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促进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资产安全,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以《**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2009版)》为依据,以风险导向、成本效益为原则,结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在考虑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基础上,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小组,就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关工作做出部署。

一、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组职能:全面负责、统筹公司各业务线条内控体系的建设、运营与反馈。

二、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执行组

检查执行组职能:负责各业务线条内控检查各项事宜的具体执行,组织培训与宣传,编制内部控制检查各阶段工作计划及实施重点,对各业务版块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编制公司内部控制整改任务单、缺陷汇总表、评价工作底稿和内部控制检查报告等材料。

三、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一)内部控制动员与前期准备

时间:2012年2—3月负责人:

1.召开内部控制动员大会,宣布成立公司内部控制检查组,公布领导组、检查执行组成员名单及职责分工。

2.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确定公司8大内部控制版块,及各版块具体负责人,组建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3.组织内部控制初步培训,提高对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严峻性的认识,强化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及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内部控制建立和运行的控制环境。

(二)组织查找、梳理风险数据库

时间:2012年4—5月负责人:

1.根据公司业务特点,讨论整理公司内部控制范围的风险清单。

2.根据总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相关要求,及2011年11月

份中建系统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系统整理、完善公司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

3.根据内部控制领导组、检查执行组体系,落实具体内部控制内容至实施人员,组织开展工作。

(三)组织各业务版块展开内部控制工作,查找缺陷

时间:2012年6—8月负责人:

1.各业务版块具体负责人员组织分析业务流程。

2.分析不相容业务及其执行主体,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现有岗位职责分工。

3.结合实际工作,查找各业务版块关键控制点及控制缺陷,设计主要控制目标及流程图。

4.整理内部控制文档,将电子版与纸质版一并报内部控制检查执行组归档。

(四)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

时间:2012年9—10月负责人:

1.内部控制检查执行组根据前期内部控制进展状况及查找的风险和缺陷,编制下阶段工作计划。

2.各业务版块内部控制具体负责人员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组安排,结合各自版块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方案。

3.内部控制检查执行组汇总整理各业务版块上交的工作建议和改进方案,制定公司整体层面整改方案。

4.内部控制执行组召开会议,组织落实公司总体整改方案,对重

点业务流程,加强落实管理。

(五)落实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

时间:2012年11—12月负责人:

1.各业务版块内部控制具体负责人员,动员本版块员工,落实各自整改方案,改善公司流程,实现公司流程优化。

2.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定期循环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跟进、解决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对重点业务和重点流程,加强检查力度,把握控制重大风险点。

4.跟踪整改后的业务流程、制度文件,形成公司内控手册。

(六)检查整改效果,定期跟踪。

时间:2013年1—2月负责人:

制定具体检查计划,分业务版块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反馈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七)内部控制总结报告

时间:2013年3—6月负责人:

1.就评价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费用预算等维度,展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总结,提交内部控制检查执行组。

2.就各业务版块内部控制工作进展情况,通过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实地查验、抽样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业务版块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分析认定(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编制缺陷评价汇总表及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

3.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和整改意见,编制整改任务单,包括整改方案及期限,督促落实整改,并以适当形式向内部控制领导组汇报。

4.根据各业务版块提交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结果,结合缺陷汇总表和评价工作底稿等资料,按照总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要求,编制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评价依据、评价范围、程序和方法、缺陷和认定、整改情况及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

