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文艺复兴美术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2.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3. 分析和比较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4. 培养学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图片3. 学生绘画工具和纸张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使用一幅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其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主体(3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展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

2. 分析每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例如达·芬奇的透视法和光影处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般的人物形象等。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促进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思维。

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并研究他的代表作品。

2. 每个小组通过绘画或展示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艺术家和作品,并解释他们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3. 全班进行讨论,比较不同小组的呈现,并对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总结(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的热情。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博物馆或画廊,以亲身体验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

2.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和作品的研究报告。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通过书面作业或小组展示进行评估。

教案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教学框架和指导,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特点;2.掌握文艺复兴美术主要艺术家和作品的基本知识;3.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掌握文艺复兴美术主要艺术家和作品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1.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课件;3.相关的文艺复兴美术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美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区别。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并讲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艺术家和作品。

Step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文艺复兴美术的典型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艺术手法,并进行讨论。

Step 4 学生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位文艺复兴美术的艺术家或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Step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艺术家和作品,并强调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邀请学生到美术馆或艺术展览中欣赏更多的文艺复兴美术作品;2.让学生制作文艺复兴美术相关的PPT或展板,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课堂实施效果评价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小组活动评价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八、板书设计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高中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高中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高中文艺复兴美术教案【篇一: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案】《“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授课人:兰宗意教学理念:1、强调文化情境和人文精神综观艺术长河,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

作者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把它放到浩瀚的人文海洋中,从生活实际中加以诠释。

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只有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被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作品与特定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2、主动研讨和探索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一般的美术作品鉴赏中,特别是相对学生来说时空久远的美术作品鉴赏往往会陷入教师费力解说,学生理解困难的尴尬境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本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协调、提供资料、组织讨论、回答一些学生的疑问。

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的背景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迫切需要。

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

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本课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重点分析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设计思想:本课是欧洲美术史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设计和上好本课有助于17-20世纪欧洲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讲授,使欧洲美术部分的教学具有延伸性和连贯性。

明确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人物,培养学生欣赏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要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我以教材为本,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后面课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述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本学段的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和历史知识,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内容、思想体系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部分作品比较熟悉,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看过或是了解过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在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对课本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本课主题是围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学生的欣赏、评述和交流,达到理解和掌握欣赏外国经典美术作品的一般方法,从而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和真谛。

四、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体会经典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宗教、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六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的观察、对比、讨论和探究归纳出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欣赏三杰的作品,并且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对三位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及人文主义精神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美术文艺复兴教案

美术文艺复兴教案

美术文艺复兴教案教案标题:美术文艺复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特点;2.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3. 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4.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品的图片;3. 美术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对文艺复兴时期有什么了解?你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哪些特点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思想等;2.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3.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如透视、明暗对比等。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展示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解读其中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要求他们选择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主题进行创作;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短的说明;2. 全班进行作品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意见;3. 教师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作成果。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可以提供相关书籍或网站资源;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文艺复兴时期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示范与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以及拓展延伸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美术文艺复兴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 文艺复兴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 文艺复兴教案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材分析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伟大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材编排了绘画巨匠达•芬奇积四年之久创作的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画家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和《雅典学院》、波提切利的《春》、提香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杨•凡•埃克《阿尔诺非尼夫妇像》等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从作品的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的艺术品格中,体悟到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教学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期间艺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

难点是主要在于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两图《蒙娜丽莎》《圣母子》比较着两幅画。

人文主义神学两幅画在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绘画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文艺复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背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

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主要艺术家。

2.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欣赏文艺复兴艺术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美术的背景和特点。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3. 文艺复兴美术中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5分钟)介绍文艺复兴的概念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Step 2:学习文艺复兴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要介绍,向学生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Step 3:学习文艺复兴美术的技法和表现手法(30分钟)介绍文艺复兴美术中的常用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线性透视、色彩运用、人物构图等,并通过实例展示和解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法和手法的运用。

Step 4:实践练习(3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取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主题或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素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p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鼓励学生表达对他人作品的赞赏和建议,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Step 6:总结和拓展(10分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拓展讨论文艺复兴美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启发。

教学资源:1.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代表作品的图片资料。

2. 文艺复兴美术技法和表现手法的介绍材料。

3. 绘画创作所需的绘画用具和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主要艺术家的理解。

2.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技法运用和创造性表达。

3.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文艺复兴美术是艺术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其背景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并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作和欣赏。

