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冷战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历史冷战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历史冷战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历史冷战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历史冷战知识点冷战,指的是1945年至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期间的时期,这是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时刻之一。

冷战不仅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也对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第一个知识点:原因和背景冷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联合国成立。

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和战后领土争端,美国和苏联开始对彼此产生敌意。

冷战的主要原因包括:意识形态对立(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地缘政治竞争、核武器竞赛和阻止对方势力扩张等。

2. 第二个知识点:对峙与竞争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两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竞争,例如争夺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进行太空竞赛和扩大核武器库存等。

两国之间的对峙达到了冷战的高峰,例如古巴导弹危机。

3. 第三个知识点:盟友与对立国家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分别带头建立了两个军事和政治同盟系统。

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与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成为整个冷战时期的主要军事对立阵营。

在这两个阵营之间,许多国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联盟或中立立场的选择。

4. 第四个知识点:冷战影响世界冷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冷战导致了一系列的内战和政治动荡,还催生了一些独裁政权的崛起。

冷战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分裂,两个阵营之间互不贸易,各自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经济体系。

此外,冷战期间还发生了一系列的间谍活动、战争与冲突事件。

5. 第五个知识点:冷战的结束19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和苏联关系出现调和的迹象。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改善美苏关系奠定了基础。

双方在数次峰会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军备削减协议,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结束。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6. 第六个知识点:冷战的遗产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其遗产仍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上许多地区仍然存在着冷战期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例如朝鲜半岛、中东地区和乌克兰等。

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

历史冷战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起因1.二战结束后的政治格局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苏联和美国成了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这也成为冷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2.意识形态的对立苏联崛起后,其意识形态对西方自由民主的体制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苏联推崇共产主义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压迫和剥削,而美国则坚持西方民主自由的体制。

3.战后政治和军事的对立在二战后,战后政治和军事的对立在欧洲和亚洲都变得异常尖锐。

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不断升级。

4.意识形态、政治和军事对立的共同作用冷战的起因无疑是意识形态上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同时在冷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还有针对性地争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

二、冷战的发展1.冷战的初期阶段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对立逐渐明确化。

1946年世界上著名的钢铁幕就随之出现。

欧洲东部的国家被苏联纳入铁幕之下,而在军事上美国开始了对欧洲的援助。

2.朝鲜战争的爆发朝鲜战争被认为是冷战的第一次升温。

1950年,北朝鲜突然袭击了南朝鲜,美国积极干预,苏联则支持北朝鲜。

这场战争不仅加深了苏美之间的对立,还对整个亚太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古巴危机是冷战期间一次极为紧张的危机。

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并且宣称要使用核武器对抗美国。

美国在得知消息后进行了长时间的军事威慑。

最终苏联同意撤走导弹。

4.冷战的高潮冷战的高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成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对手。

两国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军备竞赛,包括核武器和常规军备。

5.冷战的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冷战的关键期到来。

美国提出了对苏联进行全面军备竞赛的战略,并且进行军事演习。

苏联也通过控制社会主义国家来对抗美国,导致冷战在80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波澜不惊的阶段。

3.冷战的结束1.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成为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总结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一场大规模对峙。

冷战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展开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较量。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了解冷战的背景、原因和重要事件是必要的。

以下是对初中历史中的冷战史知识点的总结。

一、冷战的背景与原因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格局: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形成了两极格局,即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

2. 意识形态对立:美国坚持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奉行社会主义制度,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了对抗与争夺。

3. 领土安全关切:苏联担心西方国家的侵略威胁,尤其是德国;而西方国家则对东欧国家的苏联影响力担心,认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威胁其利益。

二、冷战初期的重要事件1. 雅尔塔协定(1945年):由美国、苏联和英国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协议,确定了战后德国的分割和国际事务的重要原则。

2. 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提出的计划,旨在通过财政援助来帮助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复苏,并遏制苏联的扩张。

3. 制裁柏林(1948-1949年):苏联对柏林实行封锁,断绝欧洲国家对西柏林的援助,最终导致了柏林空中运输行动的发生。

4. 北约的成立(1949年):北约是西方国家为了对抗苏联影响力而组建的军事同盟,标志着冷战的军事对抗趋势。

三、冷战中的重要事件与角力1. 朝鲜战争(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一次军事冲突,涉及到美国和苏联在朝、韩两国的利益对抗。

