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的内容和方法
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透 一 — ' ● -
在考试中得高分这样的事不宜写,原 因是这个弄虚作假行为 ,与我们 社会
价值观 、道德 观格格不入。 ( 三) 指导 学生 明辨 事理 的 习
作。 “ 文章不是无情物 ” 。教师在学 生 习作 中 ,一 定要 引导学 生 明辨事
此 ,在写作 教学 中,进 行德育渗透 。 就是让学生把 自己真实的道德水平 和 能力进行再现的过程 ,就是 让学生进 行德育实践 的过程 。 ( 二)道德素质与写作 能力互 为
因果 , 互相促进 。写作素材来源 于生
于学生形成健 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学习 方式及人生态度 。作文教学 中如果教 师只注重 “ 技术”性的问题 ,而忽视 思想 的教育 ,则学生易养成 自私性 、 排他 性 的个人 主 义意识 和习惯 。反
生对社会进行 观察 。学生在深 入了解
看待生活 、辩证地认识事物 的教育 , 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生活 ,发掘出好 的素材 , 切实提高学生文章中的思想 内涵 ,提高写作水平。而写作 能力 的 提高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 思考 ,二者和谐发展 ,相得益彰 。
用崇高的思想——人与人的忠诚 ;富 于同情心与热忱——去感染学生 ,你 就越能启发他们去进行 自 我教育 与自 我 检查 。 ”教师 在评价 学生 作文 时 , 应用事理 明朗的评价启发学生 自悟 , 在评价中接受教育 ,激发上进心 。当 然, 作 文中的德育教育 , 不仅仅应在 上述几个方面 ,而应渗透 于作文教学 的整个过程,靠持之以恒 , 靠逐步渗
理 , 正确 地 表 达 自 己 的 “ 情 ”和 “ 理” ,发现学生习作 中流露的情感思
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道德观、审美观,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
写作和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
作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又要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看待和分析客观事物。
关键词:渗透德育原因方法正文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
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习作,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是当代语文教师的责任之一。
为什么要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存在四个方面的原因:一、学生现状: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文笔流畅,中心明确,但立意不高,缺乏高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习作的中心思想。
文以立意为主,而“意在笔先”。
文章必须观点正确,中心突出。
要求学生做到:在模仿范文时,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范文进行立意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讲完《茶花赋》一文的立意后,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抒发热爱祖国、歌颂劳动人民智慧,学生便能这一立意自拟出《长城赋》、《黄河赋》、《塔河赋》等题目。
把教作文与教作文结合起来,提高立意,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作文立意才高;一个人对事物认识的深刻,作文立意才有深度。
学生作文立意正确与否要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引导,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健康高尚的情操,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本质规律的认识。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德育的渗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德育渗透关乎学生的品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概念、意义和现状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引导。
一、德育渗透的概念和意义。
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育中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德育教育,提升其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德育渗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情感和价值观,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小学生正处于德育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其次,德育渗透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再次,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德育渗透策略的选择和实施。
1.创设德育情境。
通过创设与德育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德育教育。
比如,在课堂上设置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课外阅读中加强德育教育,选择一些蕴含着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的读物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2.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
在每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明确德育目标,并将其具体化、明确化,使学生明白德育在课堂中的具体要求。
例如,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耐心和细致,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律。
3.提供德育案例。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中嵌入一些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与德育相关的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
4.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引导他们正确的德育行为。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是学校教育之首,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显得尤其重要。
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指导,更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正确、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合格人才。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可围绕以下途径进行:一、学生在积累材料中渗透德育学生写作文时的材料积累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阅读书报收集材料,一是观察、感受生活时进行材料积累。
抓住了这两方面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便可使学生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首先,学生通过阅读书报收集材料既有来自课内的学习,也有来自课外阅读获取的。
因此,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具体课文内容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想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指导学生读千年古文,做时代新人。
司马光以俭为荣,以奢为耻,在今天仍需发扬光大;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仍堪为楷模,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爱国精神令人钦佩。
要求学生背诵名诗名词、名人名言: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才必有用”;苏轼的“大江东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举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让学生心中充满豪壮之气,潜移默化之下,学生作文时“大气”就会自然流露。
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领会、吸收优秀作品的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的同时,独步洗涤自己思想上的尘埃。
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风云、。
要求学生每天看报,收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了解世界格局、巴以和谈、伊拉克的战火、奥运会、“三个代表”等等。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表看法,写成短文或日记。
这样中学生的作文就不至于一味地沉溺于个人得失的小天地里,他们心中自然会装有世界,他们的作文自然会“大气”起来。
其次,指导学生正确观察人生,分析社会。
观察和分析是写作的基本功,不会观察的人,必然对客观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会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当然写不好文章。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第1篇示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德育应该如何渗透?有哪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课外阅读和作文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念的引导,通过选取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美好的情感熏陶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接触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作文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生活的热爱。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关键的,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接受德育教育。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参与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感和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体验人生百态,感悟真理和美好。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生动地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增强其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家校合作。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之外,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和自主写作来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主动阅读和写作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道德意义。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家长的参与和辅导,让德育教育在课堂之外得以延伸。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而作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契机。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成为了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首先,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作文是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当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关注更多的道德问题,如友爱、诚信、责任等,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德育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当学生在写作中思考问题、探索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运用道德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评价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再次,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学生在写作中选择主题和写作素材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与社会问题相关的话题,让他们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作文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而德育教育的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活的能力。
