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经典问题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经典问题
⒈在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的两次失败是什么?试分析两次失败的主观原因及之后中共挽救革命的措施,由此说明了什么?
导悟: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从中共自身不成熟的角度加以分析;纠正错误的措施要联系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作答。

答案:⑴两次失败:1927年大革命失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⑵主观原因:①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

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错误领导人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又实行消极防守。

⑶纠正:①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召开,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从思想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发动武装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⑷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正逐步走向成熟,完全有能力解决党内问题,纠正错误,不断开创革命新局面。

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怎样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试结合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说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导悟:第一问要注意叙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体现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论原理;第二问要注意联系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答案: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

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并把部队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⑵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正确道路。

原因: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既不平衡,广大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并深受地主剥削压迫,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⑵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勾结帝国主义,用反革命暴力残酷统治人民。

因此,中国革命的中心必须转移到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⒊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何变化?概述其具体表现,从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导悟:抓住主要矛盾变化,归纳相关史实。

答案:⑴变化: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同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打资产阶级的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⑵表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镇压起义,“围剿”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九一八事变后仍致力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围剿’,围堵长征中的红军,以上事实说明,这一时期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
北,策动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并上升为主要矛盾。

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说明民族矛盾逐渐并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⑶说明:社会主要矛盾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阶级矛盾要服从于民族矛盾。

⒋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取得了那些效果?与之相反,带来什么危害?
导悟: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革命道路探索的史实从正、反两方面归纳。

答案: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各地共产党组织,根据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特点,发动秋收起义后,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开辟了井冈山、闽浙赣、鄂豫皖等大片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从城市到农村,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⑵在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根据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从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壮大了红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⑶在反“围剿”中,毛泽东等根据敌强我弱的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⑷1935年底,根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中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而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⑸与之相反,王明路线不顾中国实际,仍以城市为中心,冒险发动城市暴动,致使临时党中央不得不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博古、李德继续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⒌抗战防御阶段,日本对中国侵略及中国抗战有何特点?试结合史实说明并分析原因。

导悟: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史实进行归纳概括特点,对中国抗战特点成因则从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⑴日本侵华特点:分路进攻,全面侵华,速战速决,重点进攻华北、华东。

原因:日本国小人少,经不起长期战争;华北、华东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占领这两个地区,就能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从而达到侵略目的。

⑵中国抗战特点: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抵抗连遭失败;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民族抗战。

原因: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进入全民族抗战。

⒍概括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指导思想、斗争对象、分布地域等方面的不同点。

这两个时期根据地武装斗争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导悟:解答此题要注意,有三个设问项,⑴两种根据地的不同;⑵斗争结果的不同;⑶对不同结果的认识;答此题的关键是寻找比较点。

答案:不同点:⑴指导思想: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

⑵斗争对象不同: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等。

⑶分布地域:前者主要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最终结果: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

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

两种不同结果表明:只有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
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方针和思想路线,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更加成熟、更具有革命斗争的经验。

⒎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中共在事变发生后分别采取了什么策略方针。

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导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来进行比较,注意比较点:方针、原因。

答案:策略方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皖南事变坚决回击。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原因:⑴日本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共的迫切任务。

⑶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也是为逼蒋抗日。

⑷事变中何应钦亲日派力图将蒋介石置于死地,扩大内战,有利于日本侵略。

坚决回击皖南事变原因: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诱降下,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由抗日转向反攻,但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不变,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既想投降,又想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⑵国际上,法西斯侵略严重危害英、美利益,无论英、美或苏联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削弱中国战场抗日力量,都向蒋施压。

⑶中共反击既可以打击国民党反动气焰,又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说明:⑴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

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政策。

⑶中共走向成熟,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突发事件。

⒏概括说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在结果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中国社会的状况分析其不同原因。

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导悟:中国社会的状况可从领导、经济、民族意识等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正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腐朽无能,中国社会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

结论:两次反侵略战争一成一败的结果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⒐中共1945年春召开的七大上就国家前途问题提出了什么任务?在抗战胜利后至内战全面爆发期间,为争取这一任务的实现做了怎样的努力?取得哪些成果?这种努力为何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
导悟:第一问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语:“就国家前途”;第二问要注意从史实的角度归纳;第三问要从主要矛盾、蒋介石的内战准备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⑴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⑵努力: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⑶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⑷原因: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坚持独裁内
战;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扶植下发动内战的准备已经充分。

⒑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制约两党关系的原因。

说明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社会政局的影响。

导悟:第一问“特点”要在分析的基础上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第二问“原因”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根本原因,在进一步运用主要矛盾的观点去分析直接原因。

答案:特点: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对抗;两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始终存在。

原因:⑴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

这是国共之间矛盾斗争始终存在,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

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0年代中,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

由此国共两党结束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共关系完全破裂,直到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彻底覆灭。

⒒简要归纳全面内战爆发后,在解放战争的不同阶段,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针有哪些不同的变化。

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导悟:按照解放战争中的四个阶段依次回答战略方针的变化;其原因依据敌我双方力量变化归纳。

答案:⑴战略方针的变化
战略防御阶段: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反攻阶段:以外线作战为主,以中原地区为突破口展开全国反攻。

决战阶段:实行战略决战,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地区。

渡江战役后:追歼残敌,解放全中国。

⑵变化的原因:是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变化等因素决定的。

⒓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的比较。

导悟:异同点可从背景即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及中共的态度、结果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

