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语文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附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附参考答案)

溴乙烷卤代烃溴乙烷的水解(取代)反应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归纳:(1)水解反应条件:强碱的溶液;(2)消去反应条件:①强碱的溶液;②发生在的碳原子上,这些碳原子上一个连接卤原子,另一个至少连接一个原子。

思考:用CH3CHClCH3合成CH3CHOHCH2OH。

乙醇醇类乙醇是无色透明的具有香味的易挥发的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用作萃取剂。

1. 与金属钠反应;断键位置:2. 与氢卤酸反应;断键位置:3. 催化氧化;断键位置:催化氧化规律:A. CH3CH2OH →B. (CH3)2CHOH →C. (CH3)3COH →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要有至少一个原子,无氢则不能发生催化氧化。

4. 消去反应;断键位置:消去反应规律:(1)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碳原子,仅有一个碳原子时不能消去。

如CH3OH;(2)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要有氢原子(β-H),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苯酚纯净的苯酚是无色(露置在空气中因少量氧化而显粉红色)、有特殊气味的晶体。

在水中的溶解情况:T<65℃时微溶,T≥65℃时与水互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易被空气氧化显,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2. 弱酸性(俗称)(1)与NaOH反应与Na2CO3反应+ CO2 + H2O →结论:酸性比较。

苯酚酸性极弱,使指示剂变色。

(2)与Na反应。

3. 与浓溴水反应4. 显色反应:遇Fe3+显色。

5.缩聚反应:甲醛和苯酚的反应:乙醛醛类1. 加成反应与H2加成2. 催化氧化3. 被弱氧化剂氧化(1)银镜反应银氨溶液的配制: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滴加,直到生成的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此溶液称为银氨溶液。

(2)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4. 被强氧化剂氧化:使溴水、KMnO4酸性溶液褪色。

甲醛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40%的甲醛溶液俗称为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能力。

从结构上看,甲醛可视为含有两个醛基的特殊结构。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与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科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技术,而这些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对于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以及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在有机化学中,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机化合物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

常见的命名规则包括命名醇、醛、酮、羧酸、酯等。

命名规则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对有机分子做出准确的描述。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性质。

例如,各种官能团的存在可以决定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重要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影响等。

3.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有机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不同的有机反应类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

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等。

掌握这些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进行有机合成的基础。

4. 有机分析方法有机分析是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定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有机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二、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1. 有机合成实验技术有机合成实验技术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实验技术。

有机合成实验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对实验装置的熟悉、溶液的配制和调节、反应条件的控制等。

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技巧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和产物纯度。

2. 有机分离与提纯技术有机化合物的提纯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非常重要。

常见的有机分离与提纯技术包括结晶、萃取、蒸馏、凝固点测定等。

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些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有机化合物。

3. 有机反应监测技术有机反应的监测对于掌握反应进程和判断反应的结束时间非常重要。

常见的有机反应监测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例题和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等方面。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通过一些例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通常被归类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包括:1、多数易燃。

例如,甲烷、乙醇等都是常见的易燃有机化合物。

2、熔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对较弱。

3、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但也有一些例外,如乙醇、乙酸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例题 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H₂CO₃B CaCO₃C CH₄D NaCl解析:CH₄(甲烷)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H₂CO₃(碳酸)、CaCO₃(碳酸钙)、NaCl(氯化钠)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答案选 C。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照碳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正丁烷、丙烯等。

环状化合物:又分为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和芳香化合物(如苯)。

2、按照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OH):存在于醇(如乙醇)和酚(如苯酚)中。

羧基(COOH):存在于羧酸(如乙酸)中。

醛基(CHO):存在于醛(如乙醛)中。

羰基():存在于酮(如丙酮)中。

氨基(NH₂):存在于胺(如甲胺)中。

例题 2:下列化合物中官能团为羧基的是()A 乙醇B 乙酸C 乙醛D 乙醚解析:乙酸(CH₃COOH)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乙醇(CH₃CH₂OH)的官能团为羟基(OH);乙醛(CH₃CHO)的官能团为醛基(CHO);乙醚(CH₃CH₂OCH₂CH₃)没有上述常见官能团。

答案选 B。

三、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点清单与总结题型总结技巧

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点清单与总结题型总结技巧

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点清单与总结题型总结技巧在学习有机化学反应时,掌握反应的知识点和总结题型的技巧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点清单和总结题型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反应。

一、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点清单1. 加成反应:双键或三键断裂,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官能团结合形成新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3. 消除反应:双键或三键的形成,同时断开化学键。

4. 取代反应:氢或其他官能团在有机化合物中被另一官能团取代。

5. 还原反应:还原剂将有机化合物还原成较低的氧化态。

6. 加氢反应:氢气加到有机化合物上,生成相应的饱和化合物。

7. 氢解反应:有机化合物在加热或加压的条件下被氢气分解为较低的烃。

8. 缩合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成大分子。

二、总结题型总结技巧1. 反应类型判断题在解答题目时,首先要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来判断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时,会有新的化学键形成;消除反应时,会有化学键断裂;取代反应时,会有官能团的替换等。

2. 题目理解和分析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所给条件,然后分析并比较反应特性,最后确定所需的性质或化合物。

3. 分析反应机理在解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题时,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分析反应的步骤来确定反应机理。

从中间产物和过渡态中推断出反应物和产物的关系。

4. 反应规律总结在解答有机化学反应题时,要将题目中出现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反应规律和特点。

通过积累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反应。

5. 反应机制推导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反应的机制。

通过分析起始物质和中间产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反应过程中的原子和官能团重新组合来推导反应机制。

6. 反应方程式书写解答有机化学反应题目时,要注意书写离子和官能团的正负电荷,并准确无误地书写反应物和产物,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总结:有机化学反应知识点清单和总结题型的技巧对于学习和应用有机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有机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机实验的归纳总结有利于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一.性质实验:主要用于有机推断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包含烯烃、炔烃、油酸、油脂、裂化汽油等)、酚类等。