2.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一次极为紧张的核危机,美苏陷入核威胁对峙,最终以激烈的谈判解决。

3. 越南战争(1965-1973年):越南战争是冷战中美国介入的一场局部战争,表明了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对抗美国的立场。

4. 柏林墙的建立(1961年):为了防止东德人民入侵西德,苏联在柏林修建了一堵巨大的封锁墙,意味着冷战中两个阵营的隔离。

四、冷战的结束与影响1. 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面临困境,美国的军事优势威胁减弱,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冷战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冷战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冷战史基础知识点总结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这一时期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冷战史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一、冷战的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和军事最强大的国家,妄图称霸世界。

苏联的军事力量也迅速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同时,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差异,这为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二、冷战的表现1、政治上(1)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2)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势力范围在欧洲,出现了德国的分裂;在亚洲,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

2、经济上(1)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同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2)苏联则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

3、军事上(1)双方进行军备竞赛,研制核武器和常规武器。

(2)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

4、太空竞赛美苏在太空领域展开竞争,苏联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美国则实现了载人登月。

三、冷战的发展阶段1、冷战初期(1945 1955 年)这一阶段,美苏双方的对抗较为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2、冷战中期(1955 1970 年)双方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的对抗持续,但也有一定的缓和迹象,如美苏领导人的会晤。

3、冷战后期(1970 1991 年)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苏联在经济上逐渐陷入困境。

美国则采取一系列战略手段,加剧了苏联的内部矛盾。

四、冷战的结束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这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结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冷战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冷战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冷战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起源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的盟友美苏两国成为了最大的对立方。

美国在二战之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核大国,而苏联也不甘示弱,开始大规模扩张其自己的势力范围。

两国之间长时间的敌对态势形成了冷战的雏形。

二、冷战的意识形态之争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展开了意识形态之争。

美国代表了资本主义世界,而苏联代表了社会主义世界。

这种意识形态之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

三、冷战的地区角力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进行了各种地区角力。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都是冷战时期的地区角力事件。

美国和苏联通过支持不同的政府或者派别,试图在地区范围内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四、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两国都大量投入资金和资源用于研发和生产核武器、导弹、战机、军舰等军事装备。

这种军备竞赛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军事紧张局势。

五、冷战的影响冷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造成了全球性的军备竞赛、分裂了世界各国的政治阵营、制造了很多地区性的动荡和战争等。

六、冷战的结束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很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国际上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终在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七、冷战的影响持续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其影响也随之消失。

冷战的影响持续至今,例如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核武器、军事基地等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冷战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角力和意识形态之争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

因此,对冷战的研究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冷战历史知识点

冷战历史知识点

冷战历史知识点1、什么是冷战。

当时的美苏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例如挑起世界大战,而出现的对抗是局部性的博弈,如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以及外交竞争等:“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采用互相遏制,不动武力的方式。

2、为什么冷战。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划分,也就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垒。

源于二战结束后两个超级大国制定的利益划分归属问题,从德国的易北河到朝鲜的三八线,整条线以北是社会主义阵营,以南是资本主义阵营。

3、冷战的开幕。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预示着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铁幕是个形容词主要是丘吉尔针对苏联的扩张行为,把它比喻为像个罩子一样笼罩在上方,而丘吉尔本身反对这种扩张,并且公开反对苏共的种种行为。

4、冷战的背后。

冷战的外表看似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实则是对各自制度的自信以及对对方制度的不看好,丘吉尔看到了在苏联的统治下民主,是政府对人民的高压民主,国家由政党控制,而政党毫无节制的行使着国家的大权,政府反而成为了少数人服务的团体,并不是为了人民,而人民像是有枷锁一样受到捆绑。

而苏联则认为它本身代表人民,而人民本身就是统治阶级,而资本主义本身不具有人民性。

因而社会主义代表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资本主义才是代表的少数团体的利益。

5、冷战的始末。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年华沙条约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91年华约解散以及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当然也是两极格局的结束。

