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的理论应用教学目的:1.理解外部性的定义,了解外部性的类型。
2.能够图解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掌握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教学重点与难点:帕累托最优定价,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定义图解外部性一、外部性的定义1.外部性的定义:英国经济学Marshall,A.提出来的概念。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换句话说: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图解外部性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的分类外部性的特征外部性的测度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一、外部性的分类1. 按有无产权划分公共外部性私人外部性2.按影响方向划分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3.按影响途径划分•金钱的(市场的)外部经济例:(1)鞋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皮革价格上升,影响皮包消费者的利益,但会刺激皮包制造商改造工艺,集约生产,提高皮革的利用效率。
(2)铁路开通与马车运输废业(3)火车提速与飞机乘客减少的关系特点: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技术的外部经济概念的缘由:Pigou,A.C.例:(1)渔场过量捕捞的例子(2)某一工厂处理废气的技术水平于洗衣价格4)可转移的外部性二、外部性特征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经济活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而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
如果发生了外部性,那么就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
因此,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3.外部性与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4.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外部性是否具有
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对某人的影响是否会减 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可转移的外部性:指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 “转移”的外部性现象。如垃圾转移、用污 染水做豆腐卖给别人等,也就是“向受害者 征税或收费”现象。
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 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2)指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只要交易费用较低且 交易有利可图,无论经济当事人哪一方拥有产权, 都存在向社会最优点移动的自然趋势。
科斯条件下的产权交易(由谈判达到的外部性消除)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失误
外部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 际私人效益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以 植树为例:
价格 P! P* MEB O
MSB
MPB MC
Q1
Q*
植树量
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
外部不经济性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 际私人成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以伐 木为例:
1、简述外部性的定义及其各种类型。 2、辨析私人物品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区别,讨论两种 情况下利用谈判(交易)达到有效率资源配置的可能性。 3、试讨论“外部性”概念在环境经济学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 4、简述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5、试述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基本途径? 6、经济学家认为污染问题是各种外部现象中的一种,当一个 部门的决策以无意的方式危害到其他部门而又没有给予相应 的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这是否意味着造成污染的单位, 如发电厂,对受到其排放影响的部门给予补偿后污染问题就 解决了呢?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1、不可减少的外部性: 工厂空气污染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1)工厂排 放到有效率的水平上(2)受害者采取有效的防护 措施;总之应对污染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 税或费。 2、可减少的外部性 工厂垃圾堆放问题,如对堆放地点没有限制选边 际损害最少的地方堆放;若对堆放地点有限制, 则选择收费最少,边际损害最少的地方,这两种 选择都是有效率的。对外部性的来源征收庇古税, 对受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还应该注意:
(1)外部性不仅仅等同于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城市居民吃粮食,但是他的消费并没有进入农 民的生产函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外部性。) (2)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例如,一个人开车 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身上,虽然 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量,但这种影 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3)要区别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货币外部性不 是真的外部性,只有技术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 (4)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存在 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2、外部不经济性:i因为Xnj的存在而受损,希望j能减少Xnj。 例如上游的居民伐木给下游的居民带来损害。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 MSC>MPC,差额是 MEC。但是一个个人利 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树 木时,其砍伐水平由MB 和MPC决定,这时私人 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 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 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或对 伐木者征税。因此,如果 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效 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配 臵失误。
二、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模型分析
1、外部经济性
(i因为Xnj的存在而受益,希望j能增加Xnj 。例如上游 居民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受益,此时植树这一 行为的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产生外部经济性。)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政府确定排放总量,企业可以对排放权进行交
易。 2.可交易许可证的优势:总量控制、激励效应 3.可交易许可证的劣势:制度设计的公平问题
2 .外部性的类别 (1)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
考虑如下两个例子: (1)汽油价格高于3美元1加仑时,你决定买一辆小点的、省油的
汽车。不幸的是,数以百万的人也跟你有同样的想法,结果是, 小车的价格平均提高了好几百美元。其他人决定买一个小车导致 你受到损害,因为他们的行为提高了你打算买的车的价格;