2.能使酸性KMnO 4褪色的有机物: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苯的同系物、醛类等。

3.能与Na 反应的有机物:醇-OH 、酚-OH 、-COOH 。

4.能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卤代烃、酚类、羧酸、酯类等。

5.能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酚-OH 、含-COOH 。

6.能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COOH 。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CHO (醛类、甲酸、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8.能与新制Cu(OH)2的有机物:含-CHO 的物质、羧酸类(中和)等。

9.显色反应:苯酚与FeCl 3显紫色;I 2与淀粉显蓝色;浓硝酸与某些蛋白质显黄色;10.能与H 2加成的有机物: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酮中的C=O 。

二.制备实验: 1.制乙烯:C 2H 5OH CH 2=CH 2 ↑+H 2O (1)醇酸(浓硫酸)比1:3(V );(2)温度计的位置:水银球在反应物中间;(3)加碎瓷片防暴沸; (4)迅速升温并控制在170℃左右。

(5)装置:固固加热制气说明:① 浓H 2SO 4的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② 反应后期,反应物有时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是由于浓H 2SO 4将乙醇炭化和氧化了,产生了SO 2。

C +2H 2SO 4(浓)=CO 2↑+SO 2↑+H 2O 检验乙烯的还原性应先用碱除去SO 2。

③副反应:2C 2H 5-OH C 2H 5O C 2H 5+ H 2O2.制取乙炔:CaC 2+H 2O →Ca (OH )2+CH ≡CH ↑(1)装置:固+液→气,该反应放热,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2)电石与水反应剧烈,为控制反应速率,应用分液漏斗逐滴滴入水或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3)为防止生成物Ca(OH)2的泡末堵塞导气管,在装置(用大试管作反应器时)的气体出口处入一小团棉花;(4)实验时宜先进行与溴水及KMnO 4反应的实验,后进行点燃(由于C 2H 2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易爆炸,后点燃时C 2H 2已较纯净)。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总结考试说明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时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有机化学实验1、甲烷与氯气的光照取代现象化学方程式试管内的气体颜色逐渐,试管壁出现,试管内有,试管内液面。

2、石蜡油分解装置图步骤现象结论(1)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2)将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石蜡油分解产物为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装置图反应原理除杂方法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收集方法性质实验①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炔被②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③将乙炔点燃,火焰,有【参考】由于电石中含有其他杂质(如:CaS、Ca3P2、Ca3As2等)。

使制得的乙炔中含有(H2S、PH3、AsH3等)难闻的气体。

要想制得较纯净的CH≡CH可将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

思考: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分液漏斗,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产生乙炔的速度。

电石与水反应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减缓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

4、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及方程式①取适量溴乙烷加入到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溴乙烷于水,比水②加热充分反应③加入酸化后,加入溶液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

5、乙醇的化学性质(1)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反应原理:2CH3CH2OH +2Na 2CH3CH2ONa + H2↑发生装置:S + l g(试管、(或锥形瓶、烧瓶等)、分液漏斗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向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钠金属钠,有,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1、如何查阅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答:在进行或设计一个有机合成实验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反应物料和生成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在反应、分离纯化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工艺路线,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通常查找物理常数有四个途径:(1)在教材书中,每一章的物理性质都列出了一些常见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另外,在多数实验教材书的附表中,也列有一些常见溶剂和物料物理常数。

(2)在图书馆中,查阅相关的手册。

主要查阅有机化合物手册、有机合成手册、化学手册、物理化学手册等。

(3)在网上查找,有些网站和化学品电子手册专门提供物理常数。

(4)在实验室的试剂瓶上,一般都列有主要物理性质的常数。

2、简述使用小台秤的注意事项答:小台秤是有机合成实验中,常用于称量物料质量的仪器。

在称量前,应先观察两臂是否平衡,指针是否在标尺中央。

如果不在中央,可调节两端的平衡螺丝,使指针指向标尺中央,两臂即达到平衡。

称量时,将物料放在左盘上,右盘上加砝码。

为了保持台秤清洁,所称物料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称量瓶、表面皿、硫酸纸或烧杯中进行称量。

加砝码时,应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先大后小的加。

称量后,应将砝码放回盒中,将游码复原至刻度0。

3、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有哪些方法答:有机反应最常用的是通过石棉网上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

否则仪器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石棉网加热仍很不均匀,故在减压蒸馏、或回流低沸点易燃物等操作中不能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

如果加热温度在90℃以下,可浸在水中加热。

如果加热温度在90-100℃时,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可用油浴。

油浴的优点是可通过控温仪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料受热均匀。

容器内的反应温度一般要比油浴温度低20℃左右。

有机化学基本技能化合物的制备与纯化技巧

有机化学基本技能化合物的制备与纯化技巧

有机化学基本技能化合物的制备与纯化技巧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化合物的制备和纯化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技巧,以帮助实验人员顺利完成化合物的制备与纯化过程。

一、化合物的制备技巧1.反应选择:在选择反应条件时,应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目标产物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包括酯化反应、醇醚化反应、加成反应等。

在选择反应条件时,要考虑温度、溶剂、催化剂等因素,并控制好反应的时间和摩尔比。

2.溶剂选择:溶剂的选择对于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等。

选择溶剂时要考虑其溶解度、极性、稳定性等因素。

3.搅拌与加热:在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

加热反应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副反应或破坏目标产物。

二、化合物的纯化技巧1.结晶法:结晶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方法,通过溶剂的挥发或加热冷却的方式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结晶前要先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结晶条件,对产生的结晶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最后获得纯净的化合物。

2.萃取法:萃取是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能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醚、氯仿、丙酮等。

