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时代背景
全域旅游策划方案
全域旅游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近年来,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域旅游时代。
全域旅游是指通过城市、乡村、自然和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推动不同旅游元素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旅游策划方案,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域旅游策划方案的意义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旅游策划方案,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全域旅游策划方案的意义在于:1. 促进旅游资源整合通过制定全域旅游策划方案,可以促进城市、乡村、自然和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从而使不同的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
2. 建立旅游品牌通过制定全域旅游策划方案,可以建立具有独特旅游品牌的城市和地区形象,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建立旅游品牌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3. 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全域旅游策划方案,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策划方案中可以考虑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全域旅游策划方案的制定步骤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旅游资源,制定全域旅游策划方案的步骤如下:1. 评估现状评估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现状,分析目标地区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为后续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 确定发展定位和目标根据现状评估的结果,确定目标地区的发展定位和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发展目标体系。
3. 制定发展战略在确定好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包括旅游产品组合、开发重点、投资方向等内容。
同时制定能够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4. 确定管理机构和实施计划确定全域旅游策划方案的执行机构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方法探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方法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的产教协同育人方法。
通过对全域旅游背景、旅游职业教育现状、产教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方法探讨以及实践案例的分析,梳理产教协同育人在旅游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论部分将评价产教协同育人的效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产教协同育人方法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应用,为提升旅游专业教育质量和培养具备全域旅游素养的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对这一议题的深入探讨,推动产教协同育人方法在旅游教育领域的发展,实现产业和教育的良性互动,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实践案例、效果评价、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如今,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多元化,传统旅游业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全域旅游的概念因此应运而生。
全域旅游强调将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和优化,以打造一个完整且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而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旅游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旅游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的需求,产业界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如何通过产教协同育人的方式来培养适应全域旅游时代的优秀人才,成为了当前旅游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产教协同育人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对于促进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域旅游背景下产教协同育人方法的探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析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方法,并通过深入分析全域旅游的背景情况、旅游职业教育现状以及产教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实施产教协同育人,提高旅游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全域旅游分析(共39张PPT)
推动城市、产业、旅游三者的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就找到了破解的路径。
—— 张辉
业界在讨论
商界:
“互联网+”让旅游产业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旅游业正
在进行全面的三大重构:市场与人心的重构,旅游产业的重构及旅游投资的 重构,比拼的是价值创新、产品至上、服务为王、共生经济。竞争的核心将
产业在期待
就地城镇化
新型农业化 联动一产 规模农业 生态农业 休闲渔业 生态养殖业 现代农业旅游
房地产业
交通运输业
城市景区化
服务产业化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
旅游产业
食、住、行 游、购、娱
产业内循环
服务业现代化 产业链延伸
金融保险业
文化娱乐业
新型工业化 联动二产 农林产品加工化 旅游装备制造业 服装制鞋业 旅游商品展现业 观光工业
—— 海南省省长刘赐贵
学界: 全域旅游有四个方面:一个是生态圈的问题,强调共性,强调是 伙伴关系而不是配置关系;第二是产权束,强调的是共享性,不求 所有,而是共有;第三是动态性,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推动创新;第 四是关系图,是网状的关系,是“旅游+”不是“旅游含”。 —— 厉新建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新战略、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 品牌、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一种新的复合型空间和 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全域旅游是指导旅游产业结构转变的战略理念,其核心理念是旅游 业不能单一发展或孤立发展,一个旅游目的地应充分合理规划利用 本地旅游资源,并有效地和其他产业融合,建设一个可吸引旅游者 长时间逗留,产生较高消费,并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旅游城 镇。 ——奇创“全域旅游”观点
➢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 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 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 济提升。
关于全域旅游的解读
关于全域旅游的解读一、全域旅游的时代背景1.景区空间的转变一是传统景区旅游旺季拥挤时段,人们偏向城市、商业文化街、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转变。
