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研究
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与含水上升规律
摘
要
针 对 靖 安侏 罗 系边底 水油 藏 的 开 发 特 征 , 以边 底 水 生 产 开 采机 理和 控 制 底 水 锥 进 的 理 论 方 法 为 指 导 , 据 油 根
藏 动 态分 析 研 究 , 合 数 值 模 拟 结 果 , 结 分析 了新 5 2井 区边 含 水 上 升 规 律 , 究 了 井 区含 水 上 升 影 响 因 素 , 出人 工 注水 是 研 提
肖春 艳 ・ 李 伟 z 肖淑 萍
(. 江 大 学 油 气钻 采 ] 程 湖 北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 荆 州 4 4 2 ;. 里 木 油 田分 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疆 库 尔 勒 8 10 1 长 _ 湖 3 0 3 2塔 新 4 0 0;
3江 汉 油 田分公 司 清河 采 油厂 , . 山东 寿光 2 2 1 ) 6 7 6
Xi o Chu y n Li W e Xi o S pi g a na i a hu n 3
( . y L b r tr fOi a d Ga rl n n r d cin E gn e n f Hu e r v n e 1 Ke a o ao y o l n s D i ig a d P o u t n i e r g o b iP o ic ,Ya g z n v r i , ig h u l o i n te U i est J n z o y
4 4 2 ,Ch n 303 i a;2Ex lr to n v lpme t Re e r h n tt t f Ta i Oifed Compa ,CNPC,Ko l 41 0 ,Chna . po ai n a d De eo n s a c I siu e o rm l l i ny ra 8 0 0 i ;
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分析——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例
227在底水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因其具备生产井段较长、泄油面积广、井底压降较小等优势被广泛采用于各大油田。
底水油藏往往存在非均质性严重、底水层活跃以及地层原油黏度较高等特点,深入研究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对于实现其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A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储层属于中—高孔隙度(21.5%~31.5%)、特高渗透率(1255.8~6042.7mD)储层,夹层分布广泛;纵向上分布着29个底水油藏,呈现“上稠下稀”的分布特点,底水能量充足。
在开发因素基本相同条件下,不同含水上升规律主要是多种地质油藏因素的共同耦合的结果[1-3]。
以往对含水上升规律影响的研究较多着重单一的开发参数,理论公式又不能全面地表征各种地质油藏参数的影响。
本文基于油藏实际数据,建立油藏典型模型。
根据对A油田油藏的实际动态分析,得出不同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基于油藏数值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主控因素[1]。
1 区块含水特征分析截至2022年底,A油田底水油藏共有开发水平井51口,综合含水率为97.6%,采出程度为45%,其中46%的井含水率大于60%。
含水上升模式总体可分为四类:Ⅰ “厂”型,Ⅱ “凸”型,Ⅲ 过渡型“凸”线,Ⅳ “S”型。
针对不同的含水上升模式,使用七个特征值:N 0,N 1,K 1,f 1,N 2,K 2,f 2和2个初期指标(如图2)来对四种类型进行了定量描述。
针对四种含水上升模式,从油水黏度比、夹层位置和夹层大小、水油厚度比、油柱高度等角度进行多因素分析。
经过统计南海东部A油田实际动态,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四种含水上升模式,如表1-2所示[2]。
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分析——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例税敏1 彭攀1 郑洁2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2.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8摘要:南海东部A油田是典型的底水油藏水平井增产改造开发区,在开发过程中,不同油层与油井含水上升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制约了该油藏的高效开采。
水平井在高含水期低幅度边水油藏的应用
针对 台4 断块层状砂岩 油藏 ,用J si 乔西 )公 式计算水平 井水 oh ( 平段的最佳位置 ,用 8表示 水平井 在油层 中的偏心距 ,因油层有效 厚 度h m,故 偏心距 8 l 、3 等。根据 台4 为6 取 、2 m 断块水平井 的 目 位 标 置 、目标层 位 以及 周 围直井 的分布状 况 ,水平井 的水平段 长度L在 2 0 以内 ,水平段 的 目标 层有效厚度h m左右 ,故设计Lh 5m 在6 /取值 为 s 、4 、3 、2 等 ,即是水平井段长度L 0 、2 0 8 、l 0 ( ( 0 0 ) ) 为3 0 4 、1 ( 2 m。 I 从理论 上分析 ,层状砂岩油藏钻 水平井 ,偏心距 8为0时 ,水平 井的产能最高 ,随着 8的增 大 , 平井的产能 逐步降低 ,降低幅度比 水 较 小 ;当 8 到最 大 3 达 m、水平 与垂 直渗 透 率 比值 K / =l~ l hK 0
台4 断块构造位置 属于深县 凹陷 深南背斜带北 部的西阳 台背斜 , 为一轴向北东的断鼻构造油藏 ,在地层上倾方 向被一 条北东走向正断 层切割 ,断层断距 约7 m,是该油藏形 成的重要遮挡条件 。地 层分别 0 向北 、北西 、北东三个方 向倾没 ,构造平缓 , 层倾角l ~ 。。构 地 。 3 造长轴方 向与断层平 行 ,圈闭幅度 1m 右 ,油藏沿断层呈北 东向展 8左 部 ,构造高点埋 深1 2m。主要 目的层 为上第三系馆陶组 , 明含油 76 探
4 水 平 井油 藏 工程 优 化 设 计
台4 断块馆 陶组划分 为三个油组 ,油层纵 向上分 布集 中,主力油 层集 中分布在NgI 组 ,其 中 I油组 可 以划 分为1 个 小层 。油层 埋 油 1 深l o m~ 7 0 7 0 1 5m,为一套 河流相沉积 ,储层岩性为含砾中砂岩 ,储层
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笔 者 以塔里 木 盆地 某 油 藏为 例 , 用数 值 模 拟 应 的结果 回归 了俞 启 泰 水驱 特 征 曲线 f, 得 反 映 水 8求 ]