前后经历了44年之久,目前成为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6、冷战的阶段。

冷战的以1947年、1948年、1949年相继推出政治、经济、军事三管齐下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实行孤立、封锁、包围的态势。

50年代苏联积极回应美国。

60年代两方达到高峰。

出现了军备竞赛,以及太空竞赛等相关局面。

70年代两方出现缓和的态势。

冷战史复习资料

冷战史复习资料

冷战史复习资料主讲老师何兢姚磊题型:名词、简答、判断、论述;名词1)冷战指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

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一切领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德国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及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意义上的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

2)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他认为苏联的扩张已经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此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及西方阵营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3)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5月4日。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据此条约,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起军事同盟,并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并对缔约国的防务实行统一措施和协调。

华沙的缔结使得东西方间最终形成2个对立的军事集团,苏联也因此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4)日丹诺夫演说是苏联接受美国的挑战,加入冷战的宣言。

1947年9月,日丹诺夫在组织苏联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大会上发表了一个演说,史称“日丹诺夫演说”。

日丹诺夫在演说中称,战后国际政策中2条路线的区分日益明显,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力量也分成2大阵营,一方是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方是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日丹诺夫2个阵营的理论,成了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理论依据,此演讲标志着苏联也宣布了和美国公开对抗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苏联的冷战宣言。

历史中考冷战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冷战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冷战知识点归纳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约从1947年到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长期对抗。

这一时期虽然没有直接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但双方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竞争和对抗,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的起源:冷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西方国家在战后重建和国际秩序上的分歧。

美国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而苏联则坚持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

随着战后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两大阵营逐渐形成。

冷战的阶段:1. 初期冷战(1947-1953):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为标志,美国开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抗苏联及其盟友。

同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欧洲国家重建经济,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2. 紧张升级(1953-1962):这一时期以苏联的斯大林去世和赫鲁晓夫上台为转折点,苏联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地扩张影响力。

古巴导弹危机是这一时期紧张局势的高潮。

3. 缓和与再紧张(1962-1979):随着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双方开始寻求缓和关系,但随后越南战争和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事件再次加剧了双方的对抗。

4. 结束期(1979-1991):随着苏联经济的衰退和东欧共产主义政权的崩溃,冷战逐渐走向终结。

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冷战的主要事件:- 杜鲁门主义: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一项外交政策,旨在遏制苏联的扩张。

- 马歇尔计划: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旨在帮助战后欧洲重建并遏制共产主义。

- 柏林封锁与空运:苏联封锁了柏林,美国通过空运向西柏林提供物资。

- 朝鲜战争:冷战期间的一场代理战争,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

-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美苏之间的严重对峙。

- 越南战争:美国介入越南内战,试图阻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 阿富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试图支持一个亲苏政权。

冷战的影响:冷战不仅影响了美苏两国,也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冷战知识点归纳总结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长期对抗和竞争状态,但并没有直接爆发全面战争。

这一时期大约从1947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

一、冷战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和苏联作为战争中的主要战胜国,其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

美国主张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而苏联则坚持共产主义和一党专政。

这种根本的意识形态对立为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冷战的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主张美国将支持所有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国家,这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同年,美国还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欧洲国家重建经济,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三、冷战的两大阵营冷战期间,世界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西方阵营主要包括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资本主义国家,而东方阵营则包括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

四、冷战的主要事件1. 柏林封锁与空运(1948-1949年):苏联封锁了西柏林的陆路和水路通道,美国则通过空运向西柏林提供物资。

2. 朝鲜战争(1950-1953年):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成为冷战的前线之一,最终导致了一场局部战争。

3.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了美苏之间的严重对峙,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苏联撤走了导弹。

4. 越南战争(1955-1975年):越南战争是冷战中最为持久的冲突之一,最终以北越的胜利结束。

五、冷战的影响1. 经济方面:冷战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全球军备竞赛。

2. 国际关系:冷战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也促使一些国家寻求中立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3. 文化方面: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也非常明显,如美国的“自由世界”文化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较量。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知识点冷战是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略较量。

本文将对九年级历史下册关于冷战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冷战的定义与背景冷战,指的是1945年至1991年间苏联与美国之间,以及其所领导的两个阵营它们之间的世界军事和政治对抗。