(4)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主观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造成机会主义行为。 这种双方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将会导致谈判破裂, 无法达成有效的结果。
(5)个人不愿意创建市场
(6)集体行动的困境
五、外部性的政府解决办法
1.“庀古税”与财政补贴 ①“庀古税”是一种矫正性税收。通过征税调整私人 边际成本,达到市场效率水平。其操作方法:对带有 负外部性的物品、劳务或行为,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 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从而将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 会边际成本相等,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②财政补贴是一种矫正性补贴。通过征税调整私人边 际收益,达到市场效率水平。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 正外部性的物品、劳务或行为的主体,按外部边际收 益的大小发放补贴,从而将私人边际收益提高到与社 会边际收益相等的水平,实现正外部性的内部化。
可以通过外部性各方的自愿谈判,将外部性内部化, 从而达到有效率的结果;有效结果的达成,与谁拥有 初始权利无关。
4.科斯定理失效 (1)存在收入效应 法定权利的分配决定了谁付费谁受益,因此它会影 响人们的收入。由付费带来的显著收入效应会影响均 衡的位置。 (2)法定权利难以界定 (3)外部性的主观性 当需要主观信息才能进行谈判时,交易成本可能相 当高昂。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社会边际效益
\
边际成本
E1 E0
O
Q0
Q1
生产量
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3.庇古税收
外部性实际上是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 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
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
1.1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在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时首次提出“外
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 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
1920 年出版《福利经济学》认为 “ 外部
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
的不一致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
Fi f ( X i , X i , X i , , X i , X j )
1 2 3 m n
i 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 对生产者
(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中的外部性
• 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没 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 • 外部不经济性是使经济主体忽视环境保护即不愿 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内在原因;或者说包括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 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
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
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转移。
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各代人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 代,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 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ppt课件

式中Uj 表示j 的福利函数,j和编k指辑版不ppp同t 的人或厂商,Xi指经济活动 6
第一节 外部性的定义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 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 边际私人效益MPB。差 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 种树人投资植树造林时, 其投资行为由MPB和边 际成本MC决定,这时私 人植树量Q1小于由MSB 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 Q。当要求私人植树量达 到Q时,必须降低植树的
供给(Supply):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 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 数量。既有出售的愿意又有 提供出售的能力,才能形成 有效供给。
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 素: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 (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 的预期。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26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假设某消费者以每盒5元的市场价格购买了13盒牛奶。
消费者实际支付:13×5=65元,
愿意支付的价格:17+16+15+…+5=143元
消费者剩余为:143-65=78元。
价格(元)
17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需 15
求曲线和市场均 10
衡价格之间的面
积
5
存在正外部性时:
社会收益高于个人收益
编辑版pppt
12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负外部性的几个例子
开汽车
交通便捷、节约时间、还可以运货
对他人的影响: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
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
编辑版pppt
13
第二节 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性理论.ppt.Convertor

第三章外部性当火车使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性与市场失灵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
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
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
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
他们在高速列车(此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
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发而受益。
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
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
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一、外部性的概念某个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了未在交易价格中反映的成本或收益。
如果某个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这时的外部性称为负外部性;如果某个人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收益,这时的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
【问题讨论】经济学家们对外部性概念的理解有哪些差异?自马歇尔以后,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
庇古从“公共产品”入手,认为外部性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奥尔森从集体行动入手,认为外部性体现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的对立;科斯从外部侵害入手,认为外部性问题不是单向的;博弈论从“囚徒困境”入手,认为外部性体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