平 井 含 水 变 化 特 征 的参 数 b 再 运 用 B x B h k n , o— e n e
优点 . 因此水 平 井 被 广泛 应 用 H。然 而水 平 井 的 开 ]
模型, 开展油 藏数 值模 拟研究 。该油藏 为 中孔 、 中一
高渗孑隙型块状底 水断背斜 型砂岩未饱 和油藏 。 L 储 层 属 典 型 的 辫 状 河 三角 洲 沉 积 , 单 一砂 体 , 为 孔 隙 度 为 1 % ̄2 %. 均 为 2 . 渗 透 率 为 3 ~ 7 3 平 11 %, 2 20 8mD, 均 为 7 3mD, 律 层 间 平均 渗 透 率 级 4 平 3 韵 差大 于 7 层 内渗 透 率变 异 系数 大 于 07, 内非 均 , . 层 质性 严 重 ; 夹层 不 发育 , 星 展布 , 局部 具 有遮 挡 零 在 底 水 的作用 , 中孔 、 属 中一 高渗 的非均 质型储 层 。油
征 的参数 b 以参 数 b为研 究对 象 , 。 具体 采 用响应 曲 面法研 究不 同因素对 b值 的影 响 , 以获得 各影 响 因
素对水 平 井含 水 变化 的影 响规律 以及 影 响顺序 。研 究结 果对底 水 油藏 的水 平 井开发具 有理 论及 现 场指
导 意义。
关 键词 : 水油藏 ; 底 水平井 ; 水率 ; 含 数值模 拟 ; o— e n e B xB h k n试验 设计 ; 响 因素 影 中图分类 号 :E 5 T 37 文 献标志 分析
关于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若干问题
关于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若干问题
李传亮;朱苏阳
【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
【年(卷),期】2016(028)003
【摘要】针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的一些定量分析指标不够明确,及含水率上升与地质特征的对应关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利用油藏地质模型和实例分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含水率上升速度的定量分析指标,给出了水淹速度的评价指标及油井见水时间与底水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定义了2种非均质性,即离散型非均质和连续型非均质.离散型非均质性油藏和连续型非均质性油藏的含水率曲线分别呈阶跃式上升和连续上升.孔隙型介质的相渗曲线因高毛管压力而呈曲线形态,决定了其含水率上升曲线也呈曲线形态;缝洞型介质的相渗曲线因低毛管压力而呈对角直线,决定了其含水率上升曲线也呈直线形态.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李传亮;朱苏阳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61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1
【相关文献】
1.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以Y2油藏西北区为例 [J], 张辉;彭小东;刘鑫;段策;李军;李正健
2.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研究—以临盘油田某底水油藏水平井为例[J], 康博韬; 肖鹏; 孙依依
3.大倾角厚层轻质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挖潜措施研究 [J], 王永平;朱志强;房娜;陈晖;孟智强
4.大倾角厚层轻质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挖潜措施研究 [J], 王永平;朱志强;房娜;陈晖;孟智强
5.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问题探讨 [J], 姜季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田边部薄差油层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升速度加快,并出现含水台阶式跃升的特征,油田递
减加大,稳产形势严峻。本文主要分析该区块投产后 含水上升过快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1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依据表外储层相渗曲线(图1、图2),当含水达 68%时,含水上升率在8.3,区块按照含水上升率5 计算,正常年含水上升值在18个百分点左右,我们 将含水上升值小于18个百分点的井界定为稳定井, 大于18个百分点的井界定为含水上升井。统计区 块173口油井,其中有53口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大于 18个百分点,所占比例达到30.6%,稳产形势严峻。 因此对区块含水上升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原因。
2016年第11、1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101
油田边部薄差油层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于艳芬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3)
摘
要:本文针对油田边部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实际,通过分析区块监测资料,结合区块油层特点,
认为动用厚度低,单层突进是区块含水上升快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层间非均质性强、垂向渗透性差异大 导致局部注水强度过大,高强度注水导致沿层理面等薄弱面突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提出加大注水井细 分调整、油水井精细控制压裂、油改水转注等方法改善区块开发效果,为油田边部井控制含水上升提供 借鉴。 关键词:单层突进;非均质性;层理面;精细控制压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6)11、12一0101一01
徐振玲.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扬度调整方法控 索fJ].大氮肥,2015,38(2). 方大千.实用电机维修技术[M].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4一08—24.
