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围城_主题思想之我见_薛鹏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城 主题思想之我见

薛鹏里

(吕梁市贺昌中学,山西离石033000)

[收稿日期]2006-6-18

[作者简介]薛鹏里(1975-),男,吕梁市贺昌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硕士。

[摘 要] 钱钟书先生的 围城 在方鸿渐身上体现出主题思想的深刻性,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过程,特别是现代普通人的精神追求过程,即追求 失败 再追求的循环发展。这之中有悲哀,但并不悲观。钱钟书也通过 围城 启示人们面对从根本上说是虚无的人生和荒诞的存在处境,孤独的个人没有逃避的余地,惟有鼓起自己的勇气,挺身反抗这种虚无和荒诞,才能确立自己的存在,把自己从无意义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关键词] 围城;主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2086(2006)03-0054-04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作家、思想家,有 文化昆仑 、 一代鸿儒 之誉。长篇小说 围城 是钱钟书先生从1944年动笔写作,经过整整两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1946年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同年开始在郑振铎、李健吾主编的进步期刊 文艺复兴 上连载。1947年5月由晨光出版公司初版,1948年9月再版,1949年3月三版。一时洛阳纸贵,在国内文坛上引起了轰动。不幸的是, 围城 又在国内沉寂了45年,直到1980年11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排版。所幸的是, 围城 像一颗珍珠虽埋藏地下三十年,然一旦发掘,抹去尘垢,仍熠熠生辉;十年之中,重印五次,行销几十万册;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围城 ,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围城 看似爱情小说,但全书却没有专重情节发展,没有普通爱情小说所具有的惊涛骇浪似的矛盾与冲突桥段,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生离死别情节。作家只是通过主人翁方鸿渐在学业、爱情和事业道路上所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不幸,揭示了人类特别是现代普通人的共同的精神追求过程。书中描绘的虽是三十年代动乱中国一角的社会面貌以及主人翁留学的一段生命历程,但却仿佛注射了 时间防腐剂 ,不但具有永久的趣味,也具有永久的真理,有一

种紧迫读者往下读的力量。经过认真细致的拜读和长时间的咀嚼思考,我发现了 围城 揭示主题思想的深刻,特别是从主人翁方鸿渐身上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所以我想从方鸿渐形象塑造这个方面来入手,对 围城 的主题思想作一个浅略的分析论述。

围城 在1947年初版后,关于其主题思想的论争就纷纷扰扰,莫衷一是,诸评论家从多个角度去阐释它。我认为 围城 主题的深刻性在于其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过程,特别是现代普通人的精神追求过程,即围绕追求 失败 再追求的循环发展,这之中有悲哀,但并不悲观。

钱钟书先生在 围城 序中开宗明义说道: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钱钟书先生写 围城 的对象是人类,或者说是当时即现代的普通人。他写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只是想通过这部分社会,这类人物,看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所以他写这类人没有忘记他们属于人类,具有人类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他写的那部分社会当然也是属于整个社会,至少是当时整个中国,可以说他写的社会、人物,只是整个社会、人类的缩影或典型而已。

先看看这部分社会,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全世界人民即将进入(后来处于)反法西斯战争中,而中国人民正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之中。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又已爆发,可以说中国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围城 中的上海以及江南某小镇正是当时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典型代表。再看看那类人物。处于生死攸关中的国家和民族,当时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又是怎样面对的呢?一部分有识之士或奋起反抗,以枪或笔直接战斗;或埋头于学问,以发掘中华文化并投入教育事业进行

54 2006年9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sep.2006 第23卷 第3期(总第57期) Journal of LuL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V ol.23 No.3(Sum N o.57)

战斗。而一部分民族的叛逆者却屈膝变节投靠帝国主义,成了民族千责万唾的败类。还有一部分人有心无力,心里不乏民族良知,却胸无大志,一心想着自己,加上学无所长,又没有踏实工作的精神,只能游离社会,方鸿渐诸人便是这类人的代表。钱钟书先生就是抓住这类人物,以及当时中国的特定环境,然后思维进行无限的跳跃,拓展到整个人类、整个社会,完成了他的宏篇巨著 围城 。所以 围城 不仅具有历时性,而且具有共时性,方鸿渐也永远活在我们身边,而他那有悲哀但并不悲观的精神追求即围绕追求 失败 再追求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过程,特别是现代普通人的精神追求过程。