迄今为止,有三个比较权威的定义,这几个定义把外部性与经济学其他基本概念联系起来。
范里安的定义:当一个个体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个体的环境时,就称之为外部性。
这一定义主要是从个体与个体的行为关系来界定的。
认为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一方的行为势必影响另一方的利益。
于是,人们选择不同行为策略,即博弈。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削弱以致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
1.外部性的定义2.外部性的类型3.外部性理论的应用社会成本:应用公共资源生产一种既定的产品,对整个社会来说所发生的成本。
边际社会成本:在相应产量所确定的社会成本的基础上,每增加以单位产量的产品所带来的社会成本的附加额。
私人成本: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一般是由企业使用的资源的价格来决定的。
边际私人成本:在相应产量的私人成本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多带来的私人成本的附加额。
效益: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私人效益:指企业(私人)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社会效益:指社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边际效益:企业在相应产量确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每增加以单位产量的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额。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定义: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条件下,一个单位的生产行为(或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的生产或称(或者消费者的生活标准),则说明为外部性。
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由于其他的经济主体的存在而使该主体受益,希望能够增大该种影响。
1.产生外部经济性,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
2.产生外部经济性,边际社会效益大于边际私人效益。
差额就是外部环境效益,也就是外部经济性。
3.生产者的投资生产量是由边际私人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小于由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生产量。
4.如果当生产量达到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量时,则应降低生产成本。
5.如果外部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则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误。
(导致生产量过大,导致生产过剩)外部不经济性:由于其他主体的存在而使该主体受损,希望能够减少这种影响。
1.产生外部不经济性,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
差额就是外部环境成本。
2.消费者的消费量是由边际效益和边际私人成本决定的,大于边际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决定的消费量。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43
科斯手段产权作用的过程
确立产权
导致市场交易 市场交易
形成价格
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 引导生产 消费
扩大资源 基础存量
缓解资源 稀缺压力
34
两省边界水污染案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是一个纺织印染业十分发 达的工业重镇, 素有“ 日出万匹, 衣被天下”! 之 称, 仅镇区就有规模较大的印染企业27 家, 日排 放印染废水超过10 万吨。
盛泽镇与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仅一河之隔, 这条河就是麻溪江( 江苏称它为清溪塘) 。麻溪江 宽30 余米, 水深2 米, 河的两岸集聚着盛泽镇印 染企业的几个排污站。由于盛泽镇位于麻溪江的上 游, 因而大部分污水从盛泽顺流而下, 通过麻溪 江, 排入苏嘉运河, 王江泾镇受侵害程度最为严重。
15
对某一生产者而言,其生产费用包括:生产成本C1=1000万 治理污染的成本C2=100万 若生产者不治理污染,将使社会付出其成本,设为C3=200万,并假定生产 者的产量为Q=200万,产品价格为P=10元。
(1)若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企业不治理污染,则: 企业的盈利为:R1 =P•Q-C1=2000-1000=1000万 社会福利:F1=R1 -C3=P•Q-C1-C3=1000-100-200=700万
请用图表或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画图表示边际成本(MPC)、边际收益(MB)、边际外部成本(MEC)和 边际社会成本(MSC)。 (2)假设厂商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社会从木浆上获得的边际收益,请推导出厂商 取得利润最大化的木浆产出。 (3)推导出使社会纯收益最大化的木浆产出。 (4)解释为什么木浆的社会有效产出低于私人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 (5)当不生产木浆时,使社会满意的边际外部成本应是多大? (6)要使社会的最优产出为15时,在边际私人成本不变,边际外部成本应该变为 多少?
《外部性理论》课件

环境污染案例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这些污染源可能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 活动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例如,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 康问题,水污染可能导致水源短缺、水生生物死亡等。
公共交通案例
总结词
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 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干预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强制要求产生外部性的经济 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将外部
成本内部化。
税收和补贴
通过征收适当的税收或给予相 应的补贴,使经济主体的外部 成本内部化。
产权界定
明确界定产权,使资源使用者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成本和 获得全部收益,从而减少不必 要的浪费。
总结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外部性问题,提高市场效率和
科技创新的外部性
总结词
科技创新的外部性是指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为其他企业或整个社会带来收益,但这种收益无法通过市场交易 得到补偿。
详细描述
当一家企业研发出新的技术或产品,这种技术或产品可能被其他企业所采用或进一步研发,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 进步。然而,其他企业可能只支付了部分研发成本,未能给予创新者足够的激励,导致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
分类
根据影响的方向,外部性可以分为正 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根据影响范围的 大小,外部性可以分为私人外部性和 公共外部性。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01
02
03
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主 体可能无法完全了解其行 为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 。
产权不明确
如果产权不明确或无法得 到有效保护,经济主体可 能无法控制其行为对其他 经济主体的影响。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指能通过市场价格 变化体现出来的外 部性。
第三节 外部性与资源配臵
外部性的测度
外部性一般是用收益或费用来测度的,具体指标很多
费用指标
外部费用:某一种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活动,给他人
带来的不能得到补偿的损失或额外费用 私人费用:通过市场表现并反映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之中 的真正发生支付的费用 社会费用:私人费用和外部费用之和,是某项经济活动给 社会带来的真正承担的全部费用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 请思考一下能通过市场交易的商品的市场需求曲 线的形状是什么?
