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论》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课程论
●几个案例 △精密机床 ☆国际市场同类型美国的价格是中国的3倍, 瑞士是中国的8倍,为什么? ☆瑞士企业的核心机密“诺号”(know how) 即“知道怎么做” △“北京”牌机械手表的设备、工艺引进于瑞士, 但质量有很大差距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曼彻斯特是世界制造工厂, 十九世纪末逐渐衰落,被德国取代,什么原因?
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职 业教育课程论?
高职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

高职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必然是以就业为导 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知识内容与 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学生专Hale Waihona Puke Baidu技能与岗位 规范零差距,从而实现毕业就业零时间。既 实现了高职目标、又满足学生实际需要,既 解决当代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迫切需要又体现 和谐社会的理想结果。
三、拥有恰当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也强调两点: 1、读、思、研、讨结合; 2、行“有我”之学。 四、遵守基本的学习要求 1、参与并完成学习活动; 2、遵守学习纪律。
课案小教教 堂例组师学 提分讨讲方 问析论授式
读适观讨学 书当察论习 看笔反思方 报记思考式
参考书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04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 , 教育科学出 版社 , 2007 3、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3 4、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 教课程开发与实施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9.09 5、侯作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M] , 国防科技大学出 版社 , 2008 6、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 , 上海教育出版 社 , 2006 7、邓泽民,陈庆.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06.05
我国教育界目前的三大任务
第一是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是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职业教育的意义
●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再就业 ●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 资源优势 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构建和谐社会 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必然要求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 能力本位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注重实操 (实践体系非学科体系) 强化职业道德(敬业、责任)

注意防止一种倾向:单纯强调“技能”把 职业训练与素质培养割裂开来。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应选择实践导向课程 模式;学术教育以发展人的符号理解能力为目标,宜选择学问导向 课程模式。
高职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
高职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的良好核心能力。包括: 职业行为能力:不仅要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娴熟职业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技术知






识,关键是善于将基本的技能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成为一名企业合格的工作人员。 独立处理能力:独当一面处理工作问题能力.是高职人才重要能力之一,解决操作现场中 出现的属于职责范畴内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当然.独立处理 并非是单干,但至少能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团队合作能力:现代社会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就是说一 方面要具有独当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良好的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团队作战。 组织管理能力:这是高职人才与中职人才的最大区别。如果说团队合作工作过程中中职人 才主要是根据计划安排完成其岗位应完成的工作和相应配合工作,那么高职人才除了要完成岗位 应完成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在团队作战中其要起将领作用。 自我完善能力:市场经济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学会面对未来,不断学习,不断把知识转 化为实际能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提供学习平台,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提升自 我竞争能力,立足于现代社会。 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奋发,乐观好学,善于相处;在职业变迁日益 迅速的社会中正确认识自己,自我控制,承受压力和挫折,敢于承担责任,关心企业、国家和社 会.学会生存。 现代创建能力:开发潜能、勇于探索,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往,较多强调的是创造技能, 但光有技能与技巧而缺乏创新意识不行;然而单有奇思异想和灵感也不行,得有创业精神;而事 业的成功不能单凭一腔热情,关键是要创建成功、有实效。这就是现代创建能力的本质。走向现 代社会需要的是由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综合的现代创建能力,并运用现代创建能力去 开拓、建设美好的世界。
周恩来的自励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19岁作 1917年,周恩来报考清华大学,但因严重偏科导落榜,后 来得到朋友的资助自费到日本语言学校复读,以期能考上日本 的大学,然而他报考了多所学校均以落榜而告终。无奈之下, 周恩来回国在才成立不久的南开大学注册了学籍,却终因未曾 上过一天课被自动除名。后虽到法国勤工俭学,却依然没有得 到任何文凭,所以他毕业的最高学历只是高中。 尽管周恩来没有高学历,但他过人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及 综合能力素质,都不是常人所能比及的。
●课程改革要点 ▲企业参与 ▲能力本位 ▲工作过程逻辑 ▲行动(实践)导向 ▲理论和实际一体化 ▲模块化和综合化 ▲项目课程、任务驱动、解决问题 ▲根本问题是课程学问化的倾向


你认为 职业教育课程论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职业
教育课程论是课程论的下位概念,其研 究领域主要涉及职业学校课程设计、编 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 大会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21世纪展望》 报告中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在新的时代所 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将成为实现和平文化、 良好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国际公 民等诸多目标的有效工具。”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特点
●目标指向:技术技能型、应用实践型人才(知识型、技术型、 复合型) ●职教特色:外生性、行业性、实践性、地域性、多样性、开 放性、灵活性 (教育创新 ) ●认识职教质量观 ▲就业能力——基本点 ▲创业能力——制高点 ▲职业资格证书——瞄准点 ▲综合职业素质——落脚点 ▲态度和技能、实用技术、知识(内容排序) ▲对口就业率、取证率、升学率 低犯罪率(质量指标)
相关报刊杂志: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职教论坛 机械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大众商务 现代教育管理 教育理论与实践

要求: 共同参与 广泛查阅 深入思考 资源共享 学有所获
教学专题

导论 第一章 学校、职业与课程 第二章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形成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1. 掌握知识。 2. 单项能力。 3. 综合能力。 4.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目标不是知识体系、不是技法仓库、 不是单纯技术。 职业教育目标是综合实战能力。 导向、基础、目标、载体、主体、一体化 。

怎样学习职业教育课程论?
一、明确课程学习目的 1、掌握职业教育课程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2、培养职业教育课程意识; 3、建立初步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二、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三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论与职业论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


第五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论与实用
第六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第七章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原理 第八章 职业院校的普通文化课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和 教育家霍华德· 加德纳《心智的结构》

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
人的智能至少包括: 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
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 自知——自省智能、自然智能,存在智能等。
课程模式 比较维度 课程目标 课程门类划分标 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组织 课程实施 学习结果评价
学问导向课程模式 认识能力、理解能力 学科分类 理论知识和认识工程 以理论知识为主体 知识本身的逻辑 记忆、理解 书面形式
实践导向课程模式 技术实践能力、会做 工作任务划分 实践知识和实践过程 以实践知识为主体 工作中知识的逻辑 实践性学习 工作样本测验
●现行教材主要问题 ▲编写思路传统——以教师为主,以学校为主, 以理论为主,以纸介质为主; ▲部分内容陈旧——与生产实际脱节,较少反映 新知识新技术; ▲课程形态落后——大多是讲解—接受式,而综 合实践活动式较少; ▲编写队伍有局限——企业行业人员参与较少; ▲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不衔接——缺乏与考证取 证的技能鉴定标准整合。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职业能力+专业知识 ●对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尺 度 ●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实用 ●注意培养创新技能能力
●课程改革要点 ▲企业参与 ▲能力本位 ▲工作过程逻辑 ▲行动(实践)导向 ▲理论和实际一体化 ▲模块化和综合化 ▲项目课程、任务驱动、解决问题 ▲根本问题是课程学问化的倾向

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相对独立的, 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
加德纳认为:

虽然人的先天素质对智力的类型起决定性作用,但智力 的发展水平高低更取决于个体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 其中,开启经历和关闭经历就是两个重要的变化过程, 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转折点。 前者起到开启智慧的作用,激励人争取成功的欲望;后 者起到扼杀智慧的作用,通常与耻辱、内疚、恐惧等消 极经历有关,它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路程。 在高职院校要让学生不要再遭遇智慧关闭的经历,尽可 能多地给学生智慧开启经历。



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学习类型和方 法,学校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智力特点、 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 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如何使他们更聪明?怎样促进每一个人实现其自己最好的 发展?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