在进行萃取时要注意溶剂的选择和使用的次数,以提高分离效果。

3.真空蒸馏法:真空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蒸馏,将挥发性较大的组分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在进行真空蒸馏时,要注意操作条件和设备的密封性,以确保分离的结果。

4.色谱法: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通过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混合物的组分分离开来。

在进行色谱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并控制好色谱的流速和温度。

总结:有机化学实验中,化合物的制备和纯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反应条件、溶剂和纯化方法,合理操作操作实验步骤,能够有效提高化合物的产率和纯度。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培训问答题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培训问答题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培训问答题1、玻璃仪器的干燥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将洗干净的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倒干后:⑴倒置、晾干(慢速干燥)⑵置于玻璃仪器烘干仪上或烘箱中(105℃)(中速干燥)⑶加少量乙醇或丙酮摇洗后用玻璃仪器烘干仪或电吹风吹干(快速干燥)●注意:⑴容量器皿不能在烘箱中烘,以免影响体积准确性;⑵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的器皿不能直接放入烘箱中。

2、什么是蒸馏?蒸馏有什么用途?●蒸馏:液体受热后沸腾变成蒸汽,蒸汽冷却后冷凝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最常用方法。

●主要用途有:⑴分离挥发性与不挥发性物质;⑵分离含有有色杂质的液体;⑶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⑷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

3、安装蒸馏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蒸馏装置由哪些仪器组成?安装时注意哪些事项?●考虑的因素: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蒸馏方式(常压、减压或水蒸气蒸馏)、热源(水浴锅或电热套等)、蒸馏瓶容积、温度计的量程、冷凝管的型式(直型水冷或空冷)●组成:由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直形冷凝管、接引管、接受瓶等组成。

●注意事项:⑴安装的顺序是由下往上、由左到右,拆卸的顺序是由右到左、由上往下;⑵由热源的高度确定蒸馏瓶的位置并固定到铁台上,依次装上其它仪器,每装一件仪器都要固定;⑶铁夹不能直接与玻璃仪器接触,不能夹的太紧也不能太松;⑷各仪器相连的磨口处要紧密配合又不能有应力;⑸温度计的位置,以其水银球的上沿与蒸馏头支管下边的水平延长线相齐为准;⑹装配后的装置,正面看要垂直于桌面,侧面看所有仪器都在同一平面。

4、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利用回流反应装置?怎样操作回流反应装置?●两种情况需要回流反应装置:⑴反应强放热、物料沸点又较低,用回流装置将汽化的物料回收到反应体系中;⑵反应很难进行,需要较长时间并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时需要回流。

●操作时注意:一般情况下使用球形冷凝管作回流冷凝并且要直立使用,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在使上升的蒸汽到冷凝管的第一个球为宜,蒸汽不能超过冷凝管的1/3处,过高蒸汽不易全部冷凝回到反应瓶中,过低反应的温度不够高。

2019年有机化学(上)实验考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有机化学(上)实验考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有机化学(上)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1.安装一套简单蒸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蒸馏?(2)说明蒸馏装置中各部分仪器的名称及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3)蒸馏沸点高于130℃液体化合物时应使用何种冷凝管?答:(1)蒸馏就是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状态使该液体变成蒸气,然后将蒸气冷凝后得到液体的过程。

(2)仪器安装注意事项:装置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安装;各磨口之间涂凡士林;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支管的下缘相平;加入沸石防止暴沸;使冷凝管的进水口在下面,出水口在上面;蒸馏低沸点化合物时要在接液管的支管接一根橡皮管引入水槽。

(3)蒸馏沸点高于130℃的液体化合物时应使用空气冷凝管。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2.安装一套简单分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分馏与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由哪些异同?(2)分馏与蒸馏时,温度计应放在什么位置?过高、过低对分馏与蒸馏有什么影响?答:(1)原理:分馏与蒸馏都是利用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而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但蒸馏分离的液体混合物各组份的沸点相差应大于30℃。

分馏则适用于沸点相差不太大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装置:分馏即在蒸馏的基础上用分馏柱来进行。

(2)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支管的下缘相平,过高则温度计表示的沸点低于馏出物的沸点,过低则高于。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3.安装一套简单分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分馏与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由哪些异同?(2)沸石在蒸馏和分馏中起什么作用?在液体沸腾时为何不能补加沸石?答:(1)同2(1)(2)加入沸石防止瀑沸,液体沸腾时补加沸石则沸腾太剧烈,使液体冲出反应瓶。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4.安装一套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水蒸气蒸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水蒸气蒸馏?(2)停止水蒸气蒸馏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答:(1)水蒸气蒸馏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中,使该有机物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

有机化学考试重点和答案

有机化学考试重点和答案

有机化学考试重点和答案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答案: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烃类、醇类、醚类、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等。

答案: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烃类、醇类、醚类、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等。

3.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答案: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 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命名规则是:主链最长,支链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答案:烷烃的命名规则是:主链最长,支链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2.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规则是:主链最长,双键编号最小,支链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答案:烯烃的命名规则是:主链最长,双键编号最小,支链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3. 炔烃的命名炔烃的命名规则是:主链最长,三键编号最小,支链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答案:炔烃的命名规则是:主链最长,三键编号最小,支链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

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答案: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

答案: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

3. 消去反应消去反应是指从一个分子中移除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

答案:消去反应是指从一个分子中移除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

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烷烃的性质烷烃是饱和烃,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烷烃是饱和烃,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2019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专项讲解 (2)

2019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专项讲解 (2)

