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求《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求《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期无名氏的作品,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下层知识分子功名失意的怨苦之情,感情真挚,语言朴实生动,叙事简练,抒情气氛浓烈,饶有情韵,是一组内容与风格都很一致的成熟的五言诗。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首次标为《古诗十九首》,后来就成为定名。
钟嵘《诗品》赞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这组古诗对后代五言诗的创作曾经发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是第七首,埋怨朋友显贵以后不相援引,遂使功名无成。
全诗格调低沉,景物凄清,人生的失意感,充斥于字里行间。
这是秋夜即兴之作,因此开篇即从秋夜的景物写起。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一轮秋月高挂中天,皎洁明亮光华四射,这是目所见;东边的墙壁跟前,蟋蟀在凄凄切切地鸣叫,这是耳所闻。
朱筠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故先从秋夜说起。
”(《古诗十九首说》)月光的皎洁,引发了诗人的愁绪,使他想起了《诗经·月出》篇中的名句“月出皎兮……劳心悄兮”,于是,他发出了沉重的喟叹;东壁下蟋蟀的鸣叫声仿佛在应和他的喟叹,又仿佛在惋惜时光的迅速流逝。
于是,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他沉潜于这样凄清寂静的境界,似乎忘了自身,忘了世界……这样地不知过了多久,他猛然惊醒过来,发现“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原来,上弦月已经落下去了,北斗星的斗柄(玉衡)已经指向孟冬的方位,残秋已经结束,冬天来到了,空中无数星星,都在闪烁着光芒,夜已经很深了。
诗人还在仰观天上的星象出神,突然身上感到寒飕飕的,原来露水已经打湿了衣襟。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诗人俯察地上的物象,不禁悲从中来:原来秋露已很重很重,快要“白露为霜”了;蝉儿的鸣叫已经有气无力,它的生命即将结束;燕子已经无影无踪,不知躲到那里去了。
《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

《古诗》整体介绍《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下面是关于《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的内容,欢迎阅读!以前我曾提到,汉初的诗歌有几种不同的体式,有四言体、楚歌体、杂言体,还有新兴的五言体,也就是五言的乐府诗。
现在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古诗十九首》不是乐府诗。
严格地说,它是受五言乐府诗的影响而形成的我国最早的五言古诗。
《昭明文选》最早把这十九首诗编辑在一起,并为它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古诗十九首”。
许多人认为,《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
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
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直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然而奇怪的是,如此杰出、如此重要的一组诗,我们大家却始终不知道谁是它们的作者!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组非常美丽的诗——《燕台四首》。
有一次,他的一个叔伯兄弟吟诵他写的这四首诗,被一个叫作柳枝的女孩子听到了,就十分惊奇地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话里充满了内心受到感动之后的惊喜和爱慕,意思是什么人的内心竟有如此幽微窈眇的感情,而且竟有这么好的写作才能把它们表现出来?我之所以提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每当我读古诗十九首的时候,内心之中也常常萦绕着同样的感情和同样的问题。
这十九首诗写得真是好,它有非常丰厚的内涵,外表却很平淡。
后来的诗人也能写很好的诗,但总是不如十九首这样温厚缠绵。
比如卢照邻有两句诗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写得当然也很好,可是你要知道,这两句太逞才使气。
也就是说,他有意地要把话说得漂亮,说得有力量,结果在感情上反而太浅露了。
古诗十九首原文

古诗十九首原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古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展示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下面将为您呈现古诗十九首的原文,让我们一同领略古人的智慧和美感。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田山已百鸟,归树岸犹喧。
6.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9.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孟浩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别董大》 -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 《春夜洛城闻笛》 - 刘禹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5. 《相思》 -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6. 《送韦子卿》 - 王之涣陌上桑叶,青青其色。
乐君子之心,素世情深。
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 《黄州快哉亭赞》 - 韩愈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古诗19首的思想

