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故障分析材料

道岔故障分析材料
道岔故障分析材料

(二)道岔故障处理案例

1、动作电路故障分析和判断

通过分析道岔控制电路的逻辑关系和控制台盘面的现象,我们把提速道岔动作电路按三级去分析、判断,具体如下所述:

⑴、人工操纵道岔时,道岔不能启动,控制台道岔原表示灯不灭(第一级动作电路故

障)。

故障原因:1DQJ3-4线圈不励磁。应检查控制电源KZ、KF、联锁条件DGJ↑、SJ↑、FCJ (或DCJ)↑以及控制条件与器材之间的连线是否良好。

⑵、人工操纵道岔时,道岔不启动,控制台上的道岔表示灯熄灭,待停止操纵后,该

位臵的表示灯又重新点亮(第二级动作电路故障)。

故障原因:2DQJ不能转换。应检查1DQJF是否吸起过、控制电源KZ是否正常、器材及连接线是否完好。

⑶、人工操纵道岔时,道岔不启动或者不能正常转换,控制台道岔表示灯熄灭,13S

以后挤岔报警(第三能动作电路故障)。

故障原因:1DQJ励磁不能正常自闭。造成1DQJ不能自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是道岔动作电路中最难掌握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逐条去分析。

①、BHJ不吸起造成1DQJ不能自闭

原因:a、缺三相控制电源。

b、三相负载电路不通造成电机无法受电。

c、DBQ断相保护器故障,不能输出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d、BHJ保护继电器回路有故障或者BHJ本身不良。

②、1DQJ先于BHJ落下(BHJ前接点没有可靠接通,而1DQJ自闭接点已经断开)造

成1DQJ不能可靠自闭。

原因:a、1DQJ3-4线圈缓放时间短。

b、QDJ切断继电器RC回路故障。

c、ZBHJ不能励磁,造成QDJ第二条励磁电路不能构通,QDJ经RC缓放3S左右

后落下切断1DQJ1-2自闭电路。

d、BHJ31-33接点不良。

e、控制条件和器材之间的连接线断开。

③、BHJ工作不可靠落下后切断1DQJ1-2自闭电路。

原因:a、负载配线虚接,控制接点接触不良。

b、DBQ输出直流电源低,不稳定。

c、X2(或X3)转辙机内A2和A7(或A3和A8)两端的配线颠倒。

2、表示电路故障分析和判断

道岔在定位或者反位构通的一种能反映道岔位臵,且传输信号比较稳定的电路。该电路含有电源的两个不同极性,平时可以通过测量X1与X2(或者X1与X3)端子间的交直流特性来判断表示电路的故障和范围。下面以定位表示为例进行分析。

⑴、表示电路正常工作时,在分线盘端子X1与X2之间可以测到交流60V左右,直流

22V左右的电压,X1中电流45mA左右。

⑵、当表示电路故障时,X与X2之间无电压,可以通过测量室内R1电阻有无电压来

判断故障的性质。

①、R1上电压105V左右,且发热(或有电流)可以判断为室外混线。

②、R1上无电压,室内电源或电路开路。

⑶、X4室外开路,分线盘X1与X2之间交流70V左右,直流38V左右。

⑷、X1室外开路,分线盘X1与X2之间交流110V左右。

⑸、X2室外开路,分线盘X1与X2之间交流105V左右,无直流。

⑹、室外表示接点、二极管、R2电阻开路同⑸。

⑺、X2与X1、X3、X4其中之一混线,X2中的电流90mA左右。

3、案例分析

故障现象一:1DQJ不能自闭

分析判断:扳动道岔时,控制台表示灯熄灭,挤岔表示灯点亮、铃响,道岔不能到位。经来回扳动该道岔发现QDJ在吸起状态,1DQJ先于BHJ落下,经进一步检查发现1DQJ自闭线圈(1-2线圈)开路。(1DQJF已吸起,故障在1DQJF线圈4至KZ电源之间,可以借KF查KZ)

故障现象二:ZBHJ在道岔操纵过程中不能励磁造成1DQJ不自闭

分析判断:扳动道岔时,控制台表示灯熄灭,挤岔表示灯点亮、铃响,道岔不能到位。经来回扳动该道岔试验,发现QDJ在道岔转换2-3S后落下,1DQJ、BHJ也跟随落下,进一步检查发现该道岔ZBHJ在道岔操纵过程中不能励磁吸起,经查找发现1BHJ61-62接点不良。(电压法:借KZ、KF都能查到故障点)

故障现象三:DBQ无直流电压输出或输出直流电压低造成1DQJ不能自闭

分析判断:某站扳动11#道岔时,控制台定位表示灯熄灭,电流表闪了一下就恢复到零,13S后挤岔表示灯点亮、铃响,道岔不能反位。经反复扳动该道岔试验,发现DBQ上指示灯闪了二下(表示控制电源380V已送至三相电机,回路中有电流流过)后就熄灭了,但BHJ不能励磁。

故障1经进一步查找测试发现DBQ输出直流电压26V,而BHJ1-4线圈两端测不到电压,继续往下检查发现DBQ直流输出端子1上的配线虚焊。(这是电压法,当道岔在静状不操动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电阻法测量DBQ输出1、2端子间电阻,同样很快能找到故障点)

故障2、经进一步查找测试发现DBQ输出直流电压只有6V,造成BHJ不能励磁。更换DBQ继电器后,11#道岔恢复正常。

故障现象四:1DQJ线圈3-4缓放时间短造成1DQJ不能自闭

分析判断:某站在更换第一道岔启动继电器(JWJXC H125/80)后,发现该道岔不能正常转换,经反复试验发现1DQJ继电器在BHJ吸起前的瞬间落下,造成1DQJ不能可靠自闭,经比较更换前后的两个1DQJ继电器的缓放时间后,发现新的1DQJ缓放时间偏少(0.51秒)秒,而原来使用的1DQJ继电器的缓放时间为(0.68秒),更换缓放时间为(0.65秒)的1DQJ 继电器后,故障消失。

故障现象五:2DQJ不能转极

分析判断:某站在办理进路时,发现5#(提速双机)道岔不能转换(定位往反位),使用手摇把将道岔转换到反位后再开放信号,结果该道岔由反位转换到定位,经观察室内继电器时发现:不论往定位或反位操纵该道岔时,1DQJ都能吸起,2DQJ在定位(吸起位臵)不转极,进一步检查时发现本组合内部01-1至01-2端子之间残焊短路,致使该道岔在操纵过程中2DQJ1-2线圈、3-4线圈同时送电,造成2DQJ不能转极, 道岔不能转换。

故障现象六:综合分析BHJ不励磁造成道岔不能转换(如图5)

分析判断:某站在办理进路时,发现12#道岔不能转换(定位往反位), 控制台挤岔表示灯点亮、铃响,信号值班人员经来回扳动该道岔试验,观察室内继电器动作时发现:DBQ上指示灯不闪,BHJ不能励磁。综合分析判断如下(道岔在定位时有表示):

1、测量1DQJ1

2、1DQJF12、1DQJF22接点相互之间是否有交流380V电源。

(1)、无。检查三相电源、保险及配线

(2)、缺相。检查所缺相的保险、DBQ线圈和配线

(3)、正常。进行第二步

2、借用BD1-7表示变压器线圈3上电压,测量1DQJ11、1DQJF11、1DQJF21接点上是否有交流105V左右电源(此时室内控制电路在反位,2DQJ在落下状态,室外道岔在定位,反位表示电路呈现短路状态)

(1)、如果1DQJ11、1DQJF11有电压,而1DQJF21无电压。检查1DQJF21至三相电机U1之间有开路故障

(2)、如果1DQJ11、1DQJF21有电压,而1DQJF11无电压。检查2DQJ111-113接点开路故障

(3)、如果1DQJ11、1DQJF11、1DQJF21接点上都有电压。进行第三步

3、在操纵12#道岔过程中分别测量1DQJ11-12、1DQJF11-12、1DQJF21-22接点,有380V左右电压的接点,为故障不良接点

(一)电压特性参数(参考值)

1、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行性参数

⑴、动作电路

①、控制电源相与相之间的电压为交流380V。

②、其中一相缺少时,该相与其它两相间交流电压220V左右。

③、由于线与线、线与地之间都存在电容,所以交流380V的控制电压与道岔表示电路之间用交流500V档测量时存在10-20V电压,这对判断1DQJ和1DQJF的前接点是否良好,很有帮助。

