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同名10399)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居民休闲方式选择特征
1.休闲方式选择的主体性特征
第一,在休闲方式选择的主体性上,随着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选择休闲方式的自由度明显增强,导致休闲方式的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平时以观看电视等为主的休闲娱乐方式,到了周末和长假日期间则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休闲方式主体性的切换说明,一方面休闲时间长短依旧是当前影响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多样性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娱乐设施配置的多元化,为居民休闲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职业类型。企、事业管理人员占29.54%;其他从业人员占15.61%;自由职业者占13.50%;教育、卫生、科研从业人员占12.24%;工人占8.86%;学生占8.44%;公务员占3.80%;文体从业人员占2.95%;个体劳动者占2.11%;农民占1.69%;军人占1.27%。
总起来看,在本次调查样本当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已婚青年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其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调查样本的这一构成状况,对成都市居民休闲方式的研究而言,更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的参考价值。
城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楼嘉军 岳培宇
内容摘要:随着休闲日益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休闲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与居民休闲方式选择相关的要素进行阐述,并对休闲方式选择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有关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休闲 方式选择 成都
二、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
1.参与休闲活动时同伴的选择
在参与休闲活动时同伴的选择方面,42.62%的被访者选择了与家人一起,选择朋友的被访者以41.77%的比例位居第二,其余依次为与同事一起(7.17%),单独活动(6.33%)和其他(2.11%)。家庭伴侣和朋友伴侣几乎相等这一统计结果,表明成都市居民进行休闲活动时同伴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适度开放性的价值倾向,具体表现为既依恋亲情,又偏爱友情。亲情以血缘为基础,体现了活动伴侣的亲密性特征;友情以地缘或业缘为条件,突出了活动伴侣的社会性特征。亲情和友情并举,凸现成都市民注重休闲活动时情感沟通需求的显著性以及休闲行为的情谊性。从不同的年龄属性来看,在选择休闲同伴的倾向上,大致呈现出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与家庭成员一同进行休闲活动的基本趋势。如在46—60岁的年龄阶段,选择家庭成员作为休闲活动伙伴的比例为67.74%,比平均数高出25.12个百分点,揭示出中老年群体选择休闲活动伙伴的保守性和稳重性特点。而在18到25岁的年龄段中,选择朋友的比例却高达66.67%,比平均数高出24.9百分点,充分说明这一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在休闲活动时较少受到家庭成员关系的制约,而钟情于社会型活动伴侣,在观念上显示出价值开放性和活动自由性的基本特征。
2.不同时段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
从平时看,市民经常选择的休闲方式前3位依次为文化娱乐类(以看电视为主)占58.65%,逛街、购物、就餐等占13.50%,业余爱好活动类(包括学习书画、从事摄影、集邮等活动)占7.17%。虽说三类活动方式合起来占所有活动方式总数的79.32%,但是依然无法摆脱看电视等娱乐类活动“一类独大”的局面,这无疑说明市民平时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受到较大制约,从而导致休闲活动方式具有显著的趋同性和单调性。从居民的性别属性分析,在看电视等娱乐方式的选择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在逛街购物等活动的选择上,女性则明显多于男性。
再次,随着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作为休闲活动依托的活动空间的性质也逐渐由室内转向室外。家庭作为户内休闲活动场所的重要性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风景区、公园等户外活动场所的替代性则明显得到加强。
从节假日(旅游黄金周)休闲方式选择来看,前3位排序已发生显著变化,依次是旅游度假类占54.85%,社会活动类占10.55%,看电视等娱乐活动占8.86%。在长假期间居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出游倾向,说明在时间条件、经济能力和休闲动机等要素综合作用下,成都市居民已经具备了大众旅游时代的活动特征。如果对外出旅游群体进行分析,又能发现36到45岁年龄阶段群体的出游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表明收入居于中等偏上层次的中青年群体是居民中选择旅游休闲方式的主要群体。而选择收看电视等休闲方式的比例跌破10%,更是表明从一定程度上讲,成都市居民的休闲方式已经呈现出与国际同步发展的积极趋势。
2.休闲方式选择的意愿性特征
从休闲方式选择的意愿角度出发,通过对居民现实意愿和潜在意愿的比较,可以清晰察觉成都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的意愿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分析,看电视等活动是市民现实生活中最经常的休闲方式,而市民最渴望的潜在意愿却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业余爱好活动。前者是满足心里愉悦感受的休闲方式,后者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休闲方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发展阶段。可见,这是两个不同阶段的休闲方式。这种休闲方式选择意愿的差异表明成都市居民休闲活动处于重视娱乐功能而非发展功能这一阶段,这与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吻合。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休闲活动发展的经验,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临界点。当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达这个阶段以后,人们休闲方式选择将逐步由注重较低层次的娱乐功能向注重较高层次的发展功能转化。眼下,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正在接近这个临界点,居民的休闲方式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历史性的转折。因此,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应该切实加强对居民休闲理念的培养和休闲技能的培训,引导居民在选择休闲方式时,既能突出娱乐功能,又要逐步重视发展功能,从而实现娱乐功能和发展功能并举的社会发展目标。
民族传统的各种节日、纪念日庆典、旅游节、特色文化节、宗教活动等
社会公益
社会工作、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教育发展类
参观访问
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宗教场所,特色街道等