二是人们兴趣的多样化,时间碎片化和交通便利化,旅游空间更为广阔。
三是人们旅游活动内容丰富,突破了传统的观光旅游。
2.休闲消费的需求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和体验,因此须有创新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业来顺应需求。
3.产业升级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产业增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6.1%。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具有生活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双重性,在第三产业升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旅游业以“互联网+”、“旅游+ 项目带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升级。
4.政策出台的指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提出,明确提出培育旅游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产业”的双重载体。
二、全域旅游的提出时间及示范创建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正式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
随之,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涵盖陕西3个市和10个区县,分别是:宝鸡市、汉中市、韩城市、西安市临潼区、咸阳市礼泉县、渭南市华阴市、延安市黄陵县、延安市宜川县、榆林市佳县、安康市石泉县、安康市岚皋县、商洛市商南县、商洛市柞水县。
三、全域旅游的主要内涵(一)全域旅游定义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指引1.产业围绕旅游转: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共荣,旅游关联产业在布局中需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产品围绕旅游造:围绕市场需求,着力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围绕旅游造,打造产品的全域化发展;3.结构围绕旅游调:加大旅游人才培育力度,鼓励招商引资,旅游业引领第三产业比重加速提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4.功能围绕旅游配:区域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围绕旅游业发展合理配置;5.民生围绕旅游兴:切实增强区域旅游产业实力,使旅游业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
全域旅游的“广东背景”
往事历历从1978年-2018年的40年整体发展脉络看,广东旅游业始终由改革开放、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进程推动,但又不是简单的被决定关系、追随关系。
广东旅游业始终站在广东改革开放、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前沿,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先行先试,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领头羊走在前列。
(一)发展脉络1978年-2018年,广东旅游业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走过了三个阶段:1978-1988年是政商旅游阶段;1989-2007年是景点旅游阶段;2008年至今是全域旅游阶段。
(二)主要成果40年来,广东旅游业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五大方面,逐步成为了广东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
稳增长。
40年来,广东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升级发展,多个主要旅游指标持续稳居全国全列,个别指标甚至领先世界。
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2012-2017年)》研究,2017年广东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其中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已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第一。
促改革。
40年来,广东旅游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贡献了多次“第一”创举,有效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现代化进程。
与此同时,广东省也是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并在全国率先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大力推动珠三角旅游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合作进程,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合作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调结构。
40年来,广东旅游业从一般经济性产业逐步壮大为综合性产业,广泛带动了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110多个关联行业的加快发展。
据统计,广东省三次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17年的4.2:43.0:52.8。
而2017年广东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6.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2.3%,带动作用明显。
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疆旅游民宿发展研究
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疆旅游民宿发展研究田冬雨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旅游者的个性不断凸现,非标准化住宿形式——民宿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国内各地民宿迅速发展起来。
新疆旅游民宿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新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的地域文化,游客对民宿的需求持续增长,旅游民宿发展后劲十足。
本文基于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分析新疆旅游民宿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民宿发展的成熟经验,结合新疆旅游民宿特点及民宿发展前景趋势,立足长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引言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向好,新疆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019年,新疆开始全面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力图将旅游打造成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新疆具备六大类型的旅游资源,至少拥有56种旅游资源,在全国旅游资源类型中占比83%,位于全国首位,由此可见,新疆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在政策战略层面对旅游产业给予很大的支持。
近年来,来疆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新疆各地景区的住宿接待能力均面临巨大的挑战。
同时,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细化,对旅途中住宿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标准化住宿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非标准化的民宿发展迅速,在国内各大旅游目的地均出现了民宿增长的浪潮。