(共7套)2019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专项讲解目录本题型在四年高考中考查7次(共9份试卷),试题整体难度较低. 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角度有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官能团种类、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而以新物质、新材料为背景的有机结构分析更是出题热点. 有机反应类型通常判断指定物质能否发生相应类型的反应或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正确.年份题号分值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能力要求知识要求难度要求接受、吸分析问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考试说明解读一、说明原文Ⅱ.考试范围与要求必考内容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二、变化及解读与2016年相比,2017年考试说明增加了“(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删除了“(5)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必修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以及聚合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应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原理并能准确判断,2017年的高考备考应加强有机反应类型的复习.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名师点睛】有机物种类几百万种,在生活、生产等多有涉及. 有机物往往存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即存在同分异构体,要会对物质进行辨析,并会进行正确的命名.C4H9Cl可看作是C4H10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一个Cl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C4H10有CH3CH2CH2CH3、(CH3)2CH2CH3两种不同的结构,每种结构中含有2种不同的H原子,所以C4H9Cl 有四种不同的结构;对于某一物质来说,其名称有习惯名称和系统命名方法的名称,要掌握系统命名方法及原则. 有机物在相互反应转化时要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要掌握各类反应的特点,并会根据物质分子结构特点进行判断和应用.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确定,则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若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而不能根据相等分子质量大小进行判断. 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异同比较如下:①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②“上一下一,有进有出”是取代反应的特点,“断一,加二都进来”是加成反应的特点;③一般来说,烷烃、苯、饱和醇、饱和卤代烃往往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而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或苯环的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反应.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烷烃的性质,烯烃的性质和用途,乙醇的性质,溴乙烷的性质,同分异构体【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属于简单的一类题目,要求在平时学习中夯实基础知识,能构对知识做到灵活运用. 有机物中的取代反应包括:烷烃和卤素单质反应(状态是气体)、苯的硝化和溴代、卤代烃的水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等,因此记忆时要注意细节,一般常用的包装塑料有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聚乙烯一般用于食品包装,聚氯乙烯不能作为食品包装,因为在光照下能产生有毒物质,污染食品,不能混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相似相溶、形成分子间氢键、发生反应,乙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溴乙烷则不能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分子式都是C2H4O2,但前者属于酸,后者属于酯,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要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因此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延伸,反应条件等.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涉及有机物中碳原子的特点、有机物熔沸点高低判断、共面、同系物等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但前提是夯实基础. 有机物中碳原子有只有4个键,键线式中端点、交点、拐点都是碳原子,其余是氢元素,因此分子式为C9H12,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氢原子的个数,多数或少数,这就需要认真以及有机物中碳原子有四个键,这样不至于数错;有机物中熔沸点高低的判断:一是看碳原子数,碳原子越多,熔沸点越高,二是碳原子相同,看支链,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这一般使用于同系物中,注意使用范围;判断共面、共线,常是以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乙炔为直线、苯为平面六边形为基础,进行考查,同时在考查共面的时候还要注意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审清题意,看清楚是所有原子还是碳原子共面,一般来说如果出现-CH3或-CH2-等,所有原子肯定不共面;同系物的判断,先看结构和组成是否一样,即碳的连接、键的类别、官能团是否相同等,再看碳原子数是否相同,相同则不是同系物;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5.【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答案】C【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6,根据元素守恒,则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有机物分子的识别、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试题难度为较易等级. 【名师点晴】简单的信息给予题请不要太纠缠于信息,而要尽快回到问题本身. 本题中出现的乌洛托品中学化学未出现过,相关反应原理也不熟悉. 不过这些不影响解题,只需运用元素守恒原理即可得到答案. 部分考生的疑惑:“不知道甲醛和氨水的反应原理,不知别的生成物中是否有关键元素……”,我们运用解题逻辑:对解题有决定性影响的中学常规反应可以隐藏,但非常规反应必须明示或给出提示. 本题只有“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一句话,可以看出本题情景可以大胆运用元素守恒.6.【201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C.C14H22O5 D.C14H10O5【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酯类物质的水解、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分子式【名师点晴】该题以酯类的水解反应为载体,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水解反应方程式判断有机物分子式,该题的关键是判断出酯类物质中含有2个酯基以及原子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7.【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第8题】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考点定位】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与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官能团代表该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掌握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熟悉烯烃、醇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题目难度不大.8.【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7题】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由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醇属于可再生资源,根据方程式可知,生物柴油由可由再生资源制得,A正确;根据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可知,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B正确;动植物油脂虽然相对分子量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地沟油”主要是动植物油脂,利用上述反应,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正确.【考点定位】油脂【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油脂的性质与用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进行命题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9.【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8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答案】D【考点定位】苯、乙烯、苯乙烯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起点比较高,其中生成的产物比较陌生,但是落点比较低,考查的是苯、苯乙烯、乙烯和甲苯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只能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题目难度中等.一、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成键特征及有机物的结构1.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代表物结构式H—C≡C—H键角109°28′约120°180°120°分子形状正四面体平面型直线型平面六边形2.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识记典型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分拆”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1)明确三类结构模板结构正四面体形平面形直线形模板甲烷:碳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全部是单键,5个原子构成正四面体:6个原子共面;:12个原子共面a—C≡C—b四个原子共直线;苯环上处于对角位置的4个原子共直线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相应的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和共面问题的判断方法(1)甲烷、乙烯、乙炔、苯四种分子中的H原子若被其他原子如C、O、Cl、N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空间构型基本不变.(2)借助键可以旋转而键、键不能旋转以及立体几何知识判断.(3)苯分子中苯环可以以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对角线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线.【典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互为同系物C.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扁桃酸()属于甲酸酯且有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答案】B考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典例2】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B.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原因是两者发生了氧化反应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均为7【答案】C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基础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有机化学中涉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也很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一条主线就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似”,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1.