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策略的终极进化(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格策略的是非和终极改进(三)
——三行业框架
上一篇我们通过一步步的量化分析,总结出要想提升网格收益,可行的方案之一是分仓做多个低序相关的品种一起网格,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但篇尾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低相关、高波动,这些网格品种还需要包括哪些特点呢?比如说第一篇中提到的信息技术ETF,它的波动率比券商ETF还要高,为什么不能做它的网格呢?
如果只看现在市面上关于网格的流行说法,或许有这么一种解释,是说券商ETF 估值低、信息技术ETF估值高,网格策略要以“估值为底”,所以信息技术ETF 不宜网格。这个说法当然不能说错,网格作为主动买套的策略,不知道底部参数就没法儿设了。
但为什么券商ETF就能知道底部了呢?今天我们不妨尝试换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一下网格品种选择的问题。
前方高能预警:本篇可能是全系列理论色彩最浓的一篇。
一、行业三角
我从事咨询和金融十几年,接触了不少行业,常常需要写行业分析报告。当然,行业分析这个领域有很多专业机构,不敢班门弄斧,但我们从业者至少都积累了一些看行业分析的视角,时间长了多可抽象出一个比较普适的分类框架来。
在此,我首先分享一下自己看行业的分析大框架。所有的行业,不妨假设可以归类成以下三类,我们把它画在一个三角上,并且列举出一些比较典型的行业:
当然,以上的分类只是一个示意,每个行业所处的位置、甚至是否属于同一级行业,都并不精确。但粗略可见,每个行业在这个体系中,很少会非常极端的归属某个典型,也就是处于三角形的某个顶点。相反,大多数行业都同时兼具三个特性,只是在程度上会更加偏向其中1个或2个特性。
我们仍然试着挑选了其中的三个相对典型的行业:化工、食品、信息来进行分析,看看这三大类行业分别具有什么最经典的属性。传统上的行业分类,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指标,但我倾向于只抓取最贴近现代经济学基础概念的一个——供需关系。先说结论:
稳定的需求,驱动“价值行业”
不稳定的供给,驱动“成长行业”
弹性的供需,驱动“周期行业”
(一)价值行业
价值行业代表了最稳定的供需关系。这类行业(比如食品),需求基本可以称为刚需,所以为了满足稳定需求而产生的供给,也会逐步稳定下来。在一个社会时期里,除了经济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那几年(比如改革开放之初)可能产生群雄逐鹿级别的竞争,之后行业企业就会比较快的排好比较稳定的座次。
此后,社会风平浪静的话,这类行业很容易产生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毕竟守着明确存量也明确增量的市场,现存生产商面对的风险较小,拥有品牌知名度和资本资源的双重优势,要保持市场占有率不大幅下滑,并不困难。
虽然在此过程中,由于技术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改变、人群的代际更迭,也会间或出现新的挑战者,就像王者可口可乐也会面对以二战后新生一代美国人为目标客群的百事可乐的挑战,但根据全球上百年汗牛充栋的相关研究结论,已经非常清晰的指向这类行业的常见最终形态——形成稳定的双寡头结构。也就是说,每个子行业都由2个彼此竞争的大品牌垄断约80%的市场,其他所有竞争者去分配剩余20%的细分市场。
就像中国的茅台和五粮液、伊利和蒙牛;美国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它们之间也许互有攻防,却总是不断维持甚至拉大和其他对手之间的差距。在纯粹的价值投资者语境里,喜欢把这类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比喻成“护城河”。
此类行业的企业,长期股价总体是波动向上的,大起大落不明显。另一大特点是它们创新高的时间不会太长,就算遇到短期的经济萧条带来需求萎缩,但由于需求的刚性下限非常明确,所以不久就能重新达到平衡并继续上涨。尤其是在中国、美国这种长期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的经济体,价值的稳定特征更是会得到非常充分的体现。
也正由于护城河的存在,投资这类行业从总体上看几乎没啥难度,也很难通过任何择时、换仓等操作创造出超额收益。因此,这类行业每个波峰都间隔很短、而且都超过上一个的特性,使得最优投资模型可能就是长期持有,中间即便有增强手段,也不太可能是“网格”这种随时卖飞的策略类型。