人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

人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

人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微笑——文艺复兴三杰绘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本讲内容涵盖了文艺复兴时期诸多画家及作品,而这一时期又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拥有众多杰出的画家,一课时很难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又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我把这一讲分成两课时进行.第一节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作品,分析解读文艺复兴绘画的人文思想.第二节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其他画家,重点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技术成就.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文艺复兴三杰的绘画作品解读其思想性,因此本课的课题为《微笑——文艺复兴三杰绘画》.而文艺复兴三杰的绘画作品也很多,本节课则以赏析达·芬奇作品为主,其次是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事物已有自己的点滴见解,对权威说法及权威理论开始有所怀疑甚至是反对与挑战.因此,教学中本着保护学生个性思维并积极引导的思想,给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的机会和空间.设计理念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意蕴的活动.因此,本节课大量运用讲解,讨论,比较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文艺复兴三杰的代表作品及其思想性.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感知,鉴赏文艺复兴绘画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赏析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并以达芬奇为主,进一步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中心思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道具(高脚杯,水果刀,钱袋儿,衬布)教学过程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放映以亲子画面为主题的幻灯片,背景音乐为《摇篮曲》准备上课.【设计意图】: 稳定学生情绪,创设课堂情境,为新课作好铺垫.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的是首表达母爱的歌曲,看到的是一些小动物们的亲子画面.那么母亲在我们心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母与子间的亲子感觉又是怎样的呢生:(讨论,回答)(略)师:同学们说出了你们心中的母亲形象和亲子感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张描写圣母子的绘画作品,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想象.(放映两幅中世纪《圣母子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师:大家好象都不太满意这两张画中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圣母子的画像.(放映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对两幅画感受)师:在这幅画上,我们看到圣母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这,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大师的绘画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微笑——文艺复兴绘画并在“文艺复兴”与“绘画”之间空两格)导入课题实施目标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中世纪的欧洲在宗教思想是一种什么状况.(板书:一,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学生回答:(略)(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 时间:14世纪——16世纪)地点: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背景:中世纪沉重的宗教束缚,文艺复兴是人类人文意识的觉醒【设计意图】:高中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会有点滴了解,让他们说既能巩固历史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画家,大家都知道哪些画家(板书:二,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学生回答:(略)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文艺复兴三杰的绘画(把课题“文艺复兴”与“绘画”之间空两格上写上“三杰”补全课题成为《微笑——文艺复兴三杰绘画》)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达.芬奇(板书:一,达·芬奇)师:请同学们说说达芬奇的生平.学生回答:(略)生答后老师予以补充讲解,简单介绍达芬奇(板书:一,达·芬奇(1452——1519): 伟大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师:提到达芬奇一定会想到(示意启发学生回答)那就是《蒙娜丽莎》(放映《蒙娜丽莎》并板书;1,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发言是否认为她美,此处一定会有很多同学答不美,对其如此著名不理解,甚至还会有人指出很多反对意见,针对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一一解答,指出此画是对对宗教束缚的反抗,对宗教歧视的挑战,然后通过面人物造型,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分析画面)师:因此,我们认为她微笑的意义有两点;(1),画中主人公至今难以琢磨的微笑(2),是画家向宗教禁锢的挑战,是人类思想得以解放的微笑(讲解并板书(1),画中主人公至今难以琢磨的微笑(2),是画家向宗教禁锢的挑战,是人类思想得以解放的微笑)师:一定会有同学不以为然,画家的情感与画面主人公的表情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大家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两张脸一张是笑脸,一张是哭脸,用简笔画的形式就可以.学生画笑脸,哭脸师:画时候感受一下我们的脸会怎样,画哭脸,画笑脸我们的表情和心情分别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略)师:好我们都有了一些体会.现在我们再来尝试一下,我要求大家皱紧眉头画笑脸,笑容灿烂地去画哭脸.生:画画老师此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师:好大家已经画完了,可我看到很多同学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一幅画的情境是画家思想情感的表现.