官能团、特征反应、现象归纳一览表有机物或官能团常用试剂反应现象溴水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OH 金属钠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OH酸碱指示剂变色新制Cu(OH)2悬浊液常温下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葡萄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生成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碘水呈蓝色蛋白质浓HNO3呈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2.(1)葡萄糖分子含有羟基、醛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它具有醇、醛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利用此规律就能轻松“吃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2)单糖、二糖、多糖核心知识可用如下网络表示出来.C12H22O11蔗糖+H2O――→稀H2SO4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3.油脂性质轻松学(1)归类学性质: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形成的酯,因此纯净的油脂无色且不溶于水(常见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发生水解反应(若烃基部分存在不饱和键,则还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2)对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通过氢化反应后,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3)口诀助巧记:有三种较重要的高级脂肪酸需要熟记,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后两种则是饱和脂肪酸,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软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饱(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4.盐析、变性辨异同盐析变性不同点方法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特征过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不可逆实质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结构、性质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结果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相同点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汽,又将蒸汽冷却为液态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用这一操作可分离、除杂、提纯物质.对于沸点比较接近的多种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用蒸馏方法难以单一蒸出分离,这就要借助于分馏.分馏和蒸馏一样,也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严格控制温度,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操作. 但分馏要安装一个分馏柱(工业装置为分馏塔). 混合物的蒸汽进入分馏柱时,由于柱外空气的冷却,蒸汽中高沸点的组分被冷凝回流入烧瓶中,故上升的蒸汽中含沸点低的组分的相对量便多了,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干馏是把固态有机物(煤炭)放入密闭的容器,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工业上炼焦就属于干馏. 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蒸馏与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典例3】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服用阿司匹林,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10O4C.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D.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加聚反应【答案】A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典例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H2=CH2与CH3CH2OH均可以使KMnO4(H+)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B.乙酸乙酯的制取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有: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使产物分离,平衡正向移动C.等物质量的CH3CH2OH与CH3COOH,均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前者反应速率较后者慢,且生成等物质量的H2D.在一溴乙烷中加入NaOH和CH3CH2OH,加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碳碳双键和乙醇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都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反应原理相同,A正确;B.实验中直接加热小试管,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B错误;C.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酸是电解质,所以后者氢离子浓度大于前者,则反应速率后者大于前者,等质量的乙醇和乙酸,乙醇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酸,等质量的乙醇和乙酸,分别与足量Na反应生成氢气与醇或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乙醇生成的氢气多,C错误;D.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答案选A.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三、有机反应类型1.吃透概念学类型,吃透各类有机反应类型的实质,依据官能团推测各种反应类型. 2.牢记条件推测类型,不同条件下,相同试剂间发生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应熟记各类反应的反应条件,并在实战中得到巩固提高,做到试剂、条件、反应类型“三位一体”,官能团、条件、反应类型“三对应”. (注意“*”属于选修部分内容)反应类型官能团种类或物质试剂或反应条件加成反应X2(Cl2、Br2,下同)(直接混合) H2、HBr、H2O(催化剂)H2(催化剂)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催化剂缩聚反应(*)含有—OH和—COOH或—COOH和—NH2催化剂取代反应饱和烃X2(光照)苯环上的氢X2(催化剂)、浓硝酸(浓硫酸)酚中的苯环(*) 溴水、ROH、HX 水解型酯基、肽键(*) H2O(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酯基、肽键(*)NaOH(碱溶液作催化剂,水浴加热)双糖或多糖稀硫酸,加热酯化型—OH、—COOH 浓硫酸,加热肽键型(*) —COOH、—NH2(*) 稀硫酸消去反应(*) —OH 浓硫酸,加热—X 碱的醇溶液,加热氧化反应燃烧型大多数有机物O2,点燃催化氧化型—OH O2(催化剂,加热)KMnO4(H+)氧化型直接氧化特征氧化型含有醛基的物质,如甲醛、乙醛、葡萄糖、麦芽糖等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典例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浓硫酸△C6H5NO2+H2O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考点:考查取代反应判断【典例6】下图是以石油为原料的部分转化流程:下列关于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与反应③反应类型相同B.反应①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C.反应③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D.反应②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答案】B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1.在判断共线、共面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审题,是要求“所有的原子”,还是只要求“所有碳原子”,另外,要看准关键词如:“可能”、“一定”、“最多”“最少”、“共面”、“共线”等,以免出错;同时注意共价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则不能旋转的思想.2.有机反应类型判断微思路3.注重对官能团的分析,官能团是有机化学反应的灵魂. 推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掌握官能团的引入和性质就掌握了有机物的性质,对有机化学的考题可以做到驾轻就熟.1.常见有机物的性质(1)甲烷的特征反应: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________,生成的产物有五种:CH3Cl、CH2Cl2、CHCl3、CCl4、HCl,物质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2)乙烯的特征反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体现了乙烯的______________;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慢慢褪色,乙烯与溴发生________.(3)苯的特征反应:有芳香气味,但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苯与溴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________;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在镍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为________.(4)乙醇的特征反应: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加入酚酞显红色;在铜或银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醇的催化氧化).(5)乙酸的特征反应:乙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如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pH试纸变红;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6)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具有独特的反应(特征反应),可用于这些物质的检验.加入的试剂反应条件现象葡萄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形成______ 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______沉淀淀粉碘酒(或碘水) 常温______溶液蛋白质浓硝酸酒精灯(微热)____(颜色反应)点燃法____的气味答案(1)取代反应HCl (2)还原性加成反应(3)均不褪色取代反应环己烷(6)银镜砖红色蓝色变黄烧焦羽毛2.熟记常考的有机化学方程式(1)取代反应①CH4+Cl2――→光照CH3Cl+HCl④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H2CH3+H2O(2)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3)加聚反应n CH2===CH2――→催化剂CH2—CH2(4)其他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②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1.【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B.聚乙烯塑料中含有大量碳碳双键,容易老化C.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D.乙酸乙酯、油脂分别与热Na0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答案】D2.【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所具有的官能团种类有6种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A.所具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羰基、羟基、酯基、氯原子,共5种,故A错误;B.蔗糖、麦芽糖分子式相同,蔗糖是。