(八)根据具体检查整改情况,制订下阶段工作计划。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单选 1. 股东大会的性质:企业最高权力机关 多选 1.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3个):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委托代理、纵向授权,激励与制衡机制并存 2.股东大会充分调动股东积极性:同股同权、累积投票制 3.独立董事设计的理论依据:代理成本理论、董事会职能分化理论 4.股东的权利:质询权、表决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收益权、解散公司请求权、诉讼权、优先权 5.董事会的职责: 1)执行权:召集股东会会议,执行股东会决议 2)宏观决策权 3)经营管理权 4)机构设置与人事聘任权 6.广义代理成本:委托人与代理人间因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存在的非协议,非效率的剩余损失。委托人为了自己的效用而对代理人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激励监督产生的约束成本和监督成本:代理人薪酬、中介费用、损失 7.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5个): 1)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规定有任职资格 2)具有《意见》要求的独立性 3)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法律法规 4)具有5年以上法律经济工作经验或其他必要经验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 8.专业委员会的构成: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 9.激励的基本原则:目标结合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原则、引导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原则、按需激励原则 10.约束机制要素的内容包括:市场约束要素、法律约束要素、行政干预要素、预算约束要素、责任约束要素 11.会计控制的目标: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安全性、责任性 12.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贡献表现在:价格发现功能、收购兼并功能、激励约束功能、流动性功能 13.机构投资者的优势:信息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 14.内部控制的五个发展阶段(5个):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综合框架阶段、风险管理阶段 15.内部控制进入成熟的标志: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报告) 16.内部牵制制度的科学合理性(2):互相有了制约、两个部门的舞弊可能性低于一个部门 17.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 18.内部控制按控制的地位分类:主导控制、补偿控制 层次分类:战略、管理、作业 方式分类:预防性控制、补救性控制 19.风险的主要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不可确定性、动态可变性、可测性 20.EVA 标准:从股东角度考虑了企业所有投资成本 21.风险的分类:按照来源:外部风险、内部风险 按照影响因素:行业风险、经营风险 按照成因分类:经营、投资、筹资

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doc

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1 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Modern Corporate Governance 会计02乙班02312209 张XX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如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样,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基础。公司治理是为了保证企业科学决策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与设计,这种制度安排与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和机制的有机集合。内部控制作为这种制度安排与设计下的重要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规则和程序。因此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发生的美国的安然、世通事件,我国银广厦、琼民源事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2002年夏天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奥克利法案》的“404条款”要求公司的CEO和CFO就其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报告,并在其提交给SEC的报表上签字保证。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世界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内部控制理论及发展入手,在研究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的原因,并对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

度提出了几点思考。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一)内部控制的原理—控制论 内部控制是在控制论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方法上,内部控制按控制论的方法进行。所谓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化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进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 具体来说,内部控制依据了自动控制理论,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依靠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因素的集合,抛开各自的特性,都是具有同构性的,各元素间存在着耦合关系,都可以同生物的调节和技术设备的自动控制原理一样,进行系统的自检;依据调节和控制原理,在组织中,控制可以按照某项目标的要求,根据内部外部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随时克服各种不确定性,使之保持某种状态(张立辉,2006)。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进 人类自从有了一定的群体活动,即有了一定意义上的控制。现代意义上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制约和自我调整的系统。内部控制理论依次经历了以下六个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内部牵制 据史料稽考,早在公元前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控制的初级形式—内部牵制的实践。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企业逐渐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法,建立了“内部牵

2-内控领导小组成立方案

**学校关于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内 控管理的决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落实内部控制规范,加强内控管理。 一、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内部控制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职务)负责内部控制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二、严格落实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分为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包括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等。 ⒈议事决策机制

