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

合集下载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也越来越注重家校社三方的紧密合作,以共同育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方案的制定旨在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机制;(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2. 原则:(1)家校社三方共同参与,共同育人;(2)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3)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4)倡导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发展渠道。

三、工作内容1. 加强家校合作(1)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举行家长会议,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2)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和指导;(3)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运动会等,增进家校互动。

2. 强化学校教育(1)优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3)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如学生社团、实践课程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拓宽社会资源(1)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学校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2. 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3. 加强宣传,向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宣传工作方案的目标和意义;4. 开展培训,提高教师和家长参与协同育人的意识和能力;5. 逐步推进工作,定期评估和调整工作方案,不断改进工作质量。

五、预期效果1.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2.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全面发展;3. 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高;4.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实施计划(通用6篇)

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实施计划(通用6篇)

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实施计划(通用6篇)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实施计划(通用6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实施计划(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实施计划1一、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1、成立亲子成长共同体每个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所在社区、成绩、兴趣爱好等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和家长形成“亲子成长共同体”,亲子成长共同体作为家校合作、亲子合作开展活动的基本组织和平台。

每个亲子成长共同体选出一名学生组长和一名家长组长(学生组长可由班团干部或课代表兼),作为该共同体的学生和家长代表及开展活动的组织联系人。

2、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学校成立基于亲子成长共同体的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

各班的班主任和各个亲子成长共同体的家长组长组成本班的班级家校合作委员会,班主任为主任;年级部人员和各班家校合作委员会成员组成年级家校合作委员会,年级部主任为主任;学生处、团委、和各年级家校合作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主管副校长为主任。

学校、年级和班级通过各级家校合作委员会开展各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

二、家校合作的方法与途径1.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合作育人能力通过举办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专家为家长开办讲座等形式,加强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加强合作、提高内力,为充分发挥家校合力奠定坚实基础。

2.共谋成长规划,共同互助成长每学期学校统一组织三次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

学期初各班组织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共同体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帮助每一位同学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期成长发展规划。

期中考试后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间组织一次亲子成长共同体活动,共同总结、评价、调整成长发展规划。

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机制

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机制

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机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育人责任也日益凸显。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而社会是孩子的成长大舞台。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环境和更加丰富的成长资源。

为了推动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更好地为广大中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育人支持和服务,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目前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现状目前,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但也存在不少挑战和问题。

在一些地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有一定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

而在社会资源方面,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开展了一些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为学校的育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交流还不够频繁,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缺乏深度。

一些学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视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支持。

三、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机制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一个家校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共享与融合。

家长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家庭环境和家长期望,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平台对接学校需求和为学生提供支持。

2. 强化家校社沟通合作建立多层次的家校社沟通合作机制,包括家长会、家访、家校协商会等形式,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通;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与合作,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校企合作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成长支持。

3. 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学校可建立多样化的社团组织,如科技社团、艺术社团、社会实践团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社会视野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也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校外体验和学科拓展。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教师必须要抓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面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点研究主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切实的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位。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来确保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了解学生在各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而共同实施育人计划。

让学生可以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共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增添育人计划活力,让学生能够在家长和教师的陪同下了解更多课外知识,不断的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改善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以此来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学生成长共同体;学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实践;策略全面探索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推动家校社协育人计划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但从实际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沟通体制不完善以及缺乏实施目标等问题。

这就严重影响着家校社协同育人计划的实施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学生个人的综合性发展。

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同时联合其他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共同探索解决方案,确保今后的育人计划能够全面顺利的实施。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得到家长及教师的共同关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并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学生能够得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才。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只有不断的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区教育,并促使其不断的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并成为符合时代的优秀人才。

在整个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社区教育,在内容及方法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为此需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第1篇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2. 提高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育人理念,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

3. 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措施1. 完善组织架构(1)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研究解决协同育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设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和督促检查。

2.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1)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协同育人工作的认识。

(2)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等活动,提升家长和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3. 推进家校互动(1)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2)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4. 深化社会实践(1)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1)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6. 优化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表现。

(2)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投入,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导思想: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通过整合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目标:建立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提升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家庭教育质量。

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组织架构: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为成员。

职责:制定协同育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和培训。

协调各方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监督评估协同育人工作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三、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成长需求。

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度。

开设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四、社区资源利用与社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策划和组织校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利用社区文化设施和资源,开展特色课程和拓展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邀请社区专家和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五、协同育人活动设计设计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

六、师资队伍与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组织教师参加家校社协同育人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建立教师与家长、社区人士的沟通渠道,共同研究和解决育人问题。

七、效果评估与反馈建立协同育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家长、学生和社区对协同育人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路径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今社会,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教室和教师的讲台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育人的重要性。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路径,正是为了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

