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有关杜威及教育思想

有关杜威及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一.教育: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意思是: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的实施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三,中国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四,教育起源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五,教育学属于社会学科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六,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1.产生原因(教育行为三要素):具有经验的人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学了他人经验的人扮演了受教育者的角色;经验是教育的内容。

2.产生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生产的基本条件;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一条件。

七,前苏联的凯洛夫,传统教育代表《教育学》;前苏联赞科夫,现代教育代表《教学与发展》;美国的布鲁纳,现代教育代表《教育过程》;美国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表《学校与社会》。

八,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社会发展水平总是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但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力求超越这种制约,从而导致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差异。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九,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的中介转化地位;2.教育的基本着眼点,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

十,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个体的先天性素质(遗传素质);2.社会环境;3.个体活动。

十一,遗传:就是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即通过以细胞染色体为载体的基因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十二,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得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先天环境、后天环境)。

十三,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人的发展的受动性与能动性,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2.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3.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活动才能实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A. 豫时孙摩 B.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C.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D. 敬孙务时,此之谓也正确答案是:C.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2、下列哪一项不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A. 实行普及化、义务化教育 B. 提出“泛智”教育 C. 提出“班级”授课制 D. 提出“师道尊严”正确答案是:D. 提出“师道尊严”。

3、下列哪一项不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A. 教育即生长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D. 教育即向学生传授知识正确答案是:D. 教育即向学生传授知识。

二、判断题4、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史。

()答案:正确。

41、《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的思想著作。

()答案:错误。

411、陶行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7、简述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

答案: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对我国教育做出了以下贡献:(1)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广收门徒;(2)提出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的方法;(3)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学生“循循善诱”;(4)总结出了学习过程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步骤。

71、请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民主化。

教育不再只是精英教育,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机会更加均等,教育过程更加民主化。

(2)教育多元化。

教育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培养。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也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3)教育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教育不再是“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杜威夸美纽斯赫尔巴特顺口溜

杜威夸美纽斯赫尔巴特顺口溜

杜威夸美纽斯赫尔巴特顺口溜识记技巧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可用“夸得独立与大泛,班级百科观自然”来识记,对应如下:夸:夸美纽斯;独立:教育学独立;大:《大教学论》;泛:泛智教育;班级:班级授课制;百科: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观:直观性原则;自然:教育适应自然。

(1)赫尔巴特整体的教育思想可用“一、二、三、四”来识记。

对应如下:一:一原则,即教育性教学原则;二:二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三: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四:四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赫尔巴特提出的五种道德品质可用口诀“公正人喝丸子汤”来识记,对应如下:公:公平;正:正义;人:仁慈;喝:赫尔巴特;丸:完善;子:内心自由。

(3)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可用口诀“小明联系小方”来识记。

对应的学生心理活动可用“一起谈心”来记忆。

对应如下:明:明了;联:联想;系:系统;方:方法。

一:注意;起:期待;谈:探究;心:行动。

杜威的观点可用“一、三、四、五”来记:一指一原则:从做中学;三指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指四个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指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易错易混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以及杜威的地位、《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的地位、“旧三中心”和“新三中心”的区别是考试中的易错易混点,靖靖在这里给大家进行对比和区分:▷ 1.区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地位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杜威:进步教育代表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

▷ 2.区分《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的地位《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 )教育思想

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 )教育思想

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 )教育思想《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夸美纽斯)教育思想》①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有不少联系呢。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就像大自然里万物生长都有规律一样。

我记得小时候种豆子,奶奶就告诉我,得按照季节、土壤的情况来种。

教育也是这个理儿。

范例教学就借鉴了这种顺应规律的思想。

在范例教学里,选取典型的范例就像挑选合适的豆子种子。

比如说数学教学,用典型的数学例题当范例,就像种豆时找最饱满的豆子。

这样学生能顺着这个范例,像豆子顺着合适的季节和土壤发芽一样,慢慢理解知识的体系。

范例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就如同豆子从发芽到茁壮成长,这和夸美纽斯遵循自然的教育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卢梭)教育思想》②范例教学模式和卢梭的教育思想是有渊源的。

卢梭主张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成长,强调儿童的天性。

就拿我邻居家小孩学画画来说吧。

那孩子特别喜欢在户外画,不喜欢在教室里对着范本临摹。

卢梭要是看到肯定会赞同。

范例教学模式其实也有这种尊重天性的影子。

它不是强硬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范例引导。

比如在艺术课上,老师拿出梵高的《向日葵》做范例,不是让学生单纯地模仿画法,而是感受梵高在画里表达的热情,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感觉去创作。