古诗19首的思想《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思想(一)孤独感伤与纵情享乐中的生命状态东汉中后期由于社会的动乱与黑暗,人们已无力于救世,无力做出反抗,也没有了为道义而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
长期的动乱和生命的朝不保夕,使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古诗十九首》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孤独漂泊的悲叹和对及时行乐的感伤,是人的觉醒的另外一种表现。
在《古诗十九首》中,现实的成份加浓了,人格追求的成份淡化了,对于道义的追求转为强调现实人生的自我丰满,个人关怀已然前置于社会关怀。
人们通过对生存困顿的认识体悟到了生命的价值,这种对现实的感喟和对人生的态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古诗十九首》拉开了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序幕。
游子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奔走权门。
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的客居感,这就引发了对生命的追问。
时空上,他们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精神上,他们同样无所依附。
《古诗十九首》所渲泻的情绪乃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感,这种在时空中、人世间的孤独感萦绕在每个诗人心间,并显露于每一首作品的字里行间。
古人因对自身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命运的迷茫而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想借爱情来排解,想借友情、亲情、乡情来排解,用及时行乐来排解,醉生梦死来排解。
在人生无常的悲哀和及时行乐的惆怅背后,渗透着孤独落寞的无限感伤。
亡国之音哀以思,每逢国家丧乱,诗人们生活困顿,感时伤怀。
而汉未文人从自身体会出发,诉说失意群体共同的悲伤、孤独以及对前途的迷茫,更显悲凉而深沉。
《古诗十九首》中倾注了大量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预示着人本价值的复苏。
它的基调低沉,充满了孤独、哀伤以及前途无着的忧虑。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青青陵上柏》)生命的漂泊无依,灵魂的无处安放都在诗中有所体现。
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

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习惯句首标题。
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人的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三.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译文】荒凉的山陵墓地上生长的柏树,是那么青绿葱翠、郁郁苍苍,山涧溪流里日夜被流水冲刷的石头,那样错落有致、聚敛成堆。
人生长存活在茫茫天地之间,就好比是从不知名的远处飘来的一个匆匆过客,碌碌无为的一生也就只是那么一个瞬间。
《古诗十九首》原文和翻译解释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1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1。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2;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4。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5;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6。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7。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8!行行重行行:白话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快快回头。
只因为想你使我心情忧伤,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9。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10。
娥娥红粉妆11,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12。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河畔草:白话译文河边的草地青青,园里的柳树茂盛。
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的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屋里空荡荡的,真是难以独自忍受寂寞。
3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13。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14。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15。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16。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17。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以五言诗形式呈现的诗歌作品,它是乐府古诗文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些诗歌选自南朝时期萧统编纂的《古诗》,被收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
这些诗作在表现上展现了道家和儒家哲学的意境。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揭示了汉末社会思想转变时期文人的追求与失望,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这些诗作在艺术上语言简单自然,描写生动真实,具有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
同时,这些诗作表达了人生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使得古往今来的读者能够一直保持新鲜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赞它们为五言诗中的翘楚。
《古诗十九首》最早出现在《文选》中。
它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的《古诗》中选录的十九首五言诗。
编者将这些作者无法考证的诗汇集起来,冠以这个名字,并将其列为“杂诗”类别的首位。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个官署,负责管理音乐。
除了将文人的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它还负责采集汉族民歌。
这些乐章和歌词后来被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现今仅存的两汉乐府中的汉族民歌只有四十多首。
这些诗多出自下层人民的口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矛盾,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同时,它们的风格朴实真挚,没有过多的修饰,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
它的主题主要是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较为消极,情感较为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善于抒情,善于运用景物来烘托情感,使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原文注文译文析文大全

