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管理一理论与模型》(DOC 606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管理一理论与模型》(DOC 606页)

编者的话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应用有了十分迅速的发展。80 年代初,学者们对于西方(主要是美国)市场营销理论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而“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经院校市场学教学研究会”在其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7 年8月,该会更名为“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这一改变,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市场营销教学、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而且还使得教学研究人员能够更多地与企业界人士接触,共同探讨和应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推动中国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到1993 年10 月,国内有关市场营销的论著、译著、教材已达230 多部。

在市场营销教学研究中,学者们已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研究,而向市场营销理论的高级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国际营销学、农产品营销学、餐旅营销学、银行营销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推销学、批发学、零售学、物流学、定价学等专门化学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论著也相继问世。

从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看,技术市场营销、服务市场营销、非营利组织市场营销、产业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决策模型、市场营销思想史、CI 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也都列为本科生必修课。

党的十四大以来,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的挑故、机遇及其对策,中国市场营销的现状与未来,以及中国“复关”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等新课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市场营销的研究领域。然而,目前困惑着学者们的一大问题是:中国的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如何在已有的水平上再提高一步,实现新的突破?

我也一直认为,仅仅停留在对于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研究上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一般原理都研究透彻了。例如,中国市场营销环境、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的设立及其职能等,都是尚未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许多还停留在对于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的简单照搬上,这在本人的一些著述中也大量存在着。

我认为,中国市场营销理论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为学者们对于各分支学科的深入研究,而且还表现在学者们不断提出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来丰富世界市场营销理论宝库,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学术水平的差距。菲利普·科特勒于1987 年5月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成立50 周年纪念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在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史上,每10 年都出现一些新的概念,刺激了研究,指导了实践,引起了争论。”“一门学科应该欢迎新概念,而不是担心这些概念可能会引起混乱或者导致学科分裂。使我感到不安的往往是概念的短缺,而不是概念的过剩。”中国市场营销学者要想使理论研究有所突破和发展,对市场营销学界有所贡献,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而下述几点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开展对于西方市场营销思想史的研究,深入了解某一概念或

(菲利普·科特勒)不断加以完善的。这对于中国学者提出自己的概念和理论,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是注重市场营销问题的定量研究,运用科学的假设和理论架构,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对某一特定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从而缩小与西方学者在研

究方法和研究程序上的差异,有效地将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或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原理,进而提高中国市场营销理论研究水平和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水平。

此外,我们不仅要总结、概括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案例和方法,以及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市场营销思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而且还要密切注视国外市场营销学界的最新成果、最新发现,以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不仅要体现中国化,而且还应强调国际化。近10 年来,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中,我们对于国外市场营销理论的借鉴和学习,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且,对于许多基本的概念尚欠全面、准确的了解。例如,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市场营销学和市场营销管理是同一门学科,其实,二者之间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专门化和具体化。其他诸如市场营销理论(Marketing Theory)、市场营销科学(Marketing Science)、市场营销战略(Marketing Strategy)、市场营销决策(Marketing Decisions)等,都是与市场营销学既相关联,

又严格区别的独立学科。

本书的写作始于1990 年10 月,至今已四易书稿。它是作者10 年来在导师邝鸿教授的指导下,钻研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博采众家之长,并力图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结晶。它充分吸收和继承了国内外市场营销学界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果,包括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1993 年第8版)、《市场营销模型》(1992 年第1 版)和《市场营销原理》(1994 年第6 版);尤金·杰罗姆·麦卡锡的《基础市场营销》(1993 年第11 版);威廉。J.斯坦顿的《市场营销概论》(1994 年第10 版);邝鸿的《现代市场学》(1989 年第1 版)和《现代市场营销大全》(1990 年第1 版);以及其他著名专家和学者的论著,使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新颖、更具有权威性、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本书在编写之初,曾将写作提纲寄给国内外不少同行、学者和专家,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泰国法政大学商学院院长萨农·蒂约阿教授、英国莱斯特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中心麦克·格林博士、美国陶森州立大学商学院杰尼特·斯腾·索罗门教授、美国洛约拉学院罗纳德·安顿院长、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库纳尔·巴苏教授、美国密执安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沃恩·特普斯特拉教授等。他们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美国西北大学菲利普·科特勒教授以及其他各位学者还把自己的最新成果寄来,以供学习、借鉴,对本书的写作起了重要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尤其是库纳尔·巴苏教授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对于所有为本书的写作提供帮助的国内外学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考虑到本书的篇幅,常见的一般性概念、原理和章节,本书均不涉及,而只对某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影响重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些还运用数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尽管还不是尽如人意,但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此外,本书还打破传统的理论框架,不拘一格,有所侧重。例如,在阐述产品管理时,用了三章的篇幅,探讨了产品决策与管理、新产品开发过程与模型、新产品扩散理论与模型等;在论述定价问题时,用一章专门阐述价格理论,一章专门论述定价决策,从而使得这部分内容更

