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寨沟概述

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是长江水系嘉陵江白水河的一条支流,因景区内有荷叶、树正、则渣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游览区海拔2000米至3100米,气候宜人,冬无寒风,夏季凉爽,四季美丽,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0年评为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2001年2月取得“绿色环球'21 ”证书;九寨沟风景区是全国优秀风景名胜区;中国风景名胜40佳;省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川省三大旅游精品之首。

九寨沟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山和藏族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在景区的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渣洼沟“丫”字形沟内,分布着114个翠海、47眼泉水、17群瀑布、11段激流、5处钙化滩流和9个藏寨。景区面积132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3万公顷,原生物种2576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独叶草等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几十种。

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水、倒影、石磨、藏寨、经幡和藏羌歌舞等,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

“绿色环球'21”证书的取得,证明了九寨沟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旅游之路。在资源稀缺的今天,九寨沟立足绿色旅游的观念,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是自助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地理位置:

九寨沟位于中国西部、四川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度46分~104度4分;北纬32度54分~33度19分。行政区划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因沟中有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九个藏族寨子而得名。

交通:

进入九寨沟最主要的交通线是九寨沟环形公路线(九环线)。由成都出发,可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至九寨沟,里程438Km;也可经广汉、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县至九寨沟,里程472Km。另外,由213国道上的文县、保成铁路上的广元或江油均可转道进入九寨沟。

九寨沟周边的自然保护区有铁布梅花鹿、若尔盖黑颈鹤保护区、白河金丝猴保护区、王朗大熊猫保护区、唐家河大熊猫保护区。九寨沟周边的重要旅游区有四川境内的黄龙、神仙池、青城山~都江堰、四姑娘山、卧龙、汶川和茂县羌藏文化、摩天岭白马藏族文化、平武报恩寺、广元千佛岩和皇泽寺、江油窦团山和李白故里、剑门蜀道、广汉三星堆、成都等。

邻省的有青海的青海湖、塔尔寺,甘肃的麦积山石窟,陕西的临潼兵俑、华山和西安。

环境:

九寨沟处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貌上属岷山山脉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区,地势北低南高,海拔高度由1996m(九寨沟口)至4764m(沟尾尕尔纳峰),

南北相对高差可达2768m。

九寨沟流域面积641.3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为85.5%,森林覆盖率为63.5%.九寨沟下段分为树正沟和扎如沟,溯树正沟而上至诺日朗又分为日则和则查洼沟,平面呈"Y"字型展布,沟长约50公里.

九寨沟属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区域,九寨沟由南向北汇入白河,白河与黑河在九寨沟县两河口汇合后始称白水江,白水江在甘肃文县境内汇入白龙江,白龙江在广元昭化镇注入嘉陵江。

气候:

九寨沟处于我国北亚热带秦巴湿润区与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因东南有龙门山阻挡,北有秦岭屏护,从而表现为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冷凉干燥、旱雨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据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的观测,年均温7.3℃,月均温7月最高为16.8℃,1月最低为-3.7℃,极端最高气温32.6℃,极端最低气温17.0℃。年降水量700~800mm,主要集中在5~9月。

全年无霜期100天左右。雾日少,日照率在40%左右。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积雪期。

历史记事

远古时期

·南坪古称羊峒,分上、中、下羊峒。九寨沟属中羊峒,所以称为九寨沟或翠海。

·自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至秦

·(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206年)均属氐羌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属益州广汉郡甸氐道,九寨沟内水流称洛河水。

·三国(221年——265年)属蜀汉益州阳平郡甸氐道。

·西晋(265年——316年)改属秦州阳平郡。

·东晋(317年——420年)没于吐谷浑。

·西魏(535年——556年)设邓至城。

·废帝二年(553年),吐谷浑攻邓至羌,陷松潘。

·废帝三年(554年),逐吐谷浑,讨定阳平置宁州。

北周(557年——581年)

·武帝保定二年(562年),必宁州为邓州,置邓宁郡领尚安、同昌二县,武帝天和元年(566年)改置扶州。

·武帝天和四年(569年)上中下羊峒番夷聚乱,困州城宇文庆由文州道进兵。

·隋(581年——618年)仍置扶州和邓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扶州置同昌郡。

唐(618年——907年)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仍置扶州,隶松州都督府,属陇右道。

·高宗永徽(650年——655年),后改属剑南道,为古益州之地。

·仪凤二年(677年),吐番攻占扶州。

·天宝元年(742年),罢扶州改同昌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扶州。

·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再没入吐蕃。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节度使郑涯收复。

五代十国(907年-968年)

·前蜀(908年-918年)属扶州,后蜀(934年-965年)陷于吐番。

·宋(960年-1279年)属吐蕃诸郡。

·元(1271年-1368年)属扶州。

·明(1368年-1644年)属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松潘卫。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秋七月,地大震数日乃止。

清(1644年-1911年)

·属四川省成都绵龙茂道龙安府松潘厅南坪营隆康寨司(今隆康乡)和黑各郎寨司。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奉道光帝令,羊峒藏兵随川军赴江浙沿海抗击来犯的英军。

·咸丰十年(1860年),起义军首领额能作(松潘大尔边藏妇)、折乃他(塔藏盘信寨寨主)、欧利哇(羊峒五十八寨头人)等遍传木刻,通知七十二土司所辖各寨百姓起义进出清军。

·同治四年(1865年),清骆秉章军攻陷南坪,欧利哇被害。

·光绪五年(1879年5月12日),武都八级大地震波及本区,破坏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