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下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摘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是维护农村和农业经济长久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今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历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社会保障所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保障;作用
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早已提出,后来在八十年代又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的十六大中被重新提起,而且在新时期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既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明显特性,又具体表现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农村社会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能够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新农村的建设环境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公平、正义的相关问题。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而贫富差距却在逐渐加大,许多收入偏低的人,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中,整个社会的发展也陷入到一个怪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所以,关于保障、改善民生和现实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上被提出。在我国拥有九亿多人口的农村,能否顺利
建成良好的社会保障,其重点就在农村,搞好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第二,有助于促进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施行。我国一直以来人口数量庞大,特别是在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预计达到最大值16亿,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衍生出的其他问题,将使得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的现状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挑战。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难点、重点就是在农村,其执行效果欠佳主要体现在农村。这就需要推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进程,通过为农民解决养老、医疗等问题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国家也在积极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速度,尽量让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问题,为农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可持续的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第三,有助于深入普及教育。国家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社会文明的推动器,社会进步就需要教育先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就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但留守儿、空巢老人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时时刺痛着我们,农村由于条件的落后使得教育难以深入普及,已经变成社会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家在继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农村实行免费午餐的政策,这个伟大的民族工程具有其时代意义,然而老人能否有效监管、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却难以得到保障。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就是为了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尽量确保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解决他们基本生存问题,同时为他们的孩子进入校园接受正
规化教育而提供帮助。
二、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呈现出了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格局,这就需要扩大公共福利对农村的覆盖范围,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1.农村养老方式单一,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是以养儿防老为主的家庭式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方式为辅助,这就使得作为承担养老义务主体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受到阻碍。在一项对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有45%左右的老人与子女分居,5%的老人没有稳定的三餐,90%以上的老人一年到头换不上一件新衣服,这些数字足以证明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社会求助机制的不健全
因缺少细分化的贫困和救济标准,就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缺少明晰的标准去确定救助对象,哪些应纳入救助对象,哪些应作为重点救助对象,以直观感觉确定为主。另外,没有规范化的程序,透明度偏低,缺乏完善的动态检测体系、贫困审批制度,造成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因为不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使得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专门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造成社会救助工作在农村开展是无法可依,这极大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的发展。
3.筹集的资金量不足,渠道单一
当今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社保资金筹集
渠道不畅、资金匮乏。透过农村养老保险就能显现,根据相关规定农村社会保险是由政府支持、集体补助和个人出资组成的,政府不提供财力支持只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由于集体经济的大量萎缩,导致农民只能依赖家庭保障,很难成立社会化的筹资机制,然而一直以来农民收入缓慢增长,抗风险能力被极大削弱,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近些年因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有所好转,但由于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原来有限的社保资金其实际质量在不断下降。
三、新农村建设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措施
1.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开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新农合制度是往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要逐步规范财政补助资金方面的划拨办法,保证地方和中央的财政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划拨到新农合账户上,并且按照农民自愿原则,探索出一条简单易行、形式多样化的农民个人筹资道路。对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要加强监管,农村医疗机构需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自律机制,规范疾病检查、治疗和用药等方面的制度。与此同时,对农村卫生部门的服务行为开展外部监管,对其实行行动态化管理。还要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基金的安全,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综合农民、社会各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从
而提高新农合整体管理水平。
2.在农村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需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在社会广泛开展献爱心等活动,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来积极引导。一是加强农村低保救助制度建设,低保是惠民利民的重要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未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占用了低保名额,而在农村真正收入低、生活极度贫困的人却没有享受到低保,所以国家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对低保的投放程序,打击不正当窃取低保名额的行为;二是加强困难户住房制度建设,统筹残疾人、孤寡老人、灾民等优先顺序,有步骤的解决住房难问题;三是教育救助制度的落实,国家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救助,还要建立贫困生救助、助学贷款等制度,鼓励更多孩子读书。
3.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农民自身的保障水平
政府不仅需要提供政策支持,还要加大财政支持,没有财力的支持作为后盾,就难以落实政策。所以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时,需要给农村更多的财政支持倾向,为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使家庭式保障的风险降低。同时,农民需要提高自身的保障水平:首先要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通过改进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其次大力开发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结论