《古诗十九首》原文注文译文析文大全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①。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②。
道路阻且长③,会面安可知④?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⑤。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⑥。
浮云蔽白日⑦,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⑧,岁月忽已晚⑨。
弃捐勿复道⑩,努力加餐饭。
【注释】①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
所谓“生别离”,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别离,而是有别后难以再聚的含义,所以下面说“会面安可知”。
生,硬的意思。
②涯:边的意思。
③阻:指道路上的障碍。
长:指道路间的距离很远。
④知:一作“期”,义同。
⑤“胡马”两句:这两句用比喻来代替抒情,“胡马”、“越鸟”尚且如此,难道“游子”就不思念故乡吗?依,一作“嘶”,依恋的意思。
“胡马”产于北地,“越鸟”来自南方。
⑥“相去”两句:上句谓别离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
久别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带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松弛了。
远,指时间而言。
日,日益,一天又一天,渐渐的意思。
⑦浮云蔽白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
“浮云”是设想丈夫另有新欢,象征彼此间情感的障碍。
⑧思君令人老:这句是承前“衣带日已缓”而说的。
老,并不是说年龄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忧伤、形体的消瘦、仪容的憔悴。
⑨岁月:指眼前的时间。
忽已晚:言流转之速,当做“年关将近”理解更合适些。
⑩弃捐勿复道:这句意思是:不管自己如何申诉相思之苦,所思念的人不会因此而归来,那么说来说去有什么必要呢?“弃”和“捐”同义,犹言丢下。
勿复道,不必再说。
加餐饭:是当时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撰写。
这部作品中的诗歌多以咏史、咏物和咏景为主题,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邃,表达出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古诗十九首》中的每首诗都有独特的魅力和意境,包括《咏史》、《咏天台山》、《咏归鸟》、《咏雨》等。
其中,诗人通过咏史的形式,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素材,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思考。
他在诗中描绘出了壮丽的历史场景,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历史的庄严和辉煌。
除了咏史外,《古诗十九首》中还有一些咏物和咏景的诗歌。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的风景和物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运用精炼的词语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界中的变幻和美丽与人的思想与情感相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还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咏叹,传达了人类对于世界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这些诗歌语言简洁精练,意境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于《古诗十九首》

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反思
社会不公
《古诗十九首》中有一些诗篇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反思,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等诗句,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
人生价值反思
《古诗十九首》中还有一些诗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和追问,如“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等诗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探索和思考。
人生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感慨
人生短暂
《古诗十九首》中有多篇提及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 尘。”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命运无常
《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不少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如“运命虽纷织,盈虚自然中。”、“天道有常 运,不以尧存亡。”等诗句,揭示了诗人对命运的不可掌控和无奈。
《古诗十九首》反映了汉代社会的不同方面,丰富了汉代 诗歌的艺术表现,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启发和影响了后世文人创 作
其后世文人中,许多人或多或少地受过《古 诗十九首》的影响,有的甚至模仿其风格进 行创作。
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借鉴
《古诗十九首》在表达情感、描绘景象、塑 造人物等方面有着精妙的技巧,为后世诗歌
关于《古诗十九首》
CATALOGUE
目 录
• 《古诗十九首》简介 • 《古诗十九首》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手法 • 《古诗十九首》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古诗十九首》的现代解读与价值 • 《古诗十九首》的朗诵与欣赏
01
CATALOGUE
《古诗十九首》简介
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
《古诗十九首》原文整理

《古诗十九首》原文整理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庭中有奇树两汉·佚名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青青河畔草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明月何皎皎两汉·佚名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去者日以疏两汉·佚名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两汉·佚名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客从远方来两汉·佚名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回车驾言迈两汉·佚名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今日良宴会两汉·佚名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孟冬寒气至两汉·佚名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诗词那些事|汉代诗歌四《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诗词那些事|汉代诗歌四《古诗十九首》]](https://img.taocdn.com/s3/m/6e372908172ded630a1cb6d1.png)
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诗词那些事|汉代诗歌㈣《古诗十
九首》]
⒈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
意识到物有盛衰,感叹人生短促,渴望建功立业。
⒉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和痛苦,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
前诗写从政理想被亵渎的愤懑,后诗写对友情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慨。
⒊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唯物认识和人生选择,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
建功立业的传统观念破灭以后,诗人转向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新思考。
⒋其他十一首则表现了游子思妇相离相别之苦。
《古诗十九首》特点
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抒情方法是用事物来烘托。
另一艺术特点是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来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突出,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映衬烘托,语言不加雕琢,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古诗十九首》