冷战的背景是二战结束后,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并且随着苏联和美国的崛起,两大国在意识形态、经济模式上的差异也使得矛盾进一步升级。

二、冷战的主要阶段1. 第一阶段:争霸到高度紧张对抗(1945年-1953年)二战后,美苏两强在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上的矛盾逐渐明显,通过伊朗危机、希腊内战等事件,它们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

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将两大阵营彻底对立,冷战进入了高度紧张对抗的阶段。

2. 第二阶段:相互遏制的格局(1953年-1962年)随着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苏联的政治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这一阶段,冷战的重心逐渐转向了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和平共处。

然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再次使两大超级大国陷入了危机和对抗。

3. 第三阶段:缓和期和冷战的终结(1962年-1991年)此阶段冷战的对抗有所缓和,苏联和美国提倡缓和盘活,多次进行高峰会谈讨论军控、裁军等议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冷战的态势。

最终,在苏联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的背景下,冷战画上了句号。

三、冷战的影响1. 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期间,世界被划分为冷战的两个阵营,分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种格局严重阻碍了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2. 军备竞赛的加剧核武器的出现加剧了苏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对峙,并引发了军备竞赛,世界进入核威慑的时代。

冷战时期,两国为了争夺全球霸权而不断扩充军备,这对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3.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冷战期间,为了争夺全球的影响力,美苏两国都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军备竞赛,这也间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冷战历史复习题

冷战历史复习题

冷战历史复习题一、背景和起因1. 什么是冷战?2. 冷战的起因是什么?3. 冷战的时间跨度是多长?4. 冷战双方主要是哪两个国家?二、核心事件和冲突1. 二战后的第一个核心事件是什么?2. 苏联进行了哪些占领和扩张行动?3. 西方国家进行了哪些反击和遏制行动?4. 哪些冲突和战争导致了冷战紧张局势的升级?三、国际组织和协议1. 东西方国家分别成立了什么样的军事组织?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成立和目标是什么?3. 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成立和目标是什么?4. 北约和华约在冷战期间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5. 联合国在冷战期间的作用和局限是什么?四、冷战的终结和影响1. 冷战的终结是如何发生的?2. 东欧剧变是冷战终结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如何发生的?3.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4.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5. 冷战对于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五、个人和主要人物1. 以下几人中,哪位是冷战期间的主要领导人?- 约瑟夫·斯大林- 里查德·尼克松- 约翰·肯尼迪- 朱高煦2. 简要介绍以下主要人物的冷战时期的作用:- 里根总统- 戈尔巴乔夫- 丘吉尔- 毛泽东- 赫鲁晓夫六、文化和科技影响1. 冷战时期的文化竞赛包括哪些方面?2. 冷战带来了哪些科技竞赛?3. 信息战是冷战期间双方的一部分战略,它是如何进行的?七、冷战历史教训与影响1. 冷战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安全有哪些教训?2. 冷战对现代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冷战的文化和思想冲突对世界面貌有哪些变化?4. 以冷战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有哪些?八、你对冷战历史的理解和反思1. 你对冷战的认识和观点是什么?2. 你认为冷战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从冷战历史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经验?结语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对冷战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冷战不仅影响了国际政治、国际秩序和全球经济,也对文化、科技和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历史冷战的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冷战的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冷战的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定义和起因1. 冷战的定义:冷战是指二战后的美苏之间没有直接武装冲突的一场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的局面。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强大国家及其集团之间的明显紧张关系和冲突,但双方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以小规模冲突、政治角力和外交斗争为主。

2. 冷战的起因:二战结束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的冲突,全球战略和政治利益的争夺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美国主张自由民主,主张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上与苏联的共产主义产生分歧。

苏联则倡导社会主义,主张计划经济,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形成对立。

二、冷战的发展及主要事件1. 木马行动:美苏之间的冲突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的木马行动。

1944年苏联向德国提出要求共同管理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

美国认为这是苏联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对苏联表示了担忧。

2. 伊朗危机:1946年苏联占领了伊朗的北部和南部地区,美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这被视为冷战爆发的标志之一。