家庭作为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教育场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对他们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然而,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就需要家庭与学校之间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而社会资源可以作为教育的有力补充,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开拓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两个方面,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

首先,我们将分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家校之间互相支持与配合的必要性。

其次,我们将探讨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介绍如何将社会资源有效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最后,我们将总结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视,并为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一些可行的路径和策略。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合作,共同育人,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有品德、有才能、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通过概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和意义,引入读者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本部分还会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帮助读者清晰理解本文的布局和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是文章的正文部分,包括两个小节: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其中,2.1小节将详细阐述家校合作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其优势和意义,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提供基础。

2.2小节将介绍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和路径,并探讨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育人环境愈发复杂,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家庭教育的相互补充作用变得更为重要。

因此,家校社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本方案旨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二、目标1.建立良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

2.提升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教育意识,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智能和技能。

3.打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具体措施1.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组织机构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家委会、社区教育促进会等协同育人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效合作。

2.加强家校社互动交流组织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讲座,增加了解和了解家庭教育的机会。

建立家校社微信群或社区论坛,方便家长和学校教师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促进信息传递和共享。

3.共享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开放教育资源给家庭使用,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等。

家庭也可以提供一些资源给学校使用,例如家长的专业知识或社会资源等。

社会组织可以向学校和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4.定期开展家校社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庭教育主题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引导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

学校也可以组织家庭参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的陪同下了解社会和学习经验。

5.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各方对学生发展的看法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6.多元化育人方式鼓励家长、学校和社会采用多样化的育人方式和教育模式,包括游戏化教育、体验式教育、实践教育等。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学习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四、预期效果1.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智能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目录•引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状与问题•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结论01引言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社协同育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背景与意义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提高教育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目的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明确各方职责,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沟通与合作。

任务目的与任务02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与实践03倡导开放、包容、协作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构建新型的家校社关系。

01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2尊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自职责与优势,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形成互补与协作的关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组织家长成立义工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增强家校联系与互动。

家长义工队家校共育项目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家校共育项目,如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等,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与交流。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030201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案例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各自职责与分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经验与启示家校社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形成教育共识。

家校社协同育人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避免重复和交叉,提高教育效率。

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

03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状与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

家长参与度提高许多学校设立了开放日,邀请家长参观学校设施,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方案

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方案

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培养青少年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育人。

家庭和社会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应发挥积极作用,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既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有效合作,共同关注和负责学生成长发展。

2. 原则:平等互利、共同参与、有效沟通、全面育人。

三、机制建设1. 加强沟通与协商机制:a. 学校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代表与学校领导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b. 学校设立家委会,由学校和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开展会议,讨论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c. 学校建立定期与家长的互动平台,通过微信群、邮件、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

2. 家校合作项目:a. 学校与家庭合作,共同规划和实施家庭教育项目,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资源支持。

b. 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实践活动和实习项目,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实际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

3. 家校教育资源共享:a. 学校与家庭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如教学视频、教材资料等。

b. 学校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库,家长可以向学校申请借阅相关书籍、教材等资源。

4. 家庭教育学习平台建设:a. 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家长可通过该平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

b.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和教育水平。

四、组织实施1. 学校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推进实施方案,并定期评估和改进机制的效果。

2. 学校与家委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

3. 学校领导加强对该机制的重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五、评估和改进1. 学校定期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行评估,了解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和建议。

建立家校社共同体构建共育新举措——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

建立家校社共同体构建共育新举措——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

建立家校社共同体构建共育新举措——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在童年阶段处于“拔节孕穗期”,我们应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重视校外教育资源开发,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推进,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的感染力。

我们要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微信群、家校合作交流会的方式,建立起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协同共进的育人机制,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的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培育,鼓励青少年积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有助于强化青少年在更全面的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幼儿教育共同体贾雪青老师曾有言:“只要能培一朵花,能为一个孩子重塑家庭温暖的港湾,我都愿意行走在辛苦付出的路上。

因为恩格斯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

”诚然,学校与家庭最根本的目标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

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建立家校社共同体,合力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一、案例描述为进一步加强家庭与社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正实现家社联动、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小朋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我们幼儿园联手社区特别策划了一期以“父母课堂:用心陪伴共话成长”为主题的活动,邀请了大班小朋友的父母来参加此次活动,目的是想更好的帮助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借鉴好的家庭教育经验,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为更好的推进家校合作和共同育人打好基础。

在活动当中,会邀请优秀家长的代表和家委会的代表,让他把自己的育儿经历和即将步入一年级的小朋友父母分享,从几个方面阐述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怎么样的。