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选题、自主表达时,教师可以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道德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语文渗透德育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一堂语文课为例,探讨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同步提升。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背影》一文,作者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送别儿子时的感人场景,表达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父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授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父爱的伟大。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背影”、“伫立”、“颤动”等,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的内涵。
(3)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父爱的理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观点。
(4)写作实践教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父爱如山”,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描述一次难忘的父爱经历,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5)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伟大,引导学生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三、德育教育渗透1. 情感教育通过《背影》一文,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珍视。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描述自己的父爱经历,进一步加深对父爱的理解,培养感恩意识。
2. 道德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如孝顺、尊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关爱他人。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价值观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价值观,如亲情、家庭、孝顺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程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与德育有机融合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内涵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小兔乖乖》、《孔雀开屏》等具有鲜明道德教育色彩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悟出“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语文写作与德育内涵结合语文写作是以语言为工具,展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中,常会以“让学生爱祖国、语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为主题,撰写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想,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化对命题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过程,既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写作中,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点评、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成就相互促进,达到综合德育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个人修养并重课堂上,作为教师既要在语文知识的讲述方面下力气,也要在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智慧为目标,在重点难点的解释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中获取道德成长的机会。
例如,当讲解一则“大雁做爱心”的故事时,可以就文中叙发生的丰富感情来明确表达“爱的力量”和“团结一心”的道德认知。
同时,还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及现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与事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并积累道德素养。
德育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一、引言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言文字能力的体现,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与写作教学应当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德育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旨在提高小学写作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德育理念融入写作教学德育理念应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始终。
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写作中注重道德规范,扬长避短,表现出正确的人生态度。
如在写议论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善良、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出发,使写作内容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
2. 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通过写作可以观察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在写作中体现出良好的品德风貌。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温暖感人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用心书写,表达真情实感,锻炼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德育教育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德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写作教学应当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谈人生、诵诗歌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与道德情操接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在学生作文批改中,教师也应重视德育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写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写作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作态度,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态度。
三、如何促进德育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渗透1. 教师的德育修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的德育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引导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古诗词、古文、现代散文、现代诗歌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比如通过诵读古诗词来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通过分析古文来了解古人的品德修养,通过朗读现代散文来感受作家的人生态度等。
通过课文内容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二、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
比如一些感人的故事、勇敢的英雄传奇、感恩的故事等,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正义之心、同情之心等。
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也得到心灵的洗礼。
小学生的写作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通过作文、诗歌创作等形式进行德育的引导。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家庭、友谊、正义等主题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感悟和表达;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感恩、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等主题的诗歌创作。
通过写作活动进行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感。
四、通过讲故事进行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讲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比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
比如可以讲述《三字经》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感恩;也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孝道、友情、正义等方面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进行德育渗透,比如举办朗诵比赛、语文演讲比赛、语文艺术表演等。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教学方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一以《秋天的怀念》为网昆明市呈贡区育才学校周燕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岀: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都是极好的德育素材。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秋天的怀念》为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深入文本,分析母亲形象,感悟母爱的伟大《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文质兼美,文中母亲的形象坚韧而伟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感悟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同情与理解,在情感共鸣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渗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分析母亲的形象,应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结合"我是从后文作者描写的突泉时所用的语句'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得出对比的答案。
我记得老舍先生有一个称号叫作’人民艺术家’,我想老舍先生大概是用釣突泉的纯洁之美,来描写当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可能前面的市场和这有一定的关系,一定比单单的反衬有更多的深意。