有机化学实验答题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答题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答题模版一、蒸馏1、从安全和效果方面考虑,蒸馏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待蒸馏液的体积约占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

②沸石应在液体未加热前加入。

液体接近沸腾温度时,不能加入沸石,要待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用过的沸石不能再用。

③待蒸馏液的沸点如在140℃以下,可以选用直形冷凝管。

④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不能明火加热,应改用水浴加热。

⑤蒸馏烧瓶不能蒸干,以防意外。

2、(1)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收集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并且将有少量的馏份误作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

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收集馏份时,则按此温度计位置收集的馏份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并且将有少量的馏份误认为后馏份而损失。

3、(1)沸石的作用: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气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简而言之,是为了防止暴沸!(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而引起着火。

4、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5、应立即停止加热。

(1)冷却后补加新的沸石。

用过的沸石一般不能再继续使用,因为它的微孔中已充满或留有杂质,孔径变小或堵塞,不能再起助沸作用。

(2)蒸馏实验要先给冷凝管通水,在加热。

如有馏液蒸出来,发现未通水则须立即停止加热,等到冷凝管冷却后再通水。

因为冷凝管骤冷会爆裂。

6. 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2019年有机化学(下)实验考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有机化学(下)实验考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6.安装一套制备乙酰苯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时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保持在105℃?
(2)举例说明,本反应在合成上有什么用途?
答:
(1).同8.(1)。
(2)本实验在有机合成上主要用来保护氨基,如用在磺胺药的制备,乙酰苯胺经过氯磺化生成对乙酰胺基苯磺酰氯,再通过氨解、水解得到对氨基苯磺酰胺。
(2)苯甲醛和丙酸酐在无水碳酸钾的存在下相互作用后,得到什么产品物?
答:
(1)除去未苯甲醛。因为苯甲醛是不挥发的沸点较高的有机物,用一般蒸馏、萃取较难与肉桂酸分离,而它不溶于水,且共沸腾下不与水反应,可随水蒸气一起蒸馏,所以能用水蒸气蒸馏法纯化产品。
(2)苯甲醛和丙酸酐在无水碳酸钾的存在下相互作用后,得到的产物是: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10.安装一套制备8—羟基喹啉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第一次水蒸气蒸馏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第二次要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2)试写出用对甲苯胺作原料,经Skraun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是什么?硝基化合物应如何选择?
答:
(1)同12.(1)。
(2)得到6—甲基喹啉,应选择对甲基硝基苯作硝基化合物。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12.安装一套制备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13.(1)。
(2)在制备磺酰胺的后处理阶段,搅拌下加入固体碳酸钠中和时,为什么必须控制pH=7~8?
答:
(1)同11.(1)。
(2)用碱中和时滤液中的盐酸,使 析出。但 能溶于强酸或强碱中,故中和时必须注意控制Ph值为7~8。
评分标准:装置70﹪,问题30﹪

有机化学助理面试题目(3篇)

有机化学助理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述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 有机化学有哪些重要的基本概念?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哪些?4.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及其特点。

5.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6.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7.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8. 有机合成反应有哪些常见的反应条件?9. 有机化学中的立体化学有哪些基本概念?10. 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有哪些基本类型?二、实验操作部分1. 请简述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

2. 请列举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溶剂及其性质。

3.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滴定实验?4.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萃取实验?5.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柱层析实验?6.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的测定?7.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红外光谱的测定?8.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质谱的测定?9.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元素分析?10. 请说明有机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三、合成路线设计部分1. 请简述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2. 请举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合成路线。

3. 请举例说明如何优化合成路线。

4. 请举例说明如何设计有机合成实验步骤。

5. 请举例说明如何解决有机合成实验中的常见问题。

6.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有机合成实验的产率计算。

7.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有机合成实验的纯度鉴定。

8.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有机合成实验的产物结构鉴定。

9.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有机合成实验的文献检索。

10.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有机合成实验的实验报告撰写。

四、专业知识部分1. 请简述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2. 请简述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3. 请简述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 请简述有机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 请简述有机化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6. 请简述有机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2019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语文

2019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语文

2019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语文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1、如何查阅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答:在进行或设计一个有机合成实验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反应物料和生成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在反应、分离纯化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工艺路线,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通常查找物理常数有四个途径:(1)在教材书中,每一章的物理性质都列出了一些常见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另外,在多数实验教材书的附表中,也列有一些常见溶剂和物料物理常数。

(2)在图书馆中,查阅相关的手册。

主要查阅有机化合物手册、有机合成手册、化学手册、物理化学手册等。

(3)在网上查找,有些网站和化学品电子手册专门提供物理常数。

(4)在实验室的试剂瓶上,一般都列有主要物理性质的常数。

2、简述使用小台秤的注意事项?答:小台秤是有机合成实验中,常用于称量物料质量的仪器。

在称量前,应先观察两臂是否平衡,指针是否在标尺中央。

如果不在中央,可调节两端的平衡螺丝,使指针指向标尺中央,两臂即达到平衡。

称量时,将物料放在左盘上,右盘上加砝码。

为了保持台秤清洁,所称物料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称量瓶、表面皿、硫酸纸或烧杯中进行称量。

加砝码时,应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先大后小的加。

称量后,应将砝码放回盒中,将游码复原至刻度0。

3、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有哪些方法?答:有机反应最常用的是通过石棉网上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

否则仪器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石棉网加热仍很不均匀,故在减压蒸馏、或回流低沸点易燃物等操作中不能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

如果加热温度在90℃以下,可浸在水中加热。

如果加热温度在90-100℃时,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可用油浴。

油浴的优点是可通过控温仪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料受热均匀。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

