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QCC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合集下载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降低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降低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

对策效果确认:1.通过优化留置针操作流程,并组织学习,发放统一的优化管理手册;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从原来的36.23%下降到28.77%
目标设定
圈能力
目标现状
留置针使用患者非预期拔管率45.45%
圈员能力表
圈员
AAA
BBB
CCC
DDD
EEE
FFF
GGG
HHH
JJJ
KKK
总分
分值
5
5
5
5
5
3
3
3
1
1
36
平均分
36/10=3.6
评分标准
能自行解决
需要一个单位配合
需要多数单位配合
参考分值
AAA
头脑风暴、小组讨论
办公室
检讨与改进
AAA
小组讨论
办公室
计划
实施
制表人:AAA 时间:2021.04.15
/04
现况把握
现况把握
改善前流程图
本次品管圈活动重点改善
医嘱使用留置针
核对信息
评估血管,选择留置针型号
使用留置针
消毒穿刺
穿刺成功、固定
记录责任人、日期
观察
非计划拔管
输液结束
不通畅,如外渗脱管
通畅
制图人:AAA 时间:2021.04.30
现况把握
改善前查检
现况把握
改善前查检表
降低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查检表
原因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外渗
堵管
自行拔除

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QCC品管圈成果汇报

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QCC品管圈成果汇报

6
拉手圈
2
1.今后品管圈的会议记录由圈员轮流担任

2.下周品管圈会议圈名为星光圈,所有人员应于下次会议前,准备一个工作上所

面临的问题,以便确定本次品管圈的活动主题,请A负责此项工作。

3.如非必要,品管圈会议不可缺席,若遇不可抗拒的原因非得请假时,圈员可向

圈长请假。圈长则向辅导员请假,请假人员的交班事项应委托其他圈员代为报告。
确定真因以及各真因之间的关联,找出治本、
过度、治标问题。

1.本周品管圈会议主题为目标设定、解析。

2.下次活动主题为对策实施与检讨,由A、H负责。


下次会议:
下次会议 地点:
2018年12月13日 传染科示教室
辅导员 意见
根据目标设定、解析,确定真因以及各真因之间的关联,找出 治本、过度、治标问题。
因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以【封管方式不当】、【肢体活动频繁】、【药物的性质】、【输液速度 过快】为最多占82.61%,依80/20法则,此四大情况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留 25.00%
置 针
20.00%
引 起
15.00%
静 10.00%
脉 炎
5.00%

0.00%



23.00% 改善前
改善幅度66.09% 7.60% 目标值
8.皮肤消毒不严格 1.本周品管圈会议主题为把握现状 决 2.下次活动主题为目标设定、解析,由A、A、K、F负责。 议 事 项
大家找出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 因共8条,我科发生率为23%。
下次会议:
下次会议 地点:
2018年11月29日 传染科示教室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高危导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率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高危导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率

1
高危导管的意外拔管率是衡量
ICU护理质量的重要指针之一
2
根据有关文献报导:意外拔管后
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死亡率达25%
3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心
插管 初始评估
病人意识,年龄, 有无拔管史
导管类型、型号、 初始状态(深度,部位,
通畅程度等)
N O
常规护理
再次评估 及记录
拔管
YES
评估 拔管
准备



拔管率 3.29% 2.63% 1.97%
复插率
100 %
100 75%%
目标值设定 改善前高危导管的拔管率为9.87% 目标值=5.13% 改善幅度=48.02%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9.87-(9.87×0.6×0.8) =5.13
高危导管可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查检表
日期 8.1~8.7 8.8~8.14 8.15~8.21 8.22~8.28 8.29~8.31 原因 医护 患者 并发 医护 患者 并发 医护 患者 并发 医护 患者 并发 医护 患者 并发 合计 拔管率 % 累计百分比% 项目 因素 因素 症 因素 因素 症 因素 因素 症 因素 因素 症 因素 因素 症 气管插管 气切套管 胸腔引流管 动脉留置针 空肠营养管 透析管
改善前 改善中 2222222000000011111111111222第第第第第第第一二三四一二三改季季季季季季季善度度度度度度度后
EICU鲍曼不动 杆菌感染密度
姓名 性别
XX