休闲教育
学习乐器、声乐、舞蹈、书法、绘画、插花等
消极堕落类
危害性
破坏公共财物、赌博、吸毒、偷盗、嫖娼
资料来源:参见王雅林:《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5页;楼嘉军:《休闲新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性别构成。男性占总数的52.74%,女性占47.26%。
年龄构成。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69%,18~25岁的青年人占25.32%;26~35岁的中青年人占40.93%,是本次调查中年龄比例最高的部分;36~45岁的中年人占16.46%;46~60岁的中老年人占13.08%;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53%。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构成
1.关于休闲方式分类
休闲方式是研究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生活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对城市居民休闲方式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分为如下7大类16种,见表—1:
表—1休闲方式分类一览表
消遣娱乐类
文化娱乐
歌、舞、影、视、听广播、上网、电脑游戏
吧式消费
酒吧、陶吧、书吧、迪吧、水吧、氧吧、咖啡屋、茶馆等
从周末活动方式选择看,前3位选择与平时相同,但是占据首位的看电视等娱乐活动的比重却已明显降至33.33%,比平时下跌了25.32个百分点,跌幅高达43.17%,而逛街和业余爱好等活动的比例则分别上升了4.22%。尽管如此,位居前三位的休闲活动方式所占比重还是降至62.44%,与平时相比减少了16.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进行各类吧式消费、旅游度假、体育健身活动的比例均有较明显上升。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家庭收入的居民在周末休闲方式选择上出现较大差异,也即家庭收入越高,居民休闲方式选择越加多元化;而收入水平愈低,休闲方式愈趋单一和单调。这表明家庭收入水平高低与休闲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
第二,在休闲方式的人际关系主体性上,不论是在周末或长假期间,市民都体现出较强的渴望与朋友和同事前往公共娱乐场所从事休闲活动的社会交往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市民休闲活动的社交范围,由平时相对封闭的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圈向适度开放的以地缘和业缘为基础的朋友圈(同事圈)拓展和延伸这一变动轨迹。
第三,在休闲方式的文化价值主体性上,居民休闲生活的文化质量从整体上讲还有待提高。在各时段居民休闲方式的选择中,教育类和文化类休闲活动方式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与广泛推崇。这种现状既反映了成都市居民在闲暇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和自我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又折射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休闲文化设施配置却相对滞后,未能为居民提供必要和充足的活动条件。
3.休闲方式选择的时空关系特征
首先,随着周末或节假日休闲时间的延长,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方式发生了两大显著演变。一是从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形态讲,由静态活动转向动态活动。二是从居民参与休闲活动的心态看,由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追求。
其次,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居民对休闲活动场所的选择,在空间上显示出比较强烈和执着的离开原有居住地的倾向,导致休闲时间的延长和休闲活动空间的延伸呈现同步扩大的趋势。
婚姻状况。已婚者占57.38%;未婚者占42.62%。
家庭收入状况(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0.25%;1000~3000元占47.26%;3000~50ຫໍສະໝຸດ Baidu0元占23.21%;5000~8000元占7.59%;8000元以上占1.69%。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7.59%;高中及中专、职校占24.05%;大专及本科占61.18%,为比例最高的部分;硕士(包括双学位)及以上占7.17%。
2.选择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本项研究选择成都市作为样本收集地是基于如下考虑,一是人口因素。成都市现有人口1028.48万,在国内城市人口中居第四位,是西部地区著名的大城市。二是经济发展因素。成都地处西南经济圈的中心位置,经济发展程度在全国同等级别的大城市中位于前列。2003年,成都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70.8亿元,人均1.8998万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1元。三是休闲环境因素。成都居民生活相对富足安康,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城市休闲氛围全国闻名。随着成都经济水平的发展,成都市的公共娱乐设施在不断完善,居民的休闲生活也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因此,选择成都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对国内同类型城市范围内研究居民的休闲方式具有借鉴性。
时尚刺激
跳伞、蹦极、攀岩、漂流、潜水、滑草、航模、动力伞、水中狩猎、探险等
旅游观光类
远足旅游
欣赏和体会异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等
近郊度假
城市绿地,公园,广场,动物园,植物园,度假村,农家乐,野炊,田野游玩等
社会活动类
私人社交
私人聚会、婚礼、生日、毕业、开业、升职、乔迁、获奖等
公共节庆
3.不同时段休闲场所的选择
庭收入的比重较为合理。当然,在长假期间,有32.2%的居民休闲花费在1000—3000元之间,表明被访者中间约有三分之一上的人会进行中长途距离的旅游活动,而仅有7.2%的居民支出在3000元以上,这又揭示出一个基本的状况,也即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成都市真正具备从事高端休闲消费能力的居民还只是少数。
3.研究方法及样本构成
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成都市居民在不同时段的休闲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中探寻现阶段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在时空关系、意愿交替等要素的动态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含有规律性和逻辑性的活动特征。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资料,调查对象以在职人员为主。课题组于2004年7月至8月,在成都市部分公共娱乐场所、公园、社区、公共图书馆以及企事业单位一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74份,有效率为94.8%。以下为本次调查样本构成的基本情况:
闲逛闲聊
散步、逛街、逛商场、当面闲聊、短信闲聊、电话闲聊等
怡情养身类
养花草宠物
花、草、树、虫、鱼、鸟、兽及其他宠物等
业余爱好
琴、棋、书、画、茶、酒、牌、摄影、收藏、写作、设计、发明等
美容装饰
个人性:美发、美容、化妆等;家庭性:指家庭或个人居住环境的装修、装饰等
体育健身类
一般健身
太极、游泳、溜冰、桌球、保龄球、高尔夫球以及各种需要健身器材的健身运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