对学校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坚持科学、依法、民主、集体决策的原则,实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防范“一言堂”或者“一支笔”造成的决策风险。坚持公示原则,政务、财务公开、透明,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必须进行公示,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和整理会议纪要。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内容包括: 年度财务预算、决算;超过3000元的支出;经济分配方案,主要是指教职工绩效工资、工会福利分配等;非正常经济(资产)损失的处置;对外捐赠资金、资产;大宗资产采购;基本建设投资;设施、设备建设投资;资金筹集等其他经济业务重大事项。 ⒉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关键岗位是指与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和内部监督等经济业务有关的审批、执行和监督等岗位。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单位经济活动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轮岗周期为3~5年(特殊原因或特殊岗位可适当缩短或延长轮岗时间)。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要求。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管理要件: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定义的,它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部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在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分成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并决定其他控制要素作用的发挥;风险评估是为了研究并管理企业风险;控制活动即具体控制方法;信息与沟通达到控制的目的;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 二、权力安排:公司治理结构 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的架构应该是: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它告诉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关系合约,它告诉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关系合约,它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他们的比较优势。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控制与激励机制,其根本点在于明确或划分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权力制衡、控制与激励并存的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一套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制度,这套制度因公司委托代理而产生,同时为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服务。治理的作用不涉及公司业务经营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权力的配置,即所有权的约束。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目标一致性 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4、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在于:1、确保公司恰当地经营;2、确保公司不会有财务违规现象,使董事会能提供一个“真实而公平”的公司财务业绩;3、确保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可见,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存在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2、两者产生的基础都是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契约;内部控制作为系统的制约机制,实施所有者对经营者及经营者对经营过程的控制,其根源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间、上下级间的代理行为。“代理”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 3、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和前提 建立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首是“控制环境”,它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支撑和决定着其他要素。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必然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内部控制失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要求。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管理要件: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定义的,它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部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在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分成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并决定其他控制要素作用的发挥;风险评估是为了研究并管理企业风险;控制活动即具体控制方法;信息与沟通达到控制的目的;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 二、权力安排:公司治理结构 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的架构应该是: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

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它告诉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关系合约,它告诉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关系合约,它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他们的比较优势。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控制与激励机制,其根本点在于明确或划分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权力制衡、控制与激励并存的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一套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制度,这套制度因公司委托代理而产生,同时为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服务。治理的作用不涉及公司业务经营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权力的配置,即所有权的约束。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目标一致性 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4、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在于:1、确保公司恰当地经营;2、确保公司不会有财务违规现象,使董事会能提供一个“真实而公平”的公司财务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会议纪要(两次)

内部控制建设专题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8年7月20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000 记录人:00 会议议题:讨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相关的议题 出席人员:0000 缺席人员:无 会议内容: 我单位应当按照上级关于强化内部控制的精神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具体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应当科学运用内部控制机制原理,结合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合理界定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内部权力运行结构,依托制度规范和信息系统,将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嵌入内部控制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单位应当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

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建设专题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24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0 记录人:0 会议议题:讨论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 出席人员:0 缺席人员:无 会议内容: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对照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及其意义

【摘要】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二者相互关系及意义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相互关系;意义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现状 (一)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含义。公司治理是相当严密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生产要素、产权要素以及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责、利得到合理匹配与分工,要求权利制衡、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严格和周密的控制运行,通过完整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控制程序,使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能按照既定的流量、流速、流向在执行中起动、运行、停止。 2.公司治理的现状。当前我国公司制企业已经途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计划经济体制观念仍然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其观念手段及身处环境的局限性,仍然存在着行政干预现象,并未真正形成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2.内部控制的现状。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充足,很多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整体框架性,多数停留在制度文字的编撰上,缺乏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从二者涉及的层面上考虑。公司治理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的制衡关系,是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的行为的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公司治理解决的是股东、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之间的权责利划分的制度安排问题,其更多的涉及到法律层面的相关问题。内部控制则是管理当局(董事会及经理阶层)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是管理当局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报告产生过程的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 从二者委托代理的层次上考虑。公司治理是基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内部控制则是在管理当局与其下属高级管理人员之间、高级管理人员与低阶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虽然二者都存在着代理委托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公司治理要受到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法律往往对公司治理作出基本的强制性的规定。相对于公司治理而言,内部控制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事,法律往往不作出具体的规定,只是从原则性上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具体的操作方案和程序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指南和参照的作用。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从内容上看,公司治理的内容可以视为公司治理内容中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内部控制的内容统一于公司治理的内容,健全完整的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使其仅流于形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 学院(部):财经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彭瑶 班级: 103班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谢刚职称:讲师 2013年 12 月 22日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西方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目标由单元到多元、对象由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而随着人们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的不断认识,基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不断兴起和深入,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国外有关公司治理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和特恩布尔报告,以及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OECD《公司治理原则》为代表。其中,前三者被称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卡德伯利报告(1992)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内,明确要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并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议董事会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董事会发表的声明进行复核。 特恩布尔报告(1999)作为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指南指出,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其中特别指出,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 D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和忠诚。同时,要求董事会确保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独立审计师的完整性,确保公司具备恰当的控制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和营运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和相关的准则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我国政府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的。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突破,特别是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不断发展。 吴水澎(2000)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阎达五(2001)也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李连华(2005)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阎达五、杨有红(2001)则将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结合起来,认为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因此他们建议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认为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特别强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认为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文档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本年来,我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实施了学校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和学校内控制度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逐项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我校能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开展财务活动,在每项经济事务中,能依照财经纪律、法规制度办理。 一、是建立健全了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资金支出的审批和审核的程序,形成了学校经济业务事项的经办、验收、审批内部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 二、是建立了财务管理人员控制责任机制。在每一项财务制度中,都规定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好学校财务的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收支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 三、是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要求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财务人员分工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办事,坚持“收支有据”的原则,严防虚、假的经济事项发生。 四、是强调财务过程管理,做好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五、是学校实施了财务收支内部审核制度,教代会加强