⑵、道岔表示电路

①、BD1-7变压器Ⅰ次(1-2线圈)交流电压220V,为防止变压器过载使用0.5A保险管进行防护;变压器Ⅱ次(3-4线圈)交流电压110V左右。

②、室外道岔电缆盒内:

a定位X1(或X4)+、X2-直流电压22V左右,交流55-60V左右

b反位X3+、X1(或X5)-,交直流电压同上。

③、分线盘或表示继电器线圈1-4测的电压极性同②所述,电压的大小,直流21V

左右(变低),交流电压60V左右(变高)。

④、室内R1电阻两端的电压,直流20V左右,交流50V左右。

⑤、室外R2电阻两端的电压,直流11V左右,交流12V左右。如R2短路,则二极管两端电压为直流28V左右,交流45V左右。

2、故障情况下的电压特性、参数和现象

⑴、X1开路(这里X1包括1DQJ

11至室外电机线圈W

2

之间开路)

现象:①道岔定反位都不能扳动

②定反位都无表示

测试:定位:X1、X2间开路电压交流110V

X4、X2间无电压

反位:X1、X3间开路电压交流110V

X5、X3间无电压

由室内往室外逐步测试定位X1和X2或者反位X1和X3之间开路电压有与没有的分界之处,即为故障点。

⑵、X2开路(这里X2指2DQJ

111

至TS-1接点43之间开路)

现象:①道岔在反位时不能定位

②道岔在定位时无表示

③不影响反位启动和表示

测试:道岔在定位时,由室内2DQJ

111

至TS-1接点43逐点对X1进行测试,交流电压105V左右,无直流。测到交流电压有与无的分界点就是故障点。

⑶、X3开路(这里X3包括2DQJ

121

至TS-1接点13之间开路)

现象:①道岔在定位时不能反位

②道岔在反位时无表示

③道岔在反位位臵时能回定位,且有定位表示

测试:测试方法(道岔在反位位臵时)和电压参数同X2开路。

⑷、X4开路(X4包括DBJ线圈1至电机V2线圈之间开路)

现象:①道岔在定位时,无表示,且不能扳到反位

②道岔在反位时有表示,反位能扳回定位(TS-1接点12至电机V2线圈之间故障除外)

测试:道岔在定位位臵时,测试X2、X1之间电压交流70V左右,直流38V左右,就可以判断为X4开路;然后X2对X4由室内DBJ线圈1至室外电机V2线圈进行逐点测试,测到交直流电压从无到有的分界点即为故障点。

⑸、X5开路(X5包括FBJ线圈4至室外电机V2线圈间之间开路)

现象:①道岔在定位位臵时有表示,且定位能扳到反位(TS-1接点42至电机线圈

V2之间故障除外)

②道岔在反位位臵时无表示,且不能扳到定位

测试:道岔在反位位臵时,测试X3、X1之间交流电压70V左右,直流电压38V左右时,就可以判断为X5开路;然后X3对X5由室内FBJ线圈4往外至电机线圈V2进行逐点测试,测到交直流电压从无到有的分界点,即为故障点。

⑹、定表(或反表)继电器线圈开路时,电压特性同上述⑷、⑸,但道岔不影响定、反位转换。

⑺、TS-1接点的第一排和第四排的5-6接点以及第二排和第三排的接点都使用道岔的表示电路中,当接点开路时不影响道岔的转换,只影响道岔的表示。

测试:①X1对定位X2(或者反位X3)测得的电压特性与定位X2开路,或者反位X3开路是一样的。

②开路的接点两端用M-14型万用表测得的交流电压一般在60-65V左右。

⑻、R2电阻和整流堆开路

现象:①不影响道岔定反位转换

②道岔定反位都没有表示

测试:定位X1、X2或者反位X1、X3线之间交流电压105V左右,无直流;整流堆两端电压交流也是105V左右。

(二)电阻特性参数(参考值)

1、信号传输电缆23.5Ω/km,环阻为47Ω/km

2、R1电阻1000Ω,R2电阻300Ω

3、表示继电器直流阻抗1000Ω

4、BD1-7变压器Ⅱ次60Ω

5、交流三相电机每相绕组直流电阻8.5Ω左右,每两相绕组之间的直流电阻在17-18Ω左右

6、其它继电器直流阻抗按型号可能查到,这里不再作说明了。

(三)电流特性参数(参考值)

这里所讨论的电流特性主要是道岔表示电路里的电流变化规律,不考虑道岔动作电路。掌握表示电路电流特性的变化对处理混线故障很有帮助。

1、正常情况下各控制线中流过的表示电流大小如下:

⑴、道岔定位:①X1和X2为45mA左右;

②X4为4-5mA左右;

③X3和X5无电流。

⑵、道岔反位:①X1和X3为45mA左右;

②X5为4-5mA左右;

③X2和X4无电流。

2、非正常情况电流特性的变化

下面只研究定位X1和X2或反位X1和X3控制线中电流的变化,其它控制线暂不讨论。

⑴、X1开路时,回路中无电流

⑵、X2(或X3)开路时,X1回路中有4-5mA电流。

⑶、X4(或X5)开路时,X1回线中有45mA左右的电流。

⑷、定位时,X2和X1、X3和X4其中之一混线时,或者反位时X3和X1、X2和X5其中之一混线时,回路中的电流为90mA左右。

⑸、定位时,X2和X5混线时或者反位时X3和X4混线时,不影响表示,回路电流无变化。

⑹、二极管击穿短路,回线电流接近90mA,分线盘定位X1、X2或反位X1、X3之间可测交流电压27V左右。

⑺、表示电路短路时,短路电流经过三相电机线圈时形成压降,在分线盘可以测到5-10V 交流电压左右。

(一)道岔启动电路(动作电路)

1、1DQJ继电器电路(采用JWJXC—H125/80型继电器)(如图一)

⑴、用3-4线圈来检查道岔启动前的联锁条件是否符合要求(SJ↑,DGJ↑道岔处在空闲解锁状态)和道岔需要转换的方向(定位DCJ或反位FCJ),这一点同电气集中道岔工作原理相同。

⑵、在1DQJ1-2线圈自闭电路中串联了BHJ↑接点,是用来监督检查道岔的转换。道岔转换到位后,用转辙机内启动接点断开三相电机的控制电路使BHJ↓切断1DQJ的自闭电路。

⑶、在1DQJ1-2线圈自闭电路中还检查了QDJ↑接点,用来检查尖轨(或心轨)几个牵引点转辙设备是否动作一致。如果其中有一台电机不动作,那么QDJ↓将切断其它几台电机的动作电路,保证尖轨(或心轨)几个牵引点的转辙设备动作的一致性。

⑷、为保证2DQJ转极以后,1DQJ继电器从励磁电路可靠转到自闭电路上,1DQJ采用了缓放型继电器,即1DQJ励磁吸起↑→1DQJF↑→2DQJ转极(1DQJ3-4线断电)→控制电路通过DBQ线圈往外送电→BHJ↑→1DQJ1-2线圈自闭电路构通。

2、1DQJF继电器电路(采用JWXC-480)

⑴、完全复示1DQJ继电器的动作。

⑵、控制2DQJ转极。

⑶、用加强接点给室外转辙机送动作电源。

3、2DQJ继电器电路(采用JYJXC-135/200)

⑴、用1DQJ和操作控制条件(DCJ或FCJ)进行转极。

⑵、用2DQJ的前接点区分定反位动作方向。

⑶、在动作电路中对B、C相电源进行换相,使三相电机实现正转或反转。

4、切断继电器QDJ电路(如图二)

⑴、同一尖轨(或心轨)几个牵引点的BHJ↓都在落下时,QDJ励磁吸起,表示道岔处在静态位臵。

⑵、道岔转换时,第一个吸起的BHJ↑切断QDJ继电器第一条励磁电路。

⑶、用ZBHJ↑构通QDJ第二条自闭电路。

⑷、RC回路在QDJ第一条励磁电路被BHJ↑切断后,保持2-3秒的缓放时间,能可靠地转接到第二条励磁电路上,保证道岔可靠转换。

⑸、由于QDJ1-2线圈有第二条励磁电路,而3-4线圈上的自闭电路意义就不大了。

5、总保护继电器ZBHJ电路(如图二)

⑴、对于采用多机牵引的提速道岔,尖轨和心轨各独立设臵一套ZBHJ和QDJ电路。

⑵、同一尖轨(或心轨)几个牵引点的BHJ都吸起后,ZBHJ才能励磁吸起。如果其中有一个牵引点的BHJ不能吸起,那么ZBHJ将不能励磁→QDJ的第二条励磁电路不能构通,QDJ经2-3秒缓放后落下后,将切断其它几个牵引点的1DQJ1-2线圈自闭电路,保证同一尖轨(或心轨)各牵引点间动作的一致性(不动都不动)。