孙英,田晓琳.高压电机振动故障的查找及其 处理对策I-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对于任何一个油藏,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油水粘度比影响着阶段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与采出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按照童宪章推导出的水驱曲线关系式lg(fw/(1-fw))=7.5×(R-Rm)+1.69描述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是一条大致S型曲线。
2、水驱系列法
实际上含水率分析可以用水驱系列法,但是由于含水率变化大,只是作为分析用。
4、含水上升规律变化模型特征分析3-7-6.7
新区或开采时间不长的单元来说,一般应用理论含水特征即相渗理论分析今后含水变化,而对于跃1块含水已经达到90%,应该可以应用实际生产数据分析含水变化。
一般来说,实际分析含水变化的公式很多,上述的含水上升规律模型也是经常应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现场应用时一般含水率变化大,回归计算波动较大,另外一般开始时也很难知道含水上升规律是三种模式即凸型、S型和凹型其中的哪一种(图10-27)。或者有的文章加上过渡曲线即所谓的五种变化规律。往往对分析含水变化规律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错误。本文推荐一种常用的应用累计产油与累计产水的关系,即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一方面避免了含水率的波动,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出现的直线段时间早,便于早期的预测分析,在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Ⅱ 凸-S过渡型
E=1-e(A-3.912B)
Ⅲ S型
E=A+3.892B
Ⅳ S-凹过渡型
E=e(A+0.98B)
Ⅴ 凹型
a:
b:
E=e(A-0.020203B)
E=1-e(A-0.020203B)
根据表中给出的七种表达式,利用濮城油田各开发单元实际开发数据进行回归处理。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符合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的合理表达式,求出相应的采收率。
安塞油田坪桥区长2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安塞油田坪桥区长2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正确地认识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实施油田稳油控水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弄清哪些因素是必然的、哪些因素是人为造成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后期措施加以调整的,才能为油田的开发、调整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油田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坪桥区长2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研究,分析了常用含水预测方法的特点,研究了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还通过分析影响含水上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含水上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些建议,对指导该类油藏的开发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标签: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油田开发;治理方法1 坪桥区长2油藏概况1.1坪桥区长2层地质概况安塞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东部,该区地层产状平缓,地层倾角0.5度左右。
坪桥区长2油藏位于陕西安塞、子长境内,面积约154km2,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大部分含油层呈现出受鼻隆构造控制的团块状和条带状分布特点。
1.2 目前开发现状坪桥区长2油藏共有采油井总井150口,开井105口,日产油水平89吨,平均单井产能0.84吨,综合含水80.8%,动液面627米,地质储量采出程度5.9%,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3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34.02%,可采儲量采油速度2.05%;注水井总井38口,开井33口,日注水平688方,单井日注21方,月注采比1.43,累计注采比1.12。
目前影响长2油藏高效开发的主要矛盾是含水上升,控制含水上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长2层含水上升规律分析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常用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来表示,它是对水驱油田进行动态分析的一条基本曲线,其形态及位置综合反映了地层及油水性质、开发方式、工艺措施的水平。
我国在50年代就着手对水驱开发油田含水上升规律进行研究,根据我国的油田特性,提出了许多计算公式,根据这些公式的特性,将其大致分为三种方法:经验公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实际生产数据拟合法。
关于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若干问题
A bstract:Some quantifying param eters are SO far unclear about water cut rising rule of reservoirs The c0ITesponding .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ut rising features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of reservoirs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
给
出
了水
淹速度
的评
价
指标
及
油井见
水
时
间
与
底
水
类
型
的
对
应关Biblioteka 系 ,并定义
了
2种
非均质
性
.即
离散
型
非均 质和 连 续型非 均质 。 离散 型 非均 质性 油藏 和连 续型 非均 质性 油藏 的含 水率 曲线分 别呈 阶跃 式上升
和连 续上升 。孔 隙型介质 的相渗 曲线 因高毛 管压 力而 呈 曲线形 态 ,决定 了其 含水 率上升 曲线也 呈 曲线形
规 律 。只有 弄 清含水 上 升规 律 ,才 能更 好地 管 理 油 井 的生产 。
油藏 的含 水 上 升 规 律 是 油 井含 水 上 升 规 律 的 综合 体现 。含水 上升规 律研 究是 油藏工 程研究 的重 要 内 容 ,也 是 矿 场 生 产 管理 的基 本 内容 ,它 与产 量 递减 规 律 、压 力变 化规 律 合称 为油 藏 动态 分 析 中 的
关 于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的若干 问题