就像邻居家小孩在户外画画,按照自己的想法描绘天空、大树。

范例教学尊重学生的这种天性,让他们在范例的启发下自由地探索知识,就像卢梭倡导的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发展一样。

《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③范例教学模式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相关。

裴斯泰洛齐很重视直观性教学。

我曾经在一个手工课上看到这样的场景。

老师要教大家做纸灯笼。

她没有直接讲步骤,而是拿出一个已经做好的漂亮纸灯笼。

这个纸灯笼就是范例。

裴斯泰洛齐要是在,肯定会觉得这方法很棒。

因为学生们一看到这个范例灯笼,眼睛都亮了。

大家开始仔细观察灯笼的形状、颜色、纸张的粘贴方式。

教育学名人演讲稿三分钟(3篇)

教育学名人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教育学的议题。

在此,我将以“教育的力量,点亮未来的灯塔”为题,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塑造。

教育的力量,如同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教育学名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实践,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其中几位杰出的代表,并借此机会,探讨教育的力量。

一、孔子——教育的鼻祖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

他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五常,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

孔子的教育理念,如同灯塔,照亮了后世的道德之路。

他提倡“学而时习之”,鼓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进步。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国成为了礼仪之邦,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

二、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被誉为“近代教育学之父”。

他主张“教育普及”,强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开创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新纪元。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如同灯塔,照亮了普及教育的道路。

他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因材施教。

正是这种理念,使得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面向全体人民的福祉。

三、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被誉为“全面发展教育之父”。

他提倡“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和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如同灯塔,照亮了全面发展的道路。

他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陶行知——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陶行知,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平民教育家”。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导思想之袁州冬雪创作(1)教导即“生活”、“生长”和“经历的改造”教导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历,丰富人类经历的内容,增强经历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才能,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展和改进经历,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教导.由于改造经历必须慎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历可以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导即生活”、“教导即生长”,“教导即为经历的改造”.(2)教导无目标论杜威认为,在不平易近主、不服等的社会中,教导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导者的目标.在平易近主的社会中就分歧了,应当奉行无目标论.在阶层斗争和无产阶层革命日益激化的年月,杜威很强调教导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导目标论的资产阶层性是显而易见的.(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历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员要把传授知识的讲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土,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历的改造.(4)讲授论杜威以教导是生活、生长和经历的改造的实际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分歧的阐述.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标相互接洽的真正中心,不是迷信而是儿童自己的社会活动”.详细地讲是学校安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②在讲授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5)道德教导论杜威说:“道德是教导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道德过程和教导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导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气.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连系智育达到德育的目标.再次,他很注重教导方法的道德教导作用.【精选试题】在教导目标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导门户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几种典型的教导目标价值取向观】1、教导目标的个人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导目标应从人的赋性、天性需要出发,使人的赋性和天性得到高度发展.2、教导目标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导目标不该该从人的赋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导目标的唯一依据.3、教导无目标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导家杜威.他主张“教导即生活”的无目标教导实际.这种实际从根本上否定了教导是一种有目标的培养人的活动.4、教导目标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导目标论.主张教导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导目标要思索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汗青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汗青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查,因而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演变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演变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演变史自然主义教育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影响重大的教育理论之一。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再到现代教育家杜威,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而在中国,也产生了如道家老子和庄子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其实质都是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返璞归真。

今天就给大家搜集了所有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名教育家,方便各位学员在教师招聘考试复习中对该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和清晰的考点架构。

西方历史上首次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

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并且将其作为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夸美纽斯的“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顺序,模仿自然,适应自然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

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使每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康德也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

在他看来,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被成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儿》,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为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他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在这三种教育中,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互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_一、知识解析1.著作及地位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中提出,应该把教育学独立出来,发出了教育学独立的第一声,但是,就类似于打了个草稿一样,只是提出,但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学的独立。

那么,是谁使教育学独立了呢?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这位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不再融合在其他学科之中,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2.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首要论述的是教育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对社会: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对个人:每个人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都能得到发展;同时,教育对宗教具有很大的作用。

夸美纽斯将教育目的分为现实性教育目的和宗教性教育目的。

现实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学问、德性和虔信的人。

宗教性教育目的主要是使人获得“永生”。

所以,从教育目的理论角度来看,夸美纽斯属于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12岁时,父母双亡,从此在教会的资助下长大。