⑶、用同一尖轨(或心轨)几个牵引点的BHJ↑前接点并联构成ZBHJ的自闭电路,保证各牵引点要动就动到底,否则13秒(或30秒)切断。

6、断相保护器DBQ和保护继电器BHJ电路(如图三)

当三相电源缺相或三相负载断相时,为了保护三相电机不被烧坏,在道岔动作电路中设计了断相保护器电路,由断相保护器DBQ和保护继电器BHJ来实现。

⑴、由于道岔平时不动作,故断相保护器的3个变压器输入线圈中无电流通过,桥式整流堆也无直流输出,因此BHJ平时处于落下状态。

⑵、当道岔动作时,如果三相负载工作正常则3个变压器的输入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在变压器Ⅱ次侧得到感应电压后,串联叠加送至桥式整流的交流输入端,经桥式整流后,得到直流电源,使BHJ励磁吸起。

⑶、当发生断相时,这一相的变压器Ⅰ次侧相当于开路,其阻抗为无穷大,而另两相电源由于三相中缺少一相,故负载电流值也将变小,相位也了生变化,与其对应的变压器Ⅱ次侧的感应电压的幅值及相位也发生变化,使3个变压器Ⅱ次侧串联叠加输出的电压很低,基本趋于零,故桥式整流堆的直流输出电压也基本为零,使BHJ落下,切断1DQJ

的自闭电路,起断相保护作用。

⑷、新型的DBQ内部设有智能检测装臵,能检测到三相负载变压器Ⅰ次侧输入线圈中是否有电压,道岔正常转换时有光电指示,并通过记时电路开关控制DBQ的直流电源输出,如果道岔转换中途受阻13秒(或30秒)后使BHJ↓,保护三相电机不被烧坏,起到限时作用(相当于TJ的功能)。

7、道岔启动电路的特点

⑴、采用三相五线制控制电路,定位、反位分别用三条线控制道岔转换。

①、定位用X1、X2、X5三线控制。

②、反位用X1、X3、X4三线控制。

⑵、在电路中增加了断相保护器DBQ

①、保证控制电源其中一相断相后不烧毁电机。

②、用延时电路控制转换时间,防止道岔转换受阻后,长时间转动而烧毁电机。

⑶、用2DQJ接点改变交流三相电动机的旋转方向,通过改变B、C相的相位来实现的。

⑷、在每相动作电源的输入端接入熔丝器,其容量为5A,起过载保护作用。

⑸、在三相电机的U相电路中串入遮断开关K,起人身作业安全防护作用。

⑹、道岔转换到位后,靠室外转辙机内的启动接点断开三相负载电路,使BHJ落下切断1DQJ 的自闭电路,恢复电路。

(二)道岔表示电路(以TS-1接点为例)(如图四)

1、BD1-7变压器作用:降压隔离,提供110伏的独立电源,供表示电路使用,提高表示电路的稳定性。

2、R1电阻的作用:防止负载短路烧毁BD1-7变压器,一般情况使用1000Ω/25W的电阻。

3、R2电阻的作用:在1DQJ↑→1DQJF↑,而2DQJ尚没转极前,或者当道岔转换到位时,表示接点已接通,而1DQJ在缓放状态下,室内送出去的380伏动作电源将直接加在整流堆的两端(定位通过X1、X2线,反位为X1、X3线),如果不串入R2电阻,则有可能会使二极管击穿。R2电阻不能选择太大,否则影响二极管的整流效果,即R2越大,表示继电器两端的直流成份就越低,R2一般选择300Ω/50-75W的电阻。

4、在表示电路中检查室外转辙机的接点,目的是在道岔机械联锁正常的情况下,确认道岔的位臵。

5、用DBJ和2DQJ的前接点,或者用FBJ和2DQJ落下接点来检查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动作的一致性。

6、电路的特点

⑴、定位表示和反位表示电路分别使用三条线来控制

①、定位用X1、X2、X4三线控制。

②、反位用X1、X3、X5三线控制。

⑵、定反位表示电路都必须检查三相电机的线圈是否良好。

⑶、表示继电器与整流二极管两者在表示电路中是并联关系,这与以前所学过的表示电路大不相同。

⑷、道岔在四开状态下,由于定反位启动电路都在接通状态,表示电路呈现短路状态,这与以往所学过的表示电路也不相同。

⑸、道岔在定位时,X5(反位位臵时X4)两端都是断开的(空闲),可以作临时应急使用。

⑹、室外TS-1接点的的使用规律

①、第一排、第四排的1-2接点即11-12、41-42影响道岔启动和对应的另一个位臵的表示。

②、第一排、第四排的3-4接点13-14、43-44只影响道岔启动。

③、第一排、第四排的5-6接点和第二排、第三排的接点只影响道岔表示。

7、电路工作原理

⑴、当正弦交流电源正半波到来时,假设变压器Ⅱ次侧4正3负,电流的流向为:

Ⅱ4→1DQJ11↓→X1线→电机W→电机V→接点(12-11)→X4线→DBJ(1-4线圈)→2DQJ131↑→1DQJ21↓→R1→Ⅱ3→电机U→接点(33-34)→R2→→接点(16-15)→接点(32-31)→X2线→2DQJ111↑→1DQJF↓

此时二极管反向截止,正半波电流全部从表示继电器正方向流过。

⑵、当正弦交流电源负半波到来时,变压器Ⅱ次侧3正4负,在DBJ和整流堆两知支路中,流过的电流方向与上述⑴回路中均相反,二极管呈正向导通状态,大部分负半波电流都从整流堆支路流过,由于DBJ线圈的感抗很大,且具有一定的电流迟缓作用,因而能使DBJ保持在吸起状态。

道岔验收标准表.doc

道岔验收技术标准表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目质量标准 1.达到作业验收容许偏差标准 轨距 2.变化率不大于2‰ 水平达到作业验收容许偏差标准,导曲线内股不高于外股 1.直线远视直顺,用10 m 弦量,误差达到作业验收容许偏差标准轨向2.导曲线支距误差达到作业验收容许偏差标准 3.连接曲线现场正矢与计算正矢之差用20 m弦量达到作业验收容许偏差标准高低前后高低差用10 m 弦量达到作业验收容许偏差标准 道床道床洁净饱满,夯实拍平,边坡整齐 1.间距误差不超过30 mm,配置符合要求 2.无失效,无失修 岔枕 3.无连续空吊板,单根空吊板不超过12% 4.混凝土岔枕符合设计图及其设计要求 基本轨、导 无硬弯,无倾斜,接头轨面及内侧平齐 轨 1.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尖轨 2.尖轨第一连接杆处动程:直尖轨不小于142 mm;曲尖轨不小于152 mm;AT 型弹性可弯尖轨: 60AT-12 号固定型道岔(υ =120km/h)为 180 mm, 60AT-12 号提速道岔为 160 mm 轨缝按平均轨缝计算误差不大于 3 mm,绝缘接头不小于 6 mm 1.连接杆不脱节,不松动,销子上好; 转辙联结 2.滑床板平直,不密贴的每侧不超过 1 块,基本轨落槽; 零件 3.轨撑与钢轨不密贴的,每侧不超过一个 辙叉1.查照间隔不小于 1 391 mm 与护轨2.护背距离不大于 1 348 mm

1.螺栓无松动,无缺少,涂油 其它2.道钉浮离不超过 8% 12 联结零件3.铁垫板及胶垫板、胶垫片齐全,歪斜不超过6% 4.扣件齐全密靠,离缝不超过6% 13 防爬设备按设计图安装齐全,无失效,支撑顶紧枕木 1.道岔钢轨编号,各部尺寸用油漆标记正确,字迹清晰14外观 2.旧料收集干净