李传 亮 。 朱 苏 阳
(西 南石 油 大学 石 油与天然 气工程 学院 ,成都 610500)
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方法研究与应用
技术应用与研究一、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研究1.水平井概况A断块2010年投产水平井8口,油层钻遇率83.8%,有主体带大面积河道砂钻遇率高,窄小河道钻遇率低。
初期产能较高,截止2015年已累计产油10.8512×104t,单井日产液10.2t,日产油4.82t,综合含水52.7%,平均流压5.04MPa。
2.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结合实际生产研究水平井含水变化 结合水驱特征曲线利用PEoffice软件的ProdForcast模块筛选出最适合水平井开发规律的水驱特征曲线,结合实际生产数据,拟合出最终采收率较高且较为合理的值,得出相应的采出程度下的含水变化。
分析B 井开采历程,该井经历了高产低含水阶段;含水上升阶段;细分受效、投注受效、加密调整受效三个阶段。
分析采出程度和含水关系曲线,B井无水采油期较长,无水采油期的采出程度达到10%;目前水平井采出程度达到25.80%,在相同含水情况下,比Q区高17.8个百分点 。
通过上述对水平井B井的分析,挖掘符合水平井各个阶段方案措施调整潜力:(1)充足的地层能量是初期高产的基础,J、K井由于投产初期地层能量较高,不能直接投注,因此先排液后转注。
(2)精细的调整是稳产的必要条件:①精细分层,保证供液能力,水平井投产后周围有L、K、M、J四口注水井,对水平井周围水井进行精细分层,加强注水,保证水平井的供液能力 ; ②精细调整,优化平面注采,对周围四口油井进行调参,调参的原则是:趾端油井调小参,憋高流压,使得水井的注入水从水平井的趾端向根端均匀驱替;根端油井调大参,进行放产,降低根端的地层压力。
通过平面压差变化,扩大水平井区平面波及范围; ③加密调整,完善注采关系,在水平井井区打加密调整水井2口,对水平井周围新老井的调整原则是:水平井趾端:加密水井加强注水,老井控制注水;水平井根端:加密水井控制注水,调整后水平井液量流压上升。
应用以上水驱特征曲线预测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分析方法,对其余7口水平井逐个进行分析归纳,两口水平井属于平面注采关系及其不完善,其余5口水平井注采关系则相对完善。
含水上升规律西南石油油藏工程课件教学讲义
开展油气藏经济评价和风险管理研究,降低开发 成本和风险,提高油气开发的综合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意义
了解含水上升规律有助于预测油田的采收率,为制定合理的 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含水上升规律,可以掌握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趋 势,及时调整开发策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
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
地层非均质性、油水粘度比、岩石润 湿性等。
开发因素
油藏工程因素
油藏描述精度、储层流体性质测定精 度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油藏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 术研究,实现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3
复杂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针对复杂油藏的特性,开展高效开发技术和方法 的研究,提高油藏采收率和开发效益。
油气藏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加强油气藏监测和评估技术的研究,实现油气藏 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为油藏工程提供科学依 据和技术支持。
04
含水上升规律在西南石油 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应用场景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中,含水上升 规律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的中后 期,特别是在高含水阶段。
案例分析
以某油田为例,通过分析该油田 的含水上升数据,发现含水率随 采出程度增加而上升,符合一般 规律。
应用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应用含水上升规律前后的采 收率、产油量等指标,评估其应用效 果。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特点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具有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等 特点。该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钻井技 术,提高了勘探和开发的效率。
影响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地质因素分析
影响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地质因素分析舒通燕,宋丽娜,徐 越,董丽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 影响含水上升的因素可分为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两类,地质因素是油层的固有属性对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开发因素是开发调整过程中采取的一些调整方式和调整措施对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
这里主要介绍分析地质因素的影响。
影响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油层的非均质性;二是原油粘度;三是含水阶,不同的含水阶段,含水上升规律有很大差别。
1 非均质性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快为了研究油层非均质性对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设计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两层模型,其含水上升规律见图1,油层的非均质程度越高,含水上升速度越快。
在中、高含水期,油层非均质程度对含水上升的影响较大,到了特高含水期,即含水高于90%以后,油层非均质程度对含水上升的影响作用相对变小。
图1 油层非均质性对含水上升率影响数模关系曲线2 油水粘度比高,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凸向含水轴原油粘度是影响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重要的因素,随着油水粘度比的增大,含水上升速度加快。
图2是应用油水相渗曲线计算出的不同油水粘度比对含水上升规律影响的关系曲线。
可以看出,随着油水粘度比的增加,中高含水期的含水上升速度会大副度加大。
图2 不同油水粘度比下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前苏联M.M.伊万诺娃根据注水开发的一些油藏的资料绘制了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根据含水上升变化规律,可将这些油藏划分为三组(图3)。