我贴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价值企业伊利股份的复权长期股价图,大家应该是一眼可见上述特征:
价值类企业的特点是盈利稳定,判断贵还是便宜都相对容易,用绝对市盈率(PE)、面向未来的市盈率(Forward PE)对其进行估值都差别不大。只不过它们的估值会被业绩增长很快消化掉,所以除非非常贵,否则都没有卖出的价值。
相反,价值类企业的卖出信号不一定是估值贵了,而更可能是盈利和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了,这类信号往往提示该企业甚至是全行业陷入了大麻烦中。因为价值类企业的最大风险,通常是全行业面临的某些政策或声誉危机等,比如2008年著名的牛奶三聚氰胺事件。如果是单个企业出现盈利下滑导致的PE增加,也同样提示非常明确的离场信号,这说明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在需求刚性的情况下尚且被市场抛弃、市场占有率异常下滑,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为什么我心目中的中国版行业三角里,食品行业并不是纯粹的价值,而向成长偏移了一点呢?传统上认为需求同样足够刚性的教育行业,为什么会向成长偏移更多呢?它们又到底具有哪些成长行业的特点呢?
(二)成长行业
和价值相反,成长行业代表了最不稳定的供需关系。这类行业(比如信息),其需求在传统上是不存在的,比如没有Iphone之前你会知道自己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吗?
这类行业往往是随着技术、商业模式的迭代更新,突然从供给端挖掘出了一个新的需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近年流行词“供给侧改革”的意思?正是由于中国近年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的发展比较快,依托电商的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所以由供给新创造出的部分需求,才给传统的价值行业食品、教育等涂抹上了一丝成长的金边。
由于这些新需求常常倏忽而来又乘风而去,所以行业会非常明显的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几个阶段。
成长期并不是群雄并起的,而是仅仅几个甚至是一个走过初创阶段的弄潮儿,在试错的熔炉里幸存下来,偶然发现了一块能被打开的需求新天地。于是它赶紧大开杀戒,盈利和股价都蹭蹭蹭的上涨。
接下来,这个新的需求或者商业模式,有可能不久就被市场证伪,那么这些成长公司就会被打回原形,哪来的回到哪里去,永无翻身之日。这种例子很多,远看世纪之交的商务通,近看2020年的瑞幸咖啡。
也有可能,行业的需求被市场证实,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进入这个市场,打破最初的技术壁垒。就像三星携安卓杀进了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市场,带起了HTC、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一帮小兄弟。
在红海竞争后,市场的格局逐步固定下来,形成寡头垄断。经典的垄断结构按照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中对IT行业的分析总结,多呈现为7-2-1结构,即龙头垄断70%市场、龙二占据20%、其余企业瓜分10%。由于现阶段成长行业多数和技术沾边,用IT业来归纳成长类格局特点,也大体不会偏差太远。
进入垄断结构后,市场的利润爆发期也就过了,于是成长行业就进入了“成熟期”。然后,当新的技术和模式发展到了引爆点,新的成长行业发展、创造出了新的需求,这个需求和老成长行业的需求出现重合点(比如智能手机取代部分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需要),老行业就开始迈入夕阳“衰退期”。可惜这类行业通常不会夕阳红,而是一步跨入极夜,要死就是瞬间死透。君不见,当年大街小巷的诺基亚专卖店,是如何在顶峰后的第二年就直接踩进谷底,第三年就被收购……
正是由于成长行业的供给、需求都非常不稳定,需求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持续增长,所以它的消失往往也等不到需求饱和,直接被下一波不知何时升起的汹涌浪潮给颠覆。真正严肃的成长行业研究者,应该都是带着“风险投资”(VC)的气概,抱着必死的决心、拿着概率的散弹枪冲进去沙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