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医学部尹秀云
“我要遵守誓约,矢志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 ——希波克拉底
“医患关系”已成为现今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医务工作者,你对这四个字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学或医疗活动在人们的社会中所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成为左右人们社会生活“巨大的力量”;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看,医疗纠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医患之间的信任急剧滑坡,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无论是何种情况、何种问题,对其理解和解决的关键都不能离开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单位——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贯穿整个医学发展、医疗活动开展始终的核心,对医患关系的把握不能仅仅从概念获得,还必须分析医患关系的性质、特点,以及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医患关系是人类文化特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疗活动的关键、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医师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所以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及其社会关系为另一方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的原有内涵,“医”已由单纯医生、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病人扩展为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比如家属、单位甚至朋友。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及性质
对医患关系的把握主要通过医患关系的特点及其性质来实现。目前社会学的研究相对清楚地分析了医患关系的特点,而对医患关系性质的研究在理论上则尚无十分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医患关系的特点
美国功能学派社会学家帕森斯和福克斯认为医患关系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相似性,故此他们将医患关系的特点归纳为四点:支持、宽容、巧妙地利用奖励和拒绝互惠。
1. 支持
在医患关系中,由于接受了对病人提供保健照顾的义务,医生变成了在病人生病期间依靠的支柱。支持包括使自己可以被病人利用,并且尽力为处于依赖状态的病人提高所需要的保健照顾。
2. 宽容
在医患关系中,病人被允许有某种方式的行为举止,而这些举止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的。病人的某些行为和举止之所以得到宽容是因为,生病期间病人对他的疾病不负责任,只要他继续承担病人角色并承担希望和尽力恢复健康的义务。
3 .巧妙地利用奖励
在医患关系中,为了在获得病人的服从时提供另外的支持,医生有能力建立并巧妙地利用一种奖励结构。通过控制病人非常重视的奖励,就可以增加医生的权威和病人的依赖性。
4 .拒绝互惠
在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生给病人以支持,并且比较宽容患者的偏离常规的行为,但医生通过在人际反应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来保证医患关系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医生了解病人的真实感情,但不以允许病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感情作为回报。
(二)医患关系的性质
医患关系既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历史关系。医患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于人们的及人们对其性质的认定是不一样的。从最初服务于氏族部落的巫医,到具有独立行医能力的职业者,再到失去部
分独立性而成医院、承担社会功能之一部分的职业群体,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处在不断变动的状态中,基于这种变动,人们对医患关系的性质也在作着不同的解释。例如:将医患关系定位为信托关系或契约关系等等。
医患关系决不是、也不等同于消费关系,从而医患关系的性质也决不是消费关系。
作为一般人际关系存在的医患关系有其特殊性,特别是特殊的道德要求。
三、医患关系的内容及模式
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的内容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两大部分组成。技术性性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以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技术、病人接受医疗诊治为纽带的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非技术性关系是指求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在社会、心理、伦理、法律等诸多非技术方面形成的人际关系。技术关系是构成医患关系的核心,非技术关系是在技术关系的基础上产生或形成的。技术关系是诊疗效果起关键性作用,而非技术关系在医疗过程中对医疗效果同样有着无形的作用。
(一)技术关系及其模式
针对医患之间的技术关系,国内外学者基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不同地位和角色以及权利和责任等提出对医患关系的不同划分方式,称之为医患关系模式。目前比较公认的关于医患关系模式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萨斯一荷伦德模式、维奇模式和布朗斯坦模式。
1. 萨斯一荷伦德模式
2. 维奇模式
3. 布朗斯坦模式
(二)非技术关系及其内容
在传统医学中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融和在一起,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非技术关系渐渐从技术关系中分离出来,具有了一些相对的独立性,并且具有了自己的内容。现代一般认为非技术关系包括:道德关系、价值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和利益关系等。
1 .道德关系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需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约束,医患关系由于其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特点,需要双方特别是医务人员更高水平上对道德要求的遵守。诊疗的效果如何,医疗工作完成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患双方特别是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状况有时甚至对医疗结果和医患关系的和谐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医患之间的关系又是道德关系。
2 .价值关系
在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通过医疗活动本身都在实现着各自价值。对医生而言,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医生通过自己的技术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期患者籍此恢复健康,医生的价值即可得以实现;而患者价值的实现则必须是建基在上述活动的顺利完成,否则其价值就无法实现。所以,医患关系建立的同时也奠基了医患之间的价值关系。
3 .利益关系
医疗活动本身为医患双方满足各自的需要——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提供可能。对医生而言,通过医疗行为活动而从患者处获得报酬并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就是医务人员的利益;对患者来说,通过医生提供服务而恢复健康就是患者的利益。故此医患关系包含着利益关系。
4 .文化关系
医疗活动中的医生和患者都是一定文化中的个体,当这种关系建立时,必然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并影响着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医疗行为活动的结果。由此可见,医患关系不可避免地也是一种文化关系。
5 .法律关系
之所以说医患关系同时也是法律关系,是因为现代的医患关系不仅依靠道德调节,也越来越依赖法律的调节力量,有越来越多的医患关系中的细节被纳入了法律规约的范围之内。这一点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非常不同的方面,虽然在传统医学中也存在着对医疗活动的法律形式的制约情况,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化,而医患关系的法律化则已是当代的普遍现象。医患关系又是法律关系,是当代社会和医学发展的产物。
四、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随着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一些根本性变革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与经济生活的日益市场化发展,身处其中的医患关系也在发生着一些实质性的变化。从目前的情况看,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