旅游民宿的发展可以解决旅游旺季住宿困难的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传承地域民俗文化,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提升深度旅游体验,推动新疆旅游业发展。
一、旅游民宿与全域旅游(一)旅游民宿民宿的内涵相对广泛,在不同学者的研究过程中,对于非标准化住宿的定义不尽相同,当前在国内以客栈、农家乐、渔家乐、青年旅社等称谓的住宿设施都可以称为民宿。
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发布的新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把旅游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奇创研究】“全域旅游”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以《重庆市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例
“全域旅游”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以《重庆市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例一、“全域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1、景区泛化的“大旅游”景区泛化的“大旅游”产生,一方面是传统景区旺季人满为患,大大降低旅游者的舒适度,于是形成了人们在旅游旺季选择不去传统景区而到城市、乡村、商业街等进行旅游休闲;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兴趣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以及交通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空间更加广阔,突破了传统景区的界限;人们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突破了传统的观光旅游。
因此,空间的全景化,成为大旅游时代的一种趋势。
笔者在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参与的《上海徐家汇4A景区提升规划》并成功申报都市开放型景区,是景区泛化的一种典型代表;《重庆市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渝中全域5A景区方案,也是一种趋势。
2、国民休闲的“大市场”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 020年)》,传统出游两个基本条件有闲时、有闲钱“两个闲”中“有闲时”将更加有保障。
而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正逐渐由游览广度向体验深度转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景区化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创新旅游活动空间、旅游活动内容,进行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来满足休闲大市场的需求。
3、产业升级的“大产业”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在产业升级的大产业发展进程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以“出游型消费经济”进行全域全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能有效地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
2020年3月下半月刊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刘 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农村文明建设的推进,现今各地都致力于旅游业发展,在全域旅游发展的鼓动下,现今的旅游开发更加注重旅游线路、走访重点,将区域内的综合性协调发展旅游廊道主要应用于线形空间内,压缩有限的时间,在全域旅游中有重要支撑作用,能够有助于推动地区发展以及相应的完善工作,有利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以及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本文以国内外的绿道、遗产廊道和风景廊道等对比其发展历史与特征,对比进行旅游廊道体系研究,在全域视角下关注廊道旅游的特征,打破旅游活动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通过对开发地的影响来判断未来旅游廊道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加妥善地规划发展中的廊道旅游,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开发地的全域建设。
将科学数据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从而形成区域旅游全面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土地空间的资源 配置。
引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现今经济发展中提倡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旅游导向,大量的资本以及相关技术都开始转向节约型、生态友好型旅游模式,风靡一时的观光型旅游逐渐向着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模式过渡,现今的旅游方式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逐步进入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这意味着旅游活动在同区域内会有更多节点、线路,区域化也会进行同步发展,旅游廊道的聚集形式能够集中各种旅游产业的相关要素,对整体旅游行业的全域化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旅游廊道能够针对开发地情况进行未来趋势走向的研究,从而有助于旅游地区的相关决策和指导内容有理论依据进行决策和实施,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廊道建设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加强旅游廊道研究能够促进旅游地理学以及景观规划等学科研究提升,从而丰富区域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一、国内外旅游廊道的发展历程(一)国外旅游廊道的发展历程旅游廊道主要来源于人类在文明历史上进行的地域迁徙以及物质流动形成的交通线路,以这些线路为基础融合当地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观进行旅游开发,从而形成了有路线性的景观带。
全域旅游特点、规划要点分析
一、全域旅游的特点1休闲时代催生全域旅游随着生产力进步,人们用更低的成本和时间即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相应就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结余资金用于休闲娱乐。
在我国,工薪一族是休闲旅游的主体,同时也受到休假时间和旅游成本的综合约束。
一年52周,毕竟以周末居多,周末时间限定了一个基本的同心圆出行区域;同时大众收入水平也受到社会生产平均成本的限制,这两点因素综合制约着休闲旅游的出行距离和产品类型。
因此,大中城市的郊区、都市圈地带成为主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与知名景区的人山人海、高昂成本相比,人们对休闲旅游的期待,是惬意的、轻松的,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人均景区面积要足够宽松,相应地,“景区”的总面积就会很大,如果再考虑一些季节性产品对空间资源的占有(如季节性花海)、以及远景画面的营造所占有的全域一般以某一个行政区域为界。
2全域资源全新价值观全域资源是一种资源价值观,就是把区域内所有要素均作为旅游资源或其构成要素、或影响要素的资源观。
规划需在识别、评判的基础上,对有利要素采取改造、利用、组合、提升等手法,使其发挥旅游资源价值;对不利要素采取屏蔽、转化等手法,消除其负面影响。
全域资源包括已评定的各类景区、旅游区、森林公园等,也包括大量“编外”的“非景区”、“非旅游区”。
这些编外资源,包括山川、水系、道路、村落、城镇、田园、林地、野生动植物、各类设施等;还包括非区域性的星空、云天、海域等资源;以及各类生产活动,如农业、养殖业、林果业、矿业等。
全新价值观,是认为全域资源具有新的休闲旅游价值的观点。
理论上,每一处资源都有自身的价值。