【设计意图】:通过画脸练习让同学们更直接的理解画家的情感与画面情境的相互关系,提高对绘画具有思想性的认识.师:说到情绪变化,我有一个设问,如果大家突然听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突变发生,而且是灾难性的突变,对这个消息,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表情.请同学们表演并予以说明.生:表演并说明(略)师:很好,同学们是这样一些感觉,那么达·芬奇用画笔也演绎了这样一个突然的变故,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表现人们当时的表情的.(放映《最后的晚餐》并板书2,《最后的晚餐》)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下这个画面中的故事呢学生回答:(略)(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鼓励并做相应的补充)师: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画家笔下人物的表情(请同学们表演,并分析表情的含义,假设自己是犹大会怎样表现,在画中找出犹大,分析画家是怎样描写犹大的)【设计意图】结合美学原理中“感情移入”学说的理论引导学生将自身转换成艺术品的一部分,经由直觉性的感官体验,建立与艺术家意象沟通的可能性,让学生最直接的认识理解作品.师:我们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其中很多观点和画家的初衷相吻合,也就是说穿越500年的时空,我们通过赏析这见作品与画家与大师做了一次对话,我们离大师更进了一步,祝贺大家!(放映其他画家的同题材作品,比较分析达·芬奇绘画的过人之处)老师总结《最后的晚餐》的艺术特点: 深入传神的内心刻画巧妙的构图,科学的透视营造静穆,神圣的气氛(并板书,引导学生分析一字型构图与该壁画所在地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产生的联想.深刻领会其艺术性.结合两幅作品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风格特点并板书: 2,风格特点:庄严,理性,严谨)师:达·芬奇远去了.人们说:“大自然再也没有能力创造这样一位巨人了”表达了人们对达芬奇的崇拜.而另一位画家的墓志铭上则写到:“他活着,大自然怕他超过自己,他死了大自然害怕自己也会死去.”表达了人们对这位画家由衷的喜爱,他就是英年早逝画圣母画得最美的拉斐尔.(板书:二,拉斐尔(1483——1520):用平民画圣母,而且是画圣母画得最美的画家,简介画家生平,放映《椅中圣母》引导学生讨论)小结画中母亲的形象(板书:1,代表作品:(1),《椅中圣母》:充满世间的母爱,温馨,美好放映《西斯廷圣母》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师:(小结学生的讨论)这幅画表现的是圣母奉神的旨意送圣婴耶稣降临人间的情节,拉斐尔以纯洁而朴素的世俗情感和母爱情结,在神秘的宗教气氛中融进生活气息,使虚幻的天国世界回落到真实的现实空间.板书:(2),《西斯廷圣母》:庄重,静穆,无奈,凄凉)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拉斐尔的风格特点(学生分析讨论,老师小结板书:2,风格特点:端庄,朴素,柔美)师:与柔美,随和的拉斐尔形成反差的是强劲,倔强的米开朗基罗(板书:三,米开朗基罗(1475——1564):一个崇尚雕塑美的倔强的艺术家放映《创世纪》并引导学生分析,并请男同学做健美动作展示双臂肌肉快与画中的女先知比较,进一步理解作品的雕塑感,体积感,初步体会画家风格.【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同学们更直接的理解画家的画面人物的强劲有力,提高对画家风格的认识.板书:1,代表作品: 《创世纪》对旧势力的抗争,充满激情与力量放映《创造亚当》引导学生分析作品蕴涵的即将迸发的强大的力量)师:我们来分析一下画家的风格特点(引导讨论总结并板书:2:风格特点:强劲,有力,充满激情)三, 讨论总结强化目标师:我们欣赏了三位杰出画家的作品,画家风格不同,我们的审美观点也各不相同,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位画家的哪件作品并说说理由.(提示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辅助说明.)学生回答:(略)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作相应的解释与讲解,并给同学们以鼓励【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的感官能力,经验及喜恶性格都有差异,所以对作品的诠释将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是很自然的事,应该给学生忠实地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无论他们的风格是理性的,柔美的还是强劲的,都在极力表现平凡人的情感.现在我们来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中心思想.生讨论回答(略)师:(小结并板书):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 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尊重人的思想情感,赞美人的力量,崇尚科学反对虚伪的神学.四, 表演体验目标延伸师:一节课我们穿越时空,与大师们对话,感悟着大师笔下人物的情感变化.对这些大师及大师的作品一定有了新的感受,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我这里有一些道具,让我们来演绎和体会一下《蒙娜丽莎》那神秘谜人的微笑.(组织学生表演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意图】结合美学原理中“感情移入”学说的理论引导学生将自身转换成艺术品的一部分,经由直觉性的感官体验,建立与艺术家意象沟通的可能性,让学生最直接的认识理解作品.激发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美术鉴赏的热爱师:感谢大家热情的表演,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感受.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人的情感及创造力的伟大,让我们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家.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去领略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技术技巧上的其它成就.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下次课再见!(附相关图片)文艺复兴前圣母像椅中圣母——拉斐尔蒙娜丽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文艺复兴前圣母像西斯廷圣母——拉斐尔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第二篇: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欣赏教案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及作品鉴赏(教案)教学目的:欣赏课是通过美术欣赏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领会文艺复兴人类天性的解放,崇尚科学的正确观念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对艺术巨匠们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外国古代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变迁。

