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风洞试验系统

合集下载

汽车散热器传热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

汽车散热器传热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

汽车散热器传热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童正明;侯鹏;梁淑君;陈丹【摘要】Experiments on ribbon-tubular car radiators with the same whole structure but different wave distance were carried out in a heat transfer wind tunnel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and water flow at water inlet and outlet of radiator,the cooling air temperature and air flow at air inlet and outlet of radiator,the dissipated,heat,the wind resistance and water resistance and other related test data.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relations between heat dissipating capacity,wind resistance and wave distance were analyzed.The water gate location under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conditions of radiator was discussed and the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double drain and single pipe belt type radiator were conducted and their resulte were contrasted.Finally,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analysis results,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ar radiators was presented.%通过风洞实验对整体结构相同而散热带波距不同的汽车散热器分别进行实验数据采集,获取了散热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水流量、冷却空气进出口温度、空气流量、散热量、风阻及水阻等相关实验数据。

汽车风洞试验流程

汽车风洞试验流程

汽车风洞试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汽车风洞试验流程汽车风洞试验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通过模拟不同速度下的风力环境,检测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风阻和气动性能,从而对车身外形进行优化设计。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在冷却效率和排气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汽车性能,提高能效,确保汽车处于可以正常运行的状态,确保汽车安全,通常需要对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性能测试。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性能测试是通过特定的测试设备,进而对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测。

测试设备根据不同的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来定制,包括水平散热器(底漆散热器),垂直散热器,中冷器,水箱等不同类型的部件。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性能检测过程主要是以内部压力作为测试参数,考察其内部功能性能指标和外部排气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在实际的排气性能测试中,测试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并通过系统软件记录和分析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各种参数,以此得出性能测试结论。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检测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自身的流通能力,判断其流通效率;
二是通过温度和压力信号实时监控其性能;
三是根据检测信号建立散热器的性能指数,检测其设计和制造质量;
四是检测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冷却效果,评价其冷却效率;
五是运行状态下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漏水检测。

通过以上测试,可以检测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的性能,从而提高汽车冷却系统的效率,节能环保,提高汽车安全性。

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校准方法

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校准方法

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校准方法首先,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校准的第一步是确定校准标准。

校准标准是指一套准确、可靠的测试条件和仪器设备,用于验证风洞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校准标准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力等参数。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校准。

第二步是准备校准仪器设备。

校准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和压力计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第三步是进行校准实验。

校准实验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测试,以验证风洞系统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等参数的单独校准,也可以进行综合性的校准。

在校准实验中,需要事先确定各项参数的目标值,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

同时,需要根据校准标准,调整风洞系统的参数,以达到校准的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完成校准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于每个参数,可以计算其偏差和不确定度,并与校准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不确定度较小,则说明校准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最后,需要进行校准结果的报告撰写。

报告中应包括校准目的、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注明校准日期和负责人等信息,以方便后续的追踪和管理。

总之,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校准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确定校准标准、准备校准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撰写校准报告等步骤,可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并为后续的风洞测试提供准确的测试条件。

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团体标准 T/CSAE XX - 2018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方法Automotive powertrain cooling testmethod In climatic wind tunnel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目次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汽车动力总成 (1)3.2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 (1)4环境风洞要求 (1)4.1总则 (1)4.2空气温度 (2)4.3空气湿度 (2)4.4日照强度 (2)4.5车速 (2)4.6风速 (2)4.7边界层 (2)5试验准备 (3)5.1试验车辆 (3)5.2试验仪器 (3)5.3传感器安装 (4)5.4试验车辆安装 (4)6测试工况及流程 (4)6.1升温阶段 (4)6.2暖车阶段 (4)6.3试验阶段 (4)7记录 (6)8报告 (6)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报告样本 (7)附录B(规范性附录)风洞信息表 (9)附录C(规范性附录)车辆信息表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点布置规定 (12)附录E(规范性附录)城市堵车工况车速设置 (14)前言本标准充分考虑国内汽车使用环境条件及典型驾驶工况,依据国内典型道路工况制定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标准,目的在于确定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的温度状态(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机油、变速箱油,发动机进气等)以判断是否符合整车开发目标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习加、谯鑫、石锋、路红周、于剑泽、支新亮、龙海生、李国云、石光、孟洁、夏芝安、贺晓娜、严鹏、周健、高达义、段传学。

