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性生产:草地上的绿色植物将太阳能从物理能转化为化学能加以固定,并以此为能源进行有机物的生产的活动。

2.第二性生产: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异养生物利用第一性生产的产品形成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过程。

3.草地生态学:研究草地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长期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综合自然体。

4.区域环境: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周围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条件。

5.生境:某一生物种群生长的具体环境。

6.物候:植物长期适应气温等条件的节律性变化

7.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因子产生的适应性。

8.广温植物:生存温度范围大的植物。

9.窄温植物:生存温度范围小的植物。

10.气候相似性原理:

11.生活型: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在外部形态、特征、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12.生态型: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生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

13.竞争关系:同种或异种间由于其需要超过当时的空间或其同资源的可供量,而发生的对环境资源和空间的争夺现象。叫竞争,发生竞争的种间关系叫竞争关系。

14.建群种:是植物群落建造者,在形成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建造群落的环境中起重要作用,但个体数量不一定是最多。

15.优势种:植物群落中个体最多的植物种,即在数量上占优势地位和种类成分,一般情况下它们占植物群落覆盖的大部分地段,植物群落的每一层中都分别至少有一个优势种。16.伴生种:植物群落中常见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常和主要成分伴生。

17.生产者:指自养生物,有机物的创造者,由于和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

18.消费者:他养生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依赖消费绿色植物而生活。

19.还原者:异养生物,通过分泌消化酶分解动植物尸体或排泄物,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的异养微生物的过程。

20.能量流动:太阳能被草地植物截取,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贮藏于有机物体内,随着草地植物被动物采食和利用,能量进入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死亡后,又被微生物分解还原,归原于自然环境的循环过程。

21.物质循环:草地上生物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再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复归于环境。22.适口性:家畜对某种植物的喜食程度。

23.治标改良:不改变原有土壤和植被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农业技术措施,如灌溉、施肥、除草等,以提高草地生产力。

24.治本改良:将天然草地的植被全部耕翻,然后播种牧草,建立高产优质的草地。25.草地封育:将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促进草地自然更新。

26.返青期:多年生牧草每年春季,当条件适宜的时候,便开始萌发再生。

27.枯黄期:植物结实后由于水分不足,温度下降,霜冻危害而使其变枯,自此直至次年返青期。

28.忌牧期:春期牧草萌发,完全依靠贮藏的营养物质,直到草类开始发育15-18天以后,

消耗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到补充。

29.草地利用率:适度放牧情况下的采食量与产草量之比。

30.牧草采食率=实际采食量/某地段产草量。

31.载畜量:在一定的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并保证家畜正常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32.自由放牧:放牧畜群无一定的组织管理,牲畜可以随着运动,任意采集牧草。

33.分区轮牧:根据草地生产力和牲畜数量,将草地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分区,规定在每个分区的放牧日期,然后按计划分区顺序放牧。

34.系留放牧:将牲畜用绳索伴脚系留在一定的草地上,以代替划分区界。

35.钊青饲养:用机具将草地上部覆盖地面的程度。

36.轮牧周期:分区轮牧时,自第一区至最后一区均利用一通后,再返回第一区的轮牧。37.轮牧频率:在放牧季节内轮牧的次数。

38.盖度:草地植物地上部覆盖地面的程度。

39.频度:各个植物在调查地段上水平分布的特征,即各个植物在群落中水分布的均匀程度。40.生殖枝高度:结有果实的枝从最高点到地面距离,

41.叶层高度:中丛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42.密度;群落中各个植物个体数量的多少。

1.地球表面积为(5.1亿Km2)陆地面积为(1.5亿Km2)世界草原面积(0.24亿Km2)草原面积为陆地面积的(1/5).

2.我国国土面积为(144亿亩),草地面积(60亿亩),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4倍。3.植物利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条件,把(太阳能)固定下来,使其它生物利用。

4.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

5.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土壤,生物,地形,人类)。

6.光通过(光强,光谱,日照)对植物起生态作用。

7.按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把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8.按植物开花需要特定的光照长度,把植物分为(长日,短日,中日,中间型)。

9.纬度每增加一度,年平均气温大约(1.5)摄氏度。

10.海拔每升高100m,年平均气温(0.5-0.6)摄氏度。

11.以水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水生,陆生,短生)。

12.以土壤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酸性,碱性,沙生植物)。

13.地形因子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通过影响(气候,土壤,水分,其他因子)来影响植物,是一个(间接作用)。

14.草地上常用的生活型分类系统,把植物分(乔木,灌木,多年生草类,一年生草苔藓植物,地衣)六种生活型。

15.多年生草类,依新枝形成的特征,分为(根茎型,根蘖,疏从,密从,根茎—疏从型,匍匐型,鳞茎型,根茎丛生型,莲座型)等类型。

16.牧草的营养成分区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为消化率高的细胞内容物;另一部分为消化率低的植物细胞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不溶性矿物质,木质化含氮物)等。

17.天然草地的饲用植物,依其经济价值分为(禾本科草、豆、莎、杂)四种经济类群。

18.中国草地按地域特征分为(东北草草原,)五个草地区。

19.草地积水的排除方法包括(明沟排水、暗沟排水)。

4.20.草地载畜量可用(时间单位法、家畜单位法、面积单位法)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