3. 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为了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阻止共产主义在欧洲国家的传播。

但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应为拒绝参与,这加剧了美苏关系的紧张。

4. 柏林封锁:1948年苏联试图用经济封锁手段来迫使西方盟国从柏林撤出。

而美国为了支持柏林的自由,通过空中运输方式向柏林投送物资和建设物资,这成为了美国的一次胜利。

5. 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美国与苏联直接对峙。

冷战的冲突升级,朝鲜战争成为了冷战的一个重要事件。

6.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古巴危机成为冷战的一次高峰。

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双方险些走向了核战争的边缘,这也是冷战中最紧张的时期之一。

7. 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是一次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战争,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扮演了冷战冲突的一部分。

越南战争的失败也导致了美国对冷战政策的重新思考。

8. 斯大林逝世: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开始了关于对外政策和内部政治的调整。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知识点归

一、冷战的发生
1.含义: 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 美国成为最强军事、经济国家;推行民主制度、自由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有侵略性。

苏联认为美国是潜在防御对象。

3.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政治表现)
4、发展: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经济表现)
二、德国的分裂
1.分区占领: 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2.柏林危机
3.东西德:1949年, 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 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在苏联占领区
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又称“民主德国”或“东
德”。

4、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 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华约: 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美苏敌对发展到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历史 知识点总结

冷战历史 知识点总结

冷战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起源冷战是二战结束后,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主要源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重组和两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冲突。

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会议,那时美苏两国对欧洲重建、东欧势力范围、德国问题等有分歧。

此后,在一系列国际事件影响下,美苏两国之间的对立逐渐加剧。

这些事件包括:苏联控制东欧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对抗等。

二、冷战的主要特征冷战主要特征有两个:一是冷战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对抗。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没有进行直接的军事冲突,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间接对抗。

二是冷战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

冷战开始于1945年,结束于1991年,持续了46年之久,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政治冲突。

三、冷战的地域范围冷战的地域范围是全球性的,主要地区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在这些地区,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对抗,同时也在这些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干涉和干预。

四、冷战的主要对抗冷战的主要对抗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对抗。

在政治上,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的角力,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地缘政治利益。

在经济上,美苏两国分别领导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和经济体系,他们之间也进行了一场长期的经济冲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场长期的经济竞争。

在军事上,美苏两国分别领导了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并展开了一场长期的军备竞赛。

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和苏联分别领导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他们之间也进行了一场长期的意识形态斗争。

五、冷战的主要事件冷战期间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事件,主要有:二战后的德国问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柏林问题、苏联入侵阿富汗等。

六、冷战的结束冷战主要是由于苏联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了苏联国力的不断衰败和内部的分裂。

历史冷战复习题

历史冷战复习题

历史冷战复习题冷战是二战后世界局势的重要核心,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冷战相关的复习题,以帮助读者回顾和巩固相关的历史知识。

一、选择题1. 冷战的主要对立双方是:A. 苏联和美国B. 英国和法国C. 德国和日本D. 中国和印度2. 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 萨逊美尔号事件B. 柏林封锁C. 苏联核武器试验D. 第一次朝鲜战争3.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加入华沙条约组织:A. 苏联B. 波兰C. 匈牙利D. 罗马尼亚4. 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政策主要针对的是:A. 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计划B. 苏联经济的改革和发展C. 苏联的政治体制和镇压政策D. 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改变5.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的最严重的危机是:A. 古巴导弹危机B. 柏林墙建造C. 匈牙利事件D. 柏林封锁二、填空题1. 冷战期间,东欧国家的统治党一般是受到苏联的控制和指导,称为____________党。

2. 美国冷战时期的主要对外政策是____________政策。

3. 冷战时期,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由于柏林墙的存在,德国境内的柏林也被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 冷战期间,苏联发展的一种核武器是____________炸弹。

5. 冷战结束的标志事件是____________的解体。

三、简答题1. 冷战的起因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 冷战期间,东欧国家发生了哪些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变革?3. 古巴导弹危机对全球局势以及冷战的发展有何影响?4.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角力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5. 冷战对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四、论述题请简要论述冷战对于亚洲地区的影响。