加深入、全面、具体、易用。

由于水平所限,本书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恳请有识之士予以指正。

作者

1993年12月9日于北京

加方序言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与麦吉尔大学合作出版管理学丛书之一。

这套丛书是中加大学管理教育项目第二周期(CCMEPI)麦吉尔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交流项目里的一项活动内容,由中国人民大学编写,共计16 本。这套丛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中国的实际,符合管理教育中十分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在本套丛书的研究、写作与编辑过程中,中国的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与加拿大的卡尔顿大学和舍尔布鲁克大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之际,谨以这六所相互合作的院校的名义,我愿向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CIDA)和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的校际交流项目经历了由 1983 年开始的加中大学管理教育项目第一周期的活动,经历了由1988 年开始的加中大学管理教育项目第二周期的活动,最后在1991 年9 月建立了中国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以及本套丛书的出版。所有这些成就都表明中国的管理教育在不断发展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在工商管理硕士(MBA)这一崭新学位的建设上花了很大的气力。他们派人到加拿大的大学里考察学习,参与课堂实践,撰写研究论文,研究加拿大M BA 的教育体制。当他们回到中国之后,大胆地革新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地摸索中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们的努力,定会带来丰硕的成果,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管理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因此,在这套丛书里反映出了作者们的研究成果,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实际上,中加大学管理教育项目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在科研与培训中形成这种乘数效应。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所有的教授与学生们对此书提出批评与建议。这将对开拓管理学与管理教育极为有益。

CCMEPⅡ国家项目协

调员麦吉尔大学管

理学院院长华莱士

B.克劳斯顿博士

1994年4月

中方序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务实型高级管理人才,必须改革目前的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跟踪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学生们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所建树,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此,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管理学、财政金融、会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国际工商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相关管理学科的知识。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在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为此,在中加大学管理教育项目进行第二周期活动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相互合作、共同编审出版这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吸收外国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管理学丛书,以期推动并完善中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建设。

在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友好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衷心地感谢该管理学院院长W.B.克劳斯顿博士、副院长耶格博士,以及其他编委为本丛书的顺利出版所做出的贡献;感谢该院其他朋友们在本丛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的诚挚合作;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通过麦吉尔大学为本丛书的出版所给予的财务资助。我们殷切地期望中加大学管理教育项目会顺利而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在更广阔的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方编辑委员会

1994年3月

市场营销管

第一章市场营销管理绪论

市场营销管理是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因此,研究市场营销管理必须将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概念(包括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效用、价值和满足,交换、交易、关系和市场营销,市场,市场营销者等)了解清楚。而且,市场营销管理是在一定商业哲学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分析、阐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十分必要。

此外,本章还拟就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学术流派作一简单介绍。

第一节市场营销

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营销已下过上百种不同的定义。本书采纳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观点,将市场营销表述为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①这一定义涉及如下核心概念: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效用、价值和满足,交换、交易和关系,市场,营销者。

一、需要、欲望和需求

人类的需要和欲望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所谓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所谓欲望是指想得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所谓需求是指对于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人类为了生存,需要食品、衣服、住所、安全、归属、受人尊重等。这些需要可用不同方式来满足。