了对学校财务收支的审核力度。 六、是坚持学校财务定期公示。 1、通过学校制度建设与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增强了财务管理意识,正是如此,我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制度和法规的约束下,操作规范。 2、财务收支管理建立各类会计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合理设置岗位,坚强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收费和支出管理制度。 3、收入管理:学校收入包括财政预算的公用经费拨款、事业收入。1)、学校严格执行上级的收费规定。近年来,在收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除此之外,学校没有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在收费时,实施“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没有截留或擅自坐支应交款项,更没有隐匿不报的现象。2)、学校的一切收费行为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有收入都开列合法的收据,很好的禁止了一切乱收费现象的发生。3)、学校的一切收入均按要求入帐。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制度执行,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从而规范了学校资金运作行为、增强了对学校资金的监管力度,消除坐支、截留、挪用资金的隐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4、支出管理:学校支出包括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1)、学校能根据年初支出预算开支经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通过清理职权、优化流程、预防风险,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学校权力运行机制,为深入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自我检视、主动防控、持续改进的廉政建设内生机制,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目的。 2、具体目标 (1)达到六个到位:行政职权清理到位;风险源(点)查找到位;防范措施制定到位;防范责任落实到位;内控长效机制建立到位;行政效能提高到位。 (2)形成六种内控机制:目标控制(干部队伍不出事,违纪违法案件零发生);横向控制(形成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约束有力的岗位责任体系,对热点岗位和重要权力进行适度分解与制衡);纵向

控制(形成内部垂直监控体系);流程控制(权力运行环节之间形成制约关系,对权力运行的高风险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形成有监控力的制度体系);预警控制(定期进行警示教育,对行政风险进行事前预警);审计控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三、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建立内控机构,深入宣传发动。 1、建立内控机构。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深入开展宣传发动。以每个党员干部都理解内控、熟悉内控、参与内控为目标,深入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3、制订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制订时认真吸纳建言献策活动中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案制订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方案。 (二)清理行政职权,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1、清理行政职权,编制职权清单。 根据学校实际,行政职权清理的范围包括: (1)各项内部管理权,包括组织人事管理(干部选任、新教师招聘、教师调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财务管理(公务接待、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资产管理(物品采购、日常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重要决策(政策制定、项目立项、资产处置、评估确认、行政奖惩等);