矿井轨道与道岔铺设标准

矿井轨道和道岔铺设标准 矿井轨道分为一般线路轨道和窄轨轨道两种。 铺设一般线路轨道时,要做到道砟分布均匀,埋没轨枕厚度达到规定要求;轨枕间距合理,误差不超限;轨道直顺或圆顺,轨距满足设计要求。道接头采用悬接方式;曲线段为错接方式。具体执行标准可参阅《一般线路轨道铺设标准》。 铺设一般线路道岔时,要求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无跳动;螺丝、道钉、扣件、垫板齐全,位置正确;转辙器、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具体执行标准可参阅《一般线路道岔铺设标准》。 井下铺设窄轨轨道及道岔时,除要满足轨道和道岔铺设的一般要求外,还需满足窄轨安装的特殊规定,如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托绳轮数量齐全,转动灵活,钢丝绳不磨轨枕及扣件,滑床板应与轨底面贴合等。具体执行标准可参阅《窄轨轨道铺设标准》和《窄轨道岔铺设标准》 《一般线路轨道铺设标准(以5m 24kg/m轨道为例)》 钢轨:长度≥5m,轨缝≤5 mm。 轨距:600±5-2mm。弯路加宽后不大于5mm,不小于2mm。 钢轨水平差≤10 mm。 道砟埋没轨枕厚度 1/4~1/3。 轨枕间距要求 正常枕间距:670±50mm。 过渡枕间距:585±50mm 接头枕间距:480±50mm 鱼尾螺栓、鱼尾板:与钢轨型号配套。 轨面高低差和内侧左右错差≤2mm。 道接头悬接错距:≤50 mm 《一般线路道岔铺设标准》 轨距要求:按标准加宽后不大于3mm; 辙岔前后轨距偏差 +3mm,-0mm; 两股钢轨水平偏差≤5mm。 尖轨与基本轨间隙≤2mm, 高低差≤2mm;

尖轨损伤长度≤100mm。 开程 80~110mm 尖轨根部轨缝≤8mm,其它轨缝与线路部分的轨缝要求相同。 轨枕间距误差≤50mm 《窄轨轨道铺设标准》 1、单轨中心线偏差:设计值±50 mm 2、双轨中心线间距 设计值+20 mm≥双轨中心线间距≥设计值 双轨中心位置偏移≤50 mm 3、坡度与标高执行标准 标高偏差≤±50mm;坡度误差≤1‰ 4、道碴厚度标准 井下部分≥100mm 地面部分≥150mm 5、轨枕间距标准:轨枕间距为设计值±50mm。 6、钢轨标准:轨型符合设计要求,无杂拌道,磨损不超限。 7、道钉标准:道钉、压板紧固齐全,浮离≤2mm。 8、轨距标准:设计值+5mm≥轨距≥设计值-2mm 9、水平误差标准:两轨顶面高低差和曲线段加超高后误差≤5mm。 10、接头平整度标准:两轨高低和内侧左右错差≤2mm。 11、轨缝标准 井下轨缝≤5mm 地面轨缝:夏季≤7mm 冬季≤10mm 《窄轨道岔铺设标准》 1、轨距标准 设计值≤轨距≤设计值+3mm;辙岔前后轨距偏差+3mm,-0mm。 2、水平误差标准:水平偏差≤5mm。 3、纵向误差标准 直线用10m 弦量≤10mm;曲线用1m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2mm,用2m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3mm。

道岔曲线分析

道岔曲线分析 一、正常的单动道岔电流曲线及多动道岔电流曲线 1、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T1时段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 T2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道岔平稳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诫方面的问题。 T3就是常说的最大锁闭电流,由于道岔刚密贴,道岔密贴力产生,也就是阻力增大,动作电流有所升高,如果T3很小或等于动作电流,这个道岔锁闭力不足,需要对道岔进行4毫米标调。如果锁闭最大电流大于动作电流0.3安,说明锁闭电流超标。 T4时段一般是0.4秒左右,这一时段是1DQJ缓放产生,如果无T4也是不正常曲线, 2、双动及多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此其动作 电流曲线是单动的组合

3、双机多动道岔曲线 双机多动道岔曲线是两个单动曲线的叠加、特点是由于B动阻力比较小,转的快、就形成了下台阶曲线、这种曲线属于正常曲线,有时双机锁闭电流稍大一些,也就是同时锁闭时,锁闭电流应该小于0.6A。最后一动为双机牵引,形成下台阶曲线 4、提速道岔曲线 由3条曲线组成,绿色为A相,黑色为B相,红色为C相,也可以单相显示, 分别显示一条黑线或红、绿线等。

电动液压转辙机 二、特殊故障曲线分析(单动道岔故障曲线) 1、动作电流过小曲线 当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自己停转,控制台无表示,实际道岔在四开状态,此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动作电流过小,小于0.7A 时,是电机特性不良,二是 1DQJ 3-6动作电

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

轨道、道岔质量标准及相关知识 一、轨道质量标准: 1、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 大于设计值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 2、坡度与标高: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坡度误差50米内不大于1/1000,高差不大于50mm; 3、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内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 4、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米以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 5、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 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 6、轨距:允许偏差: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均为+5mm, -2mm; 7、钢轨: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限; 8、水平:直线段两股轨道的水平误差,高度不大于5mm;(曲线段外轨超高值见表1) 9、轨缝:间隙不大于5mm; 10、轨枕质量: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1、接头方式: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接头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接头应错接,相对错距不 大于2米;(见图1) 12、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3、道钉:15~18kg/m的截面尺寸未12mm , 24kg/m的截面尺寸未14mm 长度120mm,规格与轨型配套, 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扣件齐全紧固,浮离不大于2mm; 14、轨枕间距:700mm,误差不大于50mm; 15、捣固:道渣要捣固坚实,严禁出现空板、吊板(轨翼与轨枕间隙不大于2mm)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见表2 表2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mm) 井下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用2米弦测量正矢值△h,根据公式 △h=b2/(8R)*1000=500/R,则轨道曲线半径R =500/△h,其中△h为测量的正矢值。测量方法见图2

分析指南交流转辙机

目录 第一节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说明 第二节交流转辙机道岔动作及采集原理一道岔动作电路原理简述 二 S700K单动多机道岔动作特殊点 三 S700K双动多机道岔动作特殊点 四 ZYJ7道岔同步电路原理简述 五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原理简述第三节交流转辙机正常动作电流曲线剖析一 S700K道岔正常动作曲线剖析 二道岔“小尾巴”形成原理简介 三道岔曲线五条外线判别方法 四 ZYJ7道岔正常动作曲线剖析 第四节典型案例分析 一单机道岔典型案例分析 二多机牵引道岔典型案例分析

交流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第一节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说明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记录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能反映道岔在转换过程中道岔控制电路工作状态、转辙机运用状态,通过对道岔动作曲线的分析,能了解道岔转换时的运用质量,还能在故障时进行辅助判断,指导现场有针对性的进行故障处理。 为了保证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效果,应做好以下几点: 1.熟悉《铁路信号维护规则》(以下简称《维规》)中的标准,掌握道岔工作电流大小及道岔转换时间,能及时发现道岔运用过程中特性超标现象。 ⑴S700K型转辙机工作电流不大于2A;ZYJ型电液转辙机的工作电流不大于1 .8A。 ⑵S700K型转辙机当道岔因故不能转换到位时,电流一般不大于3A。 2.了解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工作原理。道岔功率曲线能直观反映道岔机械部分运用质量,而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更侧重于记录道岔动作电路的工作状态。因此要做好道岔动作曲线,特别是道岔故障曲线的分析,必须掌握道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3.掌握正常情况下的标准动作曲线及标准功率曲线。道岔检修完毕后将正常状态下的电流曲线在监测系统上设置为该组道岔的参考曲线。平时按规定周期调看电流曲线及功率曲线,并与参考曲线对比,发现动作时间、电流、功率与参考曲线偏差较大的及时判断处理。发现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记录不良或电流监测不准确时记录并处理,确保监测设备运用良好。 4.当道岔发生故障后,及时将故障曲线存储,便于今后调看参考。 下面将以现场运用较多的S700K、ZYJ7两种转辙机为例,介绍交流转辙机