十九首诗的含义和关联
含义
每首诗各自独立,主题和内容各异,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离别之情,以及 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关联
虽然每首诗的主题和内容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关联,通过不同的角度 和表现手法,共同表达了东汉末年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文学地位和影响
地位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五言诗的典范之一。
01
02
03
目前,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已经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者们从不同 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也呈现出新 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重从文化、 社会、心理等角度对《古诗十九首》 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 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影响
《古诗十九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题和表现手法被广泛借鉴和应 用,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内容解读
主题和情感
主题多元
十九首诗涉及的主题非常丰富,包括人生 短暂、离别、相思、怀才不遇等,展现了 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VS
情感深沉
诗歌中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性 的关怀,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 力。
语言优美
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炼、优美,通 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使 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风格独特
每首诗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既有豪放奔放,又有含蓄内敛 ,这种多样化的风格使得整部诗 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03
思想分析
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及时行乐
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观念,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等句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迢(tiáotiáo):遥远的样子。
皎皎:灿烂明亮。
河汉女:指织女星。
纤纤(xiānxiān):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
擢(zhuó):引,抽,伸出的意思。
札札(zházhá):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zhù):织机上的部件。
后也称梭子。
章:这里指布匹。
泣涕:哭泣,落泪。
脉脉(mò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谊。
【大意】
牵牛星啊相隔得那样遥远,银河那边洁白的织女盼你。
她摆动着细长柔软的手儿,梭儿札札不停地穿过布机。
整日整夜她织不成一段布,相思眼泪如雨珠点点滴滴。
银河流水清清亮亮可以见底,织女牛郎就相隔这点点距离。
可正是那清亮的一水之隔,彼此相望不语聚不到一起。
(完整版)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音版)

1、《行行重行行》行xíng 行xíng 重chóng 行xíng 行xíng,与yǔ君jūn 生shēng 别bié离lí。
相去xiāngqù万wàn 余yú里lǐ,各gè在zài 天tiān 一yī涯yá;道dào 路lù阻zǔ且qiě长cháng,会huì面miàn安ān可k ě知zh ī?胡hú马mǎ依yī北běi 风fēng ,越yuè鸟niǎo 巢cháo 南nán 枝zhī。
相xiāng 去qù日rì已yǐ远yuǎn,衣yī带dài日rì已yǐ缓h uǎn ;浮云fú yún蔽bì白日bái rì,游子yóuzǐ不顾búgù反fǎn。
思sī君jūn令lìng人rén 老lǎo ,岁suì月yuè忽hū已yǐ晚wǎn。
弃qì捐juān 勿wù复fù道dào,努nǔ力lì加jiā餐cān饭fàn! 2、《青青河畔草》青qīng 青qīng 河hé畔pàn 草cǎo ,郁yù郁yù园yuán 中zhōng 柳liǔ。
盈yíng 盈yíng 楼lóu 上shàng 女nǚ,皎jiǎo皎jiǎo当dāng 窗chuāng 牖yǒu。
娥é娥é红hóng 粉fěn妆zhuāng,纤xiān 纤xiān 出chū素sù手shǒu。
昔xī为wéi 倡chàng 家jiā女nǚ,今jīn 为wéi 荡dàng 子zǐ妇fù。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古诗十九首赏析(通用5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十九首赏析(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十九首赏析篇1古诗十九首作者:汉无名氏朝代:汉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二。
逶迤:长貌。
相属:连续不断。
回风:旋风。
萋:盛也。
“萋已绿”,犹言“妻且绿”。
以上四句写景物,这时正是秋风初起,草木未衰,但变化即将来到的时候。
晨风:《诗经·秦风》篇名。
《晨风》是女子怀人的诗,诗中说“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情调是哀苦的。
蟋蟀:《诗经·唐风》篇名。
《蟋蟀》是感时之作,大意是因岁暮而感到时光易逝,因而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又因乐字而想到“好乐无荒”,而以“思忧”和效法“良士”自勉。
局促:言所见不大。
结束:犹拘束。
以上四句是说《晨风》的作者徒然自苦,《蟋蟀》的作者徒然自缚,不如扫除烦恼,摆脱羁绊,放情自娱。
【译文】本篇十句,内容是感叹年华容易消逝,主张荡涤忧愁,摆脱束缚,采取放任情志的生活态度。
结构是从外写到内,从景写到情,从古人的情写到自己的情。
处在苦闷的时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生命哲理,其苦闷就尤其深切。
苦闷而无法摆脱,便往往转向它的对立一极--荡情行乐。
本诗所抒写的,就正是这种由苦闷所触发的滔荡之思。
诗人大约是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
高高的城墙,从眼前“逶迤”(绵长貌)而去,在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自相连接--这景象不正如周而复始的苦闷生活一样,单调而又乏味么?四野茫茫,转眼又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的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古诗十九首作者朝代_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谁

