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_张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273165) 张 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郑日昌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群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及满意度,并探讨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归因量表等对1-4年级的400名大学生小团体施测。结果:1.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平均数为10.46±1.79;城市高于乡村(城10.87±

1.75,乡10.37±1.78),有显著性差异(t=

2.15,P<0.05);而性别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大学生幸福感与

自尊显著相关(r=0.37,P<0.001),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自尊的相关最高(r=0.51,P<0.001)。3.

幸福感指数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主观支持”相关最高(r=0.31,P<0.001);

4.归因倾向为“外控组”的大学生幸福感较低,而“内控组”与“中间组”的大学生,其幸福感无显著性

差异。结论: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对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且各有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精神卫生 主观幸福感 断面研究 自尊 社会支持 归因 大学生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

ZHANG Wen&ZHENG Rich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Qufu Normal University 273165【A 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 fluence of esteem,social support,locus of control and other variable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S WB)of college students.Methods:Index of Well-being,SSRS(s 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and MMCS (multi-dimensional multi-attribution causality scale)were used in400college students.Results: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differed in SWB,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WB bet ween male and female.SWB was pos 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

-esteem and social support.SWB in the group of“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was lower than that of“middle locus of control”

and of“inner locus of control”,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ter two groups.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e for further stud y on SWB of student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ubjective well-being cross-sectional studies self-esteem social support

人类的一切活动不仅是为了让自身得以生存,其最终目的是享有更好的生活。对生活的良好评价是幸福人生不可忽略的内容。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涉及理智,而情感成分涉及感情[1]。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对目前生活的总体感受及生活满意度,并进一步探讨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这对于分析、预测及塑造、校正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协助解决其心理问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对象与方法

对象 以1-4年级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剔除有缺失值的问卷,完成全部量表的有362人,其中男187人,女175人,城75人,乡287人。

方法 采用(1)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 ell -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Campbell et al,1976),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表1),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后者仅有一项。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表之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测查的相关性为0.52[1]。本研究中,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的Cr 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2。

(2)缺陷感量表(FI S)[1],意在评定自尊,本研究中其分半信度为0.86,其Cr onbachα系数为0.91;与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相关为0.45。

山东省教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因子,共10个条目。重测总分一致性为r=0.92,各分条目一致性在0.89-0.94之间[1]。在本研究中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修订,将第4题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中的“夫妻”改为“恋人”,同时删去了“儿女”一栏;第6、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增加“父母”一项。

(4)Lefc ourt等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 S),本表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1]。

将量表装订成册,对各年级被试小团体施测,不计名。所有数据由SPSS10.0统计处理。

结果

1.大学生幸福感一般资料

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平均数为10.46±1.79,其中9分以下的占20%,有30%的人得分在11.5或以上,在13以上的占4.6%。

从表1可见,大学生“幸福感指数”在总分上存在城乡差异(t=2.15,P<0.05),城高于乡;而性别差异在总分上不显著,只在两个条目上存在差异(P<0.05)。

表1 大学生幸福感的城乡、性别差异(x±s)

项目城(n=75)乡(n=287)t男(n=187)女(n=175)t总计(n=362)

1.厌倦的-有趣的5.20±1.165.09±1.210.735.15±1.225.07±1.180.635.10±1.21

2.痛苦的-快乐的5.27±1.264.94±1.350.875.13±1.314.88±1.351.815.02±1.35

3.无用的-有价值的5.56±0.955.45±1.050.845.58±1.065.36±0.982.02*5.46±1.05

4.孤独的-朋友很多

5.05±1.514.82±1.441.224.99±1.454.73±1.451.734.87±1.45

5.空虚的-充实的5.13±1.394.81±1.381.834.99±1.394.77±1.381.504.87±1.39

6.无望的-充满希望5.63±1.025.53±1.130.695.63±1.145.45±1.061.595.54±1.12

7.沮丧的-有奖励的4.93±1.134.82±1.150.744.97±1.184.71±1.102.12*4.86±1.15

8.生活未给我任何4.88±1.174.65±1.171.494.62±1.244.79±1.10-1.434.70±1.17 机会-生活对我太好了

总体情感指数(权重1)5.21±0.915.01±0.851.735.13±0.904.97±0.821.795.05±0.87

总体满意度(权重1.1)5.66±1.205.36±1.251.885.41±1.305.43±1.19-0.145.42±1.24

幸福感指数10.87±1.7510.37±1.782.15*10.55±1.8910.40±1.690.7610.46±1.79*P<0.05,**P<0.01,***P<0.001,下同

2.幸福感指数与自尊及社会支持的相关(表2)

表2 幸福感指数量表与自尊及社会支持的相关

因子自尊

总分

社会支持

主观

支持

客观

支持

支持

利用度

社会

支持总分

总体情感指数0.51***0.31***0.17**0.20***0.39***

总体满意度0.18**0.17**0.070.090.15**

幸福感指数0.37***0.27***0.13*0.16**0.26***

由表2可知,幸福感指数与自尊总分显著正相关,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自尊的相关最高(r= 0.51)。幸福感指数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总分均显著正相关,其中与主观支持相关最高,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

3.归因对幸福感的影响

为考察归因对幸福感的影响,按照MMCS量表得分,把得分低的30%作为内控组(106人),得分高的30%为外控组(107人),其余的为中间组,(149人)。对不同归因倾向的三组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归因的主效应显著(F=7.449, 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表3),内控组和中间组的幸福感指数均比外控组高,其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但中间组与内控组的幸福感指数并无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归因倾向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比较归因分组平均数差异

(I)(J)(I-J)

标准误P

95%可信区间

下限上限

内控组—中间组

内控组—外控组

中间组—外控组

0.14

0.84**

0.70**

0.22

0.24

0.22

0.52

0.00

0.00

-0.29

0.38

0.27

0.58

1.31

1.1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幸福感指数存在城乡差异,城略高于乡,作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两个被试总体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某些差别的反映。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总体上仍与城市存在相当的差距。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原来就处

(下转至第4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