矿井常用道岔参数及线路中心距表

常用窄轨道岔参数表 道岔轨距:600 762 900 轨型:15 22 30 38 43 类型:单开对称渡线交叉渡线对称组合菱形交叉四轨套线。(七类)曲线半径:4m 6 m 9 m 12 m 15 m 20 m 25 m 30 m 40 m 50 m 70 m 线路间距:1300mm 1400 mm 1500 mm 1600 mm 1700 mm 1800 mm 1900 mm 2200 mm 2500 mm 窄轨系列:615 715 915 622 722 922 630 730 930 938 643 (11个) 常用单开道岔及线路半径 1、ZDK615/2/4 ,α=26°33′54″,a=1678,b=1922,L=3600,≤1t矿车,1.5/S 2、ZDK615/3/6 ,α=18°26′06″,a=3149,b=2751,L=5900,≤1.5t矿车,1.5/S 3、ZDK615/4/12 ,α=14°02′10″,a=3261,b=3539,L=6800,≤7t机车,3.5/S 4、ZDK615/5/15 ,α=11°18′36″,a=3568,b=4132,L=7700,≤7t机车,3.5/S 11、ZDK622/3/6 ,α=18°26′06″,a=3400,b=2800,L=6200,≤1.5t矿车,1.5/S 12、ZDK622/4/12 ,α=14°02′10″,a=3462,b=3588,L=7050,≤10t机车,3.5/S 13、ZDK622/5/15 ,α=11°18′36″,a=3768,b=4232,L=8000,≤10t机车,3.5/S 14、ZDK622/6/25 ,α=9°27′44″,a=4673,b=5027,L=9700,≤10t机车,5.0/S 15、ZDK630/3/6 ,α=18°26′06″,a=3548,b=2852,L=6400,≤1.5t矿车,1.5/S 16、ZDK630/4/12 ,α=14°02′10″,a=3660,b=3640,L=7300,≤14t机车,3.5/S 17、ZDK630/5/15 ,α=11°18′36″,a=3967,b=4333,L=8300,≤14t机车,3.5/S 18、ZDK630/6/25 ,α=9°27′44″,a=4972,b=5128,L=10100,≤14t机车,5.0/S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 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

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 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 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

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道岔一般故障处理

道岔一般故障处理 当信号设备发生故障时,信号人员首先登记停用设备,且立即上报;经车站值班人员同意并签认后,应积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尽快恢复使用。 一、道岔机械故障处理 1、道岔转不到底的故障现象和原因 道岔转不到底的故障现象是操纵道岔后,控制台上的交流电流表一直可以测到动作电流,动作表示灯亮30秒后熄灭。 其故障原因主要是机械卡阻。属室外设备故障。其中: 1)外界影响的原因有:道岔清扫不良、滑床有杂物。岔尖与基本轨之间夹有异物。 2)工务设备的原因有: a)尖轨(或心轨)爬行超限; b)轨距变化。不符合标准; c)尖轨工作边直线度超限; d)尖轨及心轨弯腰或拱背; e)基本轨有肥边、顶铁过紧、等等。 3)电务设备的原因有: a)电动转辙机(或密贴检查器)内部故障; b)道岔密贴调整不良;

c)杆件不平行;

d)杆件或其它机件卡阻。 2、造成道岔转换不到底的机械故障的几种现象及处理 造成道岔转换不到底的机械故障有: 1)道岔已转换到底,道岔已密贴,外锁闭设备已锁闭,表示杆卡缺口,室内无表示(转辙机内接点座的动接点无法打入静接点内)。 应立即检查工务轨距,轨道水平差有无变化,电务设备各杆件各部连接紧固螺丝是否松动。如工务设备不良应及时与工务联系克服。属电务设备问题应立即处理解决(按处理故障的相关规定执行)。 2)道岔不能解锁。 应检查外锁闭装置是否调整太紧,而造成转辙机带不动道岔,另外,还要检查工务滑床板有无吊板,从而造成外锁闭设备磨底轨。 3)道岔不能转换,即道岔动作到四开位置后就不再动作。 应检查工务设备是否有变化,轨面高度差是否超标,是否吊板,基本轨是否爬行造成杆件、外锁闭的卡阻。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是否有异物;转辙机的摩擦转换力是否有变化(变小造成牵引力不够)。转辙机内是否有异物造成卡阻。查明原因后应立即处理。 4)道岔不能锁闭,即道岔转换到位后外锁闭装置不能锁闭或不能完全锁闭。 应立即检查外锁闭装置是否磨轨底,连接杆是否卡阻。滑床板是否严重缺油锈蚀,密贴是否过紧,基本轨与尖轨之间是否夹有异物。应根据情况抓紧处理。 3、道岔密贴调整不良故障的处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 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 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

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 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最新道岔主要几何尺寸表

道岔主要几何尺寸表 此外,钢轨型道岔辙叉号总布置号通过直线方向的速度度和横向的速度辙叉角。辙叉角导向曲线的一半直径穿过R型支管的全长(LQ),从支管的起点到中心(A),从中心到辙叉跟距(B),到端跟轨枕距离(L),从道岔轨底轨长度(Q)到道岔轨长度(Lo)。注意岔枕类型和配置图编号。编制单位准备时间乘用车卡车乘用车临时撑架75 12SC 381 90454 45 ‘ 49 “ 43 .20016 .59226 .608混凝土整体铸造外锁,3牵引点锰叉 乔杉工厂 仅限于大修临时18专用线路4135 120804 45 ‘ 47 .5 “ 80056 .54722 .74533 .802木材 内锁2牵引铁咨询有效期至08.12.31 在研究中 60 58德国350 220 214 .58891 .998122 .59混凝土 宝桥工厂 (2007)87正在研究50法国混凝土180.00090.48189.519 乔杉工厂 (2007)87正在研究41法国160 140.59956.31984.28混凝土 宝桥工厂 中芯国际(2007)87进行中36.288法国 150.39866.90583.493混凝土 乔杉工厂

劳动管理量表(2007)87研究中42德国300 160 1 21 ‘ 50 .1 “ 157 .20060 .57396 .627具体劳动管理量表(2007)105 在研究41中 3001 23 ‘ 49 “ 154 .73652 .013102 .723混凝土 钢铁研究所 临时30 CZ 2527 2001201201201 54 ‘ 33 “ 2700102 .00042 .30159 .6993 .19128 .000代专用线路4261,外部锁6+3 宝桥工厂 仅限于大修和开发18 350 803 10’ 47 .4 “ 69.00031.72937.271混凝土工作管流量计(2007)87 乔杉工厂 提升客运专线(06)001 250110069 .00031 .72937 .271 无碴轨道 拉动外锁3。无碴轨道中国铁路咨询技术基金会(2006)43推广客运专线(06)004混凝土外锁5牵引。CRCC咨询技术基金会(2006)160临时CZ 25452106054 .17922 .74431 .435混凝土内锁固定辙叉宝桥工厂 有效期至08.12.31 12 GLC(06)01 200120 504 45 ‘ 49 “ 35043 .20016 .59226 .608 混凝土取代了CZ2516/SC325,外锁2拉动铁路咨询和基础运输

道岔定位更换

第四节普通单开道岔的铺设与养护 一、单开道岔的铺设 (一)警冲标 警冲标:是指示机车车辆停车时,不准向道岔方向或线路平面交叉处所越过的地点停车的标志。根据机车车辆限界规定,由线路中心计算,一侧最大宽度为1800mm,当机车车辆停于道岔内方,相邻线路有机车车辆运行.两线路中心线之间必须保持不小于3600mm.才能顺利通过过。另外还需考虑机车车辆运行中摆动等因素,所以规定警冲标设在两条线路会台处,两线间距为4m的中间,有曲线时还要按限界加宽。例如在道岔后附带曲线内侧设置警冲标时,应按曲线内侧加宽办法计算,将警冲标与附带曲线的距离加大。 1、作用 如图5-43所示,警冲标是信号标志的一种,其作用是为了使停放在I线上的列车或车辆,不妨碍相邻Ⅱ线上的列车安全运行。规定I线的车辆末端不得越过警冲标。所以警冲标就是为保证岔后两线的列车能相互安全通过而设置的。 在进行车站设计、计算股道有 效长和铺设道岔等工作时,都须涉 及和运用道岔中心至警冲标的距离 l警。 2.位置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 警冲标应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为 4m的中间。为保证行车安全,可采 用警冲标至一股线路的垂直距离 f=2m,如图5-44所示。 3.l警的长度 道岔中心至警冲标的距离,可 根据下列两种情况确定: (l)警冲标位于岔后两线路间的 直线部分时,l警可按下式确定:

常用的9、12、18号道岔,由岔心至警冲标的距离l列于表5-11中。 在铺设道岔时,应考虑到运用道岔中心至警冲标的距离。单开道岔的铺设,基本上可分为新线铺设道岔和运营线铺设道岔两类。由于两类铺设道岔的现场施工条件差别很大,故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将一般正常条件下的施工步骤、方法介绍如下。 (二)新线铺设道岔 在新线上铺设道岔,有人工铺设与机械铺设两种方法。 1.人工铺设道岔 人工铺设新道岔的工作过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检查整理工作。 准备工作:为保证新铺道岔的质量,在铺设前应充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熟悉道岔布置图 不同轨型不同号码的道岔,各有其相应的标准布置图,铺设前应熟悉该道岔的类型、构造、主要尺寸、各部配件及数量等。 (2)料具准备 ①材料:道岔材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可按转辙器、辙又及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四个部分,仔细清点数量和检查类型的规格。各部钢轨、垫板及岔枕等都应丈量长度,并用白铅油标注型号尺寸,分类堆码整齐。垫板在工厂已分组捆好的,不要拆开,以免混乱或丢失。如发现有缺少或尺寸类型不符者,应及时补充或修改。此外,道岔前后所用的短轨,异型夹板等也应事先准备好。 ②工具:铺钉道岔用的各种工具如撬棍、道钉锤、夹轨钳、杠子、钢轨锯、枕木夹钳、道尺、方尺、木钻、间隔绳、钢尺及粉笔等,都应事先准备齐全。 (3)整平路基面:道岔范围内的路基顶面如有凹凸不平现象时,应进行铲平或填夯,使之平整,以便于铺放岔枕和钉连轨件。若道岔范围内事先已铺轨时,应将道岔前后轨道仔细拨正,然后将道岔位置内的轨节拆除。 (4)测定(校核)道岔位置桩:如图5-46所示。根据站场图中坐标的里程,在路基面上首先确定道岔中心桩,然后分别由道岔中心向前量测道岔前部长度,钉出岔头桩,向后量测,道岔后部长度,钉出岔尾桩以及侧线岔尾桩。钉立道岔位置桩,必须用钢尺精确丈量并核对。若道岔侧线后设连接曲线时,应将连接曲线的交点桩、曲线起、终点桩等一并测定。

道岔常见故障的分析

道岔常见故障的分析 道岔的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 一、道岔控制电路的原理 1、道岔启动电路应保证实现以下技术条件 ⑴道岔区段有车时,道岔不应转换。此种锁闭作用叫做区段锁闭。 ⑵进路在锁闭状态时,进路上的道岔都不应转换。此种锁闭作用叫做进路锁闭。 ⑶在道岔启动电路已经动作以后,即使有车驶入该道岔区段也应保证道岔继续转换到底。 ⑷道岔启动电路动作后,如果由于转辙机的自动开闭器接点接触不良或电机故障,以至电动机电路不通时,应使启动电路自动停止工作复原,保证道岔不会再转换。 ⑸为了便于维修试验,以及在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夹有障碍物致使道岔转换不到底时应能使道岔转回原位。 2、道岔启动电路构成原理 ⑴1DQJ电路励磁电路 ①、道岔按钮CA-6接点 道岔按钮CA-61与CA-62接点定位时闭合,在维修转辙机或清扫道岔时,把CA按钮拉出CA-61与CA-62断开对道岔实行单独锁闭。 ②、锁闭继电器SJ-8前接点。 在6502电器集中里,SJ吸起反映道岔区段空闲和进路在解

锁状态。当道岔区段有车时或进路在锁闭状态时,SJ落下,SJ81-82断开切断道岔启动电路,对道岔实行进路锁闭和区段锁闭使道岔不能转换。 ③、道岔按钮继电器CAJ前接点和条件电源“KF-ZFJ”或“KF-ZDJ”。CAJ-Q是道岔按钮按下DAJ吸起后闭合,是道岔按钮按下闭合接点的复示继电器。条件电源“KF-ZFJ”在道岔总反位继电器吸起后才有电。条件电源“KF-ZDJ”在道岔总定位继电器吸起后才有电。 ④、道岔定位操纵继电器和DCJ接点道岔反位操纵继电器FCJ接点。当排列进路时,需要进路上的道岔向定位转动则DCJ吸起,当进路上的道岔需要向反位转动时,FCJ吸起。 ⑤道岔第二启动继电器第四组接点(2DQJ141)反映道岔处在什么位置。?141-142闭合,道岔处在定位。141-143闭合道岔处在反位。 ⑥向定位单独操纵道岔的操作方法为:?同时按下道岔的单操按钮和总定位按钮,这时CAJ吸起接通电路。ZDJ吸起使“KF-ZDJ”有电。1DQJ的励磁电路为:KZ-CA-SJ-Q-1DQJ3.4线圈-2DQJ141_143-CAJ-KF-ZDJ。 ⑦道岔向反位单独操纵的操作方法为:同时按下道岔的单操按钮和总反位按钮,这时CAJ吸起接通电路。ZFJ吸起使“KF-ZFJ”有电。1DQJ的励磁电路为:KZ-CA-SJ-Q-1DQJ3.4线圈-2DQJ141-142-CAJ-KF-ZFJ。

(铁路)道岔大修作业流程及标准(2020年版)

道岔大修作业流程及标准 一、道岔(线路)预铺 道岔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设置物理隔离—搭设预铺平台—预铺岔枕—核实道岔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垫板、配件—涂长效油脂—组装联结道岔轨件(冻结、焊联)—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电务安装、调试设备。 线路轨排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搭设预铺平台—预铺Ⅲ型枕—核实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配件—涂车轴油—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 1.选择道岔(线路)预铺场地,整平夯实搭设支撑墩的位置,确保受力均匀,有条件时利用既有站线股道进行预铺。 2.设置物理隔离。对道岔(线路)预铺地点进行物理隔离,根据道岔(线路)预铺地点现场情况,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形式,靠线路道床边坡一侧设置牢靠的临时栅栏(注意轨道电路和限界安全),确保道岔(线路)预铺时人员、材料、机具均在线路外侧由物理隔离的封闭式安全限界范围内进行。 3.搭设预铺平台。预铺道岔(线路)底架必须平整牢固,枕木跺采用井字架式。选用P50(或P60)再用轨(无侧磨)铺设架子轨。平台由枕木架子和钢轨组成,要求平、稳、不超限。 4.排放岔枕(III型枕)。选定基准股用钢尺按标准间距打点,按道岔(线路)设计图铺设道岔(线路)新枕,确保岔枕(线路)间隔准确。 5.铺设道岔钢轨件。按铺设图初步摆放好,全面复测钢轨长度,对尖轨等重点部位进行复查,检查道岔基本轨、岔内配轨、异型轨是否布置正确,岔心型号是否匹配,复核轨端螺栓孔距。 6.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钢轨螺栓孔径偏差除图纸有注明外,误差均为0~+1mm;螺栓孔中心位置上下偏差不超过1.5mm;相邻螺栓孔中心距离偏差为±1mm。 7.按要求安装限位器。 8.安装滑床板与护轨垫板的安装。滑床台应平滑,无异物,预铺时在台板与轨底侧面间首先使用2mm轨距调整片,以备轨距向内调

道岔表示电路断路故障处理

道岔表示电路断路故障处理 摘要:通过分析“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中固有的规律、特点,并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来分析、判断、查找表示电路故障,使之成为压缩故障延时,快速处理故障的有效手段。关键词:道岔表示故障处理方法 道岔控制电路,分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两部分,启动电路指动作电动转辙机的电路,而表示电路(见图1付带有虚线标示的电路)指把道岔位置反映到信号楼里的电路。在道岔电路故障中,表示电路故障占大部分,而处理故障的快与慢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习分析“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中固有的规律、特点,并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来分析、判断、查找道岔表示电路故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1 1 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规律特点 因为道岔表示不仅用于监督,而更重要的是用于联锁,所以道岔表示电路是安全电路,必须采取较完善的故障-安全措施。 1.1 规律特点之一 四条控制线各线的作用分别是: X1 ——控制电动机向定位动作和定位表示电路共用线; X2 ——控制电动机向反位动作和反位表示电路共用线; X3 ——表示电路专用回线; X4 ——启动电路专用回线。 1.2 规律特点之二

表示电路中,大部分元器件都是串联结构,并且电路中由于串接有整流二极管(见图2)并采用了位置防护法,安装在室外电路的最远端。因此,在电路中即可测量出交流电压,也可测量出直流电压,当发生故障时,可根据某一测试点测试的不同电压数值或极性判断故障性质。 图2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原理图 1.3 规律特点之三 每组道岔表示电路,都设有专用的表示变压器(BD1-7型,变压比为2:1),即采用了电源隔离保护法,因此,当联系线路之一混入其他电源时,不致构成闭合回路,因而表示继电器不会误动。 1.4 规律特点之四 电路中由于串接有整流二极管,所以只有半波整流电流流通。电流由定(反)位表示继电器D(F)BJ的端子1流入,从端子4流出,因而使D(F)BJ励磁吸起。在另一半波,由于有电容器C的放电电流,所以能使表示继电器保持在吸起状态。 1.5 规律特点之五 当联系线路发生短路时,整流二极管即失去作用,由于电路中串接有750Ω限流电阻,(防止烧毁器材及0.5A保险,使整个始终处于有电状态。)在继电器线圈中,只有交流电流流过,但因为它们都是直流偏极继电器,所以都不能吸起。体现了故障-安全的原则。 1.6 规律特点之六 如果不慎将外线X1和X2或将二极管正、负极接颠倒了,道岔能向相反的方向操纵,但这时相当于将整流二极管在电路中反接,于是改变了半波整流电流的方向,不能使表示继电器励磁吸起。