XX

XX

XX

XX

XX

医院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品管圈QCC工作汇报作品模板

医院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品管圈QCC工作汇报作品模板

(推液速度 > 拔针速度)
夹紧夹子
35
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策名称 对策三 及时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
主要原因
意识障碍(与疾病有关) 对策实施: 负责人: 实施时间:7月第5周-9月第2周 实施地点:脑病科
改划 拔管。 原 因: 未及时做好约束措施
15
13 7 3 1
24.59%
21.31% 11.48% 4.92% 1.64%
60.66%
81.97% 93.44% 98.36% 100%
27
要因分析
(三)、导致“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真因验证检验结果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93.44% 81.97% 98.36% 100.00% 90.00% 80.00% 60.66% 70.00% 60.00% 22 39.30% 15 13 50.00% 40.00% 30.00% 20.00% 3 1 10.00%
19
现状把握
非计划性拔管改善前 检查表
项目
堵塞 外渗 皮肤发红 操作技术 病房环境 其他 合计
两月总数
24 16 7 6 4 4 61
平均每月次数
12 8 3.5 3 2 2 30.5
百分百
39.3% 26.2% 11.5% 9.8% 6.6% 6.6% 100%
累计百分百
39.3% 65.5% 77% 86.8% 93.4% 100% 100%
40
38
36
28
142
1
30
34
30
32
126
3
38
36
34
26
134

38页护理品管圈汇报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38页护理品管圈汇报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通过品管圈活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合 作意识得到了增强,能够更好地协同 工作。
护士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职业成就 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护理质量改进意识提高
团队成员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意识得到 了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 提出改进措施。
改进建议
持续监测并改进留置针操作流程
01
对留置针操作流程进行持续监测,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进
效果确认
效果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对比分析等方式,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评估 ,了解活动效果。
效果确认
根据评估结果,确认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和效果,总结经验教 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4
品管圈活动效果与改进
有形成果
1 2
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下降
一步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加强护士培训
02
定期对护士进行留置针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

完善患者宣教资料
03
制定更加完善的患者宣教资料,让患者更好地了解留置针的作
用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05
总结与展望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针对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 01 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 02 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等手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和 03 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是影响留置针非计划性拔
管发生率的两个关键因素。
下一步计划
01 针对本次活动的成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措 施,并推广应用到其他科室和病区。

护理品管圈汇报ppt(完整版)-精选全文

护理品管圈汇报ppt(完整版)-精选全文
对策拟定
全面、周密
对策应切实可行
对策实施与检讨
善于运用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分类处理问题。
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效果确认
认真收集数据
加强统计学基础的学习
标准化
清晰、完整
言简意赅
圈会运作情形
有组织活动、积极配合、互帮互助
丰富活动方式、活动步骤完成情况滞后
残留问题
依从性差的患者易出现反复。
检讨与改进
“三从四得”
对策实施:负责人:姓名实施时间:7月第5周-9月第2周实施地点:脑病科
对策处置: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上肢血管,应避开关节或活动度大的位置。学习掌握四肢血管分布及特征。加强落实健康宣教工作。
对策效果确认:通过查检,结果显示血管选择不当由36.07%降至28.57%,降幅为20.8%。
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策二
圈简介
圈简介
圈简介
【3个“+”】形成品,构成, 代表品质护理
【“+”】 代表脑神经治疗
【“N”】 代表护理Nurse
【寓意】汇集万千智慧护理病患
圈名、圈徽的意义
主题选定
评价项目 问题点
外渗
16
8
26.2%
65.5%
皮肤发红
7
3.5
11.5%
77%
操作技术
6
3
9.8%
86.8%
病房环境
4
2
6.6%
93.4%
其他
4
2
6.6%
100%
合计
61
30.5
100%
100%
非计划性拔管改善前 检查表
现状把握