他的思想中带有较强的宗教成分。

比如在当时,耶稣主张泛爱思想,要把广泛的爱播撒到人间,夸美纽斯受其影响,提出了“泛智教育”,他主张“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这里的“一切事物”也正体现了他主张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

另外,主张“所有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这是一种普及教育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平等,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

4.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模仿自然并遵循自然的规则和秩序,因此,他也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夸美纽斯提出了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5.统一学制并首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主张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并设置相应的学校。

第一阶段,婴儿期(0-6岁),建立母育学校;第二阶段,儿童期(6-12岁),建立国语学校;第三阶段,少年期(12-18岁),建立拉丁语学校;第四阶段,青年期(18-24岁),大学与旅行。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教育学知识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27年,先在波兰黎撒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1.“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2.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3.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

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

【例题】首倡班级授课制的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C。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外国着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一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着名的教育思想家.着有雄辩术原理.重视幼儿教育.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是散文集.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把世界作为书房.”4、要因材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6、多练习.“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五、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1658、母育学校1628等.一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所谓“泛智”,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一是普及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二论教学原则1、便易性原则.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2、彻底性原则.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三论道德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六、洛克的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绅士教育思想:一论体育“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二论德育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明确反对体罚,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三论智育洛克主张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要求教师记住: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要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主张,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洛克主张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建议:第一,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辱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第二,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第三,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洛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洛克主张教学应由浅入深,分量适中.七、卢梭的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1、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2、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感觉教育上,卢梭指出首先是发展触觉,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是发展听觉.卢梭提出了感觉的具体方法,并把游戏、绘画、唱歌等活动看作是感觉教育的最好途径.此外,还提出应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以促进感觉能力的发展.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卢梭认为,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3、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儿童不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他指出,劳动是每个自由人的社会义务,只有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4、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卢梭指出,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同时,他指出,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八、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1、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二是联想;三是系统;四是方法.2、教育性教学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3、训育一是限制,二是赞许,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十、帕克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之父”帕克1837-1902是“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关于教育学的谈话1894等.1、论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从批判传统的课程与方法出发,帕克尝试在一些来自于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原理基础上采用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他强调说:“儿童必须是教育经验的中心,所教的每件事都必须对儿童有意义.”由于儿童每日每时都在学习各方面知识,即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已经自发地和无意识地学习每一门科目,因此,帕克强调教学中要注重使儿童有兴趣的活动.帕克强调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人们一般称之为“昆西制”.2、论教师帕克指出,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儿童从事充分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在他看来,教师应该很好地引导儿童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他们具有观察和学习自然界的能力.帕克十分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十一、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德可乐利1871-1932是比利时教育家,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整体化的功能:整体化现象在教学中的作用1927、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等.1、论学校教育的目的德可乐利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要求学校应该同社会密切地结合起来.2、论兴趣与教学兴趣是德可乐利教学方法的核心.德可乐利生动形象地比喻道,“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并使注意有了方向.它也是一种刺激,脑力依赖它而冲出.”兴趣与儿童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十二、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教育诗篇1925-1935塔上旗1938、父母必读1937等.一集体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苏维埃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经验的本质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他指出,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提出要求.以后,集体本身就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马卡连柯认为,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3、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应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防止享乐主义情绪的产生.二集体的作风和纪律集体的作风是指五常的共同的态度.这种共同的态度主要表现为5个特点:第一,集体应当朝气蓬勃.集体应当充满“强烈的快活情绪”.第二,集体成员之间应当团结和睦.第三,集体成员应当具有坚定不移地主持正义的观念.第四,集体成员要具有积极性.第五,集体成员应当养成“抑制的习惯”.纪律既是集体教育的结果,也是集体教育的手段.所谓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三论教师集体和家庭中的集体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是培养不出良好的学生集体的.在他看来,建设教师集体应当注意4个方面,第一,教师集体应当是一个合理的组织.第二,教师集体应当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第三,教师集体要团结,行动要一致.第四,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集体教育也是马卡连柯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卡连柯提了以下建议:第一,"要尽早地让儿童知识父亲和母亲在什么地方工作,做什么工作,这种工作是如何的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成就;第二,要让儿童及早明白家庭预算,知道父亲和母亲的工资;第三,要使富裕家庭的孩子明白家庭的富裕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使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不羡慕其他家庭,并养成坚忍精神.此外,马卡连柯还要求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诚实、关心他人、节约、责任感等品质.十三、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是“自由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6、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等.1、论儿童自由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如果儿童不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但她所说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她指出,在保证儿童自由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第二,通过独立达到自由.蒙台梭利认为,在正确情况下,儿重都有一种独立活动的欲望,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这种欲望的实现,以保证儿童的独立性.第三,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意志引导他前进,并发展他的力量.儿童对于自己选择的工作,不仅不会使他感到疲劳,而且还会强化他的个性.第四,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2、论师生关系蒙台梭利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她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教育者必须“最大限度地限制自己的干涉,同时在儿童的自我教育中,又必须不便他们因过度努力而感到疲倦.”十四、杜威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一论教育本质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目标.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整理所要发展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二教学论1、“从做中学”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2、思维与教学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三论儿童与教师“儿童中心”思想.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训练一个人,而是促进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十五、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大学的观念1946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1、教学方法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他强调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他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他批评当时一些学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认为那样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复思考的习惯”.他主张:1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因材施教.2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3模仿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可以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2、论“全人教育”和“全民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the wholemaN.他提出,要改善学生的人性,这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应把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的教育相结合,它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外国着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二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教育着作有:帕夫雷什中学计1969、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965-1967、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69等.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涵义苏霍姆林斯基从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1、体育把体育看作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活力的源泉.他确信:“有规律的经常性锻炼不仅可以便身体变得健美、运作协调,而且可以培养性格、锻炼意志.”2、德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要使每个人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能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具有个人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且使每个人遵守神圣的、不容争议的、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1道德教育应当及早开始.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儿童幼小时,心灵容易接受情感的影响.2道德教育应当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在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自觉性、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三大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习惯的形成要经历3个阶段,即正面教育阶段、自我道德评价阶段和道德成熟阶段.3道德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大林基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他看来,德育首先要培养人对美好的、惹人喜爱的、令人神往的东西的敏感性,也要培养对于丑恶的、不能容许的、不可容忍的东西的敏感性.4道德教育应当以帮助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为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信念的形成应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因为当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己经形成习惯时,道德信念就稳定地形成了.3、智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4、劳动教育在他看来,“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劳动教育任务要让劳动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5、美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美育就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的第一步是要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在美育中的作用.他曾有一句名言:“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二、尼尔的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尼尔1883-1973是“自由教育学派”最激进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萨默希尔一种激进的儿童教育方法1960、谈谈萨默希尔学校1966等.尼尔把情感教育视为培养新人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尼尔看来,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对儿童的爱.他认为,现代社会之所以造成儿童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对儿童的了解和没有给予儿童充分的爱,教育的重任就是让儿童感到爱,学会爱.给儿童爱,就是和儿童站在一起,就是对儿童的尊重,就是对儿童个性的自由的肯定.此外,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了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尼尔坚决反对体罚,提倡儿童的自我判断.三、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二章  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