”班级里举起的手刹那间全都放了下去。
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引入到了这个问题的深思中,都在认真地思考。
对于刚才这个答案我还是比较惊喜的,孩子们竟然可以联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风格和时代背景来解读文本,真是太让人惊喜了!这也是我一直大力引领学生开展主题学习的原因:孩子们可以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用教读引领课上习得的方法进行组文阅读,在同一主题的一组文章中比较,进行丰富的探索与联想,深入浅出地解读文本,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这时,先前说人文色彩的那位学生,仿佛找到了珍宝似的,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我找到了一个细节点。
在第二段中有这样几句文字:’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瓷、东洋玩具、东洋……'从这些文字中,我觉得体现岀了作者对外来侵略的反感与厌恶。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将德育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够提升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成为广大教师的课堂实践难点。
下面就浅谈一下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文是表达学生内心感情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情感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短文、诗歌等形式的作品,或者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表达,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真挚的情感。
二、注重价值观培养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之一就是注重价值观培养。
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感恩、孝顺、友爱,懂得尊重他人和团结互助。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文教学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使他们在写作中体会到价值观念对人生的指引和意义。
三、注重人文关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另一个渗透方法是注重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生活体验、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关注和呵护,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和呵护,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使他们在写作中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弱势群体,使他们在写作中表达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感。
四、注重品德修养品德修养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作一些能够展现品德修养的主题作文,如关于友情、亲情、爱国情怀、守信用、尊重他人等方面的作文,使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品德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研究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素质和道德品德的教育活动。
而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和道德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德育的内涵、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和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人的品格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思想健康、行为规范的好孩子。
德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
我们来看一下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基础和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触到的是丰富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通过阅读、听说、写作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和文学作品的魅力。
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那么,德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呢?有以下几个途径:1. 在课文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挑选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在讨论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点。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故事和文章,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善、真等价值追求,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行为和品德如何影响到故事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2.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亲情、友情、助人为乐等主题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德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小学阶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德育,而作文是教师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写出内容积极、文笔流畅的好文章。
一、重视情感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讲授课本内容,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过多情感沟通。
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便学生能更好接受教师的思想引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正处于具有很强创造性、想法很多的阶段,教师在引导时,不能用成人思维限定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创造力。
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倾诉欲望,教师应持鼓励态度,引导学生表达想法,并将想法融入到作文中。
教师对每个学生应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鼓励学生沟通。
当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时,情感交流会更顺畅。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也不应大声训斥,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写作教学的质量。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个人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将真实情感写入作文中。
如写“我的妈妈”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的,比如:妈妈经常做哪些事情,如何对待家人,和妈妈在一起有哪些难忘时光和事件,对妈妈的情感是怎样的……分享完毕,请学生认真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有内容可写,且写出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二、引导学生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仔细观察,写作时思路就会更清晰,细节描写就会更准确、生动。
许多事物在表象之下都有丰富的内涵,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质,如果不仔细观察,只看表面,是很难看出来的。
有些学生不具备观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事物,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如以写一种小动物为例,有些学生只观察了动物的外形特征,而没有关注小动物的其他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讲解。
可以选取《小兵张嘎》、《孝子精忠》等篇目,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道德观念。
可以让学生了解岳飞的民族气节、庄子的忠厚品格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来认知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得到进一步启发和教育。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
在阅读完孝子精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孝子精忠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道德观念的引导。
在学习《草房子》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阿Q的人生观的讨论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立、自强等正面的品质。
通过这种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无不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够在品格上得到提升。
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字、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去呢?以下是一些渗透方法供大家参考。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学生实践等方面,就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
一、在教师引导方面进行渗透教师引导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主题,引导学生抒发真情,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不正确、人生观狭隘等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化名人的事迹、故事,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
小学作文教学的教材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德育教育渗透的关键,是要选择具有道德故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故事和作品,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选取教材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一些优秀作文进行上课讲解,通过分享优秀作文,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实践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友爱,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德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德育教育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引导、教材选择、学生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德育修养,做学生的榜样,通过精心的引导,指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和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因为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德育教育恰恰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呢?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有思想性、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或小说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多选取一些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善于表达。
