频繁出现开发者改变用地性质,突破用地控制指标等现象。

分析这些规划失控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控规中经济分析不足,很难做到将经济效益的评判量化。

几十公顷的房地产项目都要经过缜密细致的经济技术论证,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建设更需要科学、合理、充分的经济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控规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2.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在控规中的作用
控规层面的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是验证控规合理性所采取的有效的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土地经济效益评价,计算和预测规划方案下各类用地土地收益和开发成本,从而得出政府的净收益。

通过比较各开发方案政府经济效益,比选出经济上更合理,实施上更可行的规划方案;同时也可根据土地局编制的“土地定级报告”中规定的土地分级和相应地价,以及各种开发费和房屋售价资料,计算典型地块投人产出得出盈余或亏损的数额,看看是否平衡,经济上是否可行。

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行情及相关经验,以及相应地块所处位置和环境条件,对每一地块的容积率和地价取一个数值,再计算其赢利情况,以检验土地开发强度是否合理,反过来再修正地块的控制指标,使得控规的指标体系更具经济性,操作起来更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下面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土地开发分析为例,来阐述一下这种经济分析方法,这里产业基地的土地经济收益分析采取静态的分析方法,资金的成本暂不考虑,只是对基地开发成本和收益进行匡算。

从政府层面来看,土地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除去土地开发成本以后,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出让金收益,以及部分盈利性公共设施收益;对于营口产业基地一期规划区的土地来说,土地类型相对较少,因此进行土地收益成本分析的基本公式如下:
政府总净收益(Q)=[商业土地出让收益(R1)-商业土地开发成本(C1)]+[居住土地出让收益(R2)-居住用地土地开发成本(C2)]+[公共设施土地收益(R4)-公共设施土地开发成本(C4) ]+[工业用地出让收益(M1)-工业用地出让收益(M1)]
3.1各类用地收益要素内容及计算方法
3.1.1商业用地竞买价格估算
采用市场比较法对营口产业基地一期的商业用地竞买价格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为:
商业用地竞买价格(Pr)=可比宗地价格(Pc)×宗地情况修正系数(C1)×估价期日修正系数(C2)×区域因素修正系数(C3)×个别因素修正(C4)
这里选取的可比宗地为山东省日照市2005A-68号宗地。

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GDP排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发展定位来看,山东省日照市和营口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因此选取该城市2005年的挂牌商业用地交易价格作为可比宗地价格。

(计算过程略)
由此计算得出,产业基地一期的商业用地竞买价格均价为:4235.22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为2058063万元。

3.1.2 居住用地竞买价格估算
对于基地的居住用地采用假设开发法估算其竞买价格。

其基本公式为:
居住用地竞买价格(Pr)=销售收入-【销售税费+前期开发费用+市政费用+建安费+管理费+财务费+不可预见费+销售费用】-开发商合理利润
(1)基本价格估算
根据营房指数2006年3月的报告,营口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400元/ m2。

产业基地作为城市新区,商品房价格将高于全市平均价格。

因此,在不考虑区位、政策等特殊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基地的一类居住用地(低容积率别墅)的销售均价为3000元/m2,二类居住用地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800元/m2。

因此,根据假设开发法公式估算居住用地竞买价格(计算过程略)
由此计算得出一般情况下,基地的一类居住用地竞买价格为:1556.49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为23378.51万元;二类居住用地竞买价格为:719.93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为245034.12万元。

(2)规划方案价格估算
上述估算基于一般情况下,对基地一期居住用地的价格进行计算。

这个价格一般比实际情况偏低。

通过合理规划和政策积极引导,营口基地的房地产价格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因此,下面将通过纳入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的考虑,估算在规划方案实施后基地一期居住用地的竞买价格。

这个价格一方面更贴近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能直观地体现规划方案的成效。

房地产价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区位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房地产的价格,从而影响和决定了该房地产所在地块的地价。

据一般统计,商业中心对周边房价的提升作用平均能达到15%-30%。

由此,预计规划方案实施后,营口基地一期内一类居住用地房地产的销售价格将达到4000元/平方米;二类居住用地的房地产销售价格为2600元/平方米。

因此,再利用假设开发法可得出规划方案实施后居住用地的竞买价格及相应的土地出让金。

(计算过程略)
由此计算得出规划方案实施后,基地的一类居住用地竞买价格为:1556.49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为23378.51 万元;二类居住用地竞买价格为:1011.97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为344136.91 万元。

通过对基本价格和规划实施后价格比较(表略)后可以发现,规划方案实施对地价的提升,可以为政府增加近10亿的土地出让金收益。

实际上,规划方案实施后,商业中心的辐射,基础设施的引导,景观绿地的建设,都会对基地内土地的开发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
土地出让的价格。

因此可以推断,规划方案的实施带来的土地增值效应将远远大于10亿。

3.1.3 公共设施用地收益估算
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的公共项目,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由于周期长、财政支付能力有限,资金的不足成为困扰政府的大问题。

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增发国债和其他债券以弥补建设资金缺口,但仍跟不上其投资增幅,远不能满足公共项目的投资需求。

公共项目的建设资金短缺较为严重,这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居环境提高的首要因素,同时城市建设资金的低效率问题和腐败现象也亟待解决。

因此,利用民间资本进行城市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

因此建议营口产业基地的公共设施建设,通过PFI(私人主动融资)方式,利用民间私营资本,分担政府的风险和资金压力。

营口产业基地一期的公共设施用地收益公式为:
公共设施用地收益=公共设施总收益×【土地开发成本+土地出让金)/ 公共设施总投资】%
采用比较法并根据一般的公共设施盈利规律,预计营口基地公共设施的平均盈利水平为1500元/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350.79ha,公共设施总收益为52618.5万元,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土地本身价值在项目中所占比例一般为33%。

(计算过程略)
因此营口基地公共设施用地的政府收益为17364.11万元。

3.1.4工业用地出让收益
按照营口市平均工业用地收益280元/平方米计算,规划区工业用地面积为2013.08ha,因此工业用地出让总收益为563662.4万元。

3.2各类用地开发成本估算
开发成本(C)包括:征地费用、拆迁费用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费用),其中,对于营口基地的土地而言,基地内部现状基本为盐田和滩涂,仅有少量居住人口,征地的拆迁、补偿费用比较低,包括部分盐田的补偿和少量住户拆迁补偿。

即:
土地开发成本(C)=七通一平费用+征地费+拆迁补偿费
“七通一平”成本:“七通一平”成本主要为基地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在道路、电力、给水、排水、通讯、燃气、热力等方面以及土地平整的投入,要达到“七通一平”的水平。

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