38页护理品管圈汇报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38页护理品管圈汇报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目标值应具有可实现性、可衡量性和 挑战性,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
03
原因分析
鱼骨图
鱼骨图是一种常用的因果分析工具, 通过将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可能的原因 ,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 影响因素。
通过鱼骨图,团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 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最终 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解决方 案。
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 痛苦和经济负担。
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固定方式 不妥等。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提高医疗安全。
02
目标设定
理论依据
01
02
依据护理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的原因,为制定降低其发生率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 问题上,鱼骨图可以帮助团队全面地 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医 护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等。
要因分析
要因分析是对可能导致问题发生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识别的一个过程。
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问题上,要因分析可以帮助团队确定哪些因素 是导致拔管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 生率
目录
• 引言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与检讨改进 • 总结与未来计划
01
引言
主题选定理由
留置针在临床应用广泛,非计 划性拔管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

02
01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
现状把握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了解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漏收率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漏收率


情况,完善健全工作流程。
4.就医院而言,减少一次性消耗材料漏收情况, 减少医院的成本支出。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处 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组圈
苏晓萍
主题选定
任倩
计划拟定
张丽萍
现况把握
林培双
目标设定
郭姝馨
解析
林忆兰
对策拟定蔡Biblioteka 珊实施与检讨陈牡丹
效果确认
张燕美
标准化
李婉梅
检讨改进
任倩
成果发表
陈朝虹
备注:“…………”为计划线“————”为实施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处 置Action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 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效果
9.标 准 化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三、现状把握--改善前外周静脉留置针收费流程图
医生开具静滴医嘱
根据《静脉输液治疗手册》留置针适应症
责任护士拿留置针 至床旁打留置针
失败
穿刺结果
成功
登记在耗材本
主班护士录入收费
本次活动的重点: 找出外周静脉留置针 收费流程上的缺陷问 题。
10.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二、活动计划拟定表(甘特图)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率护理课件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率护理课件

持续监测与质量改进
定期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持 续优化护理工作。
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和技 能的掌握程度。
患者教育与沟通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和配合度 。
对策建议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01
进一步优化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
呼吸科品管圈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 置针留置失败率护理课件
目录
• 引言 • 品管圈实施过程 • 品管圈活动效果 • 成果标准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但留置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给 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
0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质量、降 低留置失败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对策拟定
总结词:制定对策
详细描பைடு நூலகம்:针对分析出的根本原因,制定具体的、可行的 改进对策,包括改进材料、操作流程、培训等方面。
对策实施与检讨
总结词
实施与检讨
详细描述
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检 讨,以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不断
护理人员技能提升
品管圈活动促使护理人员在实践中不 断学习和进步,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 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 务。
04
成果标准化
制度建立与完善
制定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
明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适应症、禁忌症 及操作流程,确保医护人员正确使用。
VS
完善静脉留置针维护制度
规定留置针的日常维护、消毒、更换等操 作标准,降低感染风险。

第二期QCC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第二期QCC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未使用 正压封管
冲封管
封管 封管时间 不及时 间隔过长

回血时间过长
相关培训 管
导管维
形式单一 人力不足
缺失 率
巡视、
贴膜固定 护
反复穿刺 不牢
宣 教
穿刺手 不


宣教内容 不全面
交接不清

交接班
流于形式
血管选择不适宜 固定方法不当

其他
要因筛查
30
25
80.58%
93.20%
100.00%
100.00% 90.00% 80.00%
医院
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率,经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均得到提高。
活动计划拟定
WHAT 时间
项目 8月
WHEN
2014年
9月
10-12 月
1月
WHO HOW 2015年 2-4月 5月 负责人 品管工具
WHERE 活动地点
主题选定W1-2
头脑风暴 14楼教室
活动计划W3-4
现状调查 目标设定
W12 W34
评估(抽 回血) INS标准第 56条
Clear 冲管: 将导管内 残留的药 液和血液 冲入血管
Lock 封管: 输液完毕 或在两次 间断的输 液之间, 需用封管
液封管
对策实施之四沟通宣教 术前评估 置管前告知静脉留置 了解静脉留置针的常 可适当活动,避免
针应用的目的、意义 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置管肢体剧烈运动
互爱圈第二期成果汇报
——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互爱圈成员
辅导员 圈长
主题选定
主题评价题目 上级政 重要性 迫切