假设在钢笔市场上 只有三个消费者, 下图分别显示了A、 B、C三个消费者 对钢笔的个别需求 曲线,为了得到市 场的总体需求曲线, 只需要把每一个消 费者对钢笔的个别 需求曲线水平相加。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 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 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很低或者等于零的商品,消费 者剩余也就越等于支付意愿,并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 示其经济价值。
第三节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实际支出 支付意愿 (本质是假设价格) (本质是市场价格)
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 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供给的普遍性
消费非排他性
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 该物品的消费。其结果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对 使用公共商品收费,因为公共物品能够免费 使用
第四节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而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
外部性是指不通过影响价格而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或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将企业治理污染和不治理污染的盈利以及对 社会的福利贡献进行对比: R1-R´1=(PQ-C生)-(PQ-C生- C治)=C治
说明企业不治理污染时将获得超额利润C治。 F1-F´1=(PQ-C生-C社)-(PQ-
C生-C治)=C治-C社 一般来说,C治<C社,因此,F1<F´1,这
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受的污染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当可能充分利用潜在收入进行自发交易时, 将达到一种有效率的产出。 一般来说,建立这种交易需要双方参与者人 数较少:一个或几个制造者对一个或几个受 害者。在这种条件下,科斯交易确实可以消 除任何资源使用的偏差。 显然,这时对庇古税或补贴没有需求。而且 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 失误。
第16页,共32页。
➢2.竞争的外部性 当工厂排放可减少的废物(如垃圾)时,有
两种可能情况。 第一种,假设有关部门对工厂堆放垃圾没有
具体规定。 第二种,假设有关部门对工厂堆放废物有具
体规定,并且有几个堆放点可供工厂选择。
第17页,共32页。
总之,不论外部性是可减少的还是不可减少 的,正确的纠正措施是对外部性的制造者征 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庇古税,而不需要对 受害者提供补充刺激。
➢五、外部性和产权 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性的一个典型来源。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
外部性

第五节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
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 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 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 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则。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可分为两大类:命 令控制型方法和经济刺激型方法。
既然外部性与有效的财产权规定有关,那么我们是
否可以从财产权这个概念本身去寻求克服或消除外 部性?美国芝加哥大学科斯回答了这个问题。
“科斯定理” :是指在一个有效的财产权规定条
件下,处于外部性的有关双方之间的权利交易,将 会消除帕累托相关外部性,而且产生一个高效率的 结果或均衡状态,使得偏离该结果时至少有一方要 受到损失。而且,只要是在有效的财产权条件下, 资源配置最优效率状态或结果与具体的财产权规定 无关。
命令控制型方法
命令控制型方法:是指有关行政当局根据相关的法
律、规章条例和标准等,直接规定活动者产生外部 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即运用行政和法律 手段, 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 强制其执行环境标准的 方法。 它可以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两种,直接管制是 直接对污染物排放进行规定;而间接管制一般是通 过对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 染物数量进行规定,最终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
第二节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影响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是表示当一
环境经济学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的受害者
对外部性的受害者实行零收费: 对外部性的受害者实行零收费:受害者既 不应该被收税,也不应该被赔偿。 不应该被收税,也不应该被赔偿。 学术界对于有效率地保护外部性受害者的 基本观点有: 基本观点有:1、给受害者赔偿 2、对受害 只要受害者数目众多, 者征税 3、只要受害者数目众多,就不应 赔偿也不应收税。 赔偿也不应收税。
4 3 2 1 0
纸张市场
社会成本 = 私人成本 + 外部成本
外部成 本 供给 (私人成本)
外部成本 = 对旁观者负外部性 影响的价值 = $1/每吨 (废气、污水等造 成的损害的价值)
0 10 20 30
Q
11
P $5
4
纸张市场
市场经济下, 企业决策是基 于私人成本和 社会成 私 人 利 益 的 比 本 较。 S 造纸厂由于它 不考虑环境污 染成本,基于 私人成本决定 生产的数量会 高于从社会成 本评价角度确 定的最优产量。
思考题:
1、外部性的表现? 2、外部性内部化的几个思路?