2 画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写实风格,科学的严谨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 绘画技法对绘画绘画风格、特征的影响2.学生对绘画的理论知识可能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但差异会很大。

教学过程文艺复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时代英雄的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杰出的画家,今天,就让我们温故知新,学习第十四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1 设置问题,共同探讨,回顾历史文艺复兴是以人文主义的兴起为特征的,哪为什么说人文主义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呢?是人权和神权的斗争()妥协()人文主义崇尚的是?人类天性的解放,崇尚科学的正确观念()加强神权的思想束缚,强化神权至上的观念()人文主义者热衷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人文主义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的智者学派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所以说文艺复兴,首先复的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因此具有人文主义的艺术家热衷于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艺术作品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2 请试着把以下雕塑分别归类到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古罗马(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文艺复兴 14世纪到16世纪存在联系逼真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而继承和发展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

很显然,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古典文化,却不是为了回到古代,而是展开创新,实现超越,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他们在绘画领域的成就!3 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从早期到鼎盛时期的变化大家看到的这两幅画一幅是乔托《哀悼基督》,一幅是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分别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和鼎盛时期的力作,从画面给到信息,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两幅作品的差别分别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和鼎盛时期的力作,请同学们从构图、人物、空间几个层面展开分析,从中找出发展的脉络。

全国美术优秀教案模板高中

全国美术优秀教案模板高中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绘画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2.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2. 如何鉴赏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该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的作品?这幅画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

3.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如写实、立体感、构图严谨等。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布置作业:收集并欣赏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并撰写鉴赏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该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艺术特点。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如山水画、人物画等。

2. 介绍中国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对绘画艺术的发展贡献。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展示中国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徐悲鸿的《奔马》、张大千的《庐山谣》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中的创新和贡献。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第九课文艺复兴绘画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第九课文艺复兴绘画

第九课文艺复兴绘画教学目的:1、了解西方早期绘画的概况2、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画家的风格面貌重点难点:1、通过比较认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风格2、了解德国、尼德兰等国代表画家绘画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自主演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异常文化艺术革命运动吗?它被称为什么运动呢?学生回答:文艺复兴运动——板书三、讲授新课1、介绍西方早期绘画的概况A、西班牙乐拉斯科洞窟(法)表现动物的作品,造型简练,粗犷。

B、古希腊绘画——希腊城邦制《双耳陶瓶》C、中世纪绘画绘画(拜占廷绘画)——宗教神学统治《查士丁尼皇帝和随从们》2、简单评价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价值文艺复兴是一个空前伟大的时代,人们的创造力被充分唤醒,无数艺术大师的努力汇成一股洪流。

艺术上的革新: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结构,将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中心透视,明暗来表现三度空间等。

3、以“文艺复兴三杰”的名作为例,从画面形式,故事内涵,艺术成就等方面入手,展示复兴时期绘画的辉煌成就——盛期(佛罗伦萨画派)将学生分成三组,详细分析“三杰”的作品,学生自己准备、自己讲解,锻炼表达分析能力的同时加深印象。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深奥、富于哲理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热情、雄浑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优雅、妩媚4、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画家(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提香、乔尔乔纳尼德兰:扬.凡.爱克、勃鲁盖尔德国:丢勒、荷尔拜因四、课堂总结标榜人道,反对神道;宣扬人权,反对神权;关注现世生活反对追求来生幸福——贯穿着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要求。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思想和人文精神。

2.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欣赏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表达人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启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2. 准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提前了解学生对于文艺复兴和美术的基本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新课:(1)文艺复兴美术的背景和特点:通过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以及美术发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通过详细介绍这两幅名作,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和宗教画的特点和技巧,以及画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3)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大卫》:通过讲解这两幅名作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和雕塑的特点和成就,以及米开朗基罗作为文艺复兴美术大师的地位和影响。

(4)文艺复兴美术的影响和意义:通过讲解文艺复兴美术对欧洲艺术、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艺复兴美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文艺复兴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美术文化,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文艺复兴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背景和特点。

2. 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和作品。

3.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4. 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背景和特点的介绍。