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被氯原子逐一替代,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产物,四步反应不能合并实验:用一只100 mL的量筒作反应容器,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在量筒中先后充入20mL 的甲烷气体和80mL 的氯气,用灯光照射量筒中的混合气体。

(甲烷与氯气体积比约1︰4)现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反应,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滴;量筒内还有少量白雾;量筒内液面上升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条件:170°C ,浓H 2SO 4(2)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

(4)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 2、CO 、C 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 2。

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方程式:CaC 2+2H2O→C2H 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问题及简答1、如何查阅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答:在进行或设计一个有机合成实验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反应物料和生成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在反应、分离纯化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工艺路线,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通常查找物理常数有四个途径:(1)在教材书中,每一章的物理性质都列出了一些常见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另外,在多数实验教材书的附表中,也列有一些常见溶剂和物料物理常数。

(2)在图书馆中,查阅相关的手册。

主要查阅有机化合物手册、有机合成手册、化学手册、物理化学手册等。

(3)在网上查找,有些网站和化学品电子手册专门提供物理常数。

(4)在实验室的试剂瓶上,一般都列有主要物理性质的常数。

2、简述使用小台秤的注意事项?答:小台秤是有机合成实验中,常用于称量物料质量的仪器。

在称量前,应先观察两臂是否平衡,指针是否在标尺中央。

如果不在中央,可调节两端的平衡螺丝,使指针指向标尺中央,两臂即达到平衡。

称量时,将物料放在左盘上,右盘上加砝码。

为了保持台秤清洁,所称物料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称量瓶、表面皿、硫酸纸或烧杯中进行称量。

加砝码时,应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先大后小的加。

称量后,应将砝码放回盒中,将游码复原至刻度0。

3、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有哪些方法?答:有机反应最常用的是通过石棉网上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

否则仪器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石棉网加热仍很不均匀,故在减压蒸馏、或回流低沸点易燃物等操作中不能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

如果加热温度在90℃以下,可浸在水中加热。

如果加热温度在90-100℃时,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可用油浴。

油浴的优点是可通过控温仪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料受热均匀。

容器内的反应温度一般要比油浴温度低20℃左右。

常用的油类有液体石蜡、植物油、硬化油、硅油和真空泵油,后两者在250℃以上时仍较稳定。

(3)砂浴:当加热温度必须达到数百度以上时,往往使用砂浴。

将清洁而又干净的细砂平铺在铁盘上,反应容器埋在砂中,在铁盘下加热,反应液体就间接受热。

(4)熔盐浴:当反应温度在几百度以上时,也可采用熔盐浴加热。

熔盐在700℃以下是稳定的,但使用时必须小心,防止溅到皮肤上造成严重的烧伤。

(5)电热套:电热套加热已成为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装置。

尤其在加热和蒸馏易燃有机物时,由于它不是明火,因此具有不易引起着火的优点,热效率也高。

加热温度可通过调压器控制,最高温度可达400℃左右。

4、沸石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加沸石?答:沸石就是未上釉的瓷片敲碎而成的小粒。

它上面有很多毛细孔,当液体加热时,能产生细小的气泡,成为沸腾中心。

这样可以防止液体加热时产生过热现象,防止暴沸,页 1 第使沸腾保持平稳。

一般加热回流、蒸馏、分馏、水蒸汽发生器产生水蒸汽都需要加沸石。

但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电动搅拌反应不需要加沸石。

在一次持续蒸馏时,沸石一直有效;一旦中途停止沸腾或蒸馏,原有沸石即失效,再次加热蒸馏时,应补加新沸石。

如果事先忘了加沸石,决不能在液体加热到沸腾时补加。

因为这样会引起剧烈暴沸,使液体冲出瓶外,还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故应该在冷却一段时间后再补加。

5、无水CaCl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干燥剂,请问在干燥哪些物质时,不能用无水CaCl22做干燥剂。

答:由于醇、酚、胺类物质能与CaCl形成络合物,故无水CaCl不能干燥这些物质。

22由于工业CaCl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氧化钙,故也不能干燥酸类物质。

26、什么时候用回流冷凝装置,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很多有机反应在室温下,反应速度很慢或难以进行。

为了使反应尽快地进行,常常需要使反应物质较长时间保持沸腾。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回流冷凝装置,使蒸气不断地在冷凝管内冷凝后返回反应器中,以防止反应瓶中的物料逃逸损失。

回流装置一般用球形冷凝管,自下而上通冷却水,水流速度不必很快。

物料加量一般约占反应瓶容量的1/3至1/2,最多不超过2/3。

回流前,一般应先加入沸石。

根据瓶内液体的沸腾温度,可选用水浴、油浴、电热套加热或石棉网直接加热等方式。

在条件允许时,一般尽量不要采用隔石棉网直接用明火加热。

回流的速率应控制在液体蒸气不超过两个球为宜。

如果反应体系需要隔绝潮气,可在冷凝管上口装一个无水氯化钙干燥管。

如果回流中有有害气体放出,要在冷凝管上口装一气体吸收装置。

7、简述蒸馏的意义。

答: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应用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把挥发性物质与不挥发性物质分离,还可以把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以及有色杂质等分离。

8、蒸馏装置包括哪几个部分,安装与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蒸馏装置主要包括蒸馏烧瓶、蒸馏头、温度计、直形冷凝管、接液管和接受瓶。

安装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一般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安装。