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及内控检查重点、要求及附表

附件1 公司治理和内控检查重点、要求及附表 一、自查重点 (一)股东虚假出资问题。应自查自公司成立以来股东出资及增资情况,是否存在股权代持、虚假出资或挪用保费进行增资的问题,是否存在公司违规质押保费、对外担保情况;自查近三年来公司股东及股权变更情况(变更原因、过程、目的),公司股权担保、冻结、纠纷及诉讼情况(原因、双方关系、金额、期限、进展及现状等具体内容);股东大会召开情况(会议次数、表决情况等具体内容,如有弃权或反对票的,应说明原因)。外资公司如未设立股东大会请说明情况。外资公司应检查资本金中外汇部分的结汇和使用情况,对汇率风险进行评估。 (二)公司治理僵局问题。应自查是否存在过度授权,董事提名产生规则不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议事规则不明确,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控制权纠纷等导致公司治理僵局风险的问题;应自查公司当前董事会人员数量及近3年以来的变化情况;近3年董事会召开次数及表决情况(如有董事表决弃权或反对的,应说明原因);独立董事人数是否符合《保险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外资公司如不符合请说明情况;董事参会情况;设立的专业委员会数量、名称、职责及运作情况。

(三)内部人控制损害股东、保单持有人和公司利益的问题。应自查是否存在公司管理层决策随意,缺乏制衡,董事会对管理层无法有效管控,股东对经营情况不知情,内部人控制严重问题;公司决策得不到执行,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问题;违规关联交易,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和保单持有人利益问题;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保险公司薪酬管理规范指引(试行)》,未按照监管要求实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比例不合规和滥发奖金等问题。 (四)监事会建设及运作情况。应自查公司监事会当前人员数量及近3年以来的变化情况;职工监事产生过程;近3年监事会召开次数及表决情况(如有监事表决弃权或反对的,应说明原因)。外资公司如未设立监事会或监事请说明原因。 (五)审计工作情况。应自查审计工作体系及制度建设情况;审计工作现状(是否制定年度计划、开展专项审计,公司如何根据审计报告改进相关工作等);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报告撰写要求 (一)标题:公司治理及内控 (二)正文 1.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包括公司成立时间、性质、注册地、发起设立等信息,近3年以来年业务经营情况,包括总资产、保费规模、利润、偿付能力等情况。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摘要: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造就了职业的管理者阶层和管理者市场。正缘于此,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研究就应运而起。文章研究二者间的关系以便为我国企业改进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人是有限理性的,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可以减少重复学习、重复投资,增加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减少自给自足条件下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故分工和专业化可以减少人的有限理性的局限性,大大提高生产率,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经济剩余。然而分工和专业化意味着合作和交易的必要性。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多地占有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的生产剩余,使得人们在分配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的经济剩余时会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产生巨额的交易费用,分工和专业化产生的经济剩余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阻碍分工。为了约束人们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减少交易费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制度安排就被创造出来用以协调分工和专业化以减少交易费用。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其在协调分工方面比市场更有效,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内容比较 1.公司治理的内容。公司治理可以细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本文根据整个公司治理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即本文的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两个部分。具体而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1)股东权利保护和股东大会作用的发挥;(2)董事会的形式、规模、结构及独立性;(3)董事的组成与资格;(4)监事会的设立与作用;(5)薪酬制度及激励计划;(6)内部审计制度等。这些内部治理方面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约束和决策机制。从市场体系的角度看,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1)产品市场。市场压力是大部分自由市场经济防止商业公司滥用它们的权利和长期维持经营的基本机制。公司治理都要依赖产品市场。规范和竞争的产品市场是评判公司经营成果和经理人员管理业绩的基本标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起到激励和鞭策经理人员的作用。(2)经理市场。功能完善的经理市场能根据经理人员的前期表现对其人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成立方案【成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方案】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成立方案【成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方 案】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本通知及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加强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xx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xx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各单位应当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及报送工作。

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内容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是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我单位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为做到自我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控制目标为: 1.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保证预算收支等各类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管理,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情况相吻合,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为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在我单位内部逐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的机制,发挥制度和流程的控制作用,有效预防腐

