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以山西省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大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山西省在全域旅游建设中,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支撑,以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为重点,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契机,将山西建成文化旅游强省,一方面要在打造三大旅游板块基础上再打造三大新旅游板块,即晋中城市旅游板块、晋南旅游板块、创意旅游板块,另一方面要在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服务等方面对标一流再发展。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成功探索启示人们,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应在全部门配合、全产业融合、全社会参与、全需求满足、全过程服务等方面发力,坚持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全域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山西;全域旅游;文化旅游强省;转型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5-0065-05

郭玉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情与发展研究中心,太原

030006)

2019年10月第42卷第5期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Oct.2019Vol.42 No.5

〔收稿日期〕2019-09-02

〔作者简介〕郭玉兰(1964-),女,辽宁辽中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情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山西省

情和文化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

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大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旅游业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深刻变革,不仅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一定区域内其他各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的需求。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应紧紧抓住全域旅游发展这一契机,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山西建设成为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

一、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是山西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需要

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求,在

深入研究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资源特色的基

础上制定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既坚持了全域化引领、融合化发展、项目化建设、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标准的基本原则,又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山西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新优势、新动力、新形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一)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是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赋予山西的责任

从全域内拥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来看,山西具备成为文化旅游强省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山西文化旅游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并不相符,“一流资源,二流产品,三流市场”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着。山西不仅仅只有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文化旅游品牌驰名中外、享誉全球,还有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如关帝庙和关公文化、尧庙和尧舜文化等。这些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国内享有顶级特殊地位,有的是全国独有的特殊历史文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

—以山西省为例

化旅游资源。以山西关帝庙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武圣关公是与文圣孔子齐名的中华民族的两大圣人之一,身处关公故里的山西关帝庙应当建设成为5A级景区,但目前山西关帝庙及关公文化的文化旅游开发状况与山东孔庙及孔子文化的文化旅游开发水平难以相提并论。这既是山西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的潜在空间,也是山西文化旅游对标一流的差距所在。

(二)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是山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路径

文化和旅游在地区对外开放中具有特殊作用。文化和旅游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用文化和旅游作为对外开放的先锋容易打开局面,可以为其他方面的对外开放树立形象、打好基础,特别是全域旅游为改善地区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文化旅游是山西的发展长项之一,也是山西对外开放的一个得力平台,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对标一流可以为山西进一步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三)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

文化旅游特别是全域旅游应当在山西转型发展中建功立业,为山西转型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旅游业是涉及众多产业发展的高度综合性产业,文化和旅游部门经过机构改革之后对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当今的文化和旅游业已经是一个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广阔领域,并兼具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的特殊优势门类,文化和旅游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刚性需求,全域旅游不仅为文化和旅游业创造了发展机遇,更为全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对于文化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深度决定着文化旅游业在山西转型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对标一流,把山西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强省,能够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的山西实践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践。与此同时,山西省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3月召开的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开创山西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任务,并强调要发挥全域旅游的导向性作用。

(一)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支撑山西全域旅游建设

在山西省2017年旅游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新的文化旅游品牌战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基本上覆盖了山西省境内的主要区域,举全省之力打造三大旅游板块是山西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构成和主要亮点,同时也是山西省加快构建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是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发展方式的一次跃升,是针对山西文化旅游业长期存在的点分散、线路短、面太小等问题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部署。三大旅游板块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作用,既是对旅游资源的一个大整合,也是对文化资源的一个大整合,集中体现了一种系统性的集成整合效应,而这正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于三大旅游板块高度重视,高标准规划,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规划研究单位精心编制了《三大旅游板块规划纲要》,坚持路网先行,以全长3778.9公里的黄河一号公路、长城一号公路、太行一号公路三条国家旅游专用干线公路为突破口,规划建设全长8319.1公里的连接旅游景点景区的旅游路网格局,做到了景景通、城景通,三大旅游板块的路网建设为山西全域旅游建设提供了必需的基础设施。

(二)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促进全域旅游建设

山西省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对于山西而言,乡村旅游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且是三大旅游板块的重要支撑,为此,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和《山西省乡村旅游景区标准》(试行)。2019年4月召开的山西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抓手,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路径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山西省从本省实际出发,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细分,把乡村旅游具体分为观光休闲型乡村旅游、文物古建型乡村旅游、红色文化型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型乡村旅游、农俗体验型乡村旅游等十个类型。

山西的乡村旅游是和旅游扶贫紧密结合的,旅游扶贫是山西乡村旅游的重头戏,也是山西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特色。2018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印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