图3 水驱砂岩油藏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第一组油藏油水粘度比在3左右,这组油藏含水率曲线沿坐标的对角线延伸,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速度几乎保持不变。
40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13期 收稿日期:2008-02-15作者简介:舒通燕(1972-),男,黑龙江大庆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油藏开发管理工作。
第二组曲线位于第一组曲线的右侧,这是一组低粘油藏,其油水粘度比小于3,这组油藏低含水期含水上升慢,采出程度高。
番禺油田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
番禺油田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李林;罗东红;陶彬;贺小慧;薛永超;杜玉桥【摘要】以番禺油田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为例,将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类型划分为开井水淹型、快速水淹型、阶梯上升型和爬坡型4类,根据油藏实际地质特征、流体特征和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类型影响因素,并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夹层范围、原油粘度、避水高度和水体厚比.夹层范围越大,原油粘度越小,单井含水率上升越缓;避水高度越小,水体厚比越大,单井含水率上升则越快.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类型是驱替模式、原油粘度、水平井避水高度和油藏水体厚比等耦合影响而得到的结果,由此制作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不同含水率上升类型影响因素定量组合表,该表可广泛应用于预测单井生产动态类型、水平井是否存在工程问题及历史拟合迭代建模等.【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6(023)003【总页数】5页(P106-110)【关键词】薄层;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番禺油田【作者】李林;罗东红;陶彬;贺小慧;薛永超;杜玉桥【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6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番禺油田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西端,包含31个油藏,其中稠油油藏有15个,油藏的平均厚度为3.2~14.5 m,平均含油高度为0.1~8.8 m,含油高度大于2 m的油层有10个,属于薄层强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
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能有效抑制含水率上升、提高油井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边底水油藏[1-2],其开发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3-5],并且是多种因素耦合影响的结果。
油藏的开发规律分析及注水探讨
油藏的开发规律分析及注水探讨摘要:某油田切6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切可里克地区,开发现状可以看到,投入开发以来,在储层综合评价以及开发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开发技术政策,在开发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工作的进行,实际生产中遇到了新的挑战,目前油田开发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开发过程中的油井见效规律、含水上升规律以及产量递减规律等开发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油藏合理的开发方式进行探讨,以指导油藏的后续开发工作。
关键词:油藏;开发规律;采油指数1、采液、采油指数变化采油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产油量,它是表示油井产能大小的重要参数。
采液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产液量。
在不考虑流体性质随压力变化的条件下,采液、采油指数的变化主要和油水相对采油指数曲线特征:①低渗透油藏储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油水渗透率有关,因此储层相渗特性决定了采液、采油指数的变化规律。
某油藏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及无因次产液、两相流动区域窄,最终驱油效率较低;②随含水饱和度上升,油相相对渗透率急剧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却抬升缓慢,渗流阻力大,油水前缘突破至井底,油井产水后,产液量、产油量均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③从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曲线上反映出,油水前缘突破至井底,油井产水后,产液量、产油量均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并产量降低趋势持续到整个开发始末,使靠体液延长稳产期的方法受到限制。
根据油藏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及分流量公式,作出切6区E1 3油藏油藏无因次采油指数和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曲线,从曲线可看出,无因次采油指数随含水上升而下降,符合低渗透、低粘度油藏的一般特征,当含水上升到90%时无因次采液指数未上升到1.0,说明油藏提液潜力较小,依靠提液保持稳产的难度大。
2、油井见效规律某油藏见效特征表现为日产液、日产油稳定或上升,含水稳定,动液面稳定或上升。
统计区块12口,见效井12口,见效程度100%,见效周期5-10个月,平均8个月。
油藏含水上升控制因素及治理对策
油藏含水上升控制因素及治理对策作者:尹述健纪耸峰王义俊苏小明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姬塬油田池228长8油藏自2010年开发以来,含水上升率逐渐增大,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剖面、平面矛盾加剧,水驱油效率降低,控水稳油形势严峻。
本文通过分析油藏含水上升控制因素,评价历年治理效果,结合目前开发形势和技术政策,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长8油藏;含水上升;治理效果;稳产技术1 油藏开发概况①砂体构造:池228长8油藏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单斜构造,砂体构造相对平缓,局部存在小型鼻隆构造,内部隔夹层发育,连续性较好,整体不发育边底水;②物性特征:池228长8油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特征,天然微裂缝发育。
