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一、令人深思的现象

“实事求是”已成为今天人们最流行的用语之一,被视为不证自明的原则。但是,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却仍然很难。从党的历史上看,我们有过两次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取得辉煌胜利的经验,一次是七大

以后,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有过两次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遭受惨痛挫折的教训,一次是王明的

“左”倾路线,一次是1957年以后。即使是象毛泽东那样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

立者和倡导者,也不免与之背道而驰。今天在现实生活中,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事,也还是经常发生。例

如,有的同志看问题主观、片面,不能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的同志

不作调查研究,情况不明决心大,盲目决策,瞎指挥,造成工作损失;有的同志想问题、办事情脱离国情,超

越实际承受能力,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有些地方和单位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严重,等等。

上述现象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中能看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呢?

二、实事求是内涵的丰富性

实事求是,原是一句称赞“求真务实”治学态度的古语,毛泽东对它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赋于崭新

的内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

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9页)在辩证唯物主

义看来,实事求是这一命题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意识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它的实质是

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一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

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体现在主体的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三个相互联系、层层深入的阶段之中:

1、在认识观念阶段,体现在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一致性。在这一阶段,主体先获得感性认识,经过加

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根据对象的不同,主观认识大体分为两类:第一,关于客体的

认识,即主体对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的状况、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第二,关于主体的认识,即主

体对自身(个体和群体)的结构、需要、愿望、意志、情感、能力等的认识。

2、在实践观念阶段,体现在实践观念与真理性认识的一致性。实践观念是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

节,是对实践过程的构想,是对实践结果的观念模型。在这一阶段,主体首先将对客体以及主体自身的认识结

合起来,在认识客体、主体“是什么”的基础上,根据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对客体作出价值的判断,并

从主体的需要出发,设计出客体“应当是什么”的蓝图,进而确定主体的行动目标,即“应当做什么”。主体

的目标,既要合规律性(否则无法实现),又要合目的性(离开了人的需要,就一切都没有意义)。其次,围

绕主体目标,依据主体力量和现实条件,选择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即“应当怎样做”——实现

行动方案与行动目标的统一。

3、在实践活动阶段,体现在实践结果与实践观念的一致性。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

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实践观念虽然是关于实践的构想和模型,但本身

仍然是一种精神的东西,理想的意图要变成客观的现实,主体必须去做或行动,必须使用物质的力量。在这一

阶段,主体按照行动方案,通过做或行动,实现行动目标,将实践观念转化为实践结果,将主观的东西转化为

客观的东西,达到改造客体以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这便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由此可见,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包涵着丰富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论其中那一个阶段

、环节和要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主客观的一致性和实事求是的完整性。

三、客体状况对实事求是的制约

客体是主体“求是”、“行动”的对象,是主体认识、实践的对象。它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就其物质本

性而言,仍然是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主体的“求是”、“行动”,主体对主观与客观一致性的追求

,是受到客体状况的制约的。

1、客体作为主体“求是”、认识的对象,它提供认识的客观内容,制约着认识的发展过程。客体具有复

杂性和过程性。从深度上说,客体是有层次的,既有现象方面,又有本质方面,本质又有一级本质、二级本质

,以至更深层次的本质;从广度上说,客体又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有无限多的方面;客体还处于永恒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之中。客体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对主体的“求是”和认识,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它为主观与客

观的脱节,提供了可能和“机会”。例如,认识简单的事物比较容易,而认识复杂的事物就比较困难;认识事

物的现象比较容易,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比较困难,认识深层次的本

质和规律就更加困难;认识事物的

某一方面比较容易,而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就比较困难;当客观过程所包含的矛盾已暴露或充分暴露的情况下

,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相对比较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当客观事物还在原有的阶段运动时,主观与客观的

一致,相对比较容易,而当过程已向前推移进入一个新阶段时,容易出现认识滞后、主观脱离客观的情况。

2、客观作为主体实践、“行动”的对象,它的规律、条件,制约着实践的方向和水平。规律是客观的,

主体只能顺应客体的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改造客体的目的,反之,便会受到规律

的惩罚。条件也是客观的,它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规定了主体实践活动所能达到的一定限度

。主体只有正确地认识条件,并按规律去改变和创造条件,才能达到改造客体的目的。

四、主体素质对实事求是的限制

实事求是,是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动地追求主观与客观一致的过程。因此,主体自身素质

状况,与它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难以贯彻始终,主观与客观容易脱节,归

根结底还要从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主体的状况包括“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恩格斯语)。主体

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大体包括认知、道德、非理性和身体等因素,它们对主体是否能做到实事求是的影响,是

各不相同的。

1、主体有没有能力做到实事求是,主要取决于主体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主要指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知识、观察力、判断力、思维能力等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助于主体对客体进行正确的反映和成功的

改造,反之亦然。不少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支配,受主观主义思想方

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直接制约着主体认识和实践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做

到实事求是。主体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人类已经发现的客体规律不了解、不掌握、不会利用,就难以

做到实事求是。

2、主体愿不愿做到实事求是、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则取决于主体的道德因素。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

修养和价值趣向如何,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影响主体对待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看到这样

的情形:主体在“求是”活动中,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是主体没有能力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是主体的价

值趣向、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限制他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实事求是所得出的结论,与偏颇的道德观念(如片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