人类的需要有限,但其欲望却很多。当具有购买能力时,欲望便转化成需求。将需要、欲望和需求加以区分,其重要意义就在于阐明这样一个事实,即:市场营销者并不创造需要;需要早就存在于市场营销活动出现之前;市场营销者,连同社会上的其他因素,只是影响了人们的欲望,并试图向人们指出何种特定产品可以满足其特定需要,进而通过使产品富有吸引力,适应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且使之容易得到,来影响需求。

二、产品

人类靠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和欲望。因此,可将产品表述为能够用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任何东西。人们通常用产品和服务这两个词来区分实体物品和无形物品。实体产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拥有它们,更在于使用它们来满足我们的欲望。人们购买小汽车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因为它可以提供一种叫做交通的服务。所以,实体产品实际上是向我们传送服务的工具。

如果生产者关心产品甚于关心产品所提供的服务,那就会陷入困境。过分钟爱自己的产品,往往导致忽略顾客购买产品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这样一个事实。人们不是为了产品的实体而买产品,而是因为产品实体是服务的外壳,即通过购买某种产品实体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市场营销者的任务,是向市场展示产品实体中所包含的利益或服务,而不能仅限于描述产品的形貌。否则,企业将导致“市场营销近视”①,即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见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见市场需要在变化,最终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三、效用、价值和满足

在对能够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一组产品进行选择时,人们所依据的标准是各种产品的效用和价值。所谓效用是指产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自我心理感受,它来自人的主观评价。价值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也是一个在经济思想中有着很长历史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

①Philp Kotler,PRINCIPLESOFMARKETING,4th.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80),P.5.

①Theodore LeVitt“Marketing Myopia”,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l960),PP.45—56.

类劳动当作商品共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商品价值量的多少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

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①而边际效用学派则认为,消费者根据不同产品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来决定这些产品的价值,并据此选择购买效用最大的产品。他所愿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

取决于产品的边际效用。②由于消费者收入是有限的,为了从有限的花费中取得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必须使其花费在每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相等。这一理论叫做戈森第二定律。

③设有A,B,C,?种物品,其边际效用分别为MuA,MuB,MuC,?,价

格分别为PA,PB,PC,?,则戈森第二定律可写成:

uB=

=Λ(.1)1

M

u

C

A P P

B P C

四、交换、交易和关系

当人们决定以交换方式来满足需要或欲望时,就存在市场营销了。一个人可以通过四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交换是其中之一。第一种方式是自行生产。一个饿汉可以通过打猎、捕鱼或采集野果来充饥。这个人不必与其他任何人发生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既没有市场,更无所谓市场营销。第二种方式是强制取得。一个饿汉可以从另一个人那里夺取或偷得食物。对另一个人而言,除了可能未被伤害之外,毫无益处。第三种方式是乞讨。

一个饿汉可以向别人乞讨食物。除了一声谢谢之外,乞讨者没有拿出任何有形的东西作回报。第四种方式是交换。一个饿汉可以用自己的钱、其他物品或服务与拥有食物的人进行交换。市场营销活动产生于第四种获得产品的方式。

所谓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的行为。交换的发生,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至少有两方;每一方都有被对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每一方都能沟通信息和传送物品;每一方都可以自由接受或拒绝对方的产品;每一方都认为与另一方进行交换是适当的或称心如意的。具备了上述条件,就有可能发生交换行为。但交换能否真正发生,取决于双方能否找到交换条件,即交换以后双方都比交换以前好(至少不比以前差)。

①交换应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如果双方正在进行谈判,

并趋于达成协议,这就意味着他们正在进行交换。一旦达成协议,我们就说发生了交易行为。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行为。一次交易包括三个可以量度的实质内容:至少有两个有价值的事物;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52 页。

②这一论点最先由19 世纪后期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庞巴维克提出。庞巴维克为了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系统地发挥了门格尔和维塞尔提出的边际效用价值沦。按照他的理论,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指最后增加的那个产品所具有的效用,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

③戈森是法国经济学家,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他曾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数学探讨,从而推动了数理经济学的发展。

①Philip Kotlerand 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MA RKETING,sixth Edition(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e ntice-Hall,Inc.1994),PP.8—9.