低渗:平均孔隙度12.2%,空气渗透率1.5mD;低压:原始地层压力19.7MPa,压力系数0.7;低产:油层无自然产能,需压裂改造及注水;③开发概况:池228区2009年投产开发,2012-2013年规模产建,采用460m×150m菱形反九点注采井网开发。
截止2017年12月油井开井96口,日产液374吨,日产油108吨,综合含水71.1%,采出程度2.89%,采油速度0.31%,注水井开井38口,日注水量810方,月注采比1.87。
2 含水上升控制因素池228油藏开发以来表现含水上升形势严峻,历年含水上升损失油量在20t左右,基本表现为三个阶段:2013-2014年主要是裂缝型见水,含水上升幅度大;2015-2016年受吸水剖面变差、水驱不均导致孔隙型见水以及局部化堵失效;2017年以来主要是低压低产井渗流条件变化导致含水上升,含水上升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
经过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含水上升控制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中部微裂缝发育,主向油井见水严峻;平面物性差异大,注水突进见效即见水;水驱动用程度下降,水驱效果变差;深部调剖失效,含水再次上升;压力保持水平下降,油水两相渗流改变。
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问题探讨
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 第36卷第10期2020年10月综述专爲文章编号:1671-8909(2020)10-0104-002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问题探讨王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沈阳釆油厂,辽宁沈阳110316)摘要:随着油井开采的不断深入,会出现见水的情况,导致油井内部的含水量明显提升,彩响油田的产量,甚至直接导致油井关闭,无法正常生产。
对此,在油藏开采过程中,分析其含水上升规律能够更好地衡量油井的含水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含水量变化。
根据这一油井含水量的变化规律,选择和恰当的处理方式,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本文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加以分析,以便在实际开采工作中,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把握,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见水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油井开采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注水开采的方式,本身地层含水量较高,再加上注水开采的影响,导致油井内部的含水量明显提升。
从油井开采过程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油井中的水主要来自于注水开采的水量和油井内部本身的水量。
根据油井开采的不同阶段,见水时间也会有所差别,相应的油藏含水上升规律也并不相同。
为了进一步保证油井的正常产量,需要分析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这样能够对油藏进行动态分析,也能够找出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1油藏含水上升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油田开发效果,找出影响油藏开发的因素,其中有藏含水量增加是影响开采效率的主要因素,借助模型来展开深入分析。
1.1理想状态下的模型结合油田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选择了反九点均匀理想模型这一单层均质模型作为基础,同时选择了反九点井网。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开发的油井,在注水开发之后需要确保注水开采的平衡,避免污染经济,影响到之后的油藏开采。
在压力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随着采出层程度的增加,含水率会急速上升,然后逐渐的趋于平缓,呈缓慢上升趋势。
含水上升率也会随着油藏含水量的升高而呈现先急速上升,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
第10章 含水上升规律
非均质
fw 0.5
均质 0 0 0.5 Rr 1.0
•非均质强,凸性强,见水早,开发效果差 •均质性强,凹性强,见水晚,开发效果好
二、平面驱替方式
ER EV Ed
•体积波及系数 •面积波及系数
As
EV EA EZ
As EA A
A
变量
均匀驱替
四向驱替
1方向最低。
二向驱替
• 均匀驱替的面积波及系数最高,
ln Rwo c bNp
ln Rwo c bNp c bNw
bNw 17.25 c ln b a
lnRwo
Np Nw
ln Rwo c dRo
•水驱控制储量
Nw N •水驱控制程度
lnWp
•判断措施效果
开发调整成功
Np
lnWp
开发调整失败
Np
预测可采储量
对t求导并整理
1nWP a bNP
dN p 1 dWp b Wp dt dt
qw Rwo qo
qw dWp dt
qo dN p dt
ln Rwo a ln b Np b
(橘黄色),它是一条直线,其斜率
为0.151万吨。 当fw=98%时可以确定可采储量:
ln W p c a bN p fw WOR 49 1 fw WP WOR 49 324.5 b 0.151 ln(WP 2.457) 2.1174 0.151 N P ln(324.5P 2.457) 6.165
舌进
一向驱替
• 注入水沿压力梯度方向优先驱替
(舌进)导致驱替方向越少,油 层的采出程度越低,越早见水, 含水率曲线的凸性越强。
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及控水措施研究
2010年7月断块油气田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及控水措施研究曹立迎1刘慧卿1张宗元2蔺高敏2傅礼兵1(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0)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油藏模拟关键技术研究”(2008ZX05000-011-04)摘要边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水平井见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不仅受到井身轨迹如:水平段长度,避水距离等的影响,还与油藏的自身条件如:油水黏度比,各向异性有关。
采用无因次水平段长度、无因次避水距离综合分析水平井的井身轨迹及油藏的自身条件对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影响,并给出各个影响因素与水平井见水时间的数学关系式。
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见水时间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
用注聚合物的方式控制边水突进,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比较明显。