ZYJ7道岔故障处理方法

ZYJ7道岔故障处理方法 一、ZYJ7道岔机械故障的判断及处理方法 1、外锁闭道岔不能密贴不锁闭 一般为道岔机械卡阻、别劲或转换阻力增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相关因素也很多,这需要综合检查分析判断,但不管怎样,最后总归是各部位方正,垂直水平,三杆直线,有问题及尖轨吊板,尖轨病害,螺丝松动等造成,应针对问题进行克服,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现场遇此问题,有时不通过拉动试验而采取,盲目调整机内溢流阀增加电机转换拉力来处理故障。厂家在转辙机出厂时,已将压力调整至上限,并将溢流阀调整螺丝加封,所以现场不应调整溢流阀。这种处理方法,会掩盖故障真实原因,当时可能会使故障消失,但隐患仍未解决,因此办法不可取。 2、锁闭道岔在过车或震动时,有时切断道岔表示,道岔扳动一个往返,故障消失。 此情况一般是由于付机表示杆缺口调整不但或由于付机斥离轨限位块间隙调整不当或缺较大造成的。解决方法:(1)道岔扳动完后,调整好限位块与锁闭框的距离0-3mm。(2)调整付机表示杆缺口4±1.5mm。 3、外锁闭道岔在扳动时,机内能解锁,外锁不解锁。 一般是由于外锁密贴力调整过大,或尖轨(心轨)反弹力达造成,处理方法是:先借助外力使道岔解锁,如敲击震动尖轨(心轨)或外锁闭杆,再查找原因进行克服。 4、ZYJ7电液转辙机扳动时油缸扳倒位,电机仍然转动(摩擦),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速动片的拉簧太松,拉簧拉力不足不能使速动片达到落下位置;

(2)密贴轨表示口或斥离轨的表示口闭标准; (3)密贴轨与斥离轨检查柱的轴犯顶、犯卡; (4)接点组轴套不同心、犯卡; 应分别针对情况进行处理。 5、道岔启动正常,但道岔不能正常转换,控制台道岔电流表指针明显低于正常值。 此情况一般是油路故障造成,如油路漏泄,油箱缺油,溢流阀不起作用等。一般密封油路加油即可恢复。其应急加油法是:将室内设备操纵到需要位置,再由室外处理人员,用工具扳动主机和付机油缸,使机内解锁,然后两人用撬棍拨动尖轨,使道岔到位,完成外部锁闭,再拨动主付机油缸到位,完成机内锁闭,待列车运行间隙再针对问题进行处理,必要时更换转辙机。 6、道岔转换到位后,表示先有后无。 此情况一般是由于转辙机油缸反弹(后退)断表示,主要原因:(1)油缸中压力较高,或油路系统中存有气体;(2)电机惰性轮抱死,不起摩擦作用。处理方法是①扳动道岔观察道岔转换过程是否平稳,如出现运动较慢、无力、抖动、顿挫,说明电路内有气体,油路系统“憋气”,这种情况可在道岔扳动过程中,在主付机连接胶管的调节阀处,用扳手松开胶管螺丝,放2-3次油,一般可排除故障。②搬动道岔,在道岔锁闭时观察,电机是否严重反转或观察电机惰性轮与主轴是否有反向转动,如判断惰性轮与主轴抱死,可在惰性轮与主轴间少量滴入机油或液压油,再将道岔扳动几个往返,故障会自动恢复。 7、外锁道岔调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7.1 主机力调整过大,付机力调整过小,此情况一般是认识问题,认为在道岔转换过程中主机应起到主要作用,付机起辅

常用道岔的类型

常用道岔的类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常用道岔的类型 建国初期我国重视道岔类型的统一,形成统一标准前有53型(以年代命名类型)、55型、57型道岔,真正形成铁道部标准的是62型,后来是75型、92型、以及1996年形成的提速道岔。按行业不同,道岔类型还有工矿企业特殊类型道岔地下铁路道岔、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出口各类道岔等。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是75型、92型和提速道岔(以下简称3种类型道岔),现将这3种类型道岔的产生、结构特征及其品种介绍如下。 1 3种类型道岔的产生 1.1 75型道岔从70年代初开始设计,1975年先后以铁道部标准定型了43、50 kg/m 钢轨9、1 2号4种单开道岔(TB399-75等14个),道岔通用件(TB413—75等30个),道岔制造技术条件(TB412—75),高锰钢辙叉制造技术条件(TB447—74)。1977年5月泰安会议对43、50kg/m两种轨型9、12号的对称道岔、复式交分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工矿企业用小号码(6、7号)系列道岔进行定型审查。1979年由铁三院主持完成了渡线与交分道岔组合图集的设计及审查。7O年代末期,我国生产的道岔几乎全部是75型道岔。75型道岔满足了我国各部门铁路道岔品种的需求,道岔品种空前增多,标准化程度高。直到现在,75型道岔仍是一类不可取代的道岔类型。 8O年代初,随着50AT轨的试验成功与应用,首先将75型50~ 1 2、9号两种道岔引入50AT尖轨,修改相应的垫板及跟端结构,这两种道岔(专线4103、4105)后来被称为过渡型,这两种道岔在线路上也应用不少。1981年初,随着60 kg/m钢轨的上道,当时没有相应轨型的道岔,在这种急需的情况下,设计并制造了60-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为专线4102),这种道岔尖轨为60 kg/m 普通钢轨带补强板,长,高锰钢辙叉趾、跟端为贯通式,尖轨跟端、垫板、轨撑连接零件等都沿用75型的结构形式,后来这种道岔也被称为过渡型。由于这种道岔的尖轨、锰叉结构上的不足,以及道岔设计制造水平的提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微机监测系统对道岔部分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动作电流曲线的观察、分析,可对道岔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时间特性进行判断,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可起到早期预防、消除隐患的作用。 (一)、正常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图一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道岔的正常动作过程可分为:解锁一转换-锁闭。由于直流电动转辙机为串激电机,特点是电流越大,转矩越大,转速变慢;反之,电流越小,转矩就小,而转速加快。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能够随负荷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的“软特性”。 ZD6系列电机中:A型动作时间≤3.8秒,D型动作时间≤5.5秒,E、J型动作时间≤9秒.

我们可以把上图的道岔电流动作曲线分为四个时段来分析。第一时段就是道岔解锁的过程,可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转矩,这时道岔进入解锁状态,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内滑动,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快动作时,与动作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在杆件内有5mm以上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流迅速回落,道岔进入转换过程. 第二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械方面的问题。在此建议大家将道岔调整到位、滑床板不缺油情况下的道岔电流曲线设置为参考曲线,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分析。 第三时段为道岔进入锁闭过程。这一过程为道岔尖轨被带动到另一侧,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中滑动锁闭道岔,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转换,切断动作电流。其动作电流曲线为尾部平滑迅速回零,或尾部略有上翘回零.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刚好密贴.则尾部平滑;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较大则尾部上翘。 第四个时段为曲线尾部电流为0的阶段。我们知道,道岔电流曲线的采集是从1DQJ吸起开始,落下停止。在道岔转换完毕后,切断动作电流,1DQJ缓放(缓放时间不小于0.4秒)落下,从上述图形中尾部曲线可观察1DQJ的缓放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道岔定位