汽车散热器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

汽车散热器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

汽车散热器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周兴华,王玉春,周建和(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研制出汽车散热器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它不仅满足而且优于JB2293 78的要求.试验装置风洞的试验段为开口自由射流,其核心区的流场是均匀的,免去了JB2293 78中所采用的风筒安装汽车散热器的麻烦.在风洞的风速调节和水循环系统中水流量和水温采用了计算机控制,不仅节省了测试时间,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测试精度.为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本检测系统还备有手动操作程序.关键词:汽车散热器;射流核心区;风洞中图分类号:U 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 2137(2002)04 0535 06汽车散热器又称水箱,它是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散热器的性能参数就需要测定,在国家标准GB9421 88,即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中,明确规定:试验方法用JB2293 78.它是一机部标准 汽车、拖拉机风筒试验方法 [1],它规范了汽车散热器的性能试验,为汽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标准中,试验装置的主要部分称为!风筒∀,如图1所示.图1 JB2293 78采用的风筒Fig.1 Wind cylinder in JB2293 78实践表明,它的不足之处是:1)必须设计、加工若干个试验段,(标准中称!过渡段∀)以满足不同几何尺寸的散热器的试验要求,不仅增加造价,还要有足够的存放空间.2)每次试验更换试验段相当麻烦,且工作繁重; 3)试验段截面经过扩张或收缩后,散热器所处的速度场与在等截面直管上是不同的;扩张或收缩的角度不同,其速度场也不一样;由于试验时散热器本身的收稿日期:2001 10 12.作者简介:周兴华(1943# )男,高级工程师.天津大学学报 第35卷 第4期2002年7月JOU RN AL O F T IA NJIN U NI VERSIT Y Vol.35 No.4 Jul. 2002温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因而,使散热器性能试验的客观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者研制的!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系统∀,如图2所示,在风筒结构和测控技术方面均有所改进.图2 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系统Fig.2 Test sytem of autom obile radiators in wind tunnel1 试验系统的组成1.1 风洞根据气体动力学的原理[2],在满足部颁标准JB2293 78对风筒要求的原则下设计了风洞,为直流、开口、吸气式低速风洞,洞体用钢材制作. 风洞截面形状为圆形,避免了矩形截面四个直角处涡流的产生,可得到较好的试验用流场.1.1.1 稳定段入口为喇叭形.内部安装整流装置、蜂窝器和阻尼网.采用的蜂窝器为六角形阻尼网两层,分别为18目和20目.蜂窝器的作用是破碎大的气流旋涡,对气流导向;阻尼网的作用是破碎小的旋涡,使之在流动中容易衰减,并能使截面速度分布趋于均匀.1.1.2 收缩段收缩段位于稳定段之后.其主要作用是使气流加速、实验截面流速分布均匀和降低气流湍流度.要求气流沿收缩段流动时,洞壁上不出现分离.这一切要靠合适的收缩比和壁面曲线来保证.风洞壁面曲线按维托辛斯基公式设计.收缩段出口有一平直段,便于安装毕托管和温度测量探头等测量仪表.1.1.3 实验间实验段没有固定的壁面,称为开口实验段.气流从收缩段出口喷出后形成圆断面射流,射流中存在一个速度均匀的区域,它是以风洞轴线对称、形状为断面沿流向逐渐缩小的圆锥,称为核心区.这就是试验用的流场范围,叫作试验区.几何尺寸小于试验区的散热器均可较方便的安装,这是与风筒的主要区别,试验结果不受洞壁影响.在实验间内设置了专门制作的座标架,用来固定和调节散热器的位置,待试散热器在实验间内与水循环及加热系统连接组成回路.大部分测试仪表的一次仪表在实验间内完成与二次仪表的接通.1.1.4 扩散段扩散段的作用是降低能量损失.扩散段之前有一定长度的入口段,!收集∀通过实验间的气流,并安装测量!出风温度∀的温度计探头.1.1.5 风机室风机室也是一个房间,这里选用双面进风的离心风机做为动力装置.这种风机与风洞扩散段的连接,因为不可能直接相连,而是靠风机室来实现.风机室保证了风机功能的发挥,由于风机与风洞扩散段脱离了接触,加之减震器的作用,避免风机振动传递到风洞洞体.风机室要求密封性好,其墙壁也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隔音材料,这对降低噪声起了很好的作用.1.2 水循环及加热系统此系统由热水循环泵、变频器、主储水罐、副储水罐、涡轮流量计、阀门和管道组成(如图3所示).储水罐及管路均采取了保温措施.储水罐的电加热管,分成若干组.当整个水循环系统达到了工作状态,即流量、温度在要求的工况下趋∃536∃天津大学学报 第35卷 第4期于平衡后,可适当减少主储水罐中!工作∀的电加热管组数.图3 水循环及加热系统Fig.3 Water circle and heating system1.3 测控系统1.3.1 控制室室内的控制台上装有风速、风量、水流量、差压、温度等各种数字仪表及开关,用于控制所需的各种工况,为了确保正常工作,设有两套控制方式,即手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利用自己编制的软件,计算机不仅是控制系统的心脏,同时它也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物理量的实时采集和数据处理.1.3.2 变频器及各种传感器变频器用于交流电机无级调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用此方法获取不同的风速和水流量.而水的温升则是通过改变电加热管的组数及其功率进行控制的.