以村庄为例,虽然区域内大量的村庄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但随着其离城市的距离不同,分别具有了人流大小、安静等不同的价值属性,再结合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历史背景,便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客群,策划不同的旅游产品。
3全域景观,追求艺术美全域资源要求区域内所有可见形象具有基本的、背景化的、最低限度的美感,尽量避免消极画面、消极因素,并主动发现、营造若干具有艺术性、美观性的画面、景观以及观景点。
大众旅游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大众旅游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作者:曲茜茜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2期曲茜茜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推动大众旅游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以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机制与格局、培育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能力、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形象等方面为切入点,阐述了大众旅游背景下推动全域旅游优化发展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引言旅游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推动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此时,各个区域应当密切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
当前,游客进行自驾游的比例逐年增高,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然不再适用于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这就要求区域旅游产业不断由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实现区域内“处处是风景,人人是导游”的新局面。
一、推动大众旅游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我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并落实了决策部署,强调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持续性推进大众旅游与全域旅游的更好发展[1]。
总体而言,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顺应现代旅游的主要工作模式,在促进我国旅游事业更好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也达到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换言之,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推动全域旅游优化发展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相应发展思路值得重点探究。
二、大众旅游背景下推动全域旅游优化发展的具体思路探究(一)统筹谋划,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机制与格局一是优化顶层设计。
在大众旅游背景下,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强化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现区域品牌定位、产业项目培育、旅游线路开发等方面一体化联动,构建起符合现代旅游业规律的综合治理体系、供给体系和服务体系。
推动全域资源整合和利用,把一个区域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打造,构建全景旅游格局,全方位找寻区域发展的特色,深入探索挖掘,从不同角度呈现旅游的魅力,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整体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提升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旅游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规划。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地区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以推动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规划背景1.地域特点: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以地区特色为基础,考虑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特点,确定特色旅游项目和主题。
2.旅游资源: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明确资源的类别、数量、质量等。
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旅游市场: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包括游客的数量、类型、消费水平等。
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旅游公司和产品推广策略。
二、发展目标1.基本目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基本目标是提升地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2.具体目标:根据地区情况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包括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提高、旅游业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改善等。
三、规划原则1.综合性: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需要考虑各个领域的因素,将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
2.可持续性:规划应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多元性:规划应充分利用地区多元的旅游资源,推动多种旅游形式和业态的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公平性: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让更多居民从旅游发展中受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重点任务1.旅游资源整合:根据地区的特点,将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整体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2.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服务等。
提高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游客的需求。
专题之四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与条件
新兴旅游领域,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大城市里的高档 酒店全行业亏损,而乡下的主题酒店、精品酒店、高 端民宿非常火爆。
同样是住宿业,莫干山下的洋家乐,地处浙江湖州, 区位并不好,离杭州三个小时,离上海三个小时,高 速公路下来是县级公路,县级公路下来是沙石路,沙 石 路 还 要 走 20 分 钟 才 到 。 裸 心 谷 一 个 晚 上 住 宿 费 是 6000元,还订不到。周边景观基本上是到处都能够看 到的景观,可是将环保、娱乐、户外连接起来,形成 了乡村度假的格局。所以就能够卖这样的价格,这说 明我们现在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产品不对路。
古迹得以留存,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不便,交通如 果便利,这些古迹早没了。其次,边远地区比较贫 困,穷的连破坏的力量都没有。因穷而留,因为穷, 留了一片好山水,留了一片好文化。因留而起,现 在时代不同了,留下的东西又起来了,因起而富, 老百姓有钱了,因富而保,这时候老百姓的保护意 识也有了。古迹现在已经毁的差不多了,所以这篇 文章很难做大,但是可以把它做深。