本研究对边水油藏水平井的应用、合理井身轨迹的确定,以及水平井的控水增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井身轨迹;无因次;堵水中图分类号:TE357.6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on law of water breakthrough and water control for horizontal well in edge water reservoirCao Liying 1Liu Huiqing 1Zhang Zongyuan 2Lin Gaomin 2Fu Libing 1(1.MO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2.Shengli Oil ProductionPlant of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SINOPEC,Dongying 2570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edge water reservoir,water breakthrough is a complex question in horizontal well.That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wellbore trajectory,such as horizontal wellbore length and water avoidance distance,but also related to the reservoir conditions,such as oil-water viscosity ratio and anisotropy.In this paper,we apply the dimensionless horizontal wellbore length,dimensionless water avoidance distanc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wellbore trajectory of horizontal well and the reservoir conditions on the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of horizontal well in the edge water reservoirs,and give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 between each influential factor and the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of horizontal well.At the same time,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der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breakthrough time are defin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Finally,the method of polymer injectio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coning of edge water,which can improve the oil recovery ratio.An obvious effect has been acquired in EOR.To some degree,this study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wellbore trajectory and the water control and oil increment for horizontal well in the edge water reservoirs.Key words:edge water reservoir,horizontal well,water breakthrough time,wellbore trajectory,dimensionless,water shutoff.引用格式:曹立迎,刘慧卿,张宗元.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及控水措施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10,17(4):448-450.Cao Liying ,Liu Huiqing ,Zhang Zongyuan.Research on law of water breakthrough and water control for horizontal well in edge water reservoir [J ].Fault-Block Oil &Gas Field ,2010,17(4):448-450.文章编号:1005-8907(2010)04-448-03边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以其泄油面积大、生产井段长、井底压降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1]。
正韵律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正韵律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王业飞;张希喜;黄勇;周代余;史胜龙;刘瑞珍【摘要】为了确定X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明确含水上升影响因素,找出减缓含水上升的方法,以该区块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该区块整体含水上升规律,并对单井含水上升规律进行划分.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二维正韵律单井剖面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含水上升规律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X区块整体含水上升规律为"S"型,单井含水上升规律可以划分为缓斜坡型、反"Z"型、"Γ"型、高波浪型和低波浪型等5类;无夹层时影响含水上升规律的因素主次排序为油水黏度比、打开程度、垂直水平渗透率比值、水体大小、定液量;单独考虑夹层时影响含水上升规律的因素主次排序为夹层位置、夹层渗透率、夹层大小.%To figure out the water cut rising laws of X bottom water reservoir, deter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water cut rising and explore the method to alleviate water cut rising, the overall water cut rising laws of Block X was defined based on its actual production data by means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single-well water cut rising laws were classified. Then, 2D positive rhythm sin-gle-well profile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CMG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Final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water cut rising law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orthogonal meth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ter cut rising law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conclud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overall water cut rising law of Block X is in the shape of "S" and the single-well water cut rising law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types, i.e., low dipping type, inverted "Z" type, "Γ" type,high wave type and low wave type.