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有利的 影响,但这个人对这种影响得不到报酬。 影响,但这个人对这种影响得不到报酬。
• 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不仅 保护你自己,而且保护了与 你密切接触的其他人 • R&D创造出了别人也可以 使用的知识 • 人们上大学提高了教育水平, 并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环境经济学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1、外部性理论的内容 2、市场失效、资源配置与外部性的关系 3、外部性的解决方案
火车的故事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 世纪初的一天 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 他边欣赏风光, (A·C·Pigou)。 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他边欣赏风光, 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 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 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 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 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 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 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 70年后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 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 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 见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 见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 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 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 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 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 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 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 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4.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的解决—排污费、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
排污费:对每单位污染排放征收费用。 庇古税是以每单位产量征收。排污费更能激励企业改进 技术减少污染。 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排污者向政府购买排放许可,并 且这种排放许可是可以交易和转让的。科斯定理应用— 可转让政府许可权。 排污费与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相比: 1、排污费费率固定情况下,容易受通货膨胀影响 2、收入分配影响不同:排污费会引起政府收入增加。 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不会为政府取得收入,人们为争夺许 可的初始所有权而引发政府寻租行为。
生产 正外 部性 负外 部性 苹果园附近养蜂给苹果园带来好 处;生产技术的进步给消费者带 来实惠 河流上游造纸厂污水影响到下游 养鱼业;发电厂派出的污染空气 影响到附近居民呼吸新鲜空气 消费 生产技术改进降低了消费成本; 邻居美妙的音乐会给你带来快乐 生产技术改进造成企业用工人数 下降;邻居在深夜纵情歌舞一下 那个想你睡眠
正外部性解决方案
采取给予企业庇古补贴的形式
第三章 财政支出理论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按照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1962年的定义,只要某一个 人的效用函数(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 在另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下,即有外部性。 Ua=Ua(X1,X2….Xn,Y1),一个人A的效用不仅为其所控 制的活动X1,X2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其他人的活动Y1 的影响,Y1在B的控制之下。这种行为可以是消费行为, 也可以是生产行为。
外部性的解决—税收
庇古税:通过对污染者进行征税,税额等于污染者在效 率产量水平上造成的边际损害。 特点: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对排污者征税而不是对受 害者补偿。 对受害者的补偿会导致无效率状态。 案例:小明在河边建造了一家化肥厂,废水排到河里, 在河的下游老王有一个养鸡场,这个河流的产权属于政 府所有,小明和老王因为化肥污水问题产生争执,政府 决定对小明的化肥厂征收排污税,试用图表分析征收排 污税的合理性及税收总额。横轴表示小明的产量或市场 需求量,纵轴表示生产成本或市场价格。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3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 • • • • • • • • • • • 四、外部性和产权 (三)产权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 1.产权理论是对传统价格理论的完善 ⑴价格机制与资源优化配置 ⑵传统价格理论 ⑶产权理论对价格理论的完善 ⑷产权理论为外部边际成本定价 2.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 ⑴环境资源合理定价与环境资源有效配置 ⑵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基础是其相对价格 ⑶产权明晰是环境资源市场价格等于相对价格的必要前提 ⑷产权交易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
§2 舒适性资源评价理论