交叉道岔定位布置原则 (1)道岔定位应在道岔起点W A至线间距小于等于350mm的范围内。 (2)在道岔线间距800mm处,正线、侧线的导线必须在受电弓的同一侧;在岔尖侧,两支悬挂也应在线路中心线的同一侧,非工作支在道岔定位柱前(岔尖侧)被抬高500mm,拉出值为800mm。 (3)道岔开口方向上第一个悬挂点设在道岔开口大于等于1.22m处,并应保证两支接触悬挂分别与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小于1.22m。 (4)在道岔定位处的最大拉出值不得大于400mm。 (5)道岔的两组悬挂的线岔交点距两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350mm,特殊情况下,交点距侧线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最大不得超过400mm。 (6)根据经验,道岔处及道岔群处的跨距不得大于60m。 (7)距线路中心线400-1050mm范围为无线夹区域,在此区域内不得设置接触线定位线夹、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 (8)定位器固定支不得侵入受电弓限界。道岔定位处定位器原则上不应超过线路中心线,否则应使定位器加长,并采用特殊弯形定位器,以保证定位器的端部不侵入其他线的受电弓限界,根部不得侵入本线的受电弓限界。 (9)正线与渡线的两条接触线,必须架设在受电弓的集电部分,在任何行使方向上,两支接触悬挂的接触线必须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即从道岔开口线间距1050mm开始至线岔交点范围内,两支接触悬挂的接触线应设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上方;从道岔开口线间距800mm开始至线岔交点范围内,两支接触悬挂的接触线必须设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上方。(10)分段绝缘器一般设在导线与侧线中心线垂直的地方(C值为0处);对于Re100C可设置在C≤100mm的地方。分段绝缘器导流板外缘(靠近岔心端,靠近正线的内缘)与正线接触线的距离≥1.5m。 (11)分段绝缘器两端支柱必须是悬挂点,不能是定位点。 (12)在线岔交点两端,直股接触线和侧股线路中心线相距大于550mm小于等于600mm 处及侧股接触线和直股线路中心线相距大于550mm小于等于600mm处,分别设置2组交叉吊弦,即将侧股接触悬挂的承力索悬吊直股接触悬挂的接触线,直股接触悬挂的承力索悬吊侧股接触悬挂的接触线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中国铁道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a69133303.html,/)

ZDJ9道岔电路及故障处理

ZDJ9道岔电路及故障处理 发表时间:2018-10-16T10:56:40.4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黎剑 [导读] 主要对ZDJ9道岔的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了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规律,总结了处理ZDJ9道岔电路电路故障的方法,阐述了ZDJ9道岔电路的故障处理的思路和方向。 黎剑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众所周知,ZDJ9道岔在我国高速铁路得到广泛的运用,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ZDJ9道岔转辙设备是目前国内高铁使用较多的一种提速道岔转辙设备类型,它采用外锁闭装置,具有承载通过力强、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文结合现场设备运用及维护经验,主要对ZDJ9道岔的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了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规律,总结了处理ZDJ9道岔电路电路故障的方法,阐述了ZDJ9道岔电路的故障处理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ZDJ9启动电路表示电路故障处理 为了使 ZDJ9 道岔设备能够在地铁上安全、可靠使用,本文通过分析ZDJ9的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从微机监测系统入手来快速地指导故障处理,从而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水平和维修效率。微机监测系统功能中的道岔监测功能,能直接测量出电动转辙机的启动电流、工作电流、故障电流和动作时间,并以此描绘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即可判断道岔转辙的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和机械特性,从中找出规律,加以分析研究为将来道岔维护及故障处理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能更好的帮助信号工作人员迅速发现故障点,并快速处理,快速地指导故障处理,压缩故障延时,以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营。 1 ZDJ9道岔电路原理 ZDJ9道岔电路制式采用五线制,其各线作用如下:X1线:定反位动作、表示公用线;X2线:反位至定位动作及定位表示线;X3线:定位至反位动作及反位表示线;X4线:定位至反位动作及定位表示线;X5线:反位至定位动作及反位表示线。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电压为380V。以定位第一、三排接点闭合,道岔由定位向反位动作为例,当室内1DQJ、1DQJF吸起2DQJ转极后构成三相交流电动机电路。A、B、C三相动作电源经RD1-RD3进入保护器DBQ及1DQJ、1DQJF、2DQJ接点由X1、X3、X4线向室外送电电机开始转动,转辙机第三排接点断开,切断定位表示电路,接通第四排接点,其电路分别是:A相→室内继电器及接点→X1→A绕组;B相→室内继电器及接点→X4→接点11-12→C绕组;C相→室内继电器及接点→X3→接点13-14→遮断开关→B绕组;当三相交流电源正常供电电动机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流流过电流互感器工作在磁饱和状态,二次侧感应电流中的三次谐波经桥式整流后输出直流电BHJ由于得到直流电而吸起,1DQJ吸起,电机开始转动。当道岔转换到底后由于三相负载断开BHJ复原落下,1DQJ落下。 2 ZDJ9道岔表示电路工作原理 在电路中,用DBJ、FBJ表示道岔的位置。因此道岔表示电路必须是安全电路,须满足“故障―安全”要求。 当正弦交流电源正半波时,假设变压器Ⅱ次侧4正,3负。电流的流向为:Ⅱ4→1DQJ→X1→电机线圈W→电机V→接点12- 11→X4→DBJ→2DQJ132-131→1DQJ23-21→R1→Ⅱ3,这时DBJ吸起;同时,与DBJ线圈并联的另一条支路中,电流的流向为:电机线圈 W→电机U→接点33-34→R2→Z→接点16-15→接点32-31→X2→2DQJ112-111→1DQJ11-13→2DQJ132-131→1DQJ21-23→R→II3,在这条支路中,整流二极管反向截止,故电流基本为零。 反位表示电路与定位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但使用的是X1、X3、X5线构通。 3 故障类型及判断 (1)1DQJ未动作(道岔动作曲线无启动电流)。出现启动电流,则说明1DQJ已经吸起,监测中没有启动电流的出现,则说明1DQJ没有吸起,在ATS界面上道岔还是显示原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DQJ电路由于故障无法励磁。查找1DQJ励磁电路,DCJ、FCJ、SJ继电器是否正常吸起,励磁电路上线缆是否松动。 (2)1DQJ不自闭。1DQJ正常励磁、2DQJ也正常转极,从三相电流均有数值的情况判断,道岔启动电路也正常构通。道岔动作曲线记录小于1S,说明1DQJ吸起后放缓1S后落下,由此可判断,在2DQJ转极后1DQJ无法自闭。需对1DQJ自闭电路及自闭电路中涉及的继电器(如BHJ、TJ等)电路进行检查。 (3)三相电流输出均为零。微机监测故障动作曲线中,道岔三相动作电流均为零,DBQ因无电流流过而无直流电压输出,导致BHJ无法吸起,1DQJ无法自闭,缓放后落下。重点检查室内影响电源的公共部分。常见原因:1、交流转辙机电源断或该道岔启动空开跳。2、断相保护器故障 (4)三相电流中一相电流值为零。在微机监测的故障动作曲线中,道岔转换时电流一相为零,另外两相电流较大,表示交流电机缺相;对于星形连接的三相电动机,负载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相缺相,电流为零时,另外两相电流值能达到额定电流的1倍多。此问题会导致BHJ无法吸起,1DQJ因无法自闭而落下。此曲线说明道岔启动通道中有一相存在开路现象。常见原因:断相保护器不良和启动电路中通道断(含室内),需逐段查找判别。(在板动前道岔是有表示的,排除了表示和启动的共用部位)DBQ故障最常见两种:DBQ传感线圈断线,可侧DBQ21、41、61之间有无380来确认。DBQ输出直流电压低,无直流输出,在搬动道岔时测量DBQ的1,2端子来确认。 (5)机械卡阻。微机监测曲线反映是不能操动到位锁闭故障,三相电流一直正常,从动作时间看,道岔转换30秒后由TJ切断1DQJ自闭电路动作电路,造成电流突然降至零点,没有形成“小台阶”。微机监测系统在该道岔空转30秒后给出道岔失去表示报警,是典型的道岔空转曲线。道岔动作过程中机型卡阻可以通过电功率曲线波形反应出来。电功率曲线值超高。可以根据曲线超高的位置大致判定卡阻位置。还可以观察道岔的回操时间去判断常见原因:道岔机械部分卡阻、缺油、滑床板比较严重的问题断裂,凹槽,卡缺口等)。在对道岔故障曲线进行分析时,要结合故障前功率曲线进行分析,有时道岔运用不良时功率曲线可以提前反映并表现出来。回板一秒到位的,判断为不解锁。回板比正常少一秒的(看有无异物,异物越大,回板越短)。回板和正常的一样,判断为卡缺口。回板4秒是不锁闭。 (6)道岔转换到位后无表示。微机监测显示道岔动作曲线正常,但无表示,判断为转辙机正常锁闭,定位表示电路故障,小台阶回路沟通正常,说明室外设备正常,再加上可以正常来回板动道岔,故障点基本已经缩小在室内表示电路非共用部位。如果定反位都是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