如何提高静脉 25 29 19

品管圈活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品管圈活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4 参考文献 、 .
效评定 为显效 ; 经过临床救治和护理 干预后 。 上消化道 出血 症 状 基本 停止 , 大 便 隐血试 验检查 提 示 为阳性 , 疗 效评 定为 有
效; 出血没 有停 止 , 出血相关 症状没有 改善 , 大便 隐血试验 提 示为阳性 , 疗效评定为无效 。 1 . 4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S P S S 1 4 0软件包 对所 得数据 进行 统
[ 1 ] 吴利芳 . 纽曼 系统模式 在肝硬 化合并上 消化道 出血 患 者 中的应用【 J ] . 临床护理杂志 , 2 0 1 l , 2 ( 1 ) : 1 6 . [ 2 ] 申丽香 . 肝硬化 8 6 例消化道 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 护理 干预 [ J ] .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1 3 . , 1 9 ( 2 ) : 4 9 . c 3 ] 陈 明红 . 优质护 理服务模 式对 肝炎后肝硬 化并消化 道 大 出血 患 者 的 护 理 效 果 [ J ] .临床 医学 工 程 , 2 0 存在的问题 , 宥效降低了外周静脉留量针非计划性拨管率, 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蓄, 提高了护理质量。
e 关键词3 晶管国l 外周静脉留量针; 非诗划性拨管事
晶管圈( Q e G ) 活动是指一个组织 以质量为中心 以鑫员 参与为基础 , 目的茬子通过让顾客满意和奉组所有成员为共
1 。 2 方法
1 。 氛l 威立晶餐圈l 我科手 2 0 年1 1 月威童晶管国, 圈名
生深囊护患欢迎 。为了握离护理人员的 作教率和护理质 量, 在2 O 1 3 隼l 1 月我科为了降低外周静脉留量针非计剿性 披管辜的问题 , 运用晶管圈理论和赤法羿展活动 取得显著教 果, 现报告如下。
1 . 3 疗效标准 : 患者经过 临床 救治 和护 理干预 后 , 上 消化 道 出血 停止 , 大便 隐血试验 检测提 示为 阴性 , 说明 出血 停止 , 疗

2.降低留置针拔管发生率品管圈

2.降低留置针拔管发生率品管圈

对策效果确认: 通过查检,结果显示血管选择不当由 21.31%降至14.28%,降幅为33.0%。
21.31%
降幅为33%
改善前
14.28% 改善后
1
第九部分
Part 01 组 圈
效果确认
次数 次数
34 效果确认
改善前柏拉图
60
93.44%98.36%
55
81.97%
50
45
40
60.66%
35
试抽有无回血
有回血
试推少量冲管液(生理盐水)
无阻力
脉冲式冲管(推一下,停一下)
连接头皮针与输液器
31 对策实施与检讨
封管流程
将注射器与输液器头皮针连接
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
试抽有无回血 有回血
试推少量封管液(封管液浓度为10u/ml的肝素稀释液) 无阻力
脉冲式推注封管液
一边推液一边拔针头
(推液速度 > 拔针速度)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真实案例 品管圈汇报
科室:您的科室
汇报人:您的姓名
目录
CONTENT
0
02
03
04
05
1
06
07
08
09
10
1
第一部分
Part 01 组 圈
简介
4 圈简介
活动主题: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成员基本数据
职务
姓名
年龄
职称/学历
辅导员
姓名
47
护师/本科
圈长
姓名
26
护士/专科
频次 22 15 13 7 3 1
所占百分比 36.07% 24.59% 21.31% 11.48% 4.92% 1.64%

如何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品管圈

如何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品管圈

主题选定
3月30日,确定向日葵圈第 一期主题:降低静脉留置 针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 。
衡量指标:每月EICU高危
导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
拔管率。
监测期间各项留置管路拔管人次
拔管率% =
×100%
监测期间各项留置管路累计总人次
确定第一期主题的过程
拟定活动计划书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查 检表
目的性
针对所选定部门内部的问题,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
自主性
民主性
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品管手法
科学性
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
相同部门 (工作现场)
技术技巧
5 - 12人
头脑风暴
活动计划
检讨与改 进 标准化
主题选定
拟定活动 计划书
持续改善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 营造护理团队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 发挥护士潜能,培养护士管理人才 提升各级护士士气 建立护理质量提升改善活动之标竿 促进护理团队重视质量活动的进行
QCC的组织架构
QCC推动中心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护理品管圈
3月15日,肿瘤科召开了品管 圈吹风会,并确定了罗文英 为首任圈长。
我们肿瘤科的每一位护士都要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 ,尽情挥洒自己的光和热,忠心、真诚默默地为我们的患 者筑起一个温暖的家。让患者在温暖的阳光中感受彼此的 温暖,把背影留给过去,而一张张笑靥朝向阳光,勇敢地 去战胜病魔。
“向日葵圈”圈徽的意义
双手捧心的寓意:团结一致,全体护士携手用“爱心、细心、耐 心”呵护病人的生命。