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water cut rising laws are ranked as oil/water viscosity ratio, opening degree, vertical-horizontal permeability ratio, water size and certain liquid volume if interlayers are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hey are ranked as interlayer position, interlayer permeability and interlayer size if interlayers are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6页(P673-678)【关键词】正韵律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法【作者】王业飞;张希喜;黄勇;周代余;史胜龙;刘瑞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9X区块属于块状背斜构造底水油藏,依靠天然底水能量开发,孔隙度为18.4%,平均渗透率234.2 mD,为中孔、中高渗正韵律储层;开发后期底水锥进严重,油井高含水,综合含水高达8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模拟边水 , 机理模型预测起 始时间为 2 0 0 8 年8 月1
日, 预测期 2 0 年。模 型其它参 数见表 1 。
考 虑影 响 边水 油 藏水 平 井 含水 上 升规 律 的各 种 因 素 , 研究 了平面非均质性 、 水 体大小 、 水侵指 数 、 高
渗透带 、 采 油速 度 和水 平井 位置 对含 水上升 规律 的
~一
c ~ = 一 彗 薹 _ 一 主 、 二 薹 一 ~ 一 _ ~ 塞
边 水 油 藏 开发 过 程 中 , 水 平 井 以其 生 产 井 段 长、 泄 油 面 积大 和井 底 压 降小 等优 势 , 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n 。但 是 由于边 水 的存 在 以及 地 质 、 开 发 和生 产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水 平 井在 开采 过 程 中更 易 产水 。 区域 为原 型油 藏 , 建立 1 0 0 x 8 0 x 1 0的网格 系统 , 平 面 网格长 度 为 2 0 m, 垂 向上 为 2 . 5 m 。本 文采 用 F K水
论证 , 确定 了平面非均质性 、 水体大小 、 水侵 指数 、 高
合 理的水平井位置来 防止边水 的过早入侵 。
1 边水油藏水侵机理模 型
选 用 x油 田某一 存在边水且 适合水平 井开发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7 。
第一作者简 介 : 苗彦平 ( 1 9 8 8 一) ,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特殊油气藏开发及数值模拟 。 基金项 目: 国家重 大专项 ( 2 0 1 1 Z X 0 5 0 1 7 — 0 0 1 ) 资助。
4 2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第3 卷
地 层顶 深 『 n 、 原始地层 压力/ MP a 岩石压缩系数/ MP a 。 。 原油密度/ ( k g ・ i n ) 孔隙度 渗透率/ 1 0 I x m
NT G
l 2 2 0 1 2 . 1 O 8 . 4 3x 1 0 8 5 0 0 - 2 8
Mi a o Ya n p i n g , T a n g L i n , Ga o Z u n me i a n d L i u Yu k u i . -
= 耄 ~ _ 垂 一
. =
f 1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 S i e h u a n 6 1 0 5 0 0 , C h i n a ; 2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Q i n g d a o , S h a n d o n g 2 6 6 5 5 5 , C h i n a )
律进 行 了模拟研 究, 并对影 响含 水上升规律 的各种 因素进行 了定量化分析 。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合理 的边 水油藏开发技术 对 策, 降低水侵对开发效果 的影响, 提高该类油藏 的最终采 收率 意义 重大。
关键词 : 水平井 ; 边水油藏 ; 水侵 ; 数值模5: = 5 . 9 4
0 . 4
1 号水体位置及大小 2 号水体位置及大小 储量/ l 0 4 i n 开发井 数 射孔位 置
配 产/ ( m ・ d )
( 卜1 , 卜8 0 , 卜1 0 , I 一 ) ( 模型左侧 ) ; 1 0 0 倍水体 ( 1 0 0 — 1 0 0 , 1 — 8 O , 卜1 0 , I + ) ( 模型有侧 ) ; 5 0 倍水体 油: 4 3 4 . 5 3 ; 水: 3 9 4 . 9 1 ; 气: 3 5 9 6 1 . 3 2 1 口水平井
影响 , 并得 出在 矿场 上可通 过控 制采 油速度 和确 定
2 边 水油 藏含 水上 升规 律影 响 因素
研 究
边水油藏 在开发过程 中产水主要受两个 方面 的 影响 : 一 是地质 因素 , 即平面非均质性 、 水 驱能量 、 隔 夹层 、 高渗 透带 等 ; 二 是开 发 因素 , 主要包 括采 油速 度、 水 平井 位置 、 生产 压差 、 井 网部 署等 。通过 多方
中 图分 类 号 : T E 3 4 8 文献标识码 : A
. 星 m 一 一 一 一
S t u dy o n a fe c t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wa t e r c ut r i s i ng r u l e s o f h o r i z o nt a l we l l s i n e d g e wa t e r r e s e r v o i r
油 气藏 评 价 与 开 发
第3 卷 第5 期
R E S E R V O I R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2 0 1 3 年1 0 月
边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研究
苗彦平 , 唐 林 , 高遵美 , 刘玉奎
( 1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 2 . 中国石油大学 , 山东 青 岛 2 6 6 5 5 5 )
蒹 - A 一 三 ~ 一 ~ 一 一 一 d ~ . 一 吼 ~ 一 m 一 K ~
摘要: 利用水平 井开采边水 油藏 , 水侵是 一个 不可避 免的问题。 油井见水后会造 成单井产 能迅速 下 降和单 井控制储量 急 剧减少 , 严 重影响油藏 的最终 开发效果。 以数值模 拟技术为主要研 究手段, 通过建 立理想机理模型 , 对油藏的含水上升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