古诗十九首作者朝代_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谁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
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一、来源作者《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有说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二、文学性质《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思想内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言诗是在汉代民谣和乐府中产生,是由五 字句构成的诗。
五言诗能更灵活细致地叙事、抒 情。格律要求比较低,奇偶参差 的音节,更富音乐美。
关于《古诗十九首》
特点:1、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
2、东汉中下层文人五言诗代表作,作者多为无
名氏。 地位:最早见于南朝· 萧统的《文选》,它标志着五言 诗已经达到成熟。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 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内容:多为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士人宦途失意的悲叹。 艺术手法:善于将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熔为一炉, 或运用比兴,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叙事委婉,抒情 真挚,语言自然浅近而凝炼和谐。
•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 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 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 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 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 涉 江 采 芙 蓉 》 诗 意 图
诗歌赏析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 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 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 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 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 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 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 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 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 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1.找诗眼,抓主旨;
(2)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 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 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 子。你怎么看?
作者介绍
萧统(501~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 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今江 苏丹阳)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 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 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 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 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2.依景情,析手法;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 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 己。
3.找意象,品意境。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成了什么 样的意境?
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
天上悲情
人间写照 景情交融 委婉含蓄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
写景
离愁别绪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品味叠字
迢迢:
写星空的距离(远) 写星辰的光辉(亮)
情 中 景 景 中 情
皎皎:
纤纤: 写双手的形状(美)
札札: 盈盈: 写织机的声音(忙) 写水流的形态(清)
相 思 怨 别
脉脉: 写人物的神态(情)
思想感情
隔河相望 牛 郎 织 女
比喻
人 间 男 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团聚不能欢聚源自记一记 出处:组诗《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无名氏作 内容: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和士人的彷徨失意 特点: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 评价: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 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 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 有“终老”之“忧伤”。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汉]迢迢牵牛星
诗歌鉴赏方法之一
• 音读 • 意读 • 情读 排除障碍,整体感知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追寻意象,涵咏意境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2、诗歌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
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 作用?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
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 感。起首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 觉,以花草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 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
涉 江 采 芙 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①, 兰泽②多芳草。 采之欲遗③谁? 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望旧乡⑤, 长路漫浩浩⑥。 同心⑦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⑧。
•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 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 ③遗(wèi):赠。 • ④远道:犹言“远方”。 • ⑤旧乡:故乡。 •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 的遥远无尽头。 •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 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 ⑧终老:终生。
⑵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 什么作用?
芙蓉
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
特点: 品质高洁 仪表庄重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芙蓉”“兰泽”“芳草” 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 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 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 的氛围。 “芙蓉”“兰 泽”“芳草”等意象, 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 感情的纯洁、美好。 意境总结:那是一个夏日,花 香日暖,江上芙蓉朵朵,赏心 悦目,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 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这样的 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 美好。
3.诗歌描写“多芳草”和“兰 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 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 的纯洁和美好。
4.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 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诗歌讲究“起、承、转、 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 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 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 垫。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 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读一读
遥远 明亮 伸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去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布帛上的 经纬纹理 间隔 含情凝视 的样子
• • • • • • •
第一、二句 :天上情景(景) 人 情 景 相 融 第三~六句 :织女悲苦(由景及人) 第七、八句 :河汉相隔(由景及情) 第九、十句 : 相爱受阻 (人情景相融)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 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 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 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 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 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 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叠音词的运用对诗歌表达的影响(找出叠音 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是写素手之细, “札札”是写机杼之声, “盈盈”是写银河之水, “脉脉”是写相视之态。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 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 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 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 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 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 “终老”之“忧伤”。
7、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点?
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 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1.找诗眼,抓主旨;
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 “诗眼”概括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新课导入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 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 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 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 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 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 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知识导读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
《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 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 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 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 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 《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 《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