以亚洲国家为例,分析冷战期间亚洲地区出现的重大事件以及其对地区整体局势的影响。

五、思考题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请试图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关系模式,并阐述你的理由。

世界冷战历史笔记摘抄(3篇)

世界冷战历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冷战背景1.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崛起,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的焦点。

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2.冷战根源:冷战起源于美苏两国在二战后的意识形态对抗。

美国代表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代表社会主义制度,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1.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提出援助欧洲重建的计划,旨在稳定资本主义国家,遏制苏联的扩张。

3.北约成立(1949年):美国为对抗苏联,联合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5年):苏联为应对北约,联合东欧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5.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最终通过谈判解决。

6.越南战争(1955-1975年):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介入越南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7.柏林墙建立(1961年):东德政府为防止东德人民逃往西德,在柏林修建了一道隔离墙。

8.古巴导弹危机后的缓和(1962-1970年):美苏两国在古巴导弹危机后,开始寻求缓和关系,签署《古巴导弹危机协议》等文件。

9.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75年):欧洲国家举行会议,签署《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旨在缓和东西方关系。

10.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在冷战末期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三、冷战的影响1.政治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2.经济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军事、科技等领域展开竞争,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3.军事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导致全球军事紧张局势加剧。

4.意识形态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导致全球意识形态分裂。

冷战资料

冷战资料
国际局势紧张
• 2、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与各国经济发展。 • 3、形成了两德、两朝的分裂局面。 • 4、导致世界整体发展不平衡
右边的是苏联冷战时 期的一幅宣传漫画:华盛 顿的“和平鸽”,结合教 材关于冷战的介绍说一说 这幅漫画的深刻寓意。
美国的冷战,是武力震慑下的“和平”, 是经过伪装的“和平”。
着两极格局形成。
西班牙



尼 亚
土耳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1、全面冷战(1)欧洲: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柏林 分区 占领
(1)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 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 个碉堡、270个警犬桩。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
二战后美苏实力对比
国家 美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控制着联合国 世界上最大 拥有世界上最强
世的界资本头输号出强大国的常规军事力
国和债权国 量,垄断原子弹
对外
在世界各地 拥有近500 个军事基地
苏联
二战中贡献巨 战后迅速恢 拥有最强大的军 控制着欧亚 大,使它在全 复,虽然跟 事工业和军事实 的许多地区
世界赢得了很 政美治国有军一事定大力国,仅次于美国。
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
翻越而被处死
墙 ·倒塌
阶段
时间
美国领导 苏联领导人
事件
特点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 肯尼迪 60年代初
60年代中期—70
第二阶段
年代末
尼克松
赫鲁晓夫 1.1962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顶峰和转折点) 2.1961年“柏林墙”

冷战政治知识点总结

冷战政治知识点总结

冷战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背景冷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赛义德会议。

2. 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

3. 苏联在二战中的表现。

4.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冲突。

5. 美国对苏联的感知。

6. 治安理事会。

二、冷战初期冷战初期主要表现为美苏两国在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立和竞争。

主要事件有:1. 杜鲁门主义政策。

2. 马歇尔计划。

3. 北约组织的成立。

4. 南斯拉夫崛起。

5. 韩战。

6. 东西方对立的加剧。

三、冷战中期冷战中期的主要特征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相互对峙。

主要事件有:1. 匈牙利事件。

2. 波兰暴动。

3. 古巴危机。

4. 欧洲分裂。

5.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第三世界运动。

6. 空间竞赛。

7. 反对越南战争。

四、冷战后期冷战后期主要表现为苏联的衰落和解体。

主要事件有:1.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2. 东欧剧变。

3. 柏林墙的倒塌。

4. 中美关系的改善。

5. 联合国的新角色。

6. 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

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之间的长期对立和敌对,塑造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冷战的持续和结束,直接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从而塑造了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

以上对冷战政治知识点的总结,虽然长度不够,但希望可以为您对冷战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九年级历史冷战手抄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冷战手抄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冷战手抄知识点冷战是二战结束后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之间的一场持续了数十年的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这场冷战对世界格局、国际政治和人类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年级历史中关于冷战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冷战的产生和基本原因冷战是在二战后形成的。