由理念到方法,从反思到实践,引起了现场许多爸爸妈妈的共鸣。

大班的小朋友在一年以后就要步入小学校园,我们作为老师和父母不应该只是把他们看作是小孩子,而要把他们看做是是朋友,做他们的倾听者、分析者和引路人。

构建“发现”共同体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构建“发现”共同体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构建“发现”共同体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作者:陈金香王静吴秀玉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第05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发现教育”内核,统整优质教育资源,以结构性思维与共同体理念反思并重构家校社共育工作,探究建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育人策略,立体化实现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成长。

1.协同与合作,奠定家校社共同体之基一方面,学校围绕育人核心,抓住协同关键,做好机制保障,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建立家校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家长教师协会运行机制,即以“核心队伍”为引领的运行保障机制、以“建章立制”为指导的制度保障机制、以“专家顾问”为依托的专业支撑机制、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的对话互动机制。

创新管理,完善功能,在家庭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中统整优势资源,实现互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络,增强协同育人能力。

另一方面,发挥合力,将家庭教育指导、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以良好校风促进良好家风和良好民风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2.课程与活动,形成家校社共同体之核家校课程,凸显共育。

通过家校共育课程统整课程资源,让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学校教育获得有效补充,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得到改进。

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学校通过家长课堂与工作坊,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同时,以学期为单位,广泛征集家长的育儿经验、家教问题等,围绕不同的问题或专题开展活动,使家长从旁观者、倾听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

班本课程,诠释共育。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努力探索构建班本课程。

我们的班本课程建设以班级为单位,以创建班级特色为核心,以班训班规课程化、班级文化课程化、班级活动课程化、班级管理课程化四项建设为基本途径,在各年级家长教师协会中广泛开展研讨,由家长与教师共同分析不同年段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的教育需求,制订出适合各年级学生的教育纲要。

如何加强家校社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家校社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家校社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当今社会,如何加强家校社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

其次,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此外,家长还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指导。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重要职责。

为了加强家校社合作,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建立有效的联系和合作。

二是要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

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社会是教育的大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教育市场的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摘要:全面探索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方法和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和提升,已经成为教师的基本共识,同时也是教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入手就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具体路径和基本策略开展讨论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阐述可以找到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基本规律,为每个学生的更好发展和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有效性;实践;策略全面探索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推进加上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具体策略和基本方法,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基本工作指引,而从当前实施的基本现状来看,还存在沟通机制不健全、实施目标不明确、各方参与热情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着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效益和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更好发展,需要教师积极地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联合优秀的同行探索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后续的实践中进行全面归纳、梳理和总结,从而更好的破解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瓶颈。

一、建立健全沟通机制,积极强化沟通与交流积极地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全面地强化各方的沟通交流,是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也只有沟通机制是健全的、沟通是顺畅的,才能解决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实现1+1>2的效果。

而从目前实施的基本情况来看,存在沟通机制不健全、沟通交流频率较少等突出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地立足当前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瓶颈,全面地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并借助这些机制强化沟通交流,从而破解实施瓶颈,促进每个学生的更好发展与提高。

例如,一方面,要健全构成机制。

如教师要积极发挥传统沟通机制的优势,每周与学生家长、社会机构进行依次座谈会、意见征集会,还要积极引入新媒体,构建包含微信群组、QQ交流群等沟通机制,为后续的沟通交流打好坚实的基础。

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414400摘要:从国家政策发展来看,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正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及社会教育为支撑的育人共同体极为关键。

在社会与教育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学教育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传递文化知识,而是要在各方资源与力量的协同推进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基于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进行了以下探讨,以期为教育提供新的经验和范式。

关键词: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综合发展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是受教育者的主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

这也让三方有了共同的诉求基础,同时给三方形成合力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与教师不可能细致入微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教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这也意味着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紧迫性,继而让每个学生得到个性化、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

一、明确各自职责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前提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前提是各主体应明确自己的权责优势以及彼此之间的界限。

家庭场所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学生教育的第一阵地。

因此,在育人方面,家长应为协同育人打好基础。

学校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能力和素质。

学校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打破学校与外部联系的壁垒,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联系社会资源,沟通家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关注学生在学习情感和认知等各方面的需求。

社会这一外在环境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别是社会教育资源,它是家校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家长要积极与学校沟通,加强对学校政策规定的理解,以家委会等各种途径形式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确保教师与家庭教育家长的及时沟通。

另外,学校还要保证圆满完成工作,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密切联系,互通有无,共同了解与掌握学生的状态,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家庭教育建言献策,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家长也要将孩子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做到因材施教;社会也要提高影响力,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配套的公共设施和其他各类资源,三方共同创建健康的教育生态。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步骤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步骤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步骤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

他们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资源,共同培养孩子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介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步骤,并指导家长、教师和社区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行动。

步骤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他们可以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会议,分享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和需求。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并提供有关教育资源的指导。

•家长可以参加学校的家庭访问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交往情况,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