就让我们先看看 围城 中刻画的最成功的 无毛两足动物 方鸿渐在恋爱、家庭以及事业上如何陷入人生的 围城 之中,又是如何追求与失败的。方鸿渐出生于江南一个封建乡绅家庭,其父是个迂腐守旧的封建遗老,方鸿渐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在北平读书后开始接受新思想,欲实行自由恋爱,壮着胆子写信回去要求解除婚约,遭到父亲训斥。周小姐夭折后,方鸿渐故作姿态去周家上坟,博得周父好感,资助他外出留学。在西洋,四年换了三个大学, 兴趣颇广,心得全无 ,但毕竟濡染上西方文化思想,开始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想来个自由恋爱,在归国船上追求鲍小姐,感情轻易地被嘲弄了;回上海后与苏文纨半推半就地相处;当碰上他一见倾心、美丽纯真的唐晓芙时,却又过于郑重其事,犹豫不决,终使苏文纨从中作梗,与唐晓芙告吹;同时祸不单行,又惹恼了他吃住所在的周家,只好离开上海, 昨日给情人甩了,今天给丈人撵了,失恋继以事业 ,软弱的方鸿渐在 恋爱的围城 中以伤心失败而告终。失望之余,接受赵辛楣建议,满怀热情去了三闾大学,却陷入了 事业的围城 。不失正直的他羞于拿出假博士文凭,失去了教授的头衔。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他努力工作,却又难以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同事的排挤、诬陷下,他进退两难,顾此失彼,终被学校解聘。疲惫不堪的方鸿渐把希望寄托在婚姻上,想要一个温暖的家,以便得到片刻休息,并在家庭的避风港中找到精神的依托,却又跨入 家庭的围城 。孙柔嘉是一个看似天真幼稚而内心却极有主见城府的女性,她早已布好天罗地网要捕捉方鸿渐,方鸿渐却糊里糊涂,还没有确认是否爱她就与之结合。婚后双方尽管想维持现状,但在择业生存及双方家庭的挤压下, 两个人左右为难,受足了气,只好在彼此身上出气 。两人争吵不断升级,又一次大吵后,方鸿渐离家盲目乱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又回到了家中,而孙柔嘉又去了他最反感的姑妈家。面对冷寂的家,他忍着难挨的饥饿躺在床上,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这时,父亲送他的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 这个时间落伍的记时器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至此,一个无力挣扎、无所作为,在 人生围城 中几乎要窒息的软弱知识分子形象完成了最后的刻划。

钱钟书自谓 围城 是要表现现代某一类人的特征,书中主人公方鸿渐的身份是知识分子,但作者并非仅仅把他当作一个知识分子,而是展现一个有着种种缺点的普通人 追求 失败 再追求 的生命历程。方鸿渐由此成为现代普通人的一个缩影。方鸿渐在思想上逃避政治,漠视时代,对时局缺乏清醒积极的认识,但他也不乏普通中国人的良知,宁愿四处奔波,另谋职业,也不向侵略者甚至买办之流俯首称臣。在性格上,方鸿渐有着现代普通人的种种特点。他善良正真,聪明机智,幽默风趣,富有洞察力,对周遭社会的虚伪狭隘抱有一种批判嘲讽的态度。但他学无专长,虚荣小气,好撒谎,最大缺陷还有缺乏主动性和自主自为精神,很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左右。对这样一个人,赵辛楣一言以蔽之: 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 方鸿渐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现代普通人形象,在现实冲击下,最容易被撞得头破血流。在恋爱、事业、家庭方面,方鸿渐的人生追求经历了几重波折,最终以全部的失败而告终。

方鸿渐的性格塑造和悲剧历程,正如其人名符号所揭示的,这是他寻求自我,而自我空间却由大到小,逐渐收缩过程的动态显示。以中国之广,却难容方鸿渐这样无害而终究多少有益的留学生。在这里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对当时社会的指责,对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压抑人性、摧残人才的控诉。但毋庸讳言,钱钟书探讨人生的兴趣大于对当时社会的关注,因为作家反映的是以方鸿渐为首的新儒材的 类 生活, 类 本质才是其创作的基本意向。所以说, 围城 的思想批判意向最终是指向整个人类存在的,它批判了现代文明的弊端,揭露了人生危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 围城 的真正主角不是方鸿渐,而是时间老人本身, 围城 所讲述的也就不仅仅是方鸿渐和孙柔嘉 两个人的故事 ,而确实是关于 整个人类 的 这正是钱钟书的创作意图。他试图通过对方鸿渐这 样品 或典型的解剖,让我们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