风速是由毕托管连接的差压变送器的差压值而获取的,水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得,温度是由热电偶式数字温度计测出.以上各种传感器均与控制台和计算机联通,构成测控系统.1.4 系统主要性能1.4.1 风速范围试验区最大风速可达34m/s .风速大小与变频器频率之间为线性关系,变频器频率每升高10H z ,风速增加7m/s .因此,该频率值可作为调整风速的重要参考数据.1.4.2 风速的稳定性及均匀性风速稳定性一般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瞬时风速与平均风速之差的最大值与平均风速之比.即=|v 1- v |max v%1000 0式中:v i 为瞬间风速,m/s; v 为平均风速,m/s ,其表达式为v =1n &ni=1v i ;式中:n 为测点数.测量位置:距收缩段出口255mm 断面的中心点. 测试仪器:毕托管,(日)ISP 3 50精密数字式微差压计.测量时间:30m in .测量结果: <0.50 0速度的均匀性是指气流速度在试验区内的分布情况.要求试验区内各点的速度完全一致是不现实的,一般要求试验区的主要试验范围内,各个截面上各点的气流速度与气流平均速度相对偏差的均方根值小于某一给定值.速度均匀性用 v 表示,即=!ni=1 v 1- v v2n -1式中:v i 为第i 个测点的风速,m/s .测量位置:距收缩段出口255mm 断面上,沿水平和铅垂两直径布置测点.测点间距:从中心开始,间距为10mm .在试验区内的测量点数为146个.测试仪器:毕托管、(日)ISP 3 50精密数字式微差压计.测量结果: v ∋0.40 01.4.3 循环水加热时间储水罐内的电加热管全部工作,水泵小流量运行,水温可在2h 内提升至高于环境温度60(,以满足试验要求.1.4.4 试验时间在准备工作到位,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实时采集及处理的情况下,完成一台散热器的性能试验(两种水流量,各6种风速,共12种工况),仅需0.5h .经过多种型号散热器的性能试验,证明该整套系统的综合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1)水、气热量平衡误差小于50 0;2)重要性误差小于30 0.2 各种参数的采集及处理2.1 风速风速测量仪器为毕托管流速计,由毕托管和差压∃537∃ 2002年7月 周兴华等:汽车散热器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变送器组成.毕托管测速依据的是伯努利方程,其实用的计算公式为[4]v∀=1.288∀101325B 273+t al293#p(m/s)式中:B为试验时的大气压,Pa;#p为毕托管输出的差压,Pa;∀为毕托管的校准系数(1.003).2.2 空气密度空气密度是大气压力和空气温度的函数.利用标准大气状态和任意状态的气体状态方程联立求解,可得∃∀=3.484%10-3B273+t al式中:B为试验时的大气压,Pa.2.3 风量根据标准规定,风量等于质量风速∃∀v∀和v a测量截面面积(即收缩段出口端平直部分的截面积)的乘积.M a=3600%A%∃∀v∀式中:A为毕托管测速点处风洞的截面积,m2;M a为风量(或称气流的质量流量),kg/h.2.4 水流量水流量的测量采用涡轮流量计,当水流经其变送器时,转换器的线圈中就输出电脉冲信号,该信号的频率与涡轮的转速成正比,即与水流量成正比.体积流量公式为V w=3600%10-3%f%(m3/h)式中:f为电脉冲信号的频率,H z;%为涡轮流量计仪表常数,次/L.为了计算散热量,需将V w换算成相应的质量流量.M w=∃w V w=3.6%∃w f%(kg/h)式中:∃w为水的密度,kg/m3.2.5 风温及风阻风温包括进风温度(气流通过散热器之前的温度,用t al表示)和出风温度(气流通过散热器之后的截面平均温度,用t a2表示),采用热电阻温度计测量.进风温度容易测量,因为收缩段出口端平直部分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都是均匀的,温度计插入流场中任一点测量即可.出风温度的测量,是本项目的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是试验时热散器本身的温度分布很不均匀,这需要在测温点的布置上很好地研究. 目前,还未见到适应这种非均匀温度场的平均温度测量的仪表.在实验间外,紧靠扩散段喉部的截面上,等间隔布置6支温度计(要求沿径向可调节插入位置);进行散热器性能试验之前,按照实验的工况,分别测出沿径向的温度分布,利用数值积分方法[3],计算出平均温度,找出平均温度点,即为温度计插入位置;6支温度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就代表了截面平均风温.风阻表示散热器前后压力的差值.风阻的测量是用布置在散热器前、后流场中的总压探针(固定在座标架上)作为感受元件,配合差压变送器来实现的.2.6 水温及水阻散热器的进水与出水温度(分别用t w1和t w2表示),用热电阻温度计测量.进水与出水压力,由静压孔感受,通过导管传递给差压变送器,两者之差,即为水阻.2.7 其它参数水侧散热量Q w、气侧吸热量Q a、散热系数U和标准散热量Q n均是计算得出的,它们的计算公式按照JB2293 78规定,分别如下:水侧散热量Q w=M w∃C p w(t w1-t w2)式中:C p w为水的定压比热,C p w=1,kJ/(kg∃(). 气侧散热量Q a=M a.C p a(t al-t a2)式中:C p a为空气的定压比热,C p a=0.240kJ (kg∃().散热系数U=Q wS#t kJ (m2∃h∃0C) 式中:S为散热器的气侧散热总面积,m2;#t为液、气平均温差#t=t w1+t w22-t a1+t a22标准散热量Q n=Q w60t w1-t al3 试验结果3.1 系统的试验精度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系统的综合试验精度,包括水、气热量平衡和重复性.试验用4种散热器,分别是重庆五十铃100P、ZP(中)、TJ7100和ZP(日).前3种散热器均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过试验,∃538∃天津大学学报 第35卷 第4期可以进行比较.!水、气热量平衡∀,是指一台散热器在某一工况(由水和气温差、风速和水流量确定)下试验时,水流散失的热量[JB2293 78中称为水侧散热量,用Q w (kJ/h)表示]和气流吸收的热量[JB2293 78中称为气侧吸热量,用Q a (kJ/h)表示]要相近,其差值不得超过规定值.JB2293 78规定这个热平衡误差(Q w -Q a Q w )应小于)1000,要求较高的试验应控制在)50 0以内,做定为不大于)50 0. !重复性∀,是指同一台散热器在同一种工况下,某项参数多次试验的结果,应当基本上相同,其差值不得超过规定值.JB2293 78没有定量的要求.