原理
强调游戏对幼儿的作用通过游戏让幼儿发展,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去
游戏 理论
①(地位)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与福禄贝尔家庭有关,父亲
是宗教,福禄贝尔也认为玩
②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具是神恩赐的。
③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通过游戏发展自我需求,自我活动表现
幼儿 ①良好的秩序是蒙台梭利引以为豪的“儿童之家”特征之一。
的自 ②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由和 ③自由、工作、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幼儿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作业
的组
织相
结合
原则
重视 ①她认为 3~6 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
感觉 敏感期。
(感 ②专门设计教具,教具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
幼儿 自我 学习 的法 则 重视 教育 环境 作用
①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自由活动,允许幼儿个别 学习活动。 ②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
强调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内部要求,并且这个内部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 需求、学习内容进程不一样,因此强调幼儿自由活动、个别活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好的环境有一下特点:) (1)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环境中的材料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
(2)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强调蒙氏教具操作有规则
(3)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充满生机欢乐,精神饱满的活动。
因为幼儿是自由活动的,不是老师要求的
官)教 指导时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一、概述《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杰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誉为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其中所蕴含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成为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

本文旨在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的解析与研读,探讨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意义与价值。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主张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这一思想体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等各个方面的论述中,为后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通过对《大教学论》的研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进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借鉴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大教学论》中的“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阐述其内涵、特点和实践价值,以期为当前及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简述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神学家和改革者,被誉为“近代教育之父”。