2.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艺术家和作品的欣赏。

3. 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的示范和实践。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品的图片、视频。

3. 画布、颜料、画笔等美术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2. 引发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包括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回归、透视法的运用等。

2. 通过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和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三、技法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示范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技法,如明暗对比、透视、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2. 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可以选择画一幅文艺复兴风格的静物画或肖像画。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作品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和感受。

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讨论其中的美学特点和艺术成就。

3. 鼓励学生在展示中表达对文艺复兴艺术的理解和情感。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如:文艺复兴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是什么?现代艺术和文艺复兴美术有哪些相似之处?教学延伸:1. 邀请艺术专家或历史老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了解。

2. 组织参观艺术博物馆或画廊,亲身感受文艺复兴艺术的魅力。

2024年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

2024年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

2024年文艺复兴美术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主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征,包括透视学、人体比例、光影效果等。

技能与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技巧,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艺术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我,培养其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文艺复兴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时间范围。

文艺复兴的概念及其在欧洲文化史上的地位。

主要艺术家与作品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代表作《大卫像》、《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等。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代表作《雅典学院》、《圣母子》等。

文艺复兴美术的特征透视学的运用,如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

对人体比例和解剖学的深入研究。

光影效果的表现,强调明暗对比和渐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教师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历史背景、主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及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征。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特征和技巧。

实践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实践,如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创作自己的作品。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艺术作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四、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关于这幅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为后续内容铺垫。

详细介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分析文艺复兴美术的特征,包括透视学、人体比例、光影效果等,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技巧。

新2024秋季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新2024秋季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识别并欣赏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独特美感,理解其在形式与内容上对人性的深刻表达。

2.艺术表现:分析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光影等艺术语言,探讨其如何展现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3.文化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美术创作的影响,理解文艺复兴美术作为“人性的崛起”的象征意义。

4.创新思维:通过对比文艺复兴前后美术风格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人性角度探索美术创作的可能性。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特征、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分析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性的崛起。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艺复兴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将文艺复兴美术置于时代变革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综合分析。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及历史背景介绍。

•教材及配套资料: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教材、文艺复兴美术史书籍及图片集。

•网络资源:在线博物馆、虚拟展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传记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人文主义思想及美术发展概况。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文艺复兴美术作品。

•对比分析法:对比文艺复兴前后美术风格的变化,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人性主题与表现形式,促进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讲述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故事,如达·芬奇的生平趣事或创作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兴趣。

•问题引导:“在文艺复兴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探索人性的呢?他们的作品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2. 新课教学•文艺复兴概述:•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强调其作为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过渡时期的重要性。

高中绘画文艺复兴教案模板

高中绘画文艺复兴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代表画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点。

2.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的作品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技法的掌握。

2.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图片、相关书籍。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了解。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点1. 教师详细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如:人文主义、科学精神、强调个性、注重写实等。

(三)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作品分析1. 介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代表画家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2. 分析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等。

(四)绘画技法学习1. 教师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技法,如:透视法、光影处理、解剖学等。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作业布置1. 学生选择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2. 下节课进行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班级学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14
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

本课从文艺复兴启蒙开始、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中世纪美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能够初步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欧洲文艺复兴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文艺复兴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4、欧洲文艺复兴的代人物有哪些?
二、出示新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详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学习资料)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家一般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一时期也就是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和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的背景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

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我们说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源地,主要是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绘画,无论是风格、题材和体裁,不论是美学理论或绘画基础(解剖、透视、素描、色彩)以及画家个人的专著都比欧洲同时期的其它国家来得系统、丰富和成熟。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1:文艺复兴的精神代表——达芬奇
莱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

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达·芬奇的启蒙教师是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委罗基奥,对于达·芬奇的影响不仅在严格的绘画写实方面,主要还在于培养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这是决定他日后成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奇才和多种科技研究家的关键。

达·芬奇的兴趣极为广泛,除了绘画,他研究科学与哲学问题。

他曾一个人亲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

盛期创作:《岩间圣母》、《圣母子与圣安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或其他任何人。

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后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就留在了法国,它就变成了法国人的财富。

现在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发现她的微笑似乎在变化。

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一般人的笑容主要表现
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

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

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

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

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

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最后的晚餐》这是一个传统的圣经题材。

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这就加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

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

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

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达·芬奇的民主主义立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是坚定的。

事实上也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2: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

他少年时代就进入著名的"梅第奇花园",在那里接受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