败。 (二)实施范围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范围包括:本单位。 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梳理工作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追踪资金的具体流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原则 在我单位制定实施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时,应当做到: 1.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资金走到哪里,内控跟踪到哪里。 2.突出重点,监控一般,对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要特别加以防范。 3.要相互牵制和制衡,各项收支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要相互分离,各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要相互分离。 4.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四)工作任务 1.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6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科室、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科室、涉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论文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摘要: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都是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率和效果。二者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在二者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提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系统。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影响,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 1994年COSO扩大了内部控制涵盖的范围,增加了保障资产安全有关控制。2004年年底,COSO委员会,结合《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是相关要求,发起建立一个概念性、适当的风险管理框架的计划:《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RM),内部控制构成要素被其深化为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2] 2、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机制来协调公司于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3] 一般来说,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机制是按照权责利匹配和制衡原则,在公司内部设置若干机关(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治理目标的一条制度安排。[4]外部治理结构是指通过竞争外部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等)和管理行为实施约束的控制制度,他们提供企业绩效的信息,评价企业行为和企业经营者行为的好坏,并通过自我的优胜劣汰机制来激励和约束企业及经营者。[5]本文主要指的是内部治理。 3、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依靠公司治理的完善来解决 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做了系统的概述:内部控制一般针对常规业务,内部控制因粗心大意、环境变化、相互勾结等原因而失误;内部控制受成本效益法法则的约束。因此,对于保证公司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相关法令和规章的贯彻实行这三大目标而言,内部控制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而非“有效保证”。[6] 而公司治理可以解决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在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系统应设置:使公司能够对重要的业务、运营、财务和合规性风险作出恰当反应;防止资产被捕适当地使用,以及因疏忽和错误而受损;通过恰大的记录保存和信息流维持,保证内部和外部报告的质量;促进与相关法律,监管规则的一致性。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公司治理属于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内部环境要素,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体系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不能兼容,将会增加治理与控制成本。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也有很大的交叉嵌合区域(如图)

华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华为公司治理状况分析

目录

一、总体概况 (5) (一)公司简介 (5) (二)发展历程 (5) (三)业务领域 (6) (四)核心理念 (7) (五)高管信息 (8) 二、公司治理结构 (9) (一)股东大会制度 (9) (二)董事会制度 (10) (三)董事会专业委员会 (11) (四)监事会制度 (15) (五)轮值CEO制度 (16) (六)独立审计师制度 (16) 三、轮值CEO制度分析 (17) (一)提出的背景 (17) (二)对轮值CEO制度的评价 (17) 四、员工持股制度 (18) (一)员工持股的优点 (18) (二)员工持股的缺点 (18) 五、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19) 六、内部控制结构 (21) (一)控制环境 (21) (二)风险评估 (21) (三)控制活动 (22) (四)信息与沟通 (22) (五)监督 (22) 七、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23) (一)缺乏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 (23) (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失效 (23) (三)财务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23) (四)内部控制体系不完整 (23) 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24) (一)建立健康的内部控制制度 (24)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24) (三)提高财务监督力度 (24) (四)制定和完善公司的内控体系 (24)

一、总体概况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目前,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二)发展历程 1987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89 年,自主开发交换机(PBX)。 1994 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7年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2003年,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4年,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2005年,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医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成立方案

XXX医院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成立方案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8〕11号);南充市财政局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南财会〔2019〕2号)等文件的要求,全面推动我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我院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 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XXX 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XXX 卫生院纪检员 XXX 卫生院公卫科长 XXX卫生院医务科长

XXX 卫生院药械科长 XXX 卫生院健扶办主任 XXX 卫生院感控组长 内控办公室设在副院长办公室,由XXX负责日常事务。 二、工作职责 (一)组长及副组长职责:研究审定完善我院内控机制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标准;做好我院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计划;研究处理内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内控机制健全和完善的整体进程,并及时审定、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内控机制健康运行等。 (二)内控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牵头部门为财会科,负责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确保为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包括组织协调内部控制日常工作;研究提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或规划;组织协调单位内部跨科室的重大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协调相关科室或岗位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科室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风险的日常监控等。 办公室、医务科、公卫科、药械科、感控科、健扶办为具体执行机构,配合纪检委对各科室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流程梳理和风险评估;对本科室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认真执行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