他的杰作《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于1632年首次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伦理学等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系统阐述了其“教育适应自然”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还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地位来看,《大教学论》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它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后来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成为后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西方教育思想演进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那么西方著名教育家都有哪些思想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一起来制作吧。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

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

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

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

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

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

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

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

杜威的重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重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重要教育思想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接下类我们谈谈杜威的一些重要思想。

(一)论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2. “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当然教育无目的论并非指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指教育没有宏观的目的,但是每一段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具体的目的。

(三)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

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对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教育家观点的进一步思考

对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教育家观点的进一步思考

对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教育家观点的进一步
思考
对孔子和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道德教育目标不仅反映了井田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私学兴起的社会背景,更反映了从政治和国家的角度来考察道德教育的传统,这是对孔子之前道德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夸美纽斯同样继承了前人的理论精华,特别是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学术成果,以及16世纪至17世纪宗教改革的思想认识,明确了更加关注人本身的道德教育目标。

在当今既渴望个人发展又追求国家和谐的时代来说,这两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道德教育目标都是极其需要的。

道德教育只有确立了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诚如有研究所指出的,“学校德育不仅要教给学生道德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道德智慧。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道德教育目标应该既包含传授道德知识,又包括培养道德智慧,既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贫穷积弱的国家,道德教育既是一-种国家文化、民族精髓,又是国家稳定、社会有序前进的保障,特别是在国际合作增多、各国人民交往日趋频繁、各民族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背景下,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愈来愈强烈,道德教育的重要
性也就更加突显。

孔子和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思想虽然产生时代久远,但历久弥新,对当代道德教育仍然有借鉴意义。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之五兆芳芳创作(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革”教育能传递人类堆集的经验,丰厚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成长起来.狭义地讲,团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良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巧,这就是教育.由于改革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扣为一体,并且改革经验能够促使团体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的改革”.(2)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服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合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反动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良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介入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革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酿成儿童勾当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勾当,从勾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取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革.(4)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革的理论为根本,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不雅念不合的论述.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自己的社会勾当”.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插种种作业,把根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②在教学办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勾当而由听课和读书所取得的知识是虚渺的.(5)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进程和教育进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竭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在勾当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次,他很注重教育办法的道德教育作用.【精选试题】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不雅点是(C)【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雅】1、教育目的的团体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现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赋性、天性需要出发,使人的赋性和天性得到高度成长.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现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该该从人的赋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3、教育无目的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底子上否认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勾当.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勾当,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成长的各个要素.赐与个别自由地充分成长,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成长,而是把个别的成长放在一定的历史规模之内,放在各类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教育文论选读笔记

教育文论选读笔记

教育文论选读笔记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这教育文论选读的笔记哈。

一、教育文论选读这门课的重要性。

咱上大学嘛,选了这门课那可真没白选。

教育文论选读能让咱了解到教育领域里那些大佬们的各种想法和理论,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教育世界的大门。

通过读这些文论,咱能知道教育原来不只是简单地教知识,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像教育的目的呀,教育方法的选择呀,对咱以后当老师或者从事教育相关工作那可太有帮助啦。

比如说,有些理论会告诉咱怎么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这就让咱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

二、一些经典教育文论的笔记要点。

1.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这家伙可是教育界的大名人啊!他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啥意思呢?就是说教育得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

就好比种庄稼,得按照庄稼生长的规律去施肥浇水,教育孩子也一样。

他还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这可是现在学校里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啦。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班级授课制,那老师得一个一个地教学生,多麻烦呀!2.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呢,他重视教师的权威和课堂的纪律。

他觉得老师得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得引导学生去学习。

而且他还提出了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这就像是给咱教学画了个路线图,让咱知道每个阶段该干啥。

比如说在明了阶段,老师就得把新知识清楚地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明白是咋回事。

3.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可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哈!他主张教育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这些观点。

啥叫“做中学”呢?就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学习知识,而不是光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

比如说,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学习科学知识,这样他们不仅记得牢,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呢。

三、读教育文论的收获和体会。

读这些教育文论啊,咱收获可不小。

一方面,咱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

以前咱可能就觉得教育就是老师教学生知识,现在知道了教育还涉及到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简介: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思想内容:(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

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儿童中心论: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

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

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

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

……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

”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

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

“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5]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观: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著作:《母育学校》、《语学入门》、《大教学论》、《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以及著名的教科书《世界图解》等。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

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

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

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8、评价: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