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鸦片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业鸦片》读后感

前段时间,一部高技术含量的金融小说,风靡全网,题为“同业鸦片”。我们认为其所讲述的银行操作与风险管理等内容对于我们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传导调查与控制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学习的作用。

故事取材于2013年6月的中国钱荒,披露了少为人知的钱荒内幕,提示了信托投资理财产品的暗逻辑及中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2013年6月5日,债券回购利率突然飙升,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长信银行在迟疑一笔担保付款,此时,多家银行头寸短缺,短短几时,同业资金拆借利率飙升……长信银行资金部总经理韩玉与行长当庭闹翻。洪水滔滔,压力山大,韩玉终于选择了一个惊人的解脱方式……金融江湖,盛世危歌,杠杆妖魔,地狱与天堂一步之遥。金融监管与创新博弈,造就银行“同业科目”犹如一朵妖艳绽放的罂粟花。

本书以鸦片为名,甚是巧妙。鸦片原本是种药,可以麻醉、可以止痛,而一旦吸食过量,就会上瘾,久食者“颜色枯羸,肩耸项缩”。对银行来说,同业业务就很像这种药,它主要是为了商行缓解流动性压力,在银行间市场上同业救急,换句话说,同业资金都是短期的,如同鸦片只能临时入药一般。可是,一旦商业银行将同业短期资金用于长期的信贷、债券投资,同业就如鸦片上瘾且有害。

由于监管日趋严格,很多贷款项目、高风险债券银行都不能直接投资。可是,一个人不能办的事情,多找一个帮手就会容易很多。通过同业市场委托其他银行投资信托受益权,这样信托资产就变成了低风险的同业资产,顺利规避了监管。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利率才多少?除了6月中下月“钱荒”时期,7天同业利率今年都很少超过4.5%。信托受益权的收益率呢?随便一个房地产信托计划,1年以上承诺收益率至少在8%以上。接近一倍的利差,商行不上瘾才怪!

同业鸦片除了暴利的兴奋,还有放大的杠杆效应。商行将债券长期质押在其他银行,得到的资金就可以继续买新的债券,然后再次质押,再买新债,如此反复。一笔债券放大成了多笔,利息可以拿到手软,付出的成本仅仅是同业手续费。最奇妙的是,由于质押只是发生在两个银行之间,因此债券资产只记成同业负债,

其风险被严重低估了。很明显,同业业务让银行规避了监管,获得了高额的回报,不过鸦片的好处却远不能抵消其带来的危害。

同业资金虽然成本极低,但期限也很短,一般不超过3个月。由于中国货币市场流动性持续宽裕,短债到期,商行只需再借一笔即可。如此,只要市面上有钱,商行一笔一笔续借,就能永远享受长期风险投资带来的高额收益。如意算盘当然很美好,但凡事总有例外。今年6月份市面上的流动性突然收紧,同业拆借利率急速飙升,借钱困难,立马出现同业违约,好在央行最终出手,才避免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危机。虽是虚惊一场,却将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完全暴露出来。如同过量吸食鸦片的瘾君子,突然断货痛感强烈。

今年,美国QE3计划面临逐步退出的压力,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失去了外部支撑条件,同业资金的成本陡然上升,压力持续。业界疯传银监会将出台“9号文”,同业资产全面纳入高风险监控,并计提准备。山雨欲来风满楼,尽管部分商行仍在同业鸦片中吞云吐雾,但现实已逼迫它们不得不“虎门销烟”。

同业业务收缩短期内对商行的业绩影响很大。多年来,同业已经成为商行扩大利差的重要通道,现在全然封闭,再加上利率市朝提高了资金成本,商行今年的业绩无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长远看,同业销烟保证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安全。如若不然,一旦外部环境转变短期流动性紧张,银行靠什么去支撑看似繁华的空中楼阁?收紧的同业监管也倒逼商行重新审视自己的风控体系,促使银行精细化管理,结束盲目扩张。所谓壮士断腕,比起可怕的挤兑风潮,短期的阵痛实在不算什么。银行销烟无疑是必要的、及时的,利大于弊。

钱是金融的血液,没有钱的流动,金融就会立刻休克。

在书中提到的银行操作,其实质就是银行大鳄之间的游戏。

史老三是光大银行超级丙类客户,不懂债券,有个哥哥,权力牛逼。对于债券,他就是皇帝,翻谁的牌子随心所欲。2005年他从1千万起家,每周挣10万到30万不等,干到2009年末已经滚增近2亿资产。2010年初,史老三跟李雷说不想玩丙类账户了,挣钱慢,风险大。想干一票大的,一次搞定自己一辈子。李雷问你到底想赚多少钱?史老三伸出十指。于是,李雷给他设计了一个放大模

型。史老三害怕,李雷说把听到的利率消息告我,一定没风险。于是,史老三新注册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出1亿资金建立了一个私募结构化分级债券基金,1亿资金为B级,承担10%风险。光大银行为其发行保本A级9亿理财,运行时间18个月,利率4.2%。分级债券基金委托光大银行管理,10亿资金全部投入各种高息债券。由于关系硬,所有高息债券来源滚滚。于是按照李雷模型,分级债券基金开始将债券循环抵押放大规模,并以7天期回购养券,资金成本平均在2.8%左右。16个月过去,到2011年6月中,分级债券基金放大15倍之多,接近150亿规模,平均利差245点,盈利近5亿,分级基金总回报达到50%,扣除A级固定收益,史老三的资本回报在4倍以上。一天,史老三嗅到消息告之李雷。此后,分级债券基金缩小放大,一路卖券。2011年7月,由于短期利率飞高,光大银行按市价98折一把接过剩余90多亿债券资产。史老三最终大赚3.88亿。此后利率回落,光大银行卖出接过来的债券,获得7千万盈利。

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影子银行”的一大重要体现。通过理财产品,银行将获得的资金,通过购买银行间市场债券、投资信托受益权等形式,进行变相贷款,以弥补贷款规模不足。然而,理财产品发行爆发式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一方面,它说明商业银行在全新环境中加快了转型步伐。银行理财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中间业务,不仅不占用资本,而且契合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理财、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相对高端的新兴中间业务,银行拥有更多或者说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将加快推动银行经营转型,进而成为提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透过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轨迹,我们也不难看出,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承担着缓解商业银行资金压力的任务,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与新增贷款存在着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自2008年末开始,每当新增贷款出现下降的趋势时,理财产品规模就会扩大;反之亦然。有分析认为,由于目前银行大多将理财业务作为其信贷业务的重要补充,当收紧新增信贷规模时,银行会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进行类似信贷资金的投放,因此会导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扩大。由此一来,从这个角度上说,银行通过大力发行理财产品,加大表外业务规模来规避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严格的监管要求,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李雷的指导下,史老三以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名义,并在光大银行帮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