本文规定y m -y i y m∋30 0.其中y 代表某项参数的试验结果,下标i 代表多次试验中的任意一次,下标m 代表多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1中,摘录了4种散热器的部分试验结果. 从列出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气热量平衡∀和!重复性∀指标,均满足要求.3.2 试验结果的比较!标准散热量Q n ∀具有可比性,但要进行一些转换:1)用穿过散热器的风速(称为!有效风速∀,用v e 表示)计算出质量风速∃z v e (kg/(m 2∃s )),替代∃a v a ;2)在国家机械工业部认定的某研究所的试验报告给出的标准散热量与质量风速的曲线上,查出∃z v e 对应的Q n 值;3)将有关数据的单位取为一致,Q n 用kJ/h 表示,水流量V w 用L/min 表示.从图4~图6看出,差别不大.表1 散热器性能试验结果Tab.1 Test resrlt of radiators performance散热器型号M w (m 3∃h -1)v a (m ∃s -1)(t w 1-t a1) (#p w kPa #p w Pa Q w (kJ ∃h -1)Q w (kJ ∃h -1)Q w (kJ ∃h -1)Q w -Q aQ w0 0重庆50铃100P6.1022.160.816.035626.99%10427.74%10426.61%1042.86.1222.065.016.736029.08%10428.83%10426.86%1040.96.0022.358.615.735625.98%10426.53%10426.61%1042.1ZP (日)7.2112.859.738.214720.17%10420.21%10420.25%1040.27.2213.060.438.514420.75%10421.05%10420.58%1041.47.2112.859.038.714319.62%10420.45%10419.96%1044.3ZP (中)7.2113.060.032.212119.08%10419.29%10418.74%1041.17.2113.060.932.612419.08%10419.83%10418.79%1043.97.2113.060.831.711819.08%10419.50%10418.83%1042.2TJ71004.509.1360.240.3747.78%1047.66%1047.74%1041.64.509.1660.240.4747.74%1047.36%1047.87%1044.9注:TJ 只有工况相同的两次试验数据.图4 重庆50铃100P 的标准散热量Fig.4 Standard radiation flux of Chongqing 50,100P图5 ZP 的标准散热量Fig.5 Standard radiation f lux of ZP∃539∃ 2002年7月 周兴华等:汽车散热器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图6 TJ7100的标准散热量Fig.6 Standard radiation f lux of TJ1004 结 论1)汽车散热器风洞采用开口实验段,利用射流核心区(实验区)的均匀流场,能够满足对角线尺寸不大于收缩段出口直径的各种散热器的性能试验,显示出其优越性.2)4种散热器的性能试验数据表明,试验装置是可靠的,测试技术是先进的,工况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由计算机完成,系统的综合精度远高于人工读取各种测试参数,能够满足水、气热平衡误差小于50 0,重复性误差小于30 0的要求.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标准.(JB2293 78)汽车、拖拉机风筒试验方法[S].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79.[2] 威尔利亚姆H L ,艾伦B.低速风洞试验[M ].范洁川,祁炳春,陈永魁,等译.绵阳: 空气动力与试验 编辑部,1988.[3] Saric W S,Reshotko E.Rev iew of flow qualit y issues in windtunnel testing [J].A IAA.1998,98 2613,1-10.[4] 盛森芝,沈熊,舒玮.流速测量技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 JISD.Radiators for A utomobiles #T est Method of Heat Dissipation[S].Japanese Standards Association,1991.A New Test Method of Automobile RadiatorsZH OU Xing hua,WANG Yu chun,ZHOU Jian he(School of M echanical Engineering,T ianjin U niversity ,T ianjin,300072,Chian)Abstract :A new test method for automobile radiators has been developed.Its efficiency can r each,even ex ceed that of the standar d of JB2293 78.T he open fr ee jet flow ing w ith a unifor m flow field in core area w as tested in a wind tunnel tester.T he new test went on more mor e conveniently when it w as compared with the test of automobile r adiators in a wind cylinder as required by JB2293 78.As the wind speed in the wind tunnel and the flux and temperature of water in the circulation system are contralled by a computer,the test time can be r educed and t he precision can be markedly incr eased.A manual contral system is prepared for the tester to smoot hly carr y out the test.Keywords :auto mobile radiator ;jet flow core area;wind tunnel∃540∃天津大学学报 第35卷 第4期。