卖双方所同意的条件;协议时间和地点。交易与转让不同。在转让过程中,甲将某物给乙,甲并不接受任何实物

作为回报。市场营销管理不仅要考察交易行为,也要研究转让行为。事实上,与交易有关的市场营销活动,即交易市场营销,只是另外一个

大概念即关系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关系市场营销这个概念最先由巴巴拉·本德·杰克逊于1985 年提出,她认为,关系市场营销将使企业获得较之其在交易市场营销中所得到的更多。①精明的市场营销者总是试图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起长期的互信互利关系。这就需要以公平的价格、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与对方交易,同时,双方的成员之间还需加强经济、技术及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与交往。双方越是增进相互信任和了解,便越有利于互相帮助。关系市场营销还可节省交易成本和时间,并由过去逐项逐次的谈判交易发展成为例行的程序化交易。

关系市场营销可定义为: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目的。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是关系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交易市场营销能使企业获利,但企业更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因而保持并发展与顾客的长期关系是关系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建立关系是指企业向顾客作出各种许诺。保持关系的前提是企业履行诺言。发展或加强关系是指企业履行从前的诺言后,向顾客作出一系列新的许诺。

关系市场营销与交易市场营销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例如:在交易市场营销情况下,一般说来,除产品和企业的市场形象之外,企业很难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与顾客保持持久的关系。如果竞争者用较低的价格向顾客出售产品或服务,用类似的技术解决顾客的问题,则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就会终止。而在关系市场营销情况下,企业与顾客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价格不再是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竞争者很难破坏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再如:交易市场营销强调市场占有率。在任何时刻,管理人员都必须花费大量费用,吸引潜在顾客购买,取代不再购买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老顾客。关系市场营销则强调顾客忠诚度,保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更重要。企业的回头客比率越高,营销费用越低。①

关系市场营销的最终结果,将为企业带来一种独特的资产,即市场营销网络。所谓市场营销网络是指企业及其与之建立起牢固的互相信赖的商业关系的其他企业所构成的网络。在市场营销网络中,企业可以找到战略伙伴并与之联合,以获得一个更广泛更有效的地理占有。瑞典的约翰逊等人曾就瑞典公司的市场营销网络进行了大量研究。1993 年5月以来,澳大利亚的威肯逊、香港理工学院的陆定光、中国人民大学的郭国庆等人就亚洲地区市场营销网络问题开展了联合研究。这种网络已经超出了纯粹的“市场营销渠道”的概念范畴。借助该网络,企业可在全球各地市场上同时推出新产品,并减少由于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滞后而被富有进攻性的模仿者夺走市场的风险。市场营销管理也正日益由过去追求单项交易的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与对方互利关系的最佳化。其经营信条是:建立良好关系,有利可图的交易随之即来。

①邝鸿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大全》,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年第1 版,第925 页。

①参见郭国庆:《谈谈关系市场营销》,《国际商报》1994 年7 月

23 日第1 版。

弗兰克·索尼堡(FrankK.SSOnneberg)曾提出密切合作的若干准则,包括:(1)共存共荣,双方均从合作关系中获得成功与利益;

(2)互相尊重,和谐一致,富有人情;(3)诚恳守信,坦诚相待;(4)在建立合作关系之前就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5)致力于长期合作,要强调合作关系的建立不是基于短期优势,而是基于长远机会;(6)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7)双方都要为最佳合作状态而努力;(8)经常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消除误会;

(9)双方共同决策,不可强加于人;(10)力求关系的长期延续。

五、市场

市场是指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因此,市场的大小,取决于那些有某种需要,并拥有使别人感兴趣的资源,同时愿意以这种资源来换取其需要的东西的人数。

市场这个词,最早是指买主和卖主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场所。经济学家则将市场这一术语表述为卖主和买主的集合。而在市场营销者看来,卖主构成行业,买主则构成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在从事某项生产中趋向专业化,接受报偿,并以此来购买所需之物。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是由各种市场组成的复杂体系,而这些市场之间则由交换过程来联结。

六、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者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理解为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在交换双方中,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则前者称为市场营销者,后者称为潜在顾客。所谓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主,也可以是买主。假如有几个人同时想买正在市场上出售的某种奇缺产品,每个准备购买的人都尽力使自己被卖主选中,这些购买者就都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在另一种场合,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那么,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