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27首练习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邦的27首练习曲,几乎全都有特定的技术性,除七八首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它们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

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有些还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

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

作品10号包括12首不同调性练习曲始写于1829年,那时肖邦刚19岁,肖邦在写《f 小调钢琴协奏曲》练习自己新作品中技巧性较难的一些乐段时,他觉得与其反复练熟这些难弹的地方,还不如写一些解决同样技术问题的练习曲,于是,他写下了这一组练习曲。

第1首:《C大调练习曲》,它明显地受到巴赫的影响,表现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调明朗、和声严谨、情绪庄重,接近“圣咏”。

所以有人玩笑地他称它为“逃跑的众赞歌”。

第2首:《a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快速的半音练习曲,其目的是使右手3、4、5指在力度、灵活性及独立性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俄国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称之为“忧郁的小情绪画”。

第3首:《E大调练习曲》它的曲调优美速度徐缓,但又是一种触键练习,乐曲具有深刻的含义。

有一次,肖邦听他学生古特曼弹奏这首练习曲后,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国!”这句话使后人对他的这首练习曲有了开锁的钥匙,作曲家是怀着思念祖国之情而写出这支曲子的。

肖邦本人认为:比E大调练习曲更美的主题他是再也写不出来了。

这是一首发自心灵深处的哀歌。

朴素的和声、“风笛式”不断重复的低音,都显示出它的民间色彩。

中段情绪起伏,带有戏剧性,使抒情的主题显得更为突出。

第4首:《升c小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4这是一首以练习重音为目的的练习曲,又名激流练习曲。

第5首:《降G大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5,人们称之为“黑键练习曲”。

在这支曲子里,肖邦是第一次尝试性的、用有明确练习目的的手法,把旋律和主题交给左手,而让右手持续地弹奏特定的练习音型(Etude-figure)好象是对主题进行注解。

它给以后一些练习曲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6首:《降e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浪漫气息的哀歌。

包含有深沉的忧郁、抒情的沉思和明朗的幻想。

它的旋律如歌,但半音进行以及复杂的和声转换,使它又染上了不安的气氛。

第7首:《C大调练习曲》它的重点是练习右手的技巧。

高音声部用连音(Legeto)来弹奏,而低音声部要求用断奏(Stccato)旋律隐伏在连奏声部高音之中。

作品10号第8首:《F大调练习曲》这支曲子左手是主题的主要演释者。

而右手用“练习”音型来修饰它。

全曲具有活泼的性格,四个结束和弦,从左手低音用琶音手法一直传送到右手最高音,这是肖邦惯用的演奏手法,因为古典的琶音多是两只手同时进行的。

第9首:《f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难度极大的触键练习曲,强烈的悲愤之情以及尖锐的对比性,和李斯特的某些作品有相似之处,肖邦写这首练习曲时,还不认识李斯特。

这说明浪漫主义使他们内心是相通的。

第10首:《降A大调练习曲》。

它的目的主要是训练节奏。

乐曲情调是明朗的,开始它比较平稳,随着节奏的变化,就象波浪一般向前冲击,中间也出现几个和弦,就象是几片云彩,暂时挡住了灿烂的阳光。

第11首:《降E大调练习曲》。

大距离地伸张手指,是这首练习曲首要的技术目的。

同时,它也是一种“触键练习”。

因为,它的旋律不仅出现在高音声部也有时出现在其它声部。

另外,在这首练习曲里,从头到尾都要采用从左手低音传递到右手高音的琶音演奏手法。

第12首:《c小调练习曲》这是肖邦所作27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最著名的一首,又称“革命练习曲”以下是它的产生背景。

1830年11月。

肖邦离开祖国以后,自然非常关心祖国波兰革命事态的发展。

他怀念祖
国和人民,写下了许多怀念和关心祖国命运的作品。

当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途径德国斯图加特时,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