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崭露头角,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共产主义的苏联试图通过扩张势力范围以推动世界革命,而资本主义的美国则希望维护自由市场经济和西方阵营的利益。

双方的意识形态差异、地缘政治竞争和军备竞赛导致了双方的对抗。

第二部分:冷战的表现形式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体现在多个领域。

在军事上,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武器研发和军备竞赛。

这种军事竞争不仅削弱了两国的经济实力,还给世界带来了核战争的威胁。

此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两国之间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和争夺。

这种全方位的对抗导致了全球的分裂和势力范围的划分。

第三部分:冷战的影响冷战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首先,在国际关系中,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使国际政治格局由多极化转为双极化。

两国之间的对立和竞争推动了全球事务的演变。

其次,在国内政治方面,冷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的斗争。

各国都面临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选择,这对内部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再次,在军事和安全方面,冷战时期的核武器竞赛使全球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下,世界各地的冲突和动荡也与这种对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在科技和文化领域,冷战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封锁和控制。

总结:九年级历史中冷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了解冷战的起因、表现形式和影响对于理解世界历史和当前国际事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冷战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冷战,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国家之间的博弈和意识形态之争如何影响人类的命运,为未来的世界做出贡献。

冷战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冷战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冷战的知识点总结大全1. 背景冷战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

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美国和苏联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美国代表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体系,而苏联代表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体系。

两国意识形态的冲突导致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对立和竞争。

2. 冷战初期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对抗。

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极点,并且发生了一些关键事件,比如1948年的柏林封锁和19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

在这段时间里,美苏之间的争斗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竞争,并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3. 冷战的高峰期冷战的高峰期是指1950年代到1980年代期间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美苏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峰,并且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危机。

比如,古巴导弹危机和越南战争。

在这段时间里,美苏双方之间的军备竞赛也达到了顶点,两国都不断地在武器和军事技术上进行投入和发展,以争夺世界霸权。

4. 冷战的结束冷战最终在1991年结束,苏联解体并且变革成了俄罗斯联邦。

这一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世界格局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5. 冷战的影响冷战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冷战期间,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被迫站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面,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

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也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军备扩张和军事冲突。

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6. 冷战的教训冷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训。

首先,冷战期间的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表明,国际社会应该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不是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其次,冷战也表明,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和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史复习资料主讲老师何兢姚磊题型:名词、简答、判断、论述;名词1)冷战指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

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一切领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德国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及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意义上的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

2)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他认为苏联的扩张已经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此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及西方阵营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3)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5月4日。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据此条约,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起军事同盟,并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并对缔约国的防务实行统一措施和协调。

华沙的缔结使得东西方间最终形成2个对立的军事集团,苏联也因此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4)日丹诺夫演说是苏联接受美国的挑战,加入冷战的宣言。

1947年9月,日丹诺夫在组织苏联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大会上发表了一个演说,史称“日丹诺夫演说”。

日丹诺夫在演说中称,战后国际政策中2条路线的区分日益明显,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力量也分成2大阵营,一方是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方是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日丹诺夫2个阵营的理论,成了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理论依据,此演讲标志着苏联也宣布了和美国公开对抗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苏联的冷战宣言。

5)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区与英美双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联邦德国。

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

对此,苏联非常不满,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并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形成了战后第一次美苏冷战的高潮。

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

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一个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1949年3月18日美国和西欧国家公开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

这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一个军事同盟,是其推行冷战的主要支柱,北约的成立,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

及至前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

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层、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7)古巴导弹危机也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

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要求苏联撤出导弹而引起。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宣布不再对古巴进行任何入侵行动,美国撤回布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而结束。

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使得人类站在了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8)8-19事件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份,并认为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

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

政变中,由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接管苏联大权,稳定政局。

但是,政变只坚持了3天,以失败告终。

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但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苏联共产党因此退出了政治舞台,各个共和国的独立步伐加快,苏联迅速陷于解体。

9)朝鲜战争朝鲜战争,又叫韩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与大韩民国(简称“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而分别支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冷战中的一场“热战”。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10)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在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核心。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认为土耳其和希腊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防止当地发生革命,并拨款4亿美元。