儿科二区PDCA对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持续改进

儿科二区PDCA对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持续改进

PDCA对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持续改进儿科二区(年度:2018年)目录一、选定主题 (3)二、问题描述 (4)三、目标和策略 (9)四、改善过程 (10)五、改善结果 (15)六、活动总结 (19)一、选定主题:(2017.11-12月问题收集)1.主题评价表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选定,共 12 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2.选定理由: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儿童血管条件较差、生性好动、合作性差等特点,静脉留置针对儿科护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不仅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效果,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本科于2018年开展了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的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先报告如下:P-计划一、问题现状:现状的把握【资料收集结果的分析】收集资料时间:2018-1-1至1-31总共收集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例数:320例,其中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例数:66例现况值=66÷320=20.6%二、问题分析:1.【资料收集结果的分析】2.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鱼骨解析魚骨圖為何留置针留置时间短人物方法日常维护血管不充盈护士对肿胀判断不准患儿易动患儿静脉条件材料留置针排异物反应针管刺激血管冲管、封管不当药物刺激速度过快未使用脉冲法浓度酸碱度撕扯力度过大多次打开固定缺陷检查方法不当手法不稳穿刺技术不熟练针尖反复损伤血管血管选择在同一血管多次穿刺穿刺部位不易保管血管通透性大力度过大反复穿刺固定不牢敷贴粘性不强头脑风暴3.改善重点是现状把握中需要改善的特性的累积影响度,根据柏拉图可得到80/20原则即造成不良原因很多,但影响较大的只有20%左右的原因,因此20%的影响度约占80%,根据上面分析及柏拉图可知改善重点为83.33%4.需要改善的问题主要是:(1)患儿的自身因素(2)患儿家属的因素(3)护士自身的因素5.其中较突出的问题分析图:影响因素次数影响度累积影响度患儿好动不配合25 45.45% 45.45% 固定手法不当8 14.54% 59.99% 家属照顾不周7 12.73% 72.72% 健康宣教不到位 5 9.09% 81.81% 血管选择不当 4 7.29% 89.10% 冲管、封管不当 3 5.45% 94.55% 家属知识缺乏 3 5.45% 100%通过分析,根据80-20原则,需改善的问题是 :患儿好动不配合固定手法不当家属照顾不周健康宣教不到位血管选择不当三、目标和策略⏹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20.6%-(20.6%×83.33%×84%)⏹ =6.18%⏹圈能力=4.2÷5=84%(主题选定时可知平均圈能力为4.2分,总的圈能力为5分)针对于此,对护理人员的薄弱点用PDCA管理工具对此主题进行持续改进。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品管圈汇报PPT模板(精美)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品管圈汇报PPT模板(精美)

副圈长 圈员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28
护师/专科
25
护士/专科
25
护师/本科
24
护士/专科
25
护士/专科
26
护士/专科
21
护士/专科
26
护士/专科
圈名:甜甜圈
工作经历 27年 4.5年 6年 6年 2.5年 3年 2.5年 4.5年 4年 4.5年
分工 检讨与改进 活动计划拟定