先固定热源的高度,以它为基准,再顺次安装其它仪器。

(2)不允许铁夹子直接夹玻璃仪器,应在夹子上衬垫橡皮、石棉等,以防止夹破仪器。

(3)常压蒸馏装置必须与大气相通。

(4)蒸馏瓶中的物料量应占蒸馏瓶容积的1/3~2/3。

(5)温度计安装的标准高度是:水银球的上端应与蒸馏头支管的下沿在一条水平线上。

(6)一般蒸馏时,要加沸石。

在一次持续蒸馏时,沸石一直有效;一旦中途停止沸腾或蒸馏,原有沸石即失效,再次加热蒸馏时,应补加新沸石。

如果事先忘了加沸石,决不能在液体加热到沸腾时补加。

因为这样会引起剧烈暴沸,使液体冲出瓶外,还容易产生着火事故。

故应该在冷却一段时间后再补加。

(7)蒸馏的产品如果没干燥彻底,会有前馏分,应另瓶接收,接收产品的瓶子应事先页 2 第称重。

(8)当蒸馏沸点高于140℃的物质时,应该换用空气冷凝管。

9、蒸馏乙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乙醚沸点低,易燃、易挥发,还可能有过氧化物存在。

因此,蒸馏乙醚时,附近应禁止有明火,决不能直接用灯直接加热,也不能用正在灯火上加热的水浴加热。

而应该用事先热好的水浴加热。

为了防止蒸干后,残余的过氧化物产生爆炸事故,一般乙醚不能蒸干。

10、使用分液漏斗洗涤和萃取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使用分液漏斗洗涤和萃取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在长期放置时,为防止盖子的旋塞粘接在一起,一般都衬有一层纸。

使用前,要先去掉衬纸,检查盖子和旋塞是否漏水。

如果漏水,应涂凡士林后,再检验,直到不漏才能用。

涂凡士林时,应在旋塞上涂薄薄一层,插上旋转几周;但孔的周围不能涂,以免堵塞孔洞。

(2)萃取时要充分振摇,注意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方法。

(3)振摇时,往往会有气体产生,要及时放气。

(4)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5)分液时,先把顶上的盖子打开,或旋转盖子,使盖子上的凹缝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口颈部的小孔,以便与大气相通。

(6)在萃取和分液时,上下两层液体都应该保留到实验完毕。

以防止操作失误时,能够补救。

(7)分液漏斗用毕,要洗净,将盖子和旋塞分别用纸条衬好。

11、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答: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和萃取液体有机物质。

而滴液漏斗主要用于反应时滴加反应物料。

滴液漏斗分为球形滴液漏斗和恒压滴液漏斗。

球形滴液漏斗的旋塞下面有一个小玻璃泡,通过它可以观察和控制滴加速度。

恒压滴液漏斗适用于滴加低沸点易挥发、不能与空气接触的物料。

12、直形冷凝管和空气冷凝管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答:直形冷凝管主要用于蒸馏;球形冷凝管主要用于回流,它的内夹层为球状,增加了冷却的面积。

但不能用于蒸馏,因为在小球部会残留物料。

13、当两种液体产品沸点比较接近时,常用什么方法(非化学方法)把它们分开?答:常用分馏法把它们分开。

14、蒸馏和分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普通蒸馏法只能分离液体和不挥发的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太大,用普通蒸馏法就难以分开,这时就需要用分馏方法进行分离。

分馏的原理就是在分馏柱中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相当于进行多次的蒸馏,而把各组分分开。

分馏的效率视分馏柱的类型和高度而定。

目前,最精密的分馏设备能把沸点相差1-2℃的混合物分开。

页 3 第15、测定有机化合物熔点的目的是什么?答:测定有机化合物熔点的目的是初步鉴定有机化合物,并能初步判断其纯度。

因纯度越高,距标准值越接近,熔程越小。

16、在纯化粗制环己烯时,为什么要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而不用水直接洗涤?答:在纯化有机物时,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而不用水直接洗涤是利用其盐析效应,可降低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能加快水、油的分层。

17、2-硝基-1,3-苯二酚能否用间苯二酚直接硝化制备,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酚羟基是强的致活基团,如果直接硝化,反应会非常剧烈,甚至产生爆炸。

此外,由于空间效应,2位没有4、6位活泼,反应优先发生在4、6位。

故应先把4、6位保护起来,才能在2位引入硝基。

18、在制备2-硝基-1,3-苯二酚中,硝化时为什么要控制在30℃以下,温度偏高有什么不好?答:硝酸不仅是硝化试剂,还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硝化时如果温度高于30℃,会使氧化副反应增加,产品颜色加深,产率降低。

19、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用水蒸汽蒸馏法纯化?答:当反应混合物为粘稠状或树脂状,不能用一般的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纯化时,可考虑用水蒸汽蒸馏法纯化。

20、被蒸馏的物质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用水蒸气蒸馏法纯化?答:被蒸馏的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才能用水蒸气蒸馏法纯化:1. 在100℃左右具有一定的蒸气压(一般不小于1.33kPa)。

2. 在沸腾下长时间与水共存而不起化学变化。

3. 不溶或几乎不溶于水,这样便于产物的分离。

21、在制备正溴丁烷时,其粗产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答:在制备正溴丁烷时,其粗产品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正丁醇、副反应生成的正丁醚、溴、水等。

22、在制备正溴丁烷时,其粗产品中所含的杂质有未反应的醇、副反应生成的正丁醚、溴、水等,请问如何除去?答:正丁醇和正丁醚可用等体积的浓硫酸除去,溴在水洗时加入亚硫酸氢钠可除去。

残余的水可用无水CaCl2干燥除去。

23、在制备正溴丁烷时,其粗产品的纯化过程依次是:用等体积的浓硫酸洗涤、等体积的水洗涤、饱和NaHCO洗涤、水洗涤、无水CaCl干燥,请问各步处理的目的分23别是什么?答:浓硫酸洗涤是除去正丁醇和正丁醚;水洗是除去硫酸;NaHCO洗涤是进一步除去3残余的硫酸;第二次水洗是洗涤残余的NaHCO,在这一步加入亚硫酸氢钠还可除去3生成的溴;无水CaCl干燥是除去残余的水。

2页 4 第24、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中吸附能力的大小或在流动相中溶解性能的大小(即分配比)不同,使混合物溶液流经固定相时,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