2. 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可以与社区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和项目,为孩子们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学校可以邀请社区的专家、志愿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培训,扩展孩子们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步骤二:制定合作计划1.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计划•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制定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确保孩子们在家和学校的学习内容和进度相一致。

•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家访计划,定期交流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奖惩制度,确保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 学校和社区的合作计划•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将社区资源融入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增加孩子们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制定社区服务活动计划,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了解社区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专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步骤三:实施合作计划1. 家庭和学校的实施•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沟通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情况,交流问题和困扰,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首先,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需要明确各方责任。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应该承担起教学、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责任。

社会则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成长机会。

其次,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建立起相互联系、信息畅通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社会实践活动等,邀请家长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再次,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

家庭应该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和能力。

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会。

最后,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总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只有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优秀青少年。

希望各方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推进家校社协同
育人实施
摘要:合理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是服务每
个学生不断发展和提升的战略抉择,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强化德育教育实施
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经验积累,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模块着手就有效构
建学生成长共同体以及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方法开展讨论和研究,以期望
通过探索工作来为每个学生的更好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每个学生的更
好发展。

关键词: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
当前,积极在学生成长共同体机制下来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组织和实施,已
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共识和基本工作指向。

教师要积极立足当前家校社协同
教育实施基本现状、存在的瓶颈,全面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总体实施目标,有效
挖掘共同体体制优势,并强化实施后的总结和反思,真正在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
下来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效益和质量的大幅度跃升,服务每个学生的更好发
展与提高。

一、强化共同体构建实施,明确总体实施目标
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目标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需要,会对后续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工作的有效
开展产生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而从目前的实施目标设计情况来看,存在目标设
计长中短期不衔接,目标设计指引性不强、侧重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制约着家校
社协同育人实施效益的提升,需要教师积极地在学生成长共同体视角下进一步优
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目标与规划,从而为后续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指引明确
的方向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实施过程中要积极明确
其定位,找准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实施的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化与合
理化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目标和规划。

如在目标规划中对不同阶段协同育人实
施的总体安排进行明确,同时要设计长中短期相衔接的实施目标规划,还要明确
每个阶段实施目标的侧重点、核心点,真正按照一定的节奏推进家校社协同教育
实施。

二、挖掘共同体体制优势,充分释放共育活力
充分的挖掘学生成长共同体的体制优势,进一步释放家校社共育活力,是教
师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关键与核心所在,而从当前的基本实施情况来看家
校社协同育人实施中没有充分的挖掘各方的优势,也没有更好的凸显学生成长共
同体的体制优势,使得协同育人实施效益的提升打了折扣。

需要教师积极立足协
同育人实施的基本现状,进一步借助各种方式和策略,来充分的挖掘学生成长共
同体的体制优势,为家校社共育活力的释放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家校
社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在学生成长共同体机制下强化互动交流与沟通,积
极联合家校社三方代表进行协商,一起制定合理化协同教育实施目标和规划,同
时一起讨论协同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并充分
发挥各方的优势,如学校要发挥专业师资力量的优势,家庭要发挥榜样示范的优势,社会机构要发挥资源优势,真正在三方协同实施中助力共育实施效益提升。

三、强化共同体总结反思,破解共育实施瓶颈
积极地强化总结与反思,是教师破解学生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
工作开展瓶颈的有效渠道和实施路径,而从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基本情况
来看,存在忽视反思和总结,反思工作不够细致化、精准化等突出问题,制约着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效益的提升。

需要教师积极地强化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实施
中的总结与归纳,并在反思中破解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瓶颈,服务每个学生的更
好发展与提高。

例如,要积极在学生成长共同体机制下强化反思,全面对协同实
施目标完成情况、协同实施方法运用、协同实施困境,同时在集体分析中把握协
同实施症结所在,并制定具体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改进。

如协同实施过程中沟通机
制不健全,则可以积极制定定期会商制度,并建立沟通的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充分借助这些沟通机制强化沟通与交流。

又如协同实施过程中忽视学情分析,则
可以在学生成长共同体机制下一期对学情进行分析,如借助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
基本状态、心理困惑,并借助师生交流、活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具
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把握,同时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真正破解协同实施瓶颈,助
力协同教育实施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积极地探索推进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以及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
施的方法和策略,已经成为新课改和新形势背景下每一名教师的重要目标导向和
工作指引。

教师要进一步重视起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并在学生成
长共同体视角下来探索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在后续的协同育
人实践中强化共同体构建实施,明确总体实施目标;挖掘共同体体制优势,充分
释放共育活力;强化共同体总结反思,破解共育实施瓶颈等等,从而真正地推进
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服务每个学生的更好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代莉,唐宇.“双减”视域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J].新课程评
论,2022(05):37-42.
[2]陆云泉,刘子森,杨双伟,韩姗杉,刘平青.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
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人民教育,2022(01):6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