答案:相同点:⑴都是由国民党方面提出的。

⑵都是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两面策略,其目的在于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维护反动统治。

⑶中共采取了革命的两手准备,表达了和平诚意。

⑷和谈都被国民党破坏。

⑸和谈都有美国插手。

不同点:⑴背景不同:第一次国民党拥有政治、军事等绝对优势。

第二次,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政治上完全孤立。

⑵中共态度不同:第一次,中共在谈判中做出了重大让步;第二次,中共坚持八项条件。

⑶结果不同:第一次,达成协议,国民党发动了内战;第二次,国民党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归纳指出党和政府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措施、结果及历史意义。

导悟:解答此题要审清题目要求:一是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二是围绕问题的中心:“改善人民生活”。

答案:经济形势:生产萎缩、物资奇缺、物价暴涨、交通阻塞、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困苦。

措施和结果:⑴发动“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严厉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稳定了物价,结束了连续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⑵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⑶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三亿农
民获得了土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⑷大规模兴修水利,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发展了生产。

⑸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物资较充足,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意义:党和政府得到人民的信任,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存在哪几种不同性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共对其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其原因和结果怎样?
导悟:解答此题关键是注意信息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哪几种”“非公有制经济”。

答案:⑴非公有制经济: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经济。

⑵对封建自然经济: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合理调整的政策,恢复和发展民族资本。

对官僚资本经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⑶原因:封建生产关系与人民政权不相适应,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所以恢复和发展民族资本,因其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所以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官僚资本经济是国民政府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反动的经济形式,阻碍社会的发展。

⒖试结合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造的完成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导悟:解答此题关键要注意有几个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含义。

答案:⑴史实: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宪法大纲。

②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推行“三三制”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③新中国成立前期:在1949年9月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⑵作用:①宪法大纲:调动了苏区人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②“三三制”: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③《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建设方针的根本依据。

④1954年宪法: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与有计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⒗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人民政府对农业采取了哪些政策,各自的背景、作用是什么?这些政策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
导悟: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时间界定“过渡时期”;“政策”要注意完整、准确;“出发点”要从对工业化的影响角度考虑。

答案:⑴①1950年夏,政策: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背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作用: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②土地改革以后,政策: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背景:为配合中央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的开展。

作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财经状况有了根本好转,也为后来对农业的改造提供了经验。

③1953~1956年,政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粮食问题严重。

作用: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并为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⑵根本出发点: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⒘比较1942年和1957年整风运动的异同。

导悟:注意从二者的背景、目的、内容、影响等方面比较。

答案:相异:⑴党所处的地位不同。

前者是在野党;后者是执政党。

⑵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彻底肃清“左”倾错误的流毒,为抗战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后者是为了教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⑶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把反主观主义放在第一位,这主要是因为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主观主义所统治,党内反复出现右倾和“左”倾错误,从思想根源上说是主观主义;后者侧重于反官僚主义。

⑷最终结局不同。

前者基本成功;后者前期成功,后期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离。

相同:⑴在内容上都有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反宗派主义是实现思想统一的组织上的保证。

⑵都解决了重大问题,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

⒙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此后的十年探索中,主要面临哪两大问题?中共八大对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决策是什么?中共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实行?
导悟:结合八大内容指出面临的主要问题。

八大的决策不能付诸实施的原因应结合国内政治环境进行分析。

答案:⑴两大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⑵决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⑶原因:①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前的阶级矛盾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上犯了“左”倾错误。

⒚自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二十年间,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

导悟:准确归纳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分别是1956年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对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

答案:三大改造完成后:⑴变化:1956年中共八大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⑵原因:认为民主革命和三大改造完成后,剥削制度已经消灭,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⑶影响:中共八大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开展了整风运动。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⑴变化: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仍然认为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后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⑵原因: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形势
估计过于严重,以及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局面。

⒛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时期内,政治上的左倾错误是如何发展到经济领域的?对经济建设各造成了什么影响?在此期间,又各采取何种措施加以纠正?
导悟:解答此题第一问要注意归纳两个时期在经济上“左”倾错误的表现,第二、三问要依据史实,准确作答。

答案:⑴发展:全面建设时期: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一个“左”的经济指导方针,由此推动了在经济领域中以“左”为特征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文革”十年:1967~1968年,“文革”由政治动乱发展到经济领域。

⑵影响:全面建设时期:“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导致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的出现。

“文革”十年:经济领域发展陷入停顿、混乱的局面,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⑶措施:全面建设时期:提出了“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文革”十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提出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系统地纠正“文革”错误,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回升。

21.分别概述中国共产党“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比较这两次会议决策在实践上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导悟:结合两次会议前的国内形势归纳背景。

从落实的程度上比较实践上的差异;实践上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对国情的认识不同。

答案:历史背景:⑴“八大”背景: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我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长期的“左”倾错误和十年浩劫,积累许多严重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同结果:⑴“八大”的正确决策很快被从理论上修改,“左”倾错误随之迅速发展。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获得了全面落实,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时期建设成就。

主要原因:⑴五六十年代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反右斗争扩大化,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

⑵新中国几十年建设经验和教训;我党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

22.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

导悟:社会根源主要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经济政治背景。

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⑴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