7 圈名、圈徽的意义
【3个“+”】形成品,构成, 代表品质护理
【“+”】 代表脑神经治疗
【“N”】 代表护理Nurse
【寓意】汇集万千智慧护理病患
1
第二部分
Part 01 组 圈
主题选定
9 主题选定
评价项目 重要性
问题点
院方政策
可行性
提高良肢位的摆放率 24
20
22
圈能力 总分 优先顺序 提案人
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真实案例 品管圈汇报
科室:您的科室
汇报人:XXXXX
目录
CONTENT
0
02
03
04
05
1
06
07
08
09
10
1
第一部分
Part 01 组 圈
简介
4 圈简介
活动主题: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成员基本数据
职务
姓名
年龄
职称/学历
辅导员
姓名
47
护师/本科
圈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策实施之四沟通宣教
置管前告知静脉留置 针应用的目的、意义 了解静脉留置针的常 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可适当活动,避免 置管肢体剧烈运动
置管期间注意保持 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满足患者合理需求 减轻置管不适感
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消化一科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现况调查表,分析2015年 1月至3月期间140静脉留置针拔管患者资料,将相关情况记录于 查检表,统计频次,计算非计划时间拔管所占比例及累计百分比 自行拔管 堵管
1.57
2.00 2.00 2.11 2.96 2.88

↑ ↑ ↑ ↑ ↑
由圈员10人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50分
无形成果
和谐程度 6 品管手法 4 2 忠诚度 0 责任与荣誉 活动前 活动后 工作热情
解决问题能力
沟通配合
团队凝聚力
愉悦感
持续改进
活动项目 主题选定 活动计划拟定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对策拟定 对策实施与检查 效果确定 标准化 圈会形式 现存问题 下一步工作计划 优点 圈员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选定关键急需解决的问题 能按照要求分配各个步骤的时间,比例合理 项目设置合理细致,调查期间得到护士、患者、家属配合,合作愉快 圈员意见一致,统一共同目标 能用各种管理手段进行分析 拟定的对策可操作性强,可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各类患者 能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正确及时实施 针对目标值能有效收集数据 程序简洁明了,可行性好 圈员积极性高,分工合作,氛围好 由于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部分对策效果不明确 将患者的静脉输液管理安全列入监测目标,降低住院患者意外拔管率 今后努力方向 个别问题需要长时间解决,以后可从多个环节来考虑 由于有的护士对流程的掌握不牢,导致活动效果下降 患者自身变异性大,对效果进展观察影响较大 对圈能力的期待需要新检测 创新力度不够 无法对所有问题进行干预,问题的对策检测指标不敏感 由于实际操作中个别人员对对策理解不当不能有效实施 医院不同时间段患者的构成比不一致,会导致效果的增 强或减弱 未对涉及静脉留置针患者的问题进行标准化设计 没有形成特有的全圈会议纪要
静脉炎 红肿 液体渗出 疼痛
0 5 10 15 20
9
7 5
20
20 21
25
30
对策实施与检讨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改善前 改善中 改善后 液体渗出 自行拔管 堵管
改善前、后3大改善重点柱状图对比
效果确认
项目
改善前 改善中 改善后
效果确认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
收集2015年4月至5月同期置管共160例,非计划拔管发生为82例,发生率为 51.25% ,目标为50.28%,目标完成率为93.12% 。
效果确认
(1)目标达标率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达标率 = (51.25%—64.38%)/(50.28%—64.38%)×100 =93.12% (2)目标改善率 目标改善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51.25%-64.38%)∣/ 64.38% ×100% =20.39%
静脉炎 红肿 液体渗出 疼痛
0 5 10 15 20
6 11 8
20
21 21
25
30
对策实施与检讨
21.36%
25.24% 24.14%
改善前
17.48%
9.20% 12.64%
改善中
堵管率
24.14%
自行拔管率
22.99% 16.50%
液体渗出率
12.62% 6.80% 6.90%
疼痛发生率
红肿发生率
家属不配合
冲封管
封管 不及时 封管时间 间隔过长
反复穿刺
贴膜固定 不牢
导管维护
形式单一
人力不足
宣教 不足
宣教内容 不全面
巡视、 交接不清
相关培训 缺失
交接班
穿刺手法
血管选择不适宜 固定方法不当
流于形式
静 脉 留 置 针 非 计 划 拔 管 率 高