• 三、舒适性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要点 • 1.舒适性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 • 外部性理论 • 公共资源的分配、产权理论 • 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舒适性资源评价的方法要点 • 自然环境的不可逆性与最优利用—— • 不可逆投资及项目评价 • “代际争论”:谁的消费者主权,代际选择价 值
§2 外部性的类型
• 一、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 • 1.公共外部性:供给的普遍性和消费的非排 他性。也称不可减少的外部性。 • 2.私人外部性:与公共外部性定义相对应, 是指具有“可减少”和排他性的外部性。 即一个受害者对外部性的消费减少了他人 的类似消费。
• 二、可转移的外部性 • 可转移的外部性特指受害者有机会向第 三方“转移”外部性的现象。 • 例如,垃圾倾倒。 • 治理对策:对转移者(受害者)征税。
§2 舒适性资源评价理论
• 二、舒适性资源评价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各类环境消费者的需求。这类消费者以了解稀少和珍 贵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的现状而满足,并乐意为保护生态有 所奉献。 • 2.对环境具有选择性需求的消费者。这类人珍惜将来某 时在特定环境中活动的机会,关注环境的不可逆性开发, 使某些环境要素和珍稀资源永久消失,子孙后代能否享受 同样的环境资源。 • 3.科学研究者的需求。很多学科能从环境资源的存在中 获益,从而推动学科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斯认为,不仅不应当赔偿受害者,还应 当向他们收税,因为他们的决策增加了工 厂的生产成本。他认为,当居民决定在工 厂附近安家时,他们对外部性的制造者— —工厂施加了“外部”成本。这种成本的 形式是工厂支付的庇古费,而且工厂废气 排放造成的损害越大,支付的费用越高。
五、外部性和产权 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性的一个典型来源。
2.可转移的外部性 一般情况下,庇古型的环境经济政策不提 供辅助刺激,即对外部性的受害者既不赔 偿也不征税。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 有必要向受害者征税。
这种状况称为“可转移的外部性”。特指 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转移”外部性的 现象。
受害者必须支付的税额应等于由于向他人 转移外部性引起的社会边际损害。
如果考虑外部不经济性,即将外部不经济
性内部化,生产者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 进行治理,此时,企业将增加C治,盈利为: R´1=PQ-C生-C治 由于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对环境没有造 成污染,也就不会造成社会损害,即C´社 =0,此时,企业对社会福利的贡献F´1为: F´1=R´1-C´社=R´1=PQ-C生-C治
基于污染权的市场交易方法:排污权交易
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是指根据价值规律, 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微观刺激 和宏观经济调节等经济杠杆,调整或影响 有关当事人产生和消除污染行为的一类政 策。包括排污收费、产品收费、使用者收 费、管理收费、税收减免、押金制以及广 泛采用的补助金制度等。
二、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如果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效果,必须正确
给其确定价格,当外部不经济性的价格为 负值,外部经济性的价格为正值,才能达 到高效率。 外部性对资源配臵也有影响。
三、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1. 非竞争的外部性 研究表明,非竞争的外部性与环境政策的 关系更为密切。 为了实现污染者和受害者之间资源配臵的 最优,应当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引导利润 最大化的工厂和效用最大化的个人满意这 些条件。 研究表明,在竞争条件下,问题的解决只 需要一项政策措施:对污染者征收等于社 会边际损害的税或费。
3、直接管制很难考虑企业间的技术差异或 污染物处理边际费用差异,执行统一管制 或排放标准相对于排污收费或排污权交易 来说,既浪费又昂贵。而控制费用越高, 招致的阻力、拖延甚至否决的可能性也越 高。 4、由于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成千上万 个小型分散的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止问题, 管制机构发现这些污染问题很难借助于传 统的管理手段加以解决。
2.竞争的外部性 当工厂排放可减少的废物(如垃圾)时, 有两种可能情况。
第一种,假设有关部门对工厂堆放垃圾没
有具体规定。
第二种,假设有关部门对工厂堆放废物有
具体规定,并且有几个堆放点可供工厂选 择。
总之,不论外部性是可减少的还是不可减 少的,正确的纠正措施是对外部性的制造 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庇古税,而不 需要对受害者提供补充刺激。
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主要途径有四种: 管制
财产或权益损失的直接赔偿
庇古税
科斯手段
命令控制型方法
命令控制型方法:是指有关行政当局根据相关的 法律、规章条例和标准等,直接规定活动者产生 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即运用行政 和法律手段, 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 强制其执行 环境标准的方法。 它可以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两种,直接管制 是直接对污染物排放进行规定;而间接管制一般 是通过对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中,可能产 生的污染物数量进行规定,最终达到控制污染排 放的目的。
管制手段的局限性: 1、政府为了有效地控制各种类型的污染源排 放,必须了解数以千计的产生污染的产品和 活动的控制信息。这样信息需求量太大,实 际上难以支持。 2、为了对新的环境状况和变化作出反应,政 府需要根据逐个生产工艺或产品制定详细的 规定。这些规定需要大量工程和经济方面的 数据,且一般需要数年时间完成。一旦采用 这种规定,政府很难对新技术的采用作出及 时反应。
对某一生产者而言,其生产费用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生产成本C生;二是治理污染的 成本C治;若生产者不治理污染,污染将会 给社会造成损害,即社会付出了社会成本C 社。 假设产量为Q,价格为P,若不考虑外部不 经济性,企业不治理污染,盈利R1为: R1=PQ-C生 此时,该企业对社会福利的贡献F1为: F1=R1-C社=PQ-C生-C社