测量与测试世界 带你走进汽车风洞实验室

测量与测试世界 带你走进汽车风洞实验室

测量与测试世界带你走进汽车风洞实验室于网络)什么是风洞?风洞(Wind Tunnel)就是用来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一种大型试验设施。

风洞其实不是个洞,而是一条大型隧道或管道,里面有一个巨型扇叶,能产生一股强劲气流。

气流经过一些风格栅,减少涡流产生后才进入试验室。

风洞主要用来测量汽车的风阻,风阻的大小用风阻系数Cd 或Cw 表示,风阻系数越小,说明它受空气阻力影响越小。

风洞不单是用来测量风阻,还可以研究气流绕过车身时所产生的效应,如升力、下压力,还可以模拟不同的气候环境,如炎热、寒冷、下雨或下雪等情况。

这样,工程师们便可以知道汽车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冷却水箱散热、制动系统散热等问题。

风洞是由飞机制造业最先应用的。

从上世纪60 年代起,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和有关机构开始建立自己的风洞试验室。

风洞结构示意图空气动力学设计方面的实验最早可追溯至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但直到70 年代,汽车厂商才改变了之前轻视的态度,对这种实验严肃起来。

如今,大多数汽车厂商都选择在风洞中开发新产品。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拥有业界最大的风洞,它每天24 小时、每周7 天不停运转。

在美国密歇根州通用汽车公司的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实验室,一名实验员在一辆小汽车的车前释放烟雾,以直观地看到气流通过汽车顶部的情形。

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风洞实验室拥有一台4500 马力的超大鼓风机。

这张合成图是通用环保型概念车雪佛兰Volt 在风洞中的模样。

轿车上面漂浮的气体不是烟,而是一股丙二醇气体。

工程师利用这种材料去研究汽车在风洞中上面及周围的气流。

汽车的风洞实验据了解,通用汽车公司的风洞在1980 年上线,直至今天,该公司设计的几乎一切的产品都要经过这几道门,在里面接受测试。

90 年代初,当通用电动汽车EV1 走出这几道门的时候,它被业界人士赞誉为历史上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汽车。

任务控制室任务控制室。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张冰 李承国 王超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摘 要: 汽车发动机需要冷却系统散热来保持其在正常的工作温度,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散热性能的水平直接影响发动机燃烧充分性,决定了燃油消耗排放指数和,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散热器和中冷器散热性能平衡至关重要。

如何模拟汽车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准确的性能测试是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散热器和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结构、原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介绍,形成了散热器与中冷器独立和组合测试的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案,测试结果在行业台架测试现有水平下最接近于整车状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关键词:散热器 中冷器 性能 系统1 引言1.1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换热原理汽车散热器换热途径为: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发动机缸套传递给缸套里面的防冻液,高温防冻液通过冷却系统水泵和管路循环传递给散热器,散热器把防冻液的热量通过芯体传递给空气,换热处于热平衡状态,通过热平衡保持发动机在需求的温度下持续工作。

汽车中冷器换热途径为:通过增压器增压后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冷却系统管路循环传递给中冷器,中冷器把高温压缩空气的热量通过芯体传递给空气,换热处于热平衡状态,保持发动机在需求的温度下持续工作。

1.2 汽车散热器和中冷器行业散热性能测试背景当前涉及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的国家级标准有:《汽车、拖拉机散热器风筒试验方法《JB/T 2293-1978》》(第一机械工业部部标准)、《中冷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部标准-装甲车辆柴油机中冷器规范《WJ 2429-1997》》。

两标准中关于散热器、中冷器的性能试验是独立完成的。

目前国标中还没出现将散热器、中冷器组合试验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散热器、中冷器等汽车零部件组成的冷却模块组合试验是急需突破和研究的方向。

专利号CN 104458280 A提出了一种关于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等冷却模块组合试验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专利中包含一台水平轴连续吸气式风洞实验装置,风洞由两个锥形筒对接后焊接而成,两个锥形筒大小相同,外形是两端小中间大的锥形体,实验中模拟装车状态在风洞过渡段自左至右依次是散热器、中冷器组成的冷却模块;散热器单体装配有进、出水管,尽可能的保留实际装车状态;中冷器单体装配有进、出气管,亦尽可能的保留实际装车状态;进、出水管和进、出气管处安置温度、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Car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and MethodZhang Bing,Li Chengguo,Wang ChaoAbstract: A utomobile engines need cooling system heat to keep it at normal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 level of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radiators and intercoolers directly affects the adequacy of engine combustion, determines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index,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ngine. Therefo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cooler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simulate the actual working state of automobile engine to carry out accurate performance test of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test method of th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this paper has formed a test system and test plan for the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test of the radiator and intercooler. The test results are tested on the industry bench. The level is closest to the state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it is at the leading level in the industry.Key words: r adiator, intercooler, performance, system实验进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汽车风洞测力实验报告(3篇)

汽车风洞测力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汽车风洞测力系统,对汽车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包括风阻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等参数的测量。

通过实验,分析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风洞测力实验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测量汽车模型在风洞中受到的空气作用力,计算出风阻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等参数。

实验过程中,利用风洞产生的均匀气流,对汽车模型进行不同速度和角度的测试。

三、实验设备1. 汽车风洞:用于产生均匀气流,模拟汽车行驶环境。

2. 汽车模型:与实际汽车尺寸相似,用于测试空气动力学性能。

3. 测力系统:包括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用于测量汽车模型受到的空气作用力。

4. 计时器:用于测量汽车模型通过风洞的时间,从而计算速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将汽车模型放置在风洞中,调整角度和高度,确保模型稳定。

3. 开启风洞,调整风速,使气流均匀。

4. 记录风速、角度等参数。

5. 测量汽车模型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包括水平力和垂直力。

6.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实验数据。

7. 改变汽车模型角度和高度,重复实验步骤。

8.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风阻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阻系数(Cd):实验结果显示,汽车模型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风阻系数有所差异。

在高速行驶时,风阻系数较大,随着速度降低,风阻系数逐渐减小。

在特定角度下,风阻系数达到最小值,说明汽车模型在该角度下空气动力学性能最佳。

2. 升力系数(Cl):实验结果显示,汽车模型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升力系数有所变化。

在特定角度下,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值,说明汽车模型在该角度下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

3. 侧向力系数(Cη):实验结果显示,汽车模型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侧向力系数有所差异。