在教学评价上,要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让学生明白,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思想道德情感,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学生文学活动来实现。
学生文学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和创造力。
在学生文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写作文、创作小说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导,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美、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来实现。
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社会团体合作,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社区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助人为乐、乐于分享的快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通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体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
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改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有的蕴藏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有的课文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本文记叙的事件出发,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这一道理出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因此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学生的写作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
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富鹏小学余炽梅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它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一、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
所谓德育的导向作用,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
小学生的特点是长于形象思维。
因此,他们容易从直观的角度去审视题目的具体意义,而对题目隐蔽的深刻本质,往往不善于作深入的分析,不能准确把握题目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片面性和肤浅性,当然也就不会写出中心明确的作文来。
所以,在指导学生审题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目的。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处家乡的景物”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作文提出了几点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次习作要求可以分为三点:写家乡一处景物;要抓景物特点细致描写;这处景物必须是你所喜爱的。
可见学生从“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三个方面较为正确地理解了题意。
我觉得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写。
于是,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写哪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有什么特点,而且一定要说出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
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家乡的增江。
我是喝增江的水、吃增江的鱼长大的,增江是我家乡的骄傲,所以我要写增江。
”有的同学说:“我想写家乡的白水寨,它绿化、美化了我的家乡,成为了家乡的特色景点,所以我要写白水寨。
”有的学生说:“我想写我家门前的小花园。
小花园的特点是花多、草多,还有一座假山。
这座小花园虽比不上大公园的美丽,但是这里的花是我新手栽的,草是我新手种的,假山是我新手堆积的。
我对小花园有特殊的感情,她是我心目中的乐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育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的内容和方法摘要: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育人为本,渗透德育”。
在作文教学中别出心裁,不留痕迹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生活教育等有机的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不仅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功能,还能达到“文以载道”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作文教学 ; 德育渗透 ; 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育人为本,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贯穿着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对学生品质、意志、修养的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别出心裁,不留痕迹地对学生实施思品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不仅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功能,还能达到“文以载道”的德育教育。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
这要求教育工作者,面对新的形势,应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不失为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有自己的笔书写美好的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去思考,自悟自得,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灵性。
指导学
生对身边的新人新事发表议论,感受自然环境美、人文景观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学习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写作文,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二、将理想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
究其原因,也许复杂多样,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没有追求,没有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必然会混天度日,碌碌无为地生活着。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理想,定目标,是关系到怎样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怎样使学生提高进取意识的重大问题。
在作文活动中贯彻理想教育,举行各种理想教育的活动,启发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在论说文训练中,指导学生阅览名人传记,分析名人获得成功的根源,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活动中,教师除了注重作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外,还关注前途理想教育,经常开展以“理想“为主旨的口头作文竞赛、辩论赛、演讲赛,办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手抄报、壁报等,坚持每学期写一篇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也认识到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只有克服困难不停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理想的彼岸。
不难看出,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
不但训练了作文,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还让学生接受了前途理想教育。
三、把感恩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古代流传久远的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知恩感恩真挚情感。
这种美德应予继承和光大。
因为知恩图报,这是一个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目前,由于生活的安逸、父母的宠爱,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这就直接导致这样的学生心安理得的认为别人对他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得要去关心别人,更谈不上开展知恩图报。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开展相关的故事会,讲述“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一个个传递着感恩的情怀的成语故事,使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学会感恩。
引导学生明确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熏陶、祖国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以及不计回报的给予,都是“恩”。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领会恩点,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恩惠。
每听一场感恩励志现场会,就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和感恩征文、制作感恩明信片等一系列活动,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培
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在学校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号召学生主动将这种感恩之情化成日常行动。
倡议学生每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进而感恩社会与祖国。
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
感恩自然给予阳光,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感恩朋友给予友谊,感恩尊师给予谆谆教导!感恩是一种情怀,学会感恩,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坚持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无数次的感恩教育。
四、把生活体验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按生活编排课文,旨在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法律的等等。
这其中,作为生活主体的人其实最复杂,人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美好的表面里蕴含着丑恶,丑恶的事物里藏着美丽。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加强作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指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知识,明确作文的素材来源于我们生活,这就解放了学生作文的空间,使他们走出了书本、走出课堂,到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个丰富的土壤中汲取精神食粮。
这样不仅拓宽了作文训练的范围,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态,积极思考生活世界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
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生活的本质、世界的奥秘的热情。
学生成了生活的主人,取得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总之,做到德育在作文教学的渗透,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在活动中进行情感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保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