并激起他极大的悲愤。

在这种感情的支使下,他创作了《c小调"革命"》练习曲。

从这支曲子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曲家悲愤的情感:严正的抗议、有力的号召、波兰人民前仆后继的奋勇精神以及他对起义终将会成功的必胜信念。

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也是由12首曲子组成,除第12首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写于1836—1837年间。

作品25号第1首:《降A大调练习曲》这是一首很特殊的练习曲,因为肖邦把右手每组16分音符的第一个音和左手的根音,在乐谱上都让用大号铅字印出。

这的确是把次要的东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

由于它的旋律非常动听,象首竖琴曲,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竖琴练习曲”。

作品25号第2首:《f小调练习曲》是一首带有幻梦意境的小曲,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评论它说:“它是那样美妙动人,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子梦中的歌声”。

这支曲子是二部曲式,“无穷动”式的快速、平均的三连音贯穿全曲。

优美、典雅的旋律,把人们带进温柔的、诗一般的意境。

作品25号第3首:《F大调练习曲》它的情绪乐观、明朗,与上面《f小调第二首练习曲》形成了性格上的强烈对比。

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匀而流畅,力度等握得体。

作品25号第4首:《a小调练习曲》。

它是一首通过移动重音位置的节奏练习曲。

作品25号第5首:《e小调练习曲》。

肖邦在这首乐曲的曲首,标明“轻快的小谐谑曲”(Scherzondoeleg giero)这就说明了乐曲的性质。

这是肖邦听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后,被他那魔鬼般技术所感召,写下的一首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

这的A段由右手呈现焦急不安、悠长的旋律,而左手用不谐和和弦,有如提琴嘲弄性轻快的拨奏。

中段是从容流畅的旋律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A段再现,整首曲子带有幽默和谐谑情趣。

作品25号第6首:《升g小调练习曲》它又是一首优雅的、带有伤心的“触键练习”。

西方音乐评论家说是:“透过眼泪而微笑。

”关于这首练习曲,有这样一个传闻。

说肖邦在写作它的时候,心里想象着一个波兰流亡者在雪撬银铃声中,沿着茫茫无尽头的冰雪小道,流放到远方去的情景,这个传闻不一定可靠,但乐曲中那连续不断的、3535的三度和弦,确实有些象雪撬前进时送来的铃声。

作品25号第7首:《升c小调练习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三度练习曲。

它带有忧郁的情绪,很象是一首“悲歌”。

作品25号第8首:《降D大调练习曲》。

它是“触键练习”曲中,比较复杂而技巧较难的一首。

两个外声部形成“二重唱”象是长笛与大提琴在对话,结尾时,它转成了降E大调,增加了乐曲的色彩。

作品25号第9首:《降G大调前奏曲》,它的旋律优美、秀丽而轻盈,右手部分是六度练习。

左手伴奏也有很大的难度
作品25号第10首:《b小调练习曲》它的目的是练习八度音的演奏技巧,一连串的八度在不换变手指的情况下连起来演奏,加上巧妙地运用踏板,产生出绚丽的色彩。

中段仍然保留着八度音进行,但是它的性质改变了,象是一首温柔的情歌。

然后又是前面快速八度音的再现。

作品25号第11首:《a小调练习曲》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冬天的旋风”。

它是肖邦用特定的练习音型,来更深一步描绘一幅革命失败的悲剧画面,开始4小节引子,就象是召换人们的号角声,接着是一段带“圣咏”性质的庄严乐段。

“旋风”式的“华彩”之后,突然出现了一段刚毅威严的进行曲。

它的主题给人们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首《a小调练习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末乐章,它们表达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识和反抗压迫的心愿
作品25号第12首:《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1831年11月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写成的。

它和作品10号第12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差不多时间创作,而且调性还相同,都是c小调,有人称之为“海洋练习曲”,因为它的乐思汹涌有如波涛。

其实,这并不确切。

这首练习曲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音诗,这里肖邦叙述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川流不息的分解和弦和短小、坚毅、果断的插句里,都使人感到一股不可抗衡的巨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