在高速行驶时,侧向力系数较大,随着速度降低,侧向力系数逐渐减小。

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团体标准 T/CSAE XX - 2018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方法Automotive powertrain cooling testmethod In climatic wind tunnel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目次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汽车动力总成 (1)3.2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 (1)4环境风洞要求 (1)4.1总则 (1)4.2空气温度 (2)4.3空气湿度 (2)4.4日照强度 (2)4.5车速 (2)4.6风速 (2)4.7边界层 (2)5试验准备 (3)5.1试验车辆 (3)5.2试验仪器 (3)5.3传感器安装 (4)5.4试验车辆安装 (4)6测试工况及流程 (4)6.1升温阶段 (4)6.2暖车阶段 (4)6.3试验阶段 (4)7记录 (6)8报告 (6)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报告样本 (7)附录B(规范性附录)风洞信息表 (9)附录C(规范性附录)车辆信息表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测点布置规定 (12)附录E(规范性附录)城市堵车工况车速设置 (14)前言本标准充分考虑国内汽车使用环境条件及典型驾驶工况,依据国内典型道路工况制定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环境风洞试验标准,目的在于确定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的温度状态(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机油、变速箱油,发动机进气等)以判断是否符合整车开发目标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习加、谯鑫、石锋、路红周、于剑泽、支新亮、龙海生、李国云、石光、孟洁、夏芝安、贺晓娜、严鹏、周健、高达义、段传学。

汽车风洞试验

汽车风洞试验
模拟项目 日照条件 气候 -400~600C 结冰、喷溅、 扬尘。
4、 内流空气动力学的试验究 进排气口的开设部位
项目 驾驶室的散热通风空调
需模拟日照、温度、湿度。
发动机和刹车装置的冷却,要模拟发动机进气格栅处和发动 机舱内的流动。
5、刮雨器的风洞试验究 在风洞中试验可以对刮雨器的杆 臂支撑力、浮起情况、刮静变化、残余水量进行试验。方法 如图8-2。
(五)其他装置
a、回流段 形成回路 b、导流片── 平顺转弯
b、稳定段 稳定进入收缩段的气流 C、蜂窝器 阻尼网──减小脉动,使之趋 于平直、减小紊流度。
三、汽车风洞的分类
(一)大型1:1风洞 特点:试验段截面积36m以上 用途:实车或者1:1模型试验,校核小型风洞的试验结果。 优点:1、很好的考核外形对气动力的影响
3、 按天平的构造形式分 合式天平 外形象一箱体故称为合式天平,多用
于实车或大型模型的测量。
杆式天平 构造象一根杆子,故称为杆式天平, 用于测量小尺寸模型或活动地板上的模型气动力。
4、 几种天平的安装方式如图8-7所示。
二、转盘系统
用于测量汽车在横摆状态下的气动特性,汽车或模型放 置于转盘之上,转动时产生角。 构造如图8-8所示,装有1/4转盘和偏心轮,用于调节 轮距和轴距。
低。 (四)气候风洞
特点:10~12 m 温度可调 用途:汽车的散热通风试验,动力学试验等 缺点:修正和校正 (五)气候空调室 特点:5 m左右,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用途:汽车空调方面的试验。 需要进行修正。
§8-3 气动力天平和试验地板
一、气动力天平分类 1、 按天平的作用原理分
机械天平:利用杠杆理论进行设计。 优点:精度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 缺点:尺寸大、安装不方便、特别是小型风洞受