旅游就是吃喝玩乐,不能让游客在旅游途中去接受 系统性的知识,这相当于读书上学。游客应该在旅 行中接受很多片断的、碎片化的知识,如果自己悟 出来了,就能把它串联起来。
旅游就是要让游客觉得好玩,觉得轻松,不要动辄 说文化的厚重,这不是旅游的要义。
11
(5)度假营地
目 前 国内有 600 家度假 营 地,规 划 到 2020 年 达 到 2000家营地。中国现在的民用汽车保有量1.4亿辆, 其中私家车将近1亿辆,如果1万辆私家车需要一个 营地,我国营地需求量的底线应该是1万家营地。
6
(3)生态风景道
生态风景道实际上就是绿道,在我国南方已经很多 了,如贵州遵义绿道,沿着赤水河谷162千米,串 联了12个古村古镇,修建了16个驿站,凭着这一条 绿道,就可以形成一个顶级的休闲度假产品。但是 在北方则普遍没有开展起来,主要原因是气侯原因。
全域旅游理念体系解读
6.全社会
即吸引目的地最广泛的居民参与到旅游业服 务、经营中来,使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从参与旅 游中获得各自的利益,同时也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积极参与,提升目的地的好客度,全面满足游客的旅 游体验,提高旅游体验的满意度。吸引最广泛的投资 者参与到旅游业的服务、经营中来,使得目的地能 够最广泛地汇聚投资能力,形成快速的需求响应能力 和多样化的供给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消化市场需求 ,将市场需求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目的地旅游收入。
7.全部门
即全域旅游发展要吸引目的地各大部门积极参与旅游 开发、建设、管理中来,从而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 也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拓展本部门的价值。比如,税 务部门在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可以通过旅游业的 发展强化税基,从而提升本部门的价值。在这方面,河南 栾川、重庆武隆、陕西凤县等一些县级目的地已经做出了 很多有益的尝试。虽然我们不一定要求每个部门都承担推 广旅游的指标任务,但的确需要从制度上规定各个部门在 目的地开发建设中的义务、目的地营销中的角色分工,尤 其是要就各个部门在全域旅游战略理念推广、全域旅游市 场推广中的角色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要形成全域旅游推 广的规范性文本,以便各部门在对外联络推广时统一口径, 形成目的地旅游的统一形象。
在全要素理念中,需要从以前强调震撼力的景观要素 转向景观要素与环境要素并重的思路上来。其实我们 对很多国外旅游目的地、旅游城市的一个深刻感知就 是,他们拥有的景观质量未必更高,旅游设施未必更 豪华,但是他们往往拥有比我国绝大多数目的地更高 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和休闲环境)。要想发展 全域旅游,让人们自愿作更长时间停留,一定要致力 于打造具有感染力、渗透力的环境。这一点将随着休 闲度假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显得重要。
全域旅游概念解读
全域旅游概念解读【摘要】目前,旅游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旅游业被定义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引起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家旅游局更是确定2018年为“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
【关键词】全域旅游概念伴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旅游不仅成为老百姓的必需品,而且大众对旅游的要求也发生了重要改变。
人们告别了单一的景点拍照式旅游,渴望了解并体验当地的风俗人情。
全域旅游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顺应发展潮流,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体系,适应经济新常态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学术论文和中国旅游报相关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将全域旅游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深度解读阶段。
一、概念形成阶段经文献梳理,“全域旅游”实际上是源于“全域城市化”概念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
2008年浙江绍兴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2009年江苏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
2010年四川实施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战略规划。
2011年《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旅游全域化战略”;浙江桐庐提出全域旅游的全新理念;四川甘孜州提出全域旅游概念。
2012年,大连市明确提出“全域旅游”的新理念,甘孜州委进一步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可见全域旅游理念最初起源于政府规划。
2013年,学术界开始对全域旅游概念进行解读。
厉新建从目的地的角度将“全域旅游”解释为: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同时,他将全域旅游理念系统地总结为“四新八全”。
吕俊芳将全域旅游通俗地讲为全部区域一体化发展旅游。
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现代整体发展观念,需要突破景区局限,让区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服务于旅游发展大局,形成全域一体的旅游品牌形象。
解析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和创新
解析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和创新作者:徐贯培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11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规模和产业数量在不断扩增的同时,为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景区酒店作为基本的公共设施,酒店经营方式和服务水平也受到了游客们的高度关注,但由于部分产业机构受传统企业发展理念根深蒂固地影响,未能全面树立“酒店+”融合的大格局发展理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全域旅游”的基本內容,并针对现阶段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为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域旅游”的基本内容概述(一)“全域旅游”的基本含义简单来讲,所谓的“全域旅游”其实指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特定区域与旅游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与规划,以此来实现区域经济共享、共建以及共融的旅游发展理念,而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全域景区”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过程,此后在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以官方形式提出和确立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就是在对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当地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需以旅游业为主要优势产业,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围绕旅游产业开展。