经济刺激型方法
经济刺激型方法:利用经济手段, 间接作用 于政策对象, 刺激其改变行为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财产或权益损失的直接赔偿、 基于污染权的市场交易方法、非市场性的经 济手段。
财产或权益损失的直接赔偿方法的局限性: 1、诉讼费用或交易费用可能很高; 2、法院裁决可能过严; 3、环境问题的扩散性; 4、环境损失的滞后性。
补充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 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 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 “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 受的“污染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 则。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可分为两大 类:命令控制型方法和经济刺激型方法。
货币外部性产生于经济活动中一些投入和 产出的价格变化。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一、外部性分析
生产者舍弃治理,而选择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 中。这样,就可节省一笔开支(私人成本)。但 是,由于污染排入环境后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 该环境内的其他人受到损害,或者说对社会造成 了经济损失(各种损害均可转化为经济损失), 这一社会损失称为社会成本。这样,由于生产者 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中,“节省”了治理污染 的私人成本,而使社会付出了社会成本,即私人 成本社会化了。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 外部性的定义
一、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 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 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 经济外部性用数学语言表示: 设 Uj=Uj(X1j,X2j,…,Xnj,Xmk) j≠k Xij(i=1,2,…,n)是经济行为人j的各项 经济活动水平,Xmk是经济行为人k的一项经济 活动水平,Uj是j的效用或福利水平。当Xmk存在 时,说明j的效用或福利水平除受他自己的活动 Xij的影响外,还受到他所不能控制的Xmk的影响。
二、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
MSB
MPB
P1 P P MC
P
MEB
Q1
Q
三、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MSC
P
MPC P1
MB
Q
Q1
第二节 外部性的类型
1.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 公共“损害”
城市大气被污染,受影响的是该地区的所有居 民。 花园产生一种对所有观赏者的外部经济性。
公共“享受”
基本原因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是“非竞争” 的,即增加一个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 少或影响他人对该物品的利用。
“竞争”的外部性
二战时期,沿着铁路捡过往火车掉落的煤 垃圾污染(甲→乙)
外部性可以具有两种形式:公共(非竞争)形 式和私人(竞争)形式。研究外部性的主要目 的是如何改变人们对外部性的激励机制, 引导最优的社会资源配臵。
将企业治理污染和不治理污染的盈利以及
对社会的福利贡献进行对比: R1-R´1=(PQ-C生)-(PQ-C生 -C治)=C治 说明企业不治理污染时将获得超额利润C治。 F1-F´1=(PQ-C生-C社)-(PQ- C生-C治)=C治-C社 一般来说,C治<C社,因此,F1<F´1, 这说明,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将有助于 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管制的前提:必须有一些污染控制法律,如环境保 护法和具体领域的污染控制法,然后根据这些法律 对每一个厂商和消费者确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 方式以及产品和生产工艺相关污染指标。当然,在 管制的要求下,有关生产者和消费者遵守这些法律 和污染物排放规定是义务性或强制性的,而且经常 出现对违章行为的法律和经济制裁。 管理者认为管制手段的环境效果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而且它是一项严肃的政策;企业认为他们可以通过 谈判对管制施加影响,并通过拖延谈判来延长实施 管制的时间。
社会最优解决方案是把垃圾堆放在净损害 (转移成本净值)最小的地方。 在可转移外部性这一特例中,受害者必须 遵守税额等于转移活动引起的社会边际损 害这一规则。
3.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当一个人的活动水 平影响另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时,不一定产 生资源配置不当。这就是假外部性——货 币外部性。
四、外部性的受害者
有关外部不经济性受害者的权益问题,一 般有 3 种观点:
①受害者应当因为受到损害而得到赔偿; ②在某些条件下,应对受害者征税; ③只要受害者的数目足够大,不论外部性是可
减少还是不可减少的,为了有效率地对待受害 者,就不应使用赔偿的方式。进一步说,对受 害者征税也是同样不适当的。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
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 一方拥有永久产权(不管何方),将会产 生最优结果。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能 够通过重新明确财产所有权解决外部性带 来的问题。
六、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科斯证明,在与一种外部性有关的各方之 间,当可能充分利用潜在收入进行自发交 易时,将达到一种有效率的产出。 一般来说,建立这种交易需要双方参与者 人数较少:一个或几个制造者对一个或几 个受害者。在这种条件下,科斯交易确实 可以消除任何资源使用的偏差。 显然,这时对庇古税或补贴没有需求。而 且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 配置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