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件下的模拟结果O 由图中可以看出 利用优化后的毛坯模拟的拉延结果消除了板料在H 龙门口"区产生的皱纹O5结论本文利用L s-dyna3D 软件成功地实现了用IF 钢板制作的CA488发动机油底壳的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O 揭示了IF 钢板在成形中出现的问题,得出了利用IF 钢板成形的合理毛坯形状\尺寸O参考文献l李硕本.冲压工艺学 m .北京1机械工业出版社 l982.编辑黄荻作者简介1韩伟 l97l-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锻压方面的设计和研究工作O收稿日期1!""#$"%$!"图5调整后的毛坯图图6模拟拉延制件打光图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贾卫平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116622汽车散热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将发动机缸体内的部分热量通过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和风扇传给大气O 汽车散热器产品设计要求的散热性能是在一定的水流量\风流速及水\气入口温差试验工况下测得的最小散热量\最大风\水流动阻力O 国际上先进水平的散热器性能测试方式有风洞试验和计算机模拟散热器风洞试验O 在传统的设计中 初步选定冷却管和散热带 然后计算散热面积并与已有的产品进行类比 再进行样品试制和试验 最后确定结构O 在传统设计的风洞试验中 由于不同散热器的试验工况各不相同 所以在散热器产品开发\设计中 很难准确实现不同结构散热器性能对比O 而使用计算机模拟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进行产品开发\设计 可实现不同散热器散热性能对比 进而从已有芯子结构中优选出具有最佳结构的散热器芯子 省去了制造散热器样品及做样品风洞试验环节 降低了产品开发\设计费用 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更有效地适应目前市场的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开发设计需要OL 散热器芯子的散热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对传统的散热器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绘制试验结果曲线图可发现1在风流速一定时 散热量!n 随水流量"w 变化而变化S 在水流量一定时 散热量!n 随风流速1a 变化而变化O "w 和1a 都是影响散热量!n 特性的参数 其曲线图形式基本相同 如图1所示O除了建立散热量特性曲线图外 还应建立阻力特性曲线图1当风流速一定时 水流动阻力#随水流量"w 变化而变化S 在水流量一定时 水流动阻力$随风流速1a 变化而变化O 水流量%w 和风流速1a 与水流动阻力形成的特性曲线图 其形式也基本相同 如图2所示O综合图1和图2中参数之间的关系 对风洞试验结果形成的曲线可用以下通用数学模型表示 即}=f (x )=C 0x l +C 1x l -1+C 2x l -2+ +C i x l-i + C l摘要1介绍了基于传统风洞试验数据基础上 汽车散热器芯子散热性能数学模型的建立,并在此模型下,开发出汽车散热器风洞试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O 在实际应用中 使用该系统测量散热量与真正风洞试验测量值误差小于2% 可优选出最佳芯子结构 使样品试制\试验周期大大缩短O关键词1散热器S 散热性能S 风洞试验S 计算机仿真中图分类号1TP391.9;TP311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l002-23332005 05-0104-02The Research of Computer Simulation about Wind-tunnel Experiment of Auto RadiatorJIA Wei-pingmechanicaI Engineering CoIIege,DaIian University,DaIian 116622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documents of traditionaI wind-tunneI experiment,the mathematicaI modeI was estabIished,And thecomputer simuIation system was deveIoped about the wind-tunneI of auto radiator on the basis of it.The error is Iess than 2%that measure diffuse amount by using this software than the traditionaI wind-tunneI test.According to it,the best fuse can be chosen,and the time is shorten on the test-manufacture.Key words !radiator;function of diffuse hot amount;wind-tunneI experiment;computer simuIation 图2阻力特性曲线图图L散热量特性曲线图!"#机械工程师2005年第5期制造业信息化!a n u f a c t u r i n g l n f o r m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g从表达式可以看出解决风洞试验结果数学描述问题关键是确定式中a0a1a2a i a n和n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出来!散热器风洞试验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模拟风洞试验就是用计算机代替风洞试验台进行散热性能试验主要是针对设计者预选的结构进行分析模拟试验结果计算机模拟风洞试验的开发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l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找出各种结构芯子本身的固有特性2建立数据库绘制相应的特性曲线形成数学模型3推算每种结构的芯子在不同工况下的散热量4进行试验和验证工作5确定优选系统供设计时选用基于上述分析形成的计算机模拟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主程序框图如图3所示本软件系统基于W indows98/2000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采用V isuaI Basic6.0最后该软件可以完成功能有完成风洞试验功能准确绘制散热性能测试结果曲线在风洞试验流量测试范围内预测风洞试验测点外的工况点散热性能除此以外可实现不同散热器芯子的的散热性能对比从已有芯子结构中优选最佳芯子结构"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的实际应用根据一汽散热器公司制造的Ca1040及三排管Ca1423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完成如下两方面测试l根据Cal423散热器风洞试验25个工况点的试验数据应用计算机模拟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测试25个工况点外4个工况点散热量与Cal423散热器真正风洞试验值对比得到表l的结果2根据Cal040散热器风洞试验的25个工况点试验数据应用计算机模拟风洞试验软件测试Cal423散热器的散热量与其真正风洞试验测试散热量对比结果如表2从表l表2的计算机模拟风洞试验软件测试与风洞试验测试的散热量对比不难看出计算机模拟风洞试验软件测试误差小于2%说明该软件替代风洞试验是可行的#结论计算机模拟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测试误差小于2%在散热器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应用本软件可实现不同散热器芯子的散热性能对比试验从而优选出最佳芯子结构节约试验样品的制造及风洞试验的费用另外应用本软件设计的散热器芯子是从已有的芯子结构中优选出的最佳结构使原来的样品试制试验周期大缩短新产品成本降低如果将发动机的换热能力水泵风扇等性能都应用本软件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模拟汽车行驶的各种工作环境再应用本软件该方法测试比风洞试验接近实际工作条件参考文献l钟穗生刘旭光.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l994.2谭浩强薛淑斌袁玫.VisuaI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DonaId Hearn,M.PauIine Baker.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李善茂杜大鹏刘国宏.VisuaI Basic6.0高级编程技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l999.编辑立明作者简介贾卫平l97l-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研究收稿日期!""#$"%$"!表$#个工况点试验数据序号水流量!w/L min-147.0999.90140.4080.44风速u a/m s-l8.007.836.978.64l052l323l3l3l3481054134513231335"TU/ft2min模拟软件测试比风洞试验测试提高0.19%1.66%0.76%0.96%模拟软件测试风洞试验测试工况试验1234标准散热量#n表!!"个工况点试验数据序号水流量!w/$min-1风速u a/m s-1B TU/ft2min模拟软件测试比风洞试验测试提高模拟软件测试风洞试验测试工况试验123456789l0lll2标准散热量#nl66.46126.52127.07126.57109.94110.04109.9467.9267.9267.8767.9267.9212.2212.238.676.1612.1910.366.0812.3410.598.746.114.2418341735147711931704157311671543143013441124870184517521466120317011571116915531460133711008560.59%0.98%-0.74%0.84%-0.18%-0.13%0.17%0.65%2.0%-0.52%-2.0%-1.61%开始请输入芯子结构参数参数输入是否正确打开风洞试验数据库文件查询判断输入的芯子结构是否做过风洞试验读25个工况点风洞实验数据请输入要测试的试验工况数量及工况内容试验工况输入是否正确调入建立数学描述的子程序完成输入试验工况测试绘制测试结果结束显示该芯子结构未做过风洞试验不能使用模拟软件测试散热性能结束N NYNY图"散热器风洞试验软件程序框图Y!"#机械工程师!""#年第!期!a n u f a c t u r i n g l n f o r m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g制造业信息化。