(二)“全域旅游”的基本特质1.“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从目前来看,全域“旅游+”是全域旅游时代背景下的显著特征之一,即在进行各项景区建设作业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的竞争力和增长点,将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结合,而后利用“旅游+”进行酒店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合理分配成为了当前切实保障相关资源进一步优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此外,在当前多元化产业时代背景下,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旅游产业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资源配置功能,以期在打造全新旅游服务的基础上,为各项作业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规划和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全域旅游的背景全域旅游是指将旅游资源全方位地整合和利用,实现旅游业从单一景点到整体区域的全面发展。
它是一种基于区域全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其核心就是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
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不再是单一景点或者景区在发展,而是整个地域一体化的旅游资源在共同发展。
这种理念的提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全域旅游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市场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一景点的游览,而是希望在一个地域内能够体验更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服务。
全域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需要。
2. 政府政策的倡导。
为了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各级政府也开始倡导全域旅游的发展。
通过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的综合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3.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全域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1. 旅游资源的整合。
在过去,旅游资源之间往往是独立开发和经营的,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而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得以整合和协同开发,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旅游产品。
2. 旅游服务的提升。
全域旅游要求将服务范围从单一的景点拓展至整个地域,这就要求不仅要提高景点本身的服务水平,还要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由于整合了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景点,而是能够体验更多元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全域旅游全面解析
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 公布,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 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
位。3月4日,李金早在人民 日报发表文章,全面阐述全域 旅游价值和途径。
2010四川大邑县发展全域旅 游高端形态,启动全域旅游休
闲度假战略规划
2013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提 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 域旅游示范区(省),把全区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 桐庐成为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 改革试点县,诸城市列为山东 省全域旅游试点市;重庆渝中 区启动《全域旅游规划》。
——石培华
所谓“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 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 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厉新建
商界定义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产业融合、全资源融合、全民融合的大融合产业, 做全域旅游,其实就是做一个精品的旅游目的地,做一个淡化门票的大景 区。全域旅游不仅是整合性产品、创造性产品,更是时间性产品。
2015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 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工作的通知》,同时李金 早局长提出:“在2000多个 县中,每年以10%的规模来创 建。今年要推进200个县实现 全域旅游,3年600个县实现 全域旅游。”
概念提出阶段:2008-2012
总
结
地方试点探索阶段:2013-2014
国家示范进阶阶段:2015-2017
—— 韩吉飞
小结
• 全域旅游是什么? • 全域是新的发展理念 • 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方式 • 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路径 • 全域旅游是工作抓手
• 全域旅游不是什么? • 全域不是全域景区建设 • 全域旅游不是一种产品形态 • 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在近期进行 • 全域旅游不是简单复制克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时代背景
(一)景区泛化的“大旅游”
景区泛化的“大旅游”产生,一方面是传统景区旺季人满为患,大大降低旅游者的舒适度,于是形成了人们在旅游旺季选择不去传统景区而到城市、乡村、商业街等进行旅游休闲;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兴趣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以及交通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空间更加广阔,突破了传统景区的界限;人们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突破了传统的观光旅游。
因此,空间的全景化,成为大旅游时代的一种趋势。
(二)国民休闲的“大市场”
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传统出游两个基本条件有闲时、有闲钱“两个闲”中“有闲时”将更加有保障。
而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正逐渐由游览广度向体验深度转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景区化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创新旅游活动空间、旅游活动内容,进行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来满足休闲大市场的需求。
(三)产业升级的“大产业”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在产业升级的大产业发展进程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以“出游型消费经济”进行全域全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 能有效地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四)顶层设计的“大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了“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双重定位,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两手都要抓,只抓旅游事业,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难突出; 只抓旅游产业,如同抓工业没有考虑环境影响一样,会产生很大很深的社会负面影响。
全域旅游, 强调全景化体验、全时化消费、全业化融合、全民化共享,能较好地统筹旅游产业与旅游事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