一般认为,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

杜鲁门主义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

因此杜鲁门主义也是冷战的开始的标志,彻底改变了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对外政策,奠定了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

简答与论述1)美国推行冷战的理论依据1946年,美国的乔治-凯南首先提出遏制苏联的理论观点,主张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和局部性的武装干涉来遏制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影响,加强美国对西欧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这一理论,被杜鲁门政府采纳,成为杜鲁门主义全球战略的基础。

2)美国学术界对冷战的起源的观点,你认为冷战的起因有哪些?1.传统派:苏联挑起冷战阿瑟·小施莱辛格:《冷战的起源与发展》载《外交季刊》1967年102.修正派:美国无法推卸责任3.后修正派:两个冷战帝国的争夺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现在我们知道了——对冷战历史的再思考》,牛津出版社1997年版3)简述战后初期苏联的国家利益及其外交目标战后初期苏联的国家利益是确保安全,特别是西部边境的安全,这是战后初期苏联所要追求的国家利益最基本内容。

苏联在战争后期及战后初期所追求的目标是:第一,确立可靠的西部和东部边界。

第二,帮助建立和支持对苏友好的政府。

第三,确保德国不再发动侵略。

第四,在战后许多重要问题上,苏联努力避免同英美等西方大国对抗,甚至不惜作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以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4)从国际、国家、个人三个方面对冷战起源进行分析,如何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1.国际因素战后政治家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有以下几大特点:首先,和平政治取代了战时政治。

其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战后国际体系中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2.国家因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根本对立,两国国家利益基本相悖。

苏联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后初期苏联的国家利益是确保安全,特别是西部边境的安全,是战后初期苏联所要追求的国家利益最基本内容。

苏联在战争后期及战后初期所追求的目标是:第一,确立可靠的西部和东部边界。

第二,帮助建立和支持对苏友好的政府。

第三,确保德国不再发动侵略。

第四,在战后许多重要问题上,苏联努力避免同英美等西方大国对抗,甚至不惜作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以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充当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和在全世界扩展自己的影响是比维护自身安全更为重要的国家利益。

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战后初期美国的政策是:第一,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二,创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第三,遏制苏联。

3.个人因素(1)对对方的认识(2)美苏领导人处理外交的方式或外交风格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总之,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间的冲突与对抗创造了条件;美苏意识形态信仰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得两国在上述国际环境中迎头相撞,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全面对抗的爆发和冷战的到来。

4.冷战:多因素的产物(1)国际环境、国家行为动机和领导人三者之间的联系首先,战后国际环境与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及国家利益相悖密切相连。

其次,战后国际环境同美苏两国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及处理外交方式之间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意识形态信仰影响了美苏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

总之,国际、国家和个人三方面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导致了战后初期冷战的开始。

5)通过对朝鲜战争的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第一,朝鲜半岛战后政治分裂的局面,是美苏在该地区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反映了两个超级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力量对比状况。

第二,朝鲜战争的爆发及其演变为国际战争,同美苏两国对形势估计不慎准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美苏在处理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时,都以避免双方的直接军事对抗为基本原则,这使得朝鲜战争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两个超级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冲突,但是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

朝鲜战争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极其深远的。

①这场战争加强了苏、中、朝的政治和军事同盟。

②在另外一个方面,美国政府把朝鲜战争看作是苏联的扩张步骤,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抵制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威胁”的措施,促使了冷战军事化的进一步加剧。

6)越南战争于朝鲜战争之比较首先,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持续的时间要长。

其次,从战争的形势和战场的范围来看,越南战争也不同于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表现为典型的阵地战,而越南战争则主要表现为游击战和反游击战。

从战争的区域来说,朝鲜战争是以整个朝鲜半岛为战场的,越南战争则发生在越南的部分区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越南战争在起因、过程、苏联的卷入程度以及围绕战争有关东西方大国的相互关系等等方面,显得比朝鲜战争要复杂得多。

7)概述第一次柏林危机的起因与后果?起因:美、苏战后对德国改革和统治的争斗。

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区与英美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联邦德国。

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

对此,苏联非常不满,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并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

后果:柏林封锁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敌视,深化了欧洲的分裂,加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