自动升降高空作业平台

自动升降高空作业平台

机电类1、干冰造粒机 (1)2、干冰清洗机 (2)3、高效低噪声冷却风扇 (3)4、流化床式超音速超微气流粉碎机 (4)5、先进翼型节能低噪声通风机 (5)6、先进翼型风机臭氧病虫害防治系统 (6)7、三相次级整流电阻焊机及其控制箱 (7)8、电磁铆接设备 (9)9、摩擦焊接过程计算机测控系统 (10)10、数字化拉弯系统 (11)11、多功能数控布带缠绕机 (12)12、方形区域喷灌龙头 (13)13、高速防爆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14)14、高效节能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15)15、空心杯式永磁直流电动机系列 (16)16、混合式步进电机系列 (17)17、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系列 (18)18、复合励磁恒压同步发电机 (19)19、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 (20)20、智能化电机伺服控制系统 (22)21、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风洞试验系统 (23)22、磁场中抗磁性材料的失重状态无容器处理装置 (24)23、自动升降高空作业平台(系列产品) (26)电子电器类1、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29)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30)3、基于3G技术的汽车信息及防盗导航系统 (31)4、汽车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ISG) (32)5、数字化智能充电器 (33)6、直流变频空调室内/室外机电控系统 (34)7、手机用TFT彩色液晶显示驱动控制电路芯片 (35)8、计算机硬盘数据加密卡 (36)9、FTI-8电点火头模拟装置 (37)10、机床有效工作时间记录仪 (38)11、无线电近距探测装置 (39)12、SST热能表 (40)信息技术类1、面向数字电视的嵌入式软件平台 (45)2、智能电子花样机嵌入式系统 (46)3、远程实时数据复制系统 (48)4、机电产品工业设计的三维数字化定制设计技术 (49)5、微机电系统集成设计平台 (50)6、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 (51)7、协同仿真环境 (53)8、仿真数据管理平台 (55)9、仿真流程管理平台 (56)10、智能报表管理系统 (57)11、面向数字化生产线的制造执行软件系统 (58)12、基于激光直接标识的数控刀具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60)13、虚拟装配规划与仿真系统 (61)14、复杂产品研制协同项目管理系统 (62)15、航空用稀土永磁电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64)新材料、新工艺类1、调压成形精密铸造工艺与装备 (67)2、大型铝合金铸件反重力铸造工艺与装备 (69)3、辐射探测器用高电阻CZT晶体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70)4、系列高强高韧可焊耐磨准贝氏体钢 (71)5、制冷压缩机专用MAG环焊和塞焊设备及工艺 (72)6、钻铤(厚壁管)窄间隙深坡口焊接设备及工艺 (74)7、难变形材料薄带的粉末冶金生产技术 (75)8、模具延寿及快速修复技术 (76)9、精细电子陶瓷、光电陶瓷粉体及其应用技术 (77)10、高性能纸基摩擦材料技术 (78)11、激光立体成形与再制造工艺装备 (80)12、钛合金近β锻造技术 (82)化工类1、低游离酚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技术 (85)2、柿果、柿叶中有效成分提取技术 (86)3、杜仲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 (87)4、新型橡胶材料——杜仲胶 (88)5、纤维增强聚砜改性酚醛模塑料 (89)6、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91)7、磁性复合微球 (92)8、深层快速固化室温硫化硅橡胶 (93)9、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 (95)10、XGD-2缓蚀剂生产技术 (96)11、快速固化光敏胶 (97)12、聚丙烯用发泡剂 (98)13、防锈油 (99)14、导电、导磁功能材料 (100)15、纳米锶、钡铁氧体粉磁粉制备 (101)16、纳米钡铁氧体薄膜制备 (102)17、玻璃纤维化学镀四元、五元合金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103)1. 干冰造粒机内容介绍:利用最新制冷技术,使液体二氧化碳节流膨胀生成雪花状干冰,再将雪花状干冰压缩成干冰颗粒,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清洗以及冷藏保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风洞试验系统
发表日期:2009年6月23日项目编号:09ZZ0024 编辑:admin 浏
览次数:56
内容介绍:
本风洞试验系统集中冷器和散热器性能试验于一体,可以单独进行散热器
或中冷器的性能试验,也可以同时进行散热器和中冷器的性能试验。

本试验系统为连续吸气式风洞,工况控制点的参数设置由用户自行设定,
试验工况参数采集与控制既可由计算机按照设定程序自动执行,也可以由用户手
动方式执行。

本系统可以完成以下试验内容:
1、散热器散热性能试验;
2、散热器内部水流量阻力损失试验;
3、散热器外部风流量阻力损失试验;
4、中冷器散热性能试验;
5、中冷器内部热侧气流量阻力损失试验;
6、中冷器外部冷侧气流量阻力损失试验。

性能指标:
1、重复型误差≤±3%;
2、可逆性误差≤±3.5%;
3、热平衡误差≤±3.5%;
特点:
采用了多项控制和数据采集和技术,系统精度高,运行可靠,寿命长。

适用范围:
适用于汽车、装甲车、机车。

效益分析:
中国汽车产量近年持续高速增长,对散热器和中冷器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散热器和中冷器又是已有车辆的更换部件。

中国有数百家散热器和中冷器,其产品的性能标定和产品研制均需要汽车散热器与中冷器风洞试验系统,故该系统有着巨大的的经济效益。

应用推广情况:
已在汽车行业多家用户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