其他
要因筛查
30 93.20% 100.00% 100.00% 90.00% 25 80.58% 64.08% 80.00% 70.00% 60.00% 15 46.60% 50.00% 40.00% 10 25.24% 30.00% 20.00% 10.00% 0 液体渗出 自行拔管 堵管 红肿 疼痛 静脉炎 0.00% 数量 所占总比例 20
现状调查
目标设定 风险分析
W1-2
W3-4 W1-2
查检表
全体圈员 柏拉图 特性要因图
14楼教室
14楼教室 14楼教室
对策拟定
措施实施 评价分析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标注
W3-4
W1-4 W1-2 W3-4 W2-3 W3-4 何
脑力激荡法
系统图法 W1-2 全体圈员 PDCA循环模式
14楼教室
无形成果
编号 1 2 3 评价项目 和谐程度 工作热情 责任与荣誉 活动前 合计 12.85 23.55 17.55 平均 1.29 2.36 1.76 活动后 合计 42.45 45.35 36.65 平均 4.25 4.54 3.67 活动成长 2.96 2.18 1.91 +/↑ ↑ ↑
4
5 6 7 8 9 标注
医院
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均得到提高。
活动计划拟定
WHAT 时间 项目 主题选定 活动计划 8月 W1-2 W3-4 WHEN 2014年 9月 10-12月 1月 2015年 2-4月 5月 负责人 品管工具 头脑风暴 甘特图 活动地点 14楼教室 14楼教室 WHO HOW WHERE
对策实施之二规范操作
无张力持膜 塑形与抚平 边撕边按压
对策实施之三导管维护
A-C-L导管维护标准
Assess 导管功能 评估(抽 回血) INS标准第 56条 Clear 冲管: 将导管内 残留的药 液和血液 冲入血管 Lock 封管: 输液完毕 或在两次 间断的输 液之间, 需用封管 液封管
正压冲管手法
圈能力=圈员对圈能力评价平均值3.29/7×100%= 47% 现况值=发生例数/总置管例数=103/160=64.38% 累计百分比=液体渗出+自行拔管百分比=52.43% 目标值 =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 × 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 64.38%-(64.38%× 46.60 %× 47%) =50.28%
对策实施之二规范操作
扎止血带,选择静脉 消毒皮肤,准备敷贴 选择留置针连接输 液器
针尖斜面朝上,以1530°角直刺静脉 见回血后降至5-10°角, 继续进针0.2cm 后撤针芯0.2-0.3cm
将导管与针芯一起全部 送入血管 松止血带、松拳 打开调速器 手持针翼座末端 完全撤出针芯
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 帽要高于导管尖端,且 与血管平行
14楼教室 14楼教室 14楼教室 14楼教室
W3-4 柏拉图 14楼教室 …表示计划, ---表示实施,W1-2为当月的1-2周,W3-4当月的3-4周,依次类推
现况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病人数取样:160人次 平均年龄:54.8岁 平均留置时间:T=58.1h 患者正常留置57例,占比:57/160=35.63% 非计划拔管103例,占比:103/160=64.3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三维柱形图 1
降 幅 14.10 %
改善前
改善后
要因解析

材质偏硬 液体量大 药液性质
留置针 选择
型号选择不合理 封管液 不方便 未使用 正压封管
输注 药物
渗透压大
护理 人员
PN班人员少

责任心不够 患者活动受限
重视程度差
患者
血管条件差 回血时间过长
5
根据80/20原则(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三者, 故本圈改善的重点是液体渗出、自行拔管、堵管
对策拟定
问 题 点 评价 原因分析 对策方案
可 行 性 经 济 性 圈 能 力
总 分
采 行
提案人
实 施 计 划
负责者
对 策 编 号 3 4 1 2
1 2 3 4 5
液体外渗 自行拔管 堵管 堵管 液体外渗
互爱圈第二期成果汇报
——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互爱圈成员
辅导员 圈长
主题选定
主题评价题目
如何提高静脉留置 针穿刺的成功率 如何减少静脉留置 针的非计划拔管率 如何减少患者口 服药物的漏服率 如何降低病人床头 呼叫铃的响铃率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选定
25 31 25 17
29 33 23 11
沟通配合
愉悦感 团队凝聚力 解决问题能 力 忠诚度 品管手法
25.85
21.5 28.50 24.50 14.20 10.00
2.59
2.15 2.85 2.45 1.42 1.00
41.55
41.50 48.50 45.60 43.80 38.75
4.16
4.15 4.85 4.56 4.38 3 改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封管 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29 30 33 32 28